QQ网名大全

梦见自己去**朋友,结果遇到岔路走错了,没找到。预示这什么?

梦境给予了我们的祖先(以及今时今日的我们)某种解答现实世界中的难题的钥匙。这是**本人最认同的一个关于做梦的演化学解释——这一理论也让她享有盛名。**曾经引述了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威廉 德门特(william dement)的一个实验来支持这个理论。在上世纪70年代,德门特曾要求他的数百名本科生在睡觉前做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难题,从而让他们能够带着问题入睡。其中有一道题目是这样的:“有一个无穷多个字母组成的排列。其开头几个字母分别是o, t, t, f, f … 请找出一个能决定之后任意字母以及全部字母的简单规律。”(这个规律是:每个字母是其对应数字的英文首字母。比如说下一个字母是第6个,因此是数字6的英文“six”的首字母“s”。)有一个学生临睡前左思右想而不得。入睡之后,他梦到: 我在一个画廊里走着。我无端数起墙上挂着的画——一幅,两幅,三幅,四幅,五幅。但是当我走到第六幅和第七幅画跟前时,我发现它们被从画框中扯掉了!我盯着空无一物的画框,有一种感觉,觉得我似乎发现了什么秘密。突然之间,我意识到——那第六个和第七个空处,就是那道题目的答案。 除此之外,**还引述了其他各界巨擘由做梦而引出开创性的发现的例子。其中包括德国化学家奥古斯都 凯库勒(august kekulé)的那个关于一条咬着自己尾巴的蛇的著名梦境——它引导他发现了苯分子的环状结构;还包括德米特里 门捷列夫(demitri mendeleev)的那个关于将化学元素排入周期表的梦。在**看来,这类轶事和大量实验发现都表明,单单大脑调节理论是不足以解释做梦的原因的。她认为,在某些时候,“把问题放放先睡一觉”可能比苦思冥想要好得多。 梦是什么?没有答案 就我个人来看,我认为上述这些主流演化理论都有一定的正确性,但遗憾的是,其中还没有一个能解释“反复梦境”这种难解的现象。所谓“反复梦境”,是指那些你在几年里反反复复做的梦——就好像是磁带卡住、不断重复播放一样(在我反复出现的梦境里,我总是忘记我的高中课表和学校储物柜的排列——虽然奇怪的是,我并没有感到什么不便)。在一份于2006年发表于《意识与认知》(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期刊的研究里,**拉、德斯贾丁斯和玛考特分析了222个反复梦境的内容——这些梦境的“制造者”的年龄跨度在18-81岁之间。在这些梦境里,“逃跑”和“追逐”是最常出现的主题(约占25.9%),其后的是“事故”和“不幸”(约占19.7%), “袭击”和“**”(约占19.0%),“身体缺陷”(约占17.0%),“精神障碍”(约占7.5%)和“灾难”(约占3.4%)。而且,在几乎所有这些反复梦境里,梦境制造者们都会将自己(而不是所爱之人或者某个陌生人)塑造成那个身处危险之中的人,而且他们通常都会采取某些行动以**困境、逃离危险或者战胜威胁。 虽然**拉等人在解释反复梦境的时候用了危机模拟理论,但是他们也对这一理论是否足以解释梦中出现的那些怪异、超现实和非现实性危机(特别是那些与我们祖先的生存完全无关的危机)提出了质疑。但是,还有瑞文苏和他的同事卡加 瓦利(katja valli)在为危机模拟理论辩护:“基于幻想的危机也和基于现实的危机一样,能以类似方式激发危机感、模拟应对措施。它们在进行危机模拟方面没什么不同——在梦里追杀你的究竟是狼还是狼人,会有什么分别吗?”
佚名
2024-05-31 20:15:57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