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孝庄皇后的陵墓为何建在清东陵的风水墙外?这有什么含义、?

昭西陵鸟瞰(徐广源提供)在遵化清东陵,有座陵寝像一只孤雁,被建在了陵区界墙--风水墙之外、陵区总大门大红门的旁边。这就是昭西陵,是孝庄文皇后的陵寝。孝庄文皇后就是清朝历史上有名的庄妃,她是皇太极的爱妃,少年天子顺治帝福临的生母,康熙大帝玄烨的祖母,她与清初三位皇帝都有着至为密切的关系。清制,皇后陵没有自己的独立名称,而是根据其夫陵名来命名的。陵名第一个字用其夫陵名的第一个字,第二个字根据皇后陵位于夫君陵的相对方位而定。清代陵寝都坐北朝南,皇后陵只能建在皇帝陵的东面或西面。孝庄文皇后的陵叫昭西陵,表明与远在盛京(今沈阳)的昭陵为一个体系。昭陵就是清太宗皇太极的陵寝。因为孝庄文皇后的陵寝在昭陵之西,所以称为“昭西陵”。 庄妃像这样就出现了问题。按照满族旧俗,孝庄文皇后崩逝后理应奉安盛京的昭陵,与太宗皇帝合葬。然而事实上,她不仅没有葬到昭陵,而且远隔千里,甚至也没有葬进清东陵,就这样孤零零的给人一种无可归属的印象。以孝庄文皇后名望如此之大,身份如此之高,她的陵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令人费解的现象?其中有什么隐情? 按照史书的说法,孝庄文皇后崩逝前曾经表示,不想惊动太宗皇帝的亡灵,同时又舍不得儿孙们,所以坚持不要奉安盛京,而要在孝陵与子孙为伴。 但人们并不肯轻信史书上的记载,认为那是“为尊者讳”,于是拿出一段“太后下嫁”的公案来解释孝庄文皇后的陵寝之谜。 据说皇太极崩逝后,正值盛年的庄妃(此时已是太后了)或是由于孤枕难耐,或是为了保住儿子顺治的皇位,屈尊下嫁摄政王多尔衮。在当时,**再嫁即使发生在普通百姓家,也会普遭非议,更何况发生在皇家?为此,清朝皇室便将她的陵寝摒出陵区之外,建在陵区大门外一旁,让她千秋万代为子孙看守陵门,充当警卫,以示惩处。 太后是否下嫁,学界现在尚无定论,我们在这里不想强说其有,也不想断言其无。但想说明的是,即使抛开太后是否下嫁的问题,也同样可以**孝庄文皇后的陵寝之谜。 孝庄文皇后的陵叫昭西陵,表明仍与昭陵是一个体系,也就是说,她这个皇后依旧从属于太宗皇帝。那么这座陵寝为什么不葬进清东陵陵区之内,而偏偏被搁置在大门之外呢?这也不难解释。清东陵以顺治帝福临的孝陵为主陵。孝陵位于昌瑞山主峰南麓,是陵区内至高无上的尊贵之位。清东陵与关外的昭陵是不同的体系,绝不能混淆。如果将昭西陵建在清东陵风水墙内,不仅打乱了两个体系,而且将昭西陵建在任何一处,都卑于其子的孝陵,有悖于理法。这样将昭西陵建在陵区之外,就既明确了两个体系的界限,又满足了孝庄文皇后死后与子孙为伴的遗愿。 昭西陵所以建在大红门左旁,也是有其道理的。清代谒陵制度,是从辈份最高的陵开始。孝庄文皇后的辈份高于葬于清东陵的后代帝后,晚辈谒陵时,自然要先从昭西陵开始。昭西陵老照片(徐广源提供) 昭西陵建在谒陵人必经之处的大红门旁边,为世代子孙及钦点王公的谒陵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清代崇尚左方,以左为贵。昭西陵正好在大红门左方。陵址之地要求土层厚,土质细腻无沙,颜色纯正,昭西陵所在之地完全符合这一要求。以此看来,将昭西陵建在清东陵风水墙外,大红门左旁,是当时情况下最合情合理的选择。 为什么一座陵墓会引起人们偌大的兴趣?因为它里面埋葬的那个人实在太重要,太引人注目了。所以,我们紧接下来就该了解一下孝庄文皇后这个人的传奇人生了。 孝庄文皇后,**,姓博尔济吉特,名本布泰(也可翻译为布木布泰)。她是蒙古科尔沁大草原贝勒寨桑的第二个女儿,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二月初八日。她13岁的时候,就已经出落得如花似玉、楚楚动人了。她的祖父莽古思为了加强与后金的**联盟,维护自己部落的利益,决定将自己的孙女本布泰嫁给皇太极。 天命十年(1625)二月初二日,13岁的本布泰带着她的贴身侍女苏麻喇姑,在兄长吴克善的护送下,来到了后金的新都辽阳。皇太极亲自迎接到沈阳城外的北岗,在那里举行了盛大宴会,欢迎送亲队伍的到来。快到辽阳城时,大金汗努尔哈赤亲率众后妃、贝勒、大臣出城迎接。入城后,“设大宴以礼成婚”。本布泰从此成了34岁的皇太极的侧福晋。 早在11年前,即万历四十二年(1614),莽古思就已将自己的女儿、本布泰的姑母哲哲嫁给皇太极作大福晋。在本布泰出嫁后的第九年,即天聪八年(1634),她的姐姐海兰珠也嫁给了皇太极。亲姑侄三个女人同事一夫,这在有清一代是空前绝后的,在整个**历史上也十分罕见。 崇德元年(1636),皇太极称帝,完善后妃制度,并建五宫,分别是:清宁宫、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其中,大福晋哲哲为清宁宫中宫皇后;海兰珠位列第二,为关雎宫宸妃;第三位麟趾宫贵妃那木钟,为蒙古阿霸垓郡王额齐格诺颜之女;第四位衍庆宫淑妃巴**·璪,原是蒙古察哈尔林丹汗的窦土门福金;本布泰名列第五,被封为永福宫庄妃。**第一历史档案馆至今珍藏着册封庄妃的册文,这是惟一幸存下来的清廷入关前的后妃册文,史料价值极高: 奉天承运宽温仁圣皇帝制曰:自开辟以来,有应运之主,必有广胤之妃。然锡册命而定名分,诚圣帝明王之首重也。兹尔本布泰,系蒙古廓尔沁国之女,夙缘作合,淑质性成。朕登大宝,爰仿古制,册尔为永福册封庄妃册文(满文部分) 册封庄妃册文(蒙文部分) 册封庄妃册文(汉文部分)宫庄妃。尔其贞懿恭简,纯孝谦让,恪遵皇后之训,勿负朕命。 大清崇德元年七月初十日 庄妃之名由此而来。可以想见,她在当时还不足以引起人们的充分注意,因为从地位来说,她排在五宫后妃的最末,而且当时皇太极乾纲独断,年富力强,历史还没有给庄妃展示自己的机会。
佚名
2024-06-09 03:35:08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9 06:16:06

    为什么秦始皇陵墓那么著名,而且陵墓的风水很好?周边没有其他帝王的陵墓?

    始皇墓里有大量水银,项羽曾经就挖过死了不少人应该是水银挥发让人中毒,后来就没有人再挖过,现在始皇墓被保护起来了,不允许挖掘。

  • 佚名
    2024-06-09 15:14:58

    清朝皇帝的陵墓都是建在地面的吗?

    不一定。 “圣天子孝先天下,首重山陵。”在历代帝王的心目中,陵寝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圣地。他们认为,山陵关系到帝运之盛衰,国祚之长短。因此,在历代封...

  • 佚名
    2024-06-09 03:27:20

    皇帝的陵墓为什么朝东

    风水,即堪舆。阳宅曰居,阴宅曰墓。选地同一理。向阳,是择地要义之一,**处北半球,阳光从南来,故居家宜向南。墓葬堪舆第一要义是地形,其次是朝向。“楚人尚东”,已...

  • 佚名
    2024-06-09 03:09:14

    孝庄皇太后为什么葬在清东陵墙外

    据史书记载,孝庄之所以没有与皇太极合葬,是因为她病危时,曾对康熙皇帝说:“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汝皇父及汝,不忍远去,务于孝陵近地择吉安...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昭西陵是孝庄太后的陵寝,为何会建在清东陵风水墙之外?

    在**历史上,有位皇后服侍过三代君王,她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她就是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又名大玉儿。她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妃子,清世祖顺治帝的亲生母亲...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现代陵墓有哪些借鉴了明清皇陵的建筑特点

    可以在文库资料中参考一下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为什么明清的皇陵都建在地面上?

    皇陵都有地上建筑和地下建筑,是一个设施齐备,规模庞大的陵园,遗体都安放在地下的地宫中,明清皇陵由于年代较近,又有守卫和日常维护(清朝不仅守卫本朝的皇陵,明朝的皇...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清朝皇家陵墓除了河北清东陵,还有什么地方?

    清代陵寝介绍 概况 有清一代共修建12座帝陵、7座后陵、8座妃园寝,分别由关外三陵、东陵、西陵三部分陵区组成。 1、关外三陵 关外三陵在东北辽宁省。永陵...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清朝皇家陵墓,为何不放在北京?

    清朝皇族陵寝有三处:关外三陵、清东陵、清西陵。关外三陵是最早的,因为清朝也是从那发迹的。一、关外三陵,也就是三处:一是永陵:公元1558年建立,葬着努尔哈赤的祖...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孝庄皇太后为什么被埋在皇陵之外?

    卑不动尊,孝庄开了皇后死在丈夫皇帝后头另外起陵的先例,至于葬在陵外嘛,清东陵以她儿子清世祖顺治帝的孝陵为主陵,不论她葬哪个位置地位都比顺治低,不合规矩,葬陵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