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玉山县下镇毛宅村前头山五家头风水

服饰

海陆丰先民的服饰以朴素实用、宽松简便为尚,只在年节和重大庆典时才有穿新衣服的习惯。清代平民传统俱穿对襟短衫和斜襟衫,其状长袖、直领、布扣,开襟由领口斜向右胁,里襟装袋。男穿对袄(或大筒衫),女穿大衿(左边钉布纽扣),下为宽腰大裆裤,即俗称的“关门裤”,以灯芯绳作为腰带系之。客家妇女衣领加滚饰,开襟,袖口及裤脚加花边。均以本地出产的毛鸟布、大成蓝布、白海布等黑色、蓝色粗布为衣料。冬季则穿自缝的棉袄、棉褡或重缀补钉的旧衣卸寒,男人戴毡帽,婴孩戴狗皮帽,老妪戴遮额圈。上流社会阶层穿海布长袍,俗谓“长衫客”。夏季穿苎**或省城名产的“点梅”、“柱花纱”或黑漆丝绸衣服。冬季则穿长袄、毛衣和绒质衣服。平民多打赤脚,也穿草鞋,晚上洗脚上床睡觉前才穿木屐。至**,平民衣着变化不大,上流社会人士时尚穿中山装或西装,戴白通帽,手执“司特”(手杖),着长衫习惯也没有多大改变。一些知识女性改穿旗袍或蓝衣裙。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原大档裤逐渐改为浅档裤,改大裤腰为小裤腰,人称“**裤”(即抽紧裤带在腰间打结)。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男士普遍穿上了皮带系裤。因本区地处南亚热带,日照长,雨水多,人们出行戴圆头竹笠或尖头大竹笠,渔民则戴一种圆头有下檐用于防风的竹笠,称瓯船笠。妇女多戴凉笠,用黑布围挂笠边。雨天则头戴竹笠,披用棕树鬓编串的棕蓑,或背一种用竹篾、竹叶编织,形似乌龟壳的“月遮”。也撑涂上桐油的纸雨伞或黑色雨伞。

清代发式,男人留长辫,姑娘梳长辫,婚后留髻,俗称“因瓠”。**后男人剪去辫子,平民多剪平头或光头,上层社会多剪西装头,女人除剪齐头短发外其他发式变化不大。饰物方面,旧时海陆丰妇女多尚银鬃,戴于鬓上,即头顶扎髻戴银簪,耳挂宝塔形的银耳钩,手戴玉镯,有的戴金戒指、金耳环。当然这属经济殷实之家,平民之家较为简单,但也有戴银簪、插簪钗、莲蕊为饰。小童多佩戴银八卦锁和银脚钳,脚钳有的带两个小铃铛,叮咚作响,认为戴这种饰物,会长命富贵,无灾无难。

建国后,男性以穿中山装、干部服、军便服为荣,女性则以列宁装为盛,白衬衫配蓝裤是一段时间盛行不衰的时尚,但色调绝多数是蓝色和灰色。老年人多穿唐装便服,妇女多穿对襟衫,布料多以粗棉布为主。60年代中期时兴穿黄绿色的**、戴军帽。20世纪60年代初期人们仍穿木屐,到中期已穿人字拖鞋,70年代穿解放胶鞋、布鞋、塑料凉鞋等。改革开放之后,盛行穿西服、喇叭裤、牛仔服,特别是有“小**”之称的汕尾镇,更是引领本区服装前列。这个时候服装式样多变,色彩、质料多样。式样有加克、西装、猎装、t恤、太空服等。进入九十年代,又盛行婚纱、唐装、旗袍。

20世纪80年代,男青年喜留长发、鬓发,女子时尚烫发、留披肩发,中年以上男子仍留西装发。90年代,男性剪平头、西发、中分、女性喜欢短发,后期男女趋于中性,喜欢短碎发、染发,发式呈现个性化、多样化趋势。饰物方面,过去手表尚是稀罕之物,80年代后,各式手表、金戒指、金项链、金手环已遍及万家。进入90年代又时兴腰间别bb机、手机,既为通讯工具又为饰物,钻石戒指、铂金项链、手链等也不稀奇了,同时各种材料制成的饰物层出不穷,丰富着人们的生活。

二、饮食

汕尾滨海水产丰足,平原盛产水稻,饮食为“饭稻羹鱼”,所属海丰县旧有“番薯县”之称。明末以后,番薯成为主食,普通人家早午两餐食粥,晚餐才吃干饭,农忙时或加两餐点心。常以鲜鱼、咸鱼、腌制的九蚶、河蚬、咸菜、菜脯(罗卜干)佐饭,喜吃蚝鲑、鱼鲑、虾鲑等。平常家居较为随便节俭,但亲戚朋友往来,家宴则较为丰盛。**后,受省港习俗影响,城镇始有吃早茶习惯,改革开放之后更为普遍,并大兴夜间到大排档吃“宵夜”的习惯。

传统的酒宴称“九簋四”,也叫“醮四碟”,即九大簋四小味。旧称“吃九簋”或“吃排场”。以中午宴客为正席,摆八仙桌于厅中,以面向大门之位者为尊,称为“横头位”,通常坐母舅、母舅公。丧事宴客以在村中广场露天为多,喜宴不露天摆酒。九大簋中必有白切鸡和肉、鱼丸,以白切鸡为头盘,放在席的正中,俗称“无鸡不排场”,饮料为纯米酒。传统菜式有猪脚墨脯鸡、**会、大粒参、鳗鱼焖咸菜等。改革开放之后,摆酒之风更为奢侈,受省港影响,菜式十二个或十四个,已突破原来的“九簋”之限。饮食口味清淡,讲鲜美、爽口,并以天上地下水里,只要是活的无所不吃而出名,菜以海鲜类为主。但大型宴客忌吃狗肉,谓之“狗肉扶不上盘碗”。摆酒讲排场,少者十数席,多者五六十席至上百席。

糕馃是汕尾饮食一大特色。妇女普遍会做数种馃点,馃料用米粉(糯米、粘米)和面粉,有咸甜两味,可分为岁时节日馃和平时小点馃。岁时节日馃:节蒸甜馃(年糕)、发馃、松馃;陆河有一种独特的艾茸馃,即是用田艾做成的粿。艾茸芳香可口,具有健脾胃,驱风湿的功效。农妇将田艾采回后,洗净晒干,用竹箕将田艾搓擦成艾茸,掺入糯米粉、红糖水拌成粿坯,以红糖、芝麻、花生为馅包成一个个印花粿,蒸熟后即成为闻名远近的艾茸粿。正月三十日做九舌仔(又名双头尖或油漏仔),谓之炒蚂蚁脚;清明节做薄饼,蒸发包仔;四月初八做粉条;端午节蒸糯棕、角棕、凉粉棕;七月半蒸重糕馃(有咸、甜两种);冬节蒸菜包馃、冬节蛤,做冬节汤圆;腊月廿四做菜包馃;除夕日做冬节蛤、汤圆。平时馃点有:鼎客仔(甜)、鼎摔馃、鼎回馃、鼎窝溜、大粒丸、尖米丸(咸)、薯粑、铜盘推(猪肠粉)、铜盘卷、饺子、面厚、扎头糕(碗仔馃)、扁食(云吞)、印桃馃(咸、甜)、小米(薯粉饺)、薯粉丸等。常见的小吃还有:油麻糊、豆花、地豆羹、三豆汤、蛤春丸、甜糯米粥、芋茸羹、白果羹、狗毛糕、草粿、甜酒糟、米方、陆河山区称米 ,是节日必不可少的风味小食之一,计有用精白糯米为原料的,“米干 ”,用菽子做成的“小米 ”;以及用普通谷米制成的“普米 ”。还有炒坑螺、蒜头油炒赤

蕨(龙须菜)、客家酿豆腐、牛肉丸、菜包粿等小吃。

传统小吃另一特色是咸茶,也叫擂茶、牙钵茶,吃咸茶之风,由来已久,简易吃法是把茶叶放于内壁有粗纹的茶钵内(称为牙钵),用番石榴枝制成的茶槌稍擂几下,放几粒盐,将开水冲下即可,作为日常饮料,消署解渴。日常待客,即在此基础上加入炒油麻、炒米花、炒花生、炒黄豆等,称为“炒米茶”、“油麻茶”,此等物件,可谓家家必备,以前举凡做寿、添丁、外地远归、病愈出院、遇难脱险,必摆下碗钵,请邻居亲友“吃咸茶”,还把炒米、花生、芝麻、茶叶等当礼物馈赠。汕尾市妇女可谓是“一日不可无咸茶”。陆河山区的擂茶除上述作法外,还有饭茶、苦刺心茶等饮食形式,其制法是:将茶叶、芝麻、花生米等擂好加盐冲上开水后再放薄荷入茶,在碗上泡上焖熟的大蒜茸干饭,有的还加上煮熟的白米豆、乌豆等;苦刺心茶则以当地野生植物“苦丁茶”的鲜嫩芽心,放入牙钵,加入适量食盐擂浆冲入开水,再加上花生米、炒米等佐料就可饮食。“菜茶”过去在每年正月才有,尤以元宵节前后为盛,称为“炒丁茶”,现在一般人家闲时也做菜茶,近年更盛行在搬入新居、娶新娘三朝之日炒菜茶以代酒宴。其做法是将炒熟煮熟的猪肉、香肠、鲜虾、鱿鱼丝、粉丝、腐竹、白米豆、赤豆、麦粒、菠菜、荷兰豆等时新菜混合置于碗中,撒上花生、炒米,淋上淡茶或猪骨汤,以胡椒粉为调料,即成可口的菜茶。过去在农历四月廿六日先农诞(五谷母生),也要煮菜茶,但作料以蚬菜、猪母酸、蚶壳菜等野菜为主,其他基本相同。

三、居住

汕尾市居**要来源于闽南,因此居住民俗与闽南特别是福建漳州基本相同,但汕尾市又是福佬文化、广府文化、客家文化的交汇区,有互相渗透的迹象。村落布局以梳式、围寨式为主,一般是村中心位置为祠堂(公厅),前为晒町、明塘,后靠山或种植风水林,左侧为社头神庙,宅基力求坐北朝南,即“负阴抱阳”。传统民居以土木结构居多,为适应汕尾地区多台风的特点,绝大多数为马背式硬山顶,山墙称为“陂头”,并以形状不同分为“金、木、水、火、土”五行,称“五星陂”,但以圆形的金星和曲形的水星居多,以“金生水,水克火”防火之故。祠堂喜用飞扬起翘的燕尾脊。以杉木为主要建筑材料,以夯土和砖为主要墙体材料,也有以蠔壳作为墙体材料的,大门以花岗岩(麻石)为框居多,外墙一般为贝壳烧制的白灰粉刷,地板讲究铺红斗砖,但一般人家过去还是以泥地板为多,受广府民居影响,喜用清水清砖。民居建筑常见的类型主要有:

“一明两暗”型俗称“三间过”、“五间过”,这是最基本的类型,只有正厅,左右房(间),一般以正厅待客、吃饭、祭祀等。左房置灶烧水做饭兼睡房,右房放农具杂物兼睡房。一般人家厅摆木制八仙桌,四张长条凳,几把靠背椅或竹、木制的小凳。卧室的陈设,以前是古式的八柱眠床,黑色的粗麻纺织蚊帐,一床棉被,粗织草席,一橱一柜等家私。简陋者两块床板架在两张条凳上当床。其平面为正厅一间,边房两间或四间,组成三开间或五开间。

“三合天井”型(三间两廊)俗称“三间过两伸手”、“下山虎”、“双背剑”,这是本区普遍存在的一种布局形式,在“一明两暗”的三间(五间)正房前面两侧,各配一厢房(护厝),中为天井(阳井),把炉灶、杂物等安置到厢房。作为一种复合型,还有一种“五间过倒返照”,即在此基础上加一列倒座正房,大门从厢房侧出。

“四合中庭”型也叫“四点金”,这是本区最具代表性、型制较大的一种建筑**,最大特点是以中庭(天井)为中心,俗称“四水归池”,上下左右四厅相向,整座屋外观为方形,形成一个十字轴空间结构。以“四点金”为基础,两边扩建两排巷厝,便称为“四点金 双畔包”。以“四点金”这种**纵向扩展三座落,横向扩展五间过,两边各建一排九间厢房(护厝),防火巷有“过水”廊亭与主座相连,这便是汕尾地区目前已发现最大型的民居建筑“九包五”了。

“竹筒屋”型俗叫“竹篙厝”,即单开间民居纵向延伸呈带状式的建筑形式,多见于圩镇,前面沿街市(或前后沿街市),后面沿海,成“前店后海”之势,以三间到五间竖连。

“厅屋组合”型,客家人称堂为厅,为主屋中心,两侧辅房为屋。若前后两进房屋,中隔天井,以走廊相连,便形成上厅和下厅,两个单元以上组合俗称“上三下三”、“上五下五”的格局。若在正房两侧扩建多间横屋,中留巷道,巷通天井,连在一起便形成大屋场。如河田清代建筑“九厅十八井”和南万的“五厅十井”等,就是组合式民居的典型建筑物。

“围屋”型,由厚墙包围着的房屋,俗称“围龙屋”,是以强调防御功能为特点的民居。形制上,除方形围房外,尚有半圆形及八卦形等,大都座北向南,背倚青山,面向田园。房与山之间有半月型的“花台”,门前有半月型人工池塘,具有调节温度和防火等作用。围屋构筑艺术精巧,富丽堂皇,极具气派。坚固且易守难攻。如陆河水唇“百年围龙屋”、东坑“砻衣屋”等。

**初期,海陆丰地区一些官宦富户始建西式洋房,一般为两层建筑。改革开放以后,民居大多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平房或楼房,80年代时尚用水泥门窗,外墙刷沙、玻璃碎粒,地板为水泥地,或铺红斗砖,马赛克;90年代用铝合**窗,原木门框门扇,外墙镶马赛克,瓷砖片,地板铺瓷砖,民居有了厕所、厨房,并告别了传统的烧柴草的炉灶,用上了煤气炉和抽油烟机、热水器。

传统建房要请风水(堪舆)先生用“罗庚”根据屋主的生辰八字等“定厝向”,以大门或门楼的方向为准,确定正门门槛的位置,择吉日良时,称作“睇日”。破土动工之前要用香烛茶米等敬奉“土地公”等,以示告知。然后按择定的时辰在屋基四角用锄头等金属物动几下,称为“兴工”,接着就可挖地基开工了。在安大门时,门框上方两边均应挂红布,在屋门顶挂上蒜头、桔子、圆竹圈及装着稻粟、各种豆类的红布袋(五谷袋),以示吉利。并在外门顶挂上小木板绘的八卦、小镜和到神庙求来的符令镇宅,使邪煞不敢进门。上梁(大厅正中主梁)也要择吉时,大梁一般红漆,中间扎有红绸,红柑、蒜头、抹草各一对等(公厅大梁还要加上折扇一把、通书一本、米筛一个)等,贴上“上梁大吉”等红纸,在建筑师傅唱吉利话中架梁。上梁完毕,要请亲友和建筑工匠吃染红的甜汤丸。砌山墙称为“修陂”。至此主建筑已大体建成,山墙颇多工艺,山墙建好也要请吃汤圆,称为“修陂丸”以示庆贺。炉灶的坐向一般与房屋的坐向一致,但灶口不能向北,过去砌灶,灶的腹下应放置“灯火盏”(小盏煤油灯)并点燃,然后盖,续砌筑,称“点灯灶”,烟囱中间用红绳扎红布等物与大梁同。灶一建好,热鼎,用红糖煮汤圆祭拜“司命公”,然后请工匠邻居吃圆。4个月内忌生人进灶间,灶间门挂草席一幅,抹草一对,还要贴上符咒。传统居家,大门必供门神香火,灶间敬奉“司命帝君”(灶王爷)神位,大厅后墙左侧角供奉“土地伯公”,每月初一十五燃香烛纸宝,祈求平安。
佚名
2024-06-10 10:30:23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10 02:35:41

    遂溪县河头镇坟墓风水

    先看朝向,位置,周围环境,在看坟墓本身的一些细节,阴宅影响的因素很多。有详细的照片才可以勉强的开个大概的

  • 佚名
    2024-06-10 09:54:06

    德庆县凤村镇风水名穴

    风水的实质用现代汉语表达就是:创造、选择具有更优越的生存条件、生存优势;合理利用自然客观条件和规律;符合规整、对称、必须、合理、舒服、实用、方便、有利、安全、美...

  • 佚名
    2024-06-10 17:51:02

    查广东连平县陂头镇腊溪村下廖屋背山脉龙风水在什么位置葬地风水最好

    这个要去地方看的不看怎么可能在这里回答地形图都不知道

  • 佚名
    2024-06-10 01:01:54

    五台山的石头按风水可以放床头底下吗

    五台山的石头按风水可以放床头底下吗?————五台山不可能是地球之外,五台山的石头不可能不是地球石头!心赏、崇敬,摆床下会梦想成真,心想事成。

  • 佚名
    2024-06-10 15:08:57

    于都县盘古山镇那个地方风水最好

    风水的实质用现代汉语表达就是:创造、选择具有更优越的生存条件、生存优势;合理利用自然客观条件和规律;符合规整、对称、必须、合理、舒服、实用、方便、有利、安全、美...

  • 佚名
    2024-06-10 17:08:43

    黑色独山玉镇宅貔貅

    貔貅摆件可摆放在家中客厅或者书房 可放置在客厅的明财位最佳 最好是不要放置在卧室如果想要放置在卧室 也是要让貔貅的头部朝向窗户 不要朝向床开光之后的貔貅具...

  • 佚名
    2024-06-10 02:53:02

    镇宅的假山能不能摆在床头啊?

    这个有风水讲究的,靠山一般是没错的,房间有没有窗户对着小区或者院子大门的,最好是石头放的位置对着大门。可以挡住外面的不详之气,也可以保住家里的财气等等,听一个风...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河北灵寿县灵山寺距行唐县口头镇多远

    驾车路线:全程约31.0公里起点:灵山寺1.从起点向西南方向出发,行驶120米,左转2.行驶400米,左转3.行驶950米,右转进入s2014.沿s201行驶1...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朋友要买泰山玉,说能镇宅,行吗?

    听说过泰山石敢当的故事不,泰山玉也是泰山石的一种,现在富汇通公司打造最大的泰山玉原石交易平 台,可以参考下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莆田仙游县榜头镇有哪些村

    截止2019年9月,莆田仙游县榜头镇下辖23个行政村,分别为:光埔村、南溪村、梧店村、后坑村、桃源村 、芹山村 、后南溪村、昆仑村、云庄村、后庄村 、象塘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