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易经能信吗?求答案

《易经》堪称我国文化的源头。它的内容极其丰富,对**几千年来的**、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无论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还是《孙子兵法》,抑是或《黄帝内经》,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代大**孙思邈曾经说过:“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简直可以一言以蔽之:没有《易经》就没有**的文明。
《易经》在春秋战国时代得到进一步完善,是我国先人的集体创作,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易经》里的思想已经渗透到**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事实也是如此。孔子就说过人们“日用而不知”。今天,我们谁不曾说过某某人阴阳怪气,某某人又变卦了,或者扭转乾坤,否极泰来之类的口语和成语,但不一定人人都知道而这些词汇都是直接从《易经》里来的。
《易经》在西汉时期就被列为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之首。在我国文化史上享有最崇高的地位。秦始皇焚书时亦不敢毁伤它。
《易经》研究被称为“易学”,早就成为一门高深的学问。《汉书·儒林传》记载:“孔子读易,纬编三绝,而为之传。”上下五千年,《易经》代代相传,释家林立。许多学者皓首穷经,考证训诂,留下了三千多部著作,蔚为大观。
《易经》研究流派纷呈。他们互相争鸣,互相否定,也互相吸收,取长补短。春秋时期,筮法上出现过变卦说,取象说,取义说,吉凶由人、天道无常说。战国时期出现过阴阳变易说。汉代有象数之学(卦气说,五行说,纳甲说),魏晋唐时期称玄学。宋明时期,又出现五大学派:理学派,数学派,气学派,心学派和功利学派。又有人笼统地分为两派:一派是儒家,一派是道家。儒家重乾卦,重阳刚。讲“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强调修身以有用于社会。道家则重坤卦,重阴柔。讲“大道若水,弱能胜强。”强调精神自由,以无为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境界。儒道两家都从《易经》发展而来,犹如长江黄河之水皆发源于青藏高原。
《易经》的科学内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承认和尊敬。易学研究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世界范围内的显学。尽管如此,《易经》里仍然有许多不解之谜,连孔子和朱熹都竟告阙如。
易学史一瞥哲学史家一般把易学发展史分为五个时期,即战国、两汉、晋唐、宋易和清代汉学。这里只笼统地划分为三个阶段,勾勒一个轮廓:
1、从伏羲到孔子。从传说伏羲画卦,经文王到孔子,**哲人通过对筮书《易》的阐释,建立起一套自己的宇宙观和方**。司马迁曾提到“文王拘而演周易”。旧说伏羲画卦、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孔子作《十翼》。自宋代欧阳修对孔子作《十翼》提出质疑后,越来越多人倾向于认为《十翼》非孔子一人所作,但没有人否定孔子整理、删定并丰富了《易经》,为易学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从汉朝到清末,易学研究是在解经的过程中发展,基本上没有超越。在这漫长的两千年中,出现了一批易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有汉代的孟喜、京房、郑玄、荀爽、虞翻,魏晋时期的王弼、韩康伯,唐朝的孔颖达,李鼎怍,宋朝的陈抟(tuan)、邵雍、朱熹,元朝的雷思齐,明朝的薛宣、湛若水、来知德,清朝的王夫之、黄宗羲等 人。孔子以后,影响最大者莫过于朱熹。今天所见的《易经》文献,即朱熹勘定。
3、新时期易学。二十世纪迄今,易学研究波浪式地向前发展,正从低潮走向高潮。五四以来,人们把清王朝的**和丧权辱国一并归咎于五千年来的**文化,甚至充满智慧的文化载体**文字也因此背上黑锅,直欲废之而后快。激进的青年人高呼打倒孔家店,废除科举,反对读经,提倡白话文的口号,连鲁迅也说过一些过激的言词,对《三坟五典》《河图》《洛书》一概持卑视态度,产生了矫枉过正的副作用,致使新**成长起来的人几乎不知道什么是《四书五经》,出现了严重的传统文化知识的断裂。然而,**古代文化的强大生命力,既不会因内外野蛮的**、也不会因愚蠢的行政命令而灰飞烟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国内考古学的新发现,如《帛书周易》和汉墓竹简的出土,为当代易学研究提供了前人所未见的新资料。近几年国内外“易经热”的出现,值得关注。原因何在?归根结底,还在于《易经》所具有的科学内涵。
《易》的名称
《易经》又称《周易》。自汉以来,单是《易经》之名为什么又称《周易》就已经争论了两千多年。《周礼大卜》将《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并称,说明当时三《易》并存。东汉人郑玄说在夏为《连山易》,在商为《归藏易》,在周称《周易》。《连山》意谓“易道象山之出云连绵不绝”。《归藏》意谓“易道象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周易》意谓“易道周普无所不备”。唐朝易学**又说,郑玄论据不足。根据史书,神农一称连山氏,黄帝一称归藏氏,故连山、归藏都是代号,周易因周朝岐阳之地名周而称周易。也就是说,这三易是夏易,商易,周易。文王之后,《连山易》、《归藏易》失传。其实,可能不是失传,而是统一到《周易》里去了。因为其六十四卦基本内容皆同,只是筮法有异。有人说,从龟卜到筮草卜卦方式是历史发展的进步。龟卜只有鬼谋,通过筮草问卜增加了人的因素(所谓人谋)。此外,这也许是重农和保护物种意识的反应。今天,我们把两种说法综合起来便可化解这种争论:《周易》既是无所不包之易,又是在周朝进一步发展之易。“易”字的含义,综合前人解说有三种含义:变易,简易和不易。易字日上月下,象征变化;它的基本原理一阴一阳,至简至明故称简易;这种认为万物皆变的理论是不变的,所以又有不易之意。
《易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三个字:象,数,理。
1 “易者,象也”。《系辞》说:“古者包牺氏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取象,是圣人仰观俯察的结果。阴阳爻之象,前人有多种解释。有人说象天地,有人说象日月,有人说就是取诸身,乃男女**的之象征,是生命密码。《帛书周易》的出土证明阴阳爻符号是从数字发展而来。因数字表示卦爻时容易出现混乱,后来便抽象为阳“—”和阴“--”这样两个符号来代替奇数偶数。阴阳鱼太极图是后来学者的发明。由阴阳二爻三重演变为八卦,即天地火水风雷山泽等卦象,由八卦推演出六十四卦并以象取义命名。
2 数乃《易经》占筮的根据。《系辞》说:“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she)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仂(le)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仂而后挂。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ji)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本来天地之数合为五十五,以“成变化行鬼神”,可为什么用四十九,历来说法不一。虽然各有道理,但都没有说清楚。连朱熹也只好说:“盖皆出于理势之自然,而非人之知力所能及也。”《易经》筮法里的数学神乎其神。数学家从中发现二进制,十进制,奇数偶数,排列组合以及三阶魔方等规律。
好(1)不好(0) 《易经》作为一部古老的经典著作,从表面看是一部占卜、预测之书,但是,从卦序、卦名、卦象、卦辞、爻序、爻辞、爻象、断辞以及其推演过程等方面分析,其中包****传统道德哲学所有思想和原理。一、《易经》包**“道非常道,有无相生”的宇宙观
佚名
2024-06-06 13:38:30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6 12:36:38

    易经能信吗

    只要是人,都是有自私的,从古到今,指鹿为马式的**与作品太多了,不论真假好坏,只要有能力炒作就能出名。 国学中周易易经是最出名的,其实出不出名并不...

  • 佚名
    2024-06-06 00:38:19

    怎样能快速精通易经求满意的答复

    用故事套入周易卦象。例如 葫芦娃故事套入 大有卦 六个爻是如何表达7个葫芦娃神通的。就可以掌握 一部分爻词实意。

  • 佚名
    2024-06-06 10:19:18

    好恐怖,求易经**给予答案!

    你只是恰好倒霉的事情连续发生了,主要是你早上出门差点出车祸引起的,造成你心情紧张,然后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后来的事情。 没关系,好好调整下心情就会好的!

  • 佚名
    2024-06-06 15:51:03

    易经算命可以信吗

    周易预测俗称算命,它是记录人类生存在自然界及改造自然界的经验总结,科学性是不可置疑的。至于准和不准是多方面的原因,首先预测是没有绝对百分百准确率的,只是接近于事...

  • 佚名
    2024-06-06 19:54:22

    周易能预测考试选择题答案吗?

    预测的答案应该应该占一定百分比但不要乱预测毕竟周易是有它的科学道理的还有要看你对周易的精通程度不是那么好预测的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答案:道家的能念地藏经吗

    佛道一体,没有本质区别,如此互为取长补短,佛道兼通,圆满自身福德·智慧,因此,自己喜欢就可以,人人都可以念。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易经可信吗??

    已经讲的是自然···· 而非什么邪书。有了易经的影响才有了后世的儒家道家以及道教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易经能信吗

    易经为什么不能相信能,不相信易经你还能信谁的?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我们应该相信算命人的话吗??求答案!

    绝对不能相信,谁知道是不是被他忽悠了!我就是一个钻研八字多年的人,从无数实际预测到找到彻底**那套理论的答案,经历了一个无比损失的过程。我以前有很多同道都是用模...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属鸡的人能不能**?求具体答案

    只是一个说法,“鸡犬不宁”!其实没有那回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