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阴阳的引证解释

基本解释
1.[ yin and yang ,the two opposing principles in nature,the former feminine and negative and the latter masculine and positive]
2.古代哲学概念。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把矛盾运动中的万事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的范畴,并以双方变化的原理来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
阴阳易位。--《楚辞·屈原·涉江》
3.日月运转之学
阴阳历算。--《后汉书·张衡传》
研核阴阳。
4.天气的变化
阴阳之变。
5.阴阳—————万事万物皆有阴阳。阴阳力是维持力,可转化,可变化,并且是永不停歇的运动。绝对的运动特性。
6.中**的假设性概念
万事万物阴阳的特征:星球具有对称性,阴**有对称性,越是高能的阴阳体,对称性越高。不对称性的事物,比如:一阵风,石头,星云团。阴阳的运动一但停止,万事万物都会散开。
阴阳是**古代先贤创立的哲学范畴。一种本源论(本体论),有先天阴阳与后天阴阳之分。古人仰观、俯察取类比象,将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抽象归纳出“阴阳”的概念。
周易里的孔子所写的《易传》曰“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壹体两面,彼此互藏,相感替换,不可执一而定象。二者虽无定象,随道而变,上皆可为道,下亦可为器。道用无穷,处处有之,因用而论。用即出,阴阳即定,二者虽定,亦随时而变迁。故曰:阴阳不二,以壹而待之。壹者太极是也,统领二物,相互作用,运化万千。
详细解释
--《吕氏春秋·察今》
阴,古作“侌”,或加表示虚拟实体的“阜”作“阴”;阳,古作“昜”,或加表示虚拟实体的“阜”作“阳”。“侌”字从今从云,意为“正在旋转团聚的雾气”。“昜”意为“发散气体”。可见古人是从物质世界的本质——“气体”和气体的“运动”这两个角度定义“阴阳”的。古人不称“阳阴”而称“阴阳”,这与古人的世界起源逻辑有关。其世界创生次序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即天地)……。
“无极”即“混沌”,“混沌”即散漫飘荡的水汽。“太极”即圆心,而圆心的出现是和圆周运动的发生同时刻的。圆周运动的主体就是散漫的水汽。散漫的水汽慢慢旋转起来后,逐渐形成为一根中空的云雾气柱,云雾气柱的进一步加速旋转,就在上下两端产生离心力,离心力使得云雾中的轻扬物质上升而形成“天”,浊重物质下降而形成“地”。“天”和“地”就组成了“世界”(请参考百科词条“昆仑”)。由此创生过程可知,世界的前身是“混沌”,世界诞生于“云雾水汽的旋转”即“混沌的有序化运动”,而有了天地才有阴阳之分(没有了世界,就等于回到世界的前状态——“混沌”)。所以“阴”在“阳”前。
阴,《说文解字》曰:“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说文系传》曰:“山北水南,日所不及”。案:这是从天地这一宏观角度论阴阳。天地是古人类所知的最大的阴阳实体。从最大的阴阳实体论阴阳性质,有大阴阳囊括所有小阴阳的意思,也算高明之举。但说不清楚何以阴在阳前,固定地称“阴阳”,而非“阳阴”。难道是先有地后有天?这说不通。只有从天地的起源角度,才能说清楚何以阴在阳前。
阳,《说文解字》曰:“高明也。”《说文解字义证》:“高明也,对阴言也。”案:高者,天也;明者,日也。这还是从天地这一宏观角度论阴阳。
《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案:这是从宇宙起源角度谈到了阴阳,但不是对“阴阳”一词本身进行定义或解说。道者,导也。导者,向也。当混沌水汽从无序运动转向有序运动,就等于车辆上了正道,开始向目的地前进了。这种在正道上的有序运动导致了太极的诞生。太极就是“一”,它诞生于混沌从无序运动转向有序运动的那一时刻。太极一诞生,随后而来的就是天地的出现。天地就是“二”。天气下降、地气蒸腾,二气相合,其结果就是人的诞生。人就是“三”。“三”也包含万物生灵,人是万物生灵中最灵者,是它们的总代表。随后世界万物在阴阳交互作用中世代交替,保持种群和数量的平衡。
文献中的阴阳,有以下具体的指称:
1.指山丘的北面和南面。
《诗·大雅·公刘》:“相其阴阳,观其流泉。”
2.特指北河星以北和南河星以南。
《史记·天官书》:“行南北河,以阴阳言,旱水兵丧。”张守节正义:“南河三星,北河三星,若月行北河以阴,则水、兵;南河以阳,则旱、丧也。”
3.古代指宇宙间贯通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指天地间化生万物的二气。
《易·系辞上》:“阴阳不测之谓神。”
4.天地。
《礼记·郊特牲》:“乐由阳来者也,礼由阴作者,阴阳和而万物得。”孔颖达疏:“和,犹合也,得谓各得其所也,若礼乐由于天地,天地与之和合则万物得其所也。”
5.日月。
唐杜甫《阁夜》诗:“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宋苏辙《冬至日》诗:“阴阳升降自相催,齿发谁教老不回?”
6.昼夜。
《礼记·祭义》:“日出于东,月生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孔颖达 疏:“阴谓夜也,阳谓昼也。夏则阳长而阴短,冬则阳短而阴长,是阴阳长短。”《国语·周语上》:“阴阳分布,震雷出滞。”韦昭注:“阴阳分布,日夜同也。滞,蛰虫也。明堂《月令》曰:‘日夜分,雷乃发声。”
7.寒暑。
《楚辞·九辩》:“四时递来而卒岁兮,阴阳不可与俪偕。”王逸注:“寒往暑来,难追逐也。”唐柳宗元《天说》:“寒而暑者,世谓之阴阳。”
8.春夏和秋冬。
《文选·古诗<驱车上东门>》:“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李善注:“《神农本草》曰:‘春夏为阳,秋冬为阴。’”
9.雷电与雨雪。
《谷梁传·隐公九年》:“三月,癸酉,大雨震电。震,雷也;电,霆也。庚辰,大雨雪,志疏数也。八日之间,再有大变,阴阳错行,故谨而日之也。”范宁注:“刘向云:雷未可以出,电未可以见,雷电既以出见,则雪不当复降。皆失节也。雷电,阳也;雨雪,阴也。雷出非其时者,是阳不能闭阴,阴气纵逸而将为害也。”
10.君臣。
《楚辞·九章·涉江》:“阴阳易位,时不当兮。”王逸注:“阴,臣也。阳,君也。”**祖补注:“阴阳易位,言君弱而臣强也。”
11.夫妇。
《礼记·郊特牲》:“玄冕齐戒,鬼神阴阳也。”孔颖达 疏:“‘鬼神阴阳也’者,阴阳谓夫妇也。着祭服而齐戒亲迎,是敬此夫妇之道如事鬼神,故云‘鬼神阴阳也’。”
12.男女。
宋高承《事物纪原·天地生植·阴阳》:“《春秋内事》曰:‘伏羲氏定天地,分阴阳。’”明归有光《贞女论》:“阴阳配偶,天地之大义也。” 明程羽文《鸳鸯牒》:“不知世人阴阳之契,有缱绻司**,其长官号氤氲大使,冥数当合者,须鸳鸯牒下
13.指男女之**。
《明律·斗殴》:“若断人舌及毁败人阴阳者并杖一百,流三千里,仍将犯人财产一半断付被伤笃疾之人养赡。”
14.律吕。
《周礼·春官·**》:“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阳声:黄钟、大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声:大吕、应钟、南吕、函钟、小吕、夹钟。”按阳为律,阴为吕。
15.奇偶。
汉班固《白虎通·嫁娶》:“七岁之阳也,八岁之阴也,七八十五,阴阳之数备。”
16.动静。
《大戴礼记·文王官人》:“考其阴阳,以观其诚。”卢辩注:“阴主静,阳主动,考其阴阳者,察其动静也。”
17.开合。
《后汉书·班固传上》:“张千门而立万户,顺阴阳以开阖。”李贤注:“《前书》曰,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合谓之阴,开谓之阳。《易》曰:‘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干。’”
18.依违向背。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二回:“郑阴阳晋楚之间,其心不定,非一日矣。”
19.人间和阴间。
唐 唐晅妻 张氏《答夫诗》之一:“阴阳徒自隔,聚散两难心。”题解:“晋昌唐晅,娶姑女张氏,颇有令德。开元十八年,晅入洛,妻卒于卫南庄。后数岁,得归,追感陈迹,赋诗悲吟,忽见张氏前来……晅以诗赠张氏,氏亦裂带题诗以答。”
20.死生,生杀。
《楚辞·九歌·大司命》:“乘清气兮御阴阳。”王逸 注:“阴主杀,阳主生。言司命常乘天清明之气,御持万民死生之命也。”
21.古代指有关日、月等天体运转规律的学问。
《后汉书·张衡传》:“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筭。”
22.指负责研究日、月等天体运转规律学问的人。
唐韩愈《顺宗实录一》:“景午,罢翰林、阴阳、星卜、**相、覆碁诸待诏三十二人。”
23.指星相、占卜、相宅、相墓的方术。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一:“二诸葛原来叫刘修德,当年作过生意,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
24.指擅长星相、占卜、相宅、相墓方术的人。《西游记》第二三回:“却只是仓卒间,不曾请得个阴阳,拜堂撒帐。”《儒林外史》第四回:“次日,请将阴阳徐先生来写了七单。”康濯《春种秋收·三面宝镜》:“﹝王老殿﹞早年间当过看地脉说风水的阴阳先生,人们也管他叫‘阴阳’。”
25.指男女**。《太平御览》卷三六○引南朝 宋刘义庆《幽明录》:“谯郡胡馥之,娶妇李氏,十馀年无子,而妇卒。哭恸,云:‘竟无遗体,遂丧,此酷何深!’妇忽起坐曰:‘感君痛悼,我不即朽,君可瞑后见就,依平生时阴阳,当为君生一男。’语毕还卧。”

佚名
2024-06-02 08:33:22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2 18:17:59

    结构的引证解释

    1、连结构架,以成屋舍。晋·葛洪《抱朴子·勖学》:“文梓干云而不可名台榭者,未加班输之结构也。”唐·刘禹锡《白侍郎大尹自河南寄示兼命同作》诗:“结搆疎林下,夤缘...

  • 佚名
    2024-06-02 08:00:00

    阴阳脸的人怎么解释

    【汉语文字】阴阳脸【汉语拼音】yin yang lian【词语解释】词语中比喻一身而持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的人。分词解释:阴阳 : 在**古代,最初指日光的向背。...

  • 佚名
    2024-06-02 08:00:00

    解救的引证解释

    指使脱离危险或困难。1、《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龙图公案断歪乌盆传》:“杨公哭倒在厅门,连忙将水来解救。2、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东皋公曰:‘这...

  • 佚名
    2024-06-02 08:00:00

    回荡的引证解释

    1. 回旋飘荡。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十四章:“整个山谷都回荡着震耳欲聋的隆隆声。”2. 见“ 回汤 ”。3. 亦作“ 回荡 ”。回旋,飘荡。三国 魏 阮籍 《...

  • 佚名
    2024-06-02 08:00:00

    列举的引证解释

    指逐项举出。草明 三:“他列举了资本主义**钢铁增长的速度来证明不可能之后,又列举现有的条件不够来说明这种不可能。” 马南邨 《燕山夜话·老鹰能比英雄吗》:“如...

  • 佚名
    2024-06-02 08:00:00

    意味的引证解释

    意境,趣味。1、《敦煌变文集·欢喜国王缘》:“无限难思意味长,速须觉悟礼空王。”2、明 李贽 《复丘长孺书》:“途间只恐逢着 微生亩 ,渠必说些无意味言语。”3...

  • 佚名
    2024-06-02 08:00:00

    构建的引证解释

    ①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建立(多用于抽象事物):~新的学科体系;~新的方案计划。 ②可释义为“建设”;“构建营房”意为:建设(盖)用作驻防的士兵住房。 《清史...

  • 佚名
    2024-06-02 08:00:00

    陪客的引证解释

    1. 陪伴客人。《红楼梦》第六回:“ 平儿 回了, 凤姐 道:‘我这里陪客呢,晚上再来回。若有很要紧的,你就带进来现办。’”《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二回:“虽说一...

  • 佚名
    2024-06-02 08:00:00

    交心的引证解释

    1. 交集于心。晋陶潜《时运》诗序:“春服既成,景物斯和,偶影独游,欣慨交心。”2. 把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全部说出来。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七:“农会今儿请...

  • 佚名
    2024-06-02 08:00:00

    而后的引证解释

    1.以后;后来。《礼记·丧服小记》:“其妻为大夫而卒,而后其夫不为大夫,而祔於其妻,则不易牲。妻卒而后夫为大夫,而祔於其妻,则以大夫牲。”《后汉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