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为什么后人都让周公来解梦,周公解梦中的周公到底是谁?

周公真实姓名叫做姬旦,是周文王姬昌的四儿子,也是姬发的亲弟弟,同时还是周成王的叔叔呢,因为孔子最敬仰周公的人品和性格,所以经常研究周公的笔录,并且晚上睡觉多次梦见周公。孔子又曾感叹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这样的话。所以后人就用周公的名义,写下了《周公解梦》这样的书。

实际上,孔子说梦见周公,是表明他和周公有着相似的性格和信仰,并且表明自己的学说,与周公的主张是差不多一样的,同时也是对周公这个人的肯定和崇拜。作为后人我们不理解为什么把周公当成了个预言家呢,要靠他来预知未来。其实这个事情还挺搞笑的。不过,虽然荒唐,但因为周公曾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他具有良好的仁德,又经过孔子大力传扬。因此,才让后人那么**他。

周公的治国政策顺德谋事。要以德治国,并且使经济和军事获得大幅度的发展,另一方面要以优秀的品德以获得各国的支持。除此外,周公采用礼贤下士的政策,来这里的人,都要用宾客之礼去相待。果然,周武王采用他的政策不光把周国建设得强大,还由于他为人公允,处处以德服人,因此得到各诸侯国的拥护。贤人志士也听闻周武王的名声,纷纷来投,周武王的身边,一时间人才济济。

周公真的是了不起,现代人也是非常喜欢用周公解梦去**自己的梦的。有时候可能就是求一个心理安慰罢了,但是这也是周公为现代人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佚名
2024-06-10 02:57:46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10 01:56:27

    人们常说的“周公解梦”中的周公指谁?为什么有周公解梦一说?

    周公 周公,名旦,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是西周初年的**家、思想家。因以周太王所居地为其采邑,故称周公。 周公自幼笃行仁孝,多才多艺。文王在时,他以孝仁而异于群...

  • 佚名
    2024-06-10 10:55:45

    周公解梦的周公是谁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个儿子,周武王的弟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在周...

  • 佚名
    2024-06-10 09:55:02

    周公解梦中周公是谁

    周公,即周公旦,他是周成王的叔父,对于建立和完善周代的封建制度他有很大贡献。周公在儒家文化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孔子以“吾不复梦见周公矣”之言,隐喻周代礼仪文化的失...

  • 佚名
    2024-06-10 04:22:20

    周公解梦里的周公是谁人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家、军事家...

  • 佚名
    2024-06-10 04:59:15

    人们常说的“周公解梦”中的周公是谁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代著名的**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在周文王时...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解梦的周公到底是谁????

    周公,即周公旦,他是周成王的叔父,对于建立和完善周代的封建制度他有很大贡献。周公在儒家文化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孔子以“吾不复梦见周公矣”之言,隐喻周代礼仪文化的失...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周公解梦的周公是谁

    周公旦,姓姬,名旦,亦称叔旦,周代第一位周公。西周时期的**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儒学先驱。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因采邑在周,称...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人们常说的“周公解梦”中的周公指谁?为什么有周公解梦一说?

    周公周公,名旦,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是西周初年的**家、思想家。因以周太王所居地为其采邑,故称周公。周公自幼笃行仁孝,多才多艺。文王在时,他以孝仁而异于群子;...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周公解梦,这到底是为什么?

    虫子是让人恶心的东西,梦中的虫子象征着不高兴的小孩,或不喜欢的朋友。通常是疲于育儿或有拒绝不掉约会的人会梦到。梦中看到镜中可怕样子,是遭受精神打击的暗示;和恋人...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周公解梦中的周公指的是谁

    指的是周公旦。周公旦名为“姬旦”,其为西周时周国周文王(姬昌)之子、周武王(姬发)之弟,因其封地在周地,故称其为周公。周公在历史上特别是在周国历史上是非常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