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红楼梦中的女子为什么称男他

**的文言中,第三人称代词多用"伊"或"他"字,但其中并没有男女性别区分。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他"字兼称男性、女性以及一切事物;在此前后一段时间,一些文学作品中,"伊"字被用来专指女性第三人称。例如在著名的杭州"湖畔诗人"的诗集《村的歌集》中有《怅惘》一诗,它的前半是这样写的:

  "伊有一串串的话儿,

  想挂在伊底眼角传给我。

  伊看看青天上的白雁儿,

  想倩他衔了伊底心传给我。"

  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中"伊"字代表女性的她,而"他"在这里还指代着"白雁儿"这个"物",沿续的还是先前的用法。

  但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过后,女性的第三人称便渐渐为"她"字替代,表示物的称呼也有了"它"字。这两个字,沿用至今,这个成绩,是由"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之一的刘半农先生创获的。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时,一切旧的观念甚至语言,都受到全面的重新估价,所以,当时的许多工作,都具有开创性意义。譬如女性的第三人称吧,虽然先前可以由"他"字表示,但终嫌笼统。在当时,这个问题被对语言问题颇有兴趣的刘半农先生注意到了。在一番思索后,他主张造一个"她"字,来承担表示女性第三人称的任务。但当时,这个想法并不成熟,因为该字应如何发音等问题,还没有想清楚,因而只是在朋友中谈了一下。不久,周作人在文章中,就提及了刘半农的这个想法。在1920年左右,因为刘半农先生的想法,这个问题竟引起了人们争议。由人们争议,促使刘半农更深入的思考和探讨了这个问题,并使"她"字真正获得了人们的认可。

  1920年初,上海《新人》杂志上,刊登了一篇署名寒冰的《这是刘半农的错》的文章。这篇文章,针对刘半农创造的"她"字,认为没有必要。因为第一,第二人称的"我""汝"等字,并没有阴阳性可分;再,"她"和"他"字,只能在阅读时分别,而读音时并不能区别,所以该字是没有多少意义的。

  该文发表不久,上海《时事新报》的"学灯"栏中,便发表一篇署名孙祖基的《她字的研究》,对刘半农先生的创造表示支持;接着也发表了一篇针对该文的《驳她字的研究》,是先前写文章的作者寒冰所撰。这样一来,"她"字问题便进入人们关注视野。

  此时的刘半农先生,已到国外留学。他在英国伦敦时,读到了登在《时事新报》上的两篇文章,这使他不由对此事深思熟虑一番,并写出一篇研究文章《"她"字问题》来。

  对这个有关"她"字的问题上,刘半农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讨论。一、**文字中,要不要有一个第三位(人称)阴性代词;二、假如需要,能不能用这个"她"字。

  首先,从翻译和阅读外国文章的角度,提出了创造"她"字的必要。他举出阅读中的一个例子:

  "他说,'他来了,诚然很好;不过我们总得要等他。'"

  这种语言方式,在外国文章,尤其文学作品中使用很多。但倘若按照"他"字表示一切第三人称的话,就会出现上面的使人摸不清头脑的问题。但是,用一个女性的"她"字,一切便会显豁了:

  "她说,'他来了,诚然很好;不过我们总要等她。'"

  这样一来,说这句话所牵涉的三个人的角色,基本弄清楚了。这是一个显明的例子。

  接下来,刘半农对"她"字应当并可以运用作了分析,指出了此字可用的必要。他概括说:"我们因为事实上的需要,又因为这一个符号,形式和'他'字极像,容易辨认,而又有显然的分别,不至于误认,所以尽可以用得。"说到这里,刘半农似乎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要是这个符号是从前没有的,就算我们造的;要是以前有的,现在却不甚习用,变做废字了,就算我们借的。"

  最后,为解决该字只能区别字形而难以区分字音这一点,刘半农也做了一些探讨。他说:"'他'字在普通语区域中,本有两读:一为ta用于口语;一为tu o,用于读书。我们不妨定'他'为t'a,定'她'为了t'u o;……"当然,这一点刘半农也正在思考,故他希望周作人及孙祖基以及寒冰等关心此问题的人来共同研究。

  这里为何又牵及周作人呢?因为周作人大约认为"他、她"两字难以区别读音,故在自己文章中,不用"她"而用"伊"。而刘半农却以为"口语中用'伊'字当第三位代词的,地域很小,难求普通;'伊'字的形式,表显女性,没有'她'字明白;'伊'字偏文言,用于白话中,不甚调匀。"

  通过对该"她"的全面探讨后,刘半农还趁便提出一点新的想法:"我现在还觉得第三位代词,除'她'之外,应当再取一个'它'字,以代无生物。"

  刘半农在英国伦敦将《"她"字问题》写好之后,寄给当时发表过几篇论辩文章的上海《时事新报·学灯》栏。此文写成于1920年6月6日,发表于1920年8月9日;发表之后,又收入《半农杂文》集中,获得了广泛认同。渐渐,"她"字便作为女性第三人称代词出现在文章书籍中,并最终为人们认可并广泛使用;就连刘半农只在文章中提及而未来得及深入解说的"它"字,现在也成为人称之外的其它物名的确定代词而广泛运用。

  刘半农先生不仅是创制者,还是一位大胆的实践者。譬如这无生物的名称吧,自己创制了一个"它"字还不够,还对一些格外珍惜的东西,表达出一种近乎对异性的珍重。譬如他在给周作人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说起文学,我真万分的对她不起,她原是我的心肝宝贝!……她竟如被我离弃的很渺远的一个情人一样。"将自己喜爱的文学,用一个女性的"她"来表示,在当时怕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吧。现在一些文章中,常常用女性的"她"字表达特别珍爱的事物,开先河者,也许就是刘半农先生吧?

  今天,我们得以很方便地运用"她、它"来表达意义,这其中有刘半农先生的绝大功劳。这是确实的。想想上世纪初二十年代时的环境,新创字,哪会引起多大的反响?这一点,过来的人体会最深。刘半农逝世后,鲁迅先生写过《忆刘半农君》的纪念文章,其中专门提及此事:

  "他(刘半农)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譬如罢……'她'和'它'字的创造,就都是的。现在看起来,自然是琐屑得很,但那是十多年前,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令有一大群人'若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的时候,所以的确是'大仗'。"

  了解了这些背景,我们不能不对刘半农先生当年大胆又科学的精神表示感佩,这也是我们今天值得纪念和发扬的。

  这是摘自《中华读书报》的文章,内容基本属实,“她”在古代是没有这个字的,是刘半农先生创造出的字。“他”在古代是男女通用。
佚名
2024-06-07 14:14:21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7 07:40:26

    为什么红楼梦里称贾链为链二爷

    观点之一:因为贾琏有个叫贾琮的哥哥,所以贾琏被称作二爷。这个结论似乎是错误的,请看下面的例证。证明: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提到贾赦“也有二子,长名贾琏”。...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红楼梦中出现过的菜肴名称及做法

    鸽子蛋 【原文摘录】 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红楼梦中的鹦哥为什么改名为紫鹃?

    楼主你好,鹦哥是黛玉初进贾府时,贾母见黛玉的嬷嬷年纪太老,丫头雪雁又一团孩气,故安排给黛玉的丫头(原是贾母自己的二等丫头),后来出现的名字就是紫鹃了。黛玉将其改...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求红楼梦大观园中所有楼宇住处名称

    1贾宝玉 2王熙凤 3薛宝钗 4林黛玉 5秦可卿 6贾元春 7贾迎春 8贾探春 9贾惜春 10贾巧姐 11妙玉 12李纨对应的住处1.** 2.应该是在贾府正院...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红楼梦中的红楼是什么意思?

    石头记、风月宝鉴、情僧录、金玉缘、金陵十二钗 都是《红楼梦》的曾用名。就书名来说,原名《石头记》是自譬所记石头之事;《风月宝鉴》则戒妄动风月之情;《情僧录》指宝...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红楼梦里,经常称丫鬟和婢女为什么?

    小蹄子在《红楼梦》中,“小蹄子”这个称谓是经常出现,在其他**古典文学里,还真没见过“小蹄子”这个称呼,这个称呼,应该为《红楼梦》所独有。考证了一下,被称作“小...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为什么红楼梦里的女子都胖

    病如西子胜三分 哪里胖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红楼梦中的香菱为何称她为他

    因为古代的男他女她通用,后来才分开的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红楼梦中的庭院名称

    大观园、潇湘馆、**、蘅芜苑、浣葛山庄、缀锦阁、含芳阁、蓼风轩、藕香榭、紫菱洲、荇叶渚、梨花春雨、桐剪秋风、荻芦夜雪,以上只包括大观园内的庭院。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刻碑上男女被分别称为什么

    要看什么碑。纪念碑与墓碑就不同。墓碑还要看是称谁的墓还是称立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