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找一本关于盗墓的书(非小说)

**人盗墓史作者:倪方六 作者简介 资深文化记者,新浪博客名人。长期关注文物保护和考古发现,个人研究方向为明史和**古代市井文化。现供职于**一家媒体,发表相关著作多部。 目录序
自序
帝篇:六大“盗墓皇帝”
古今帝王第一盗——东吴大帝孙权
● 首任长沙王尸身不腐之谜
● 盗墓贼盗“棺材板”之谜
● 古南越国王秘葬之谜
十六国群盗代表——后赵皇帝石季龙
● 春秋大墓深葬“积沙”反盗之谜
● 盗秦陵铜柱铸器之谜
● 后秦皇帝闹噩梦盗墓之谜
掘墓焚尸狠女人——大周皇帝武则天
● 风水**袁天罡预言应验之谜
● 三朝元老被“刑尸”之谜
● “葬压龙角,其棺必斫”之谜
发冢“淘沙”一小儿——伪齐皇帝刘豫
● 皇家“晒”随葬品之谜
● 宋哲宗随葬玉椀复现人间之谜
● 盗墓贼“朱漆脸”中赵匡胤诡计之谜
秘招救国”傻皇帝——明朝皇帝朱由校
● 大房山建皋塔“金龙”不死之谜
● 古今帝王行“风水厌胜”之谜
● 李自成祖坟惊现有角飞蛇之谜
偷梁换柱嫌疑犯——清朝皇帝乾隆
● 明十三陵点穴出土宝物之谜
● 乾隆“拆大换小”真相之谜
● 明末帝朱由检思陵被盗之谜
王篇:四大“盗墓天王”
“游戏派”盗墓之王——汉广川王刘去
● 魏哀王冢中出现“墓毒”之谜
● 魏王子墓中出现美女裸尸之谜
● 周幽王墓中出现葬人之谜
“复仇派”盗墓之王——西楚霸王项羽
● 秦陵随葬宝物之谜
● 秦陵反盗墓机关之谜
● 秦陵被地宫焚烧之谜
“寻宝派”盗墓之王——魏王曹操
● “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来历之谜
● 掘开坚固墓道的方法之谜
● 梁孝王金缕玉衣去向之谜
“收藏派”盗墓之王——始兴王陈叔陵
● 陈叔陵墓地游荡之谜
● 陈叔陵收**骨之谜
● 皇家扒坟“滴血认亲”之谜
臣篇:鞭尸盗宝“双雄”
古今盗墓第一狠——吴国大夫伍子胥
● 伍子胥“一夜愁白头”之谜
● 楚平王难找葬地之谜
● “鞭尸三百”真相之谜
古今盗墓第一**——东汉斄乡侯董卓
● 董卓强**皇帝女儿之谜
● 汉帝遭董卓“晒尸”之谜
● 盗陵寻找“哑巴方”之谜
儒篇:一大“盗墓文儒”
“秘籍派”盗墓代表——三国书法大家钟繇
● 曹操献出“五灵丹”之谜
● 书法真经《笔记》传世之谜
● 书法圣迹《兰亭序》失落之谜
兵篇:三大“帝陵克星”
唯一被皇帝点名的盗陵者——晚唐节度使朱泚
● 唐陵风水布局和散乱之谜
● 朱泚盗陵起因之谜
● 盗墓贼爱盗唐陵之谜
盗掘唐代帝陵第一罪人——唐末节度使温韬
● 盗掘乾陵狂风大作之谜
● 温韬简陵内盗银人之谜
● 盗出随葬宝物去向之谜
盗毁北宋皇陵第一罪人——金国大将粘罕
● 北宋皇陵卜址之谜
● 金人盗陵手法之谜
● 宋哲宗赵煦被“晒尸”之谜
秦汉唐三代帝陵一起盗——唐末**军首领黄巢
● 武则**“**山”之谜
● 盗乾陵出现异常天象之谜
● 乾陵屡屡躲过被掘之谜
僧篇:第一“盗陵恶僧”
盗掘南宋陵第一恶僧——元“江南释教**”杨辇真珈
● 杨辇真珈盗陵起因之谜
● 被盗随葬宝物的数量之谜
● 宋理宗头颅被拧割之谜
宦篇:绝种“盗墓太监”
古今盗墓第一宦官——明朝大太监陈奉
● 乡人盗“李林甫妻墓”之谜
● 明显陵“双地宫”之谜
● 陈奉盗皇帝祖坟之谜
民篇:两大“盗墓牛人”
贡献最大的盗墓贼——西晋汲县耕人不准
●盗墓贼不准身世之谜
●不准盗墓具体经过之谜
●被盗墓主身份之谜
本事最绝的盗墓贼——清末广州农民焦四
●盗墓三大绝技之“听风雨”之谜
●盗墓三大绝技之“观泥痕”之谜
●盗墓三大绝技之“望气”之谜
参考文献
[点击隐藏更多内容...] 导语 ★**第一本古代盗墓者列传
★挖出正史隐藏的盗墓狂人,寻觅野史背后的摸金事迹
★考古权威、南京博物院前院长作序力荐,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文化**”专题制作播出。
★“用正史思想,诠释野史真相”
★盗墓与考古研究,都能促进**大历史进程。
★埋在坟墓里的历史,才是真正的**历史。
作者不敢和《史记》媲美,却想借用“史记”的思想在梳理“盗墓的历史”。盗墓故事不是编出来的,资料来源于 “二十五史”、《资治通鉴》、《搜神记》和《太平广记》等这些笔记,不失为一种“另类读史的最佳选择”,也是满足读者阅读之快的当下需要。 前言 **历史,大约三分之二的时期是统一的,三分之一是**的。在**的时代,刀光剑影的**势力的战争演出,“月黑**夜,风高放火天”的民间散勇的掠夺活动,让当世人动魄惊心。其中,疯狂的盗墓场面,则是屡屡重合的历史场景。可惜,这样常见的重大历史课题,很少得到史家的认真著述。
由于近年来盗墓活动愈演愈烈,越来越具有普遍性、群众性和高科技性的特点,引起了一些写作高手的兴趣,出现了《盗墓笔记》、《鬼吹灯》一类的通俗盗墓文学作品,在文化商品市场上热销,而学术性或专业普及性的读物则很少。个人孤陋寡闻,只听说有殷啸虎、姚子民的《盗墓史》和王子今教授的《**盗墓史》两种作品。真是惭愧,都未曾读过。
之后,有倪方六的《盗墓史记》出版,该书首先在网上引起了轰动,出版后一直热销不衰。继《盗墓史记》之后,倪方六君又有《**人盗墓史》新著一种,行将付梓。承他不弃,约我说点什么。本人不敏,试作数语,略抒浅见。
我翻看了一下,《**人盗墓史》似乎是“**盗墓者列传”,或者说是另类的“人物传”,这在过去还没有人这样写过,新鲜。与《盗墓史》、《**盗墓史》和作者自己早前的《盗墓史记》相比,《**人盗墓史》写作角度、叙事方式均有明显的不同,突破了一般盗墓史的写法。
全书分为帝、王、臣、儒、兵、匪、僧、宦、民等九大部分,以“人”事为主,胪列重大盗墓者22人,各个朝代、各个阶层、各种动机的代表性盗墓现象,都说到了,差不多是一网打尽,一书写遍。
《**人盗墓史》采取讲故事的方式,逐一展开,相当有趣。书中所讲不少都是“奇闻”、“秘事”,但所引用的资料丰富详实,不少都是来源于正规史书、古人笔记,还借用了现**古报告,文风朴实生动,绝不枯燥。可能因为作者首先是记者的关系,“新闻语言”与“学术语言”嫁接到了一根藤上,这样可能有助于一般读者阅读。
归纳起来, 发墓者多为帝王贵胄、**势力的代表人物、农民**领袖(无一例外都是皇权定义者),一般士子、平民仅有3人,足可见古代官盗势力的强大。其盗发对象,几乎全是帝王陵寝、王公大墓,其中最让盗墓者眼红的是秦陵、茂陵和乾陵三处,不同朝代都有盗墓者觊觎。
古代盗墓是最不合乎礼法的。《左传》僖公24年(前636)说,“窃人之财,犹谓之盗。”文公18年(前609年)说,“窃贿为盗。”《荀子?修身》说,“窃货为盗。”《周礼?秋官?司刑》定,“司刑掌五刑之法,以丽万民之罪。墨罪五百,劓罪五百,宫罪五百,刖罪五百,杀罪五百。”《掌戮》说,“刑盗于市。”凡**的,行刑后在市中陈尸三日,**他人财物罪大恶极的,在市上执行死刑,也同样处理。
儒家讲“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大不敬、恶逆、不孝、不睦、内乱、不道、不义、开始于齐,盛行于隋,唐因之。佛家、道家所讲“十恶”完全相同,为:杀生、偷盗、邪**、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悭贪、嗔恚、邪见。古人强调这“十恶”不赦。盗墓之恶不知高过上述多多少倍。
既如此,为何还有那么多人冒比十恶更大的罪恶,去发冢盗墓?从下面一串数据中,就知道答案了。
我们知道,西汉时,国库多储备黄金。据彭信威《**货币史》一书统计,单《汉书》所载,黄金重达90万斤,约合今天276335公斤。到王莽时,还有70万斤。彭在书中还列诸帝赐金的数字:高祖42550斤,惠帝68斤,高后110009斤,文帝12000斤,景帝1102斤,武帝80**40斤,昭帝2420斤,宣帝680斤,元帝540斤,成帝3660斤,哀帝680斤,平帝200斤,合计为899530斤。当时,罗马帝国有黄金179000公斤。
从西汉到东汉,这些黄金都到哪里去了?
有学者推测,佛教传入中土,黄金部分被用到造佛像上面去了。但现在我们怀疑,不少都让帝王王随葬到地下了,说不准今后还会有部分出土。如此丰厚的宝货埋在陵墓里,不被盗墓者盯上,大概就是怪事了。
这个推测,可以从考古和文献中找到证据。《晋书?索綝传》(卷六十)记——“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供宗庙,一供宾客,一充山陵。”三分之一**财政,都让帝王随葬到地下了,惊人!
历代都有帝王倡导“薄葬”,如汉文帝刘恒,《史记?文帝本纪》载:“上常衣绨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但后来的盗墓**证明,汉文帝所谓的“薄葬”,是假的。《资治通鉴?晋纪》(卷八十九)记,愍帝司马邺(270-317)建兴5年(315),“六月,盗发汉霸、杜二陵及薄太后陵,得金帛甚多,朝廷以用度不足,诏收其馀以实内府。”
当然,盗墓者盗墓?动机多种多样,贪财仅是其中之一。如伍子胥、武则天那般行报仇雪恨、**打击的,也不鲜见。至于,如广川王刘去、始兴王陈叔陵之流的变态盗墓、兴趣盗墓,古往今来,都可以找到很多例子。
盗墓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我曾去过埃及,同行介绍,那里的盗墓活动同样很猖獗。考古工作者普遍认为,现在尚没有遭受盗墓发的古墓,包括帝陵,都是“万劫余生”,90% 的墓下葬后在100年内,会被盗发。河南省洛阳市北北邙山一带,曾古人眼里上等风水宝地,是古代著名墓葬区,但在那里过去同样看到了令人痛心的频发的盗墓现象。《**人盗墓史》出版的意思,不在于好看、猎奇,而在对自古有之,仍在继续的盗墓现象的揭露、曝光。
倪方六君是一位资深记者,同时又在研究历史和考古。数年前,他曾为我们抢救、恢复**行宫“台城”遗址而努力奔走、报道。今天为他新著作文,投桃报李,算是我的微小之力了。
梁白泉
2009年7月31日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 孙权是三国时期的大名人,字仲谋,是吴国的开国皇帝,他还是古代帝王盗墓第一人,南越王墓第一盗!
关于孙权的故事很多,凡是**人都能说出个一二来,但如果说到孙权盗墓,知道的人可能没有几个,不少人可能也不会相信。
所以,未正式说孙权盗墓前,先得再说一下什么叫盗墓者。别以为自己亲自拿起“洛阳铲”,那才叫盗墓者,实际上,真正的盗墓狂人,没有一个是亲自操铲干活的,都是幕后老板和指挥。
孙权盗墓,及后面将要说到的石季龙、武则天、朱由校、弘历,都是这么一回事情。
●东吴大帝的诞生
孙权这个人家世显赫,大家现在熟知的**古代军事经典《孙子兵法》,就是他的祖上孙武写的。孙武后来到了吴国,经前面说过的另一盗墓狂人伍子胥的引荐,受到了吴王阖闾的重用。此后,孙氏家族在江浙一带声名大涨,荫及子孙。但孙权能当上皇帝则要感谢他的老子孙坚,而不是受孙武的影响。孙坚是汉末枭雄之一,先后任过别部司马、议郎、长沙太守等职,官至破虏将军,故而又称“孙破虏”。
孙坚的经历很不简单,汉献帝刘协主政的中平元年(184年),孙坚与右中郎将朱儁一起剿灭黄巾军。最值得一提的是,他曾与袁术等诸侯联合攻伐过董卓,还是董卓最怕的对手。
孙坚时为长沙王,兵起长沙。
但袁术与孙坚明里合作,暗里拆台,不少联合军也是观望不前。孙坚前去攻打华雄时,袁术不发粮草,虽然孙坚最后打败了华雄,但却一度陷入险境。公元192年,袁术再派他前去攻打荆州刘表时,他被刘表部将黄祖**,遗体运回江东,葬于曲阿(今江苏丹阳),年仅37岁。孙权立国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
为什么讲孙权盗墓先要说孙坚?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孙权能当上皇帝,是老子给奠的基;二是孙权粘上了盗墓者这块狗皮膏**,也是因为老子。
孙坚生四子,孙策、孙权、孙翊、孙匡,一女孙尚香,不只孙坚自己厉害,他的子女在三国时期也都是风云人物。孙尚香是蜀国君主刘备的夫人,当年孙权想要回刘备“借走”的荆州时,听信周瑜的“妙计”,嫁妹与中年丧妻的刘备,但却中了诸葛亮的诡计,结果孙权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所以,这么算起来孙坚是吴国的“太上皇”,还是刘备的老岳父、蜀国的“国丈”呢。这是《三国演义》的说法,《三国志》上没有孙尚香这个人。
孙权是孙坚的二儿子,其兄孙策也是十分了得的人物。
《搜神记》里有这么一个说法,孙策、孙权兄弟在娘肚里时就有异兆。孙坚的夫人怀大儿子孙策时,梦见月亮飞入怀中,怀孙权时又梦见太阳入怀。孙坚听过夫人的说法后,喜不自胜地断言“日月乃阴阳的精华,是极为富贵的象征”。
果如孙坚所言,兄弟俩都成了非凡人物。
孙坚在攻打荆州时中了黄祖的埋伏被杀后,长子孙策继承父业。孙策未负父亲重望,广交豪杰,先后与周瑜、张昭、张纮等相识,在江东打下了一片天地,成为江东“小霸王”,被东汉朝廷封为吴侯。公元199年,孙策率军大败宿敌黄祖,为父报仇。
孙策年轻美貌,时人称其为“孙郎”,与周郎(周瑜)亲若兄弟,最后还成了连襟,分别迎娶了乔公的两个女儿大乔和小乔,这段才子风流佳话,至今仍是一桩美谈。
本来照这样发展,将来吴国的皇帝不会有孙权的份了,但孙策可能是无帝王命,公元200年4月,在外出狩猎时竟被旧仇许贡的部下行刺了,英年早逝。这样,父兄打下的这份帝王基业转到了孙权的手里。孙权称帝后,不敢忘记老大的功劳,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公元221年,已率先称帝的魏文帝曹丕封孙权为“吴王”,但孙权哪甘心当什么王,在刘备立国成都之后,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称帝,史称“东吴大帝”,吴国由此诞生。
p3-5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佚名
2024-06-03 21:51:04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