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谁能集中介绍一个**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的情况?

阿斯塔那古墓群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吐鲁番市区东偏南约40公里处,距高昌故城6公里,是古代高昌城乡官民的公共墓地,大约形成于公元3-8世纪,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整个墓群从古城东北一直延伸到城西北,东西长约5公里,南北宽2公里,占地10平方公里。
  阿斯塔那旁边还有哈拉和卓古墓群,二者合称“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姑母群”。“阿斯塔那”为**尔语“京都”之意;“哈拉和卓”为传说中怒斩恶龙为民除害的**尔古国一位勇士的名字。这两处现分别为当地两个相邻村庄之名。
  阿斯塔在中外考古界、历史学界受到广泛的重视,素有有“地下博物馆”之美称。整个墓葬群共有古墓葬500余座,埋葬着西晋初年到唐代中期的贵族、官员和平民百姓,只是尚未发现高昌国王的墓葬。鞠氏高昌王国名将张雄夫妇及其子张怀寂,就葬在这里。阿斯塔那墓群的墓穴多系从夹有戈壁石的黄土层中掏挖而成。由于这里地势高敞,气候炎热干燥,墓**形成天然无菌环境;墓中古尸及随葬物品历经千年都不腐烂,从而保存了大量文物。很多绘画、泥俑及其他成千上万件出土文物色彩鲜丽如新,保存十分完好。出土的唐代水饺,形状与今无异,里面的馅,也完好如初。
  发掘状况

  历史上,在这片古墓盗墓窃财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少珍贵文物随之出土,清末一些学者对此进行过专门研究。据考证,《**图志》卷八十九中所记,是目前所知有关阿斯塔那古墓出土干尸最早的文字记载。
  1912年3月,日本大谷探险队的桔瑞超和吉川小一郎,在阿斯塔那古墓地进行了发掘,外国探险家首次在这里发现了干尸。下半年,吉川小一郎又独自一人在这里进行了两次发掘,获取大量干尸。他们将干尸装箱,于1914年运到了日本。这次运往日本的阿斯塔那干尸共有10具,计有男尸5具、女尸4具、小孩尸1具。
  1914年,英籍探险家斯坦因又一次来到他所钟爱的**。在阿斯塔那,他主持了大规模的发掘活动,一共挖掘了48座墓葬。走时,他带走了大批珍贵的文物以及一个男性干尸的头颅。
  1930年,**的黄文弼在此进行过发掘。
  1946年,**族画家韩乐然在阿斯塔那发掘墓葬4座。
  1947年,记者杨帆群在阿斯塔那发掘墓葬11座。
  以上是**,对阿斯塔那古墓群进行的历次考古发掘。挖掘者主要是外国探险家,他们利用**政局的混乱,对阿斯塔那进行了大肆的私挖盗掘,使得大批珍贵文物流失到海外。
  **,新**的考古工作者从1959年开始,先后对阿斯塔那进行了14次考古挖掘。共清理晋唐时期的古代墓葬467座,出土干尸、文书、丝毛棉麻织物、墓志、钱币、泥塑木雕俑、陶器皿、绘画、农作物、瓜果食品等各种丰富的历史文物上万件。
  在发掘过程中,工作者们清理了近400座古墓。近年当地文物工作者发掘了12个,只有一个墓未被盗,其余都遭到中外盗墓人的洗劫,墓室里找到的一个**火柴盒便是他们遗落的,文物遭到了极大的损害,令人扼腕。
  但残存的文物仍极为珍贵:仅文书一项,经学者们多年精心整理,拼合出总数2700多种,文书上的纪年,最早是西晋泰始九年(公元273年)最晚的是唐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前后历时五百年,其中晋十六国时期高昌郡的文书100多件,约占全部文书的5%;割据的高昌王朝时期的文书700多件,约占全部文书的30%,其余为唐代文书,约1700多件。按文书形式分,有契约(包括租佃、买卖、雇佣、借贷等),籍帐(手实、计帐、户籍、受田帐、欠田帐、退田帐、差科薄、定户等帐等),官府文书(符沾状,审理案件的辩词和录案,授官授勋告身,行旅的过所和公验、收发文薄、收支帐历等),私人信札、经籍写本、随葬衣物等,内容涉及**、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内容所及,大自典章制度,重大历史**和历史人物的活动,小到纯属私人生活的琐事,为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其中高昌郡时代和曲氏高昌王朝的文书填补了本地区历史记载的空白。现这批文书已经编成《吐鲁番出土文书》,分十册由文物出版社出版了。
  墓葬中的尸体在当地特别干燥的条件下保存良好,有80%变为干尸—木乃伊,高500多号墓穴中,80%的尸体都没有腐烂,形成了干尸-木乃伊。干尸大多完整无损,有的连眼睫毛和眼缝中显露的黑白眼珠都历历可见。其中,昌国一代名将张雄的干氏身高1.9米左右,须发衣物,保存完好,大将风度犹存。从直观看,他们的人种族属问题引发了人类学家与考古学家极大的兴趣:即使研究分析他们的头发,也可了解当时的环境、饮食和人们疾病健康情况。
  阿斯塔那的墓葬壁画从多方面反映社会生活面貌,如高昌郡时期的哈拉和卓第98号墓的壁画,画面分成五组九个方框格,中心是墓主人一男一女拱手跪坐,身后两名侍女站立,还有多人在劳作,有的执盆,有的推磨,有的牵牛执鞭,画上有高轮牛车和鞍马,有田地和葡萄园,是地主庄园生活的写照。高昌王国时期的墓有的张挂着大幅的人首蛇身伏羲女娲绢画,伏羲手中并持墨斗为其他地方不见。绢画还每以侍女为题材,画她们栾棋玩耍,一幅仅存头胸手的绢画,穿小袖翻领“西装”是古画中最美的妇女形象。
  随葬的日用品多数是陶瓷和木器,有些是仅具形式的明器,波斯银币和少量东罗马金币及其仿制品含在死者**,人们最感兴趣的还是镇墓兽和各色木俑,墓中还出土有墓表、墓志、墓砖,对研究工作十分有用。
  阿斯塔那墓葬区看不到石刻、祠堂、树林之类地面物,甚至连封土都没有,迄今还未找到高昌王室墓地,有的判断就在墓区内某处,恐怕是要把探寻的目标移到山里去。当地的墓葬形制都比较简单,只是在深约四、五米的地下建一单室或双室的墓,及个别的有天井、土台子上陈放尸体,多数不用棺木,埋后填平墓坑并不起坟。但就在这一片空旷无物的戈壁下面,静卧着数千具干尸,人们设想在这里建造一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木乃伊博物馆。
  从阿斯塔那墓葬可以看出,这里长期盛行家族葬,地表有许多用砾石围成的方形坟院,由数座以至数十座墓组成,依据辈份不同,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墓葬形制以斜坡墓道洞室墓为主,也有少量的竖穴偏室墓,地面一般都有砾石封土堆。有的墓室较讲究,死者是一些高级官吏,如北凉“冠军将军都郎中高昌太守”沮渠封戴和曲氏高昌国时期的一代名将张雄,死后都安葬在这里;有的墓室简陋窄小,尸体用破毡柴草裹捆入葬。可见这里是高昌城内居民的公共墓地,包括一般平民都可以入葬此中。根据出土的墓志记载,东北面被称为“北陵”,应该也是高昌王室的墓区。墓中出土的文字资料,绝大部分是汉文,也有少量的粟特文资料。出土文书中可以见到许多显然是少数民族的人名,表明这片墓地的主人以汉族人为主,同时有车师、匈奴、氐、鲜卑、高车、昭武九姓等其它民族。
  阿斯塔那墓地的葬具,使用木棺的不多,这显然与当地木材缺乏有关。还曾经出土过一件奇特的葬具——纸棺。墓内尸体大多数都是直接停放在苇席上,单人葬铺一张苇席,双人合葬墓铺二张苇席,这是当时最普遍流行的埋葬方式。由此还可以推知,高昌人的日常生活中也普遍使用着苇席。
  与这片“西北旧茔”有关的历史,大约始于西晋,一直绵延到唐朝中期。西晋没有维持多久即行灭亡,随之进入的是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这一时期,前凉张骏于咸和二年(327)始置高昌郡,从此直至魏太平真君三年(442)是为高昌郡时代。太平真君三年之后,沮渠氏、阚氏、张氏、马氏、麴氏先后在此建立高昌国,史称高昌国时代。唐于贞观十四年(640)灭麴氏高昌国,并在其地设立西州,是为唐西州时期。唐中叶后,由于战乱,“西北旧茔”遂废止不用。
  阿斯塔那古墓地,以其出土的数以万计文物和干尸而名闻于世,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地下博物馆”。
  斯坦因从阿斯塔那带回去的那个男性干尸的头颅,他认为可能是一个匈奴人。英国的体质人类学专家基思对之进行了分析后,结论是蒙古人种的成员,但在许多细节上又不同于典型的汉人或蒙古人的头颅,有些趋向于欧洲人或高加索人种。这是因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生活居住的地方,也是东西方人种的交错地带,素有“人种博物馆”之称。
  墓中出土的大量干尸,历经千年保存都非常完好,包括死者的服饰、发式等,这些都是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吐鲁番博物馆陈列的干尸中,有一代名将张雄。高昌张氏原籍今河南南阳,为避中原战乱,历经河西迁至高昌,后来世为高昌大官显宦。张雄生前是高昌王国宫廷侍卫军的首脑人物,任侍郎、殿中将军,死时年近57岁。张雄干尸皮肉收缩,肚腹低陷,周身呈土黄色;其脸型瘦削,束假发(部分缠成发髻,部分散披项肩),系仿当时突厥人的习俗;干尸身长1.68米,推断生前身高有1.72~1.73米,体重68~73公斤;**膨大,可见突入**的肠子,说明他生前患有“腹股沟斜疝”。北京自然博物馆复原的张雄像,手捻胡须,略显沉思地望着远方,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再现了当年运筹帷幄、安详泰然的神态。
  这些干尸形成的原因,是人们最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这得从当地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来考察。吐鲁番盆地是一个山间盆地,盆底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6米,是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盆地阳光辐射强烈,四周又有博格达山、喀拉乌成山、库鲁克塔格山、库姆塔格山等高山环绕,热量难以散发,造成盆地内部高温。盆地中心夏季最高气温可达摄氏47.6℃,全年高于35℃的炎热日在100天以上,高于40℃的酷热日超过 40天。地表温度多在70℃以上,有过82.3℃的纪录,当地素有“沙窝里烤熟鸡蛋”、“石头上烤熟面饼”的说法。盆地位于欧亚**腹地,四周又有高山阻挡,因此降水极少,全年降水量平均约16.6毫米,而蒸发量则高达3000毫米左右,空气异常干燥。正是这种极度干旱的气候条件,为吐鲁番干尸的形成提供了大环境。
  其次是地下水远离地面的原因。吐鲁番盆地内的用水,主要依**面天山的雪山融水。源出天山的雪水,奔出山口后大部分迅速转人地下,而横卧于盆地中部的火焰山山体犹如一座地下水库的天然大坝,阻挡了来自北部的地下水源,致使位于火焰山南侧的阿斯塔那古墓的地下水位,深离地面20余米。低位的地下水,使地表上层被强烈蒸发带走的水分得不到应有的补充;离地面只有三五米深的墓**底远离地下水位十余米;墓穴周围是土质疏松透气性强的风蚀流沙地层;炎热季节,地面高温,整个墓穴犹如一个天然的“干燥箱”,尸体得以快速脱水而干枯,这就使得大批干尸保存下来。
  伏羲和女娲都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天神和人类的祖先,据说伏羲专管农、牧、渔业,女娲负责人间婚姻嫁娶的人伦礼法。根据**男左女右的礼俗,伏羲在左,执矩;女娲在右,拿规。伏羲和女娲皆人首蛇身,蛇尾**。头上绘日,尾间绘月,周围绘满星辰。构图奇特,寓意深奥,富于艺术魅力和神秘色彩。近年来有人称之为“等待着未来觉醒”的神秘符号,也有人称之为“**的斯芬克司”之谜。
  当我们审视这些从阿斯塔那墓葬中出土的一幅幅气韵生动、与死者相伴千年的伏羲女娲图时,不禁会问,我们聪慧的祖先,为何要用这种人首蛇尾形象并以双螺旋线形式扭缠**来表现人类的繁衍呢?更令人惊奇万分、大惑不解的是,古代先民这种螺旋线结构形式产生的生命的奇想,居然在今天的人类科学研究中找到了根据。
  1953年,科学家发现,生物的一种基本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一种双螺旋线的结构形式,竟然与阿斯塔那墓葬中表现化生万物的人类始祖形象相似。古代神话被现代科学所印证:原来这人首蛇尾、扭缠**、化生万物、繁衍人类的伏羲女娲图千古之谜的谜底是——生命遗传基因。断壁残垣间流淌出来的恢宏气势不禁让人感慨万千,阴曹地府里折射出来的生命之光足以启人遐思。
佚名
2024-05-24 04:10:10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5-24 01:43:44

    ****大学以前是墓地吗?

    **大学以前算不上是墓地,环境很好,菜地多,八十年代我们小时候还有很多的菜地,大学生楼后还有很多的人家居住,是墓地的是自治区人民**院,就是二**院,确实是坟地...

  • 佚名
    2024-05-24 10:54:57

    貔貅谁能介绍一下?

    古书上说的一种凶猛的瑞兽。貔貅是以财为食的,纳食四方之财。**传统是有“貔貅”的习俗,和龙狮一样,有将这地方的邪气赶走、带来欢乐及好运的作用。

  • 佚名
    2024-05-24 00:30:53

    谁能介绍一下罗盘?

    1. 内盘不可前后左右松动,旋转时必须光滑、平顺又稳,绝不可有紧涩之感。2. 把罗盘置於桌上,看天池内的指针是否平行,不可头高尾低或头低尾高,必须完全平行,绝对...

  • 佚名
    2024-05-24 18:01:01

    谁能介绍一下道教!

    当然是道教。道教最初以正一教为主,后来分出来一派,就是全真教啊

  • 佚名
    2024-05-24 08:00:00

    **旅游景点详细介绍?

    以天山为界,**分为南、北两疆。虽然各景点间相隔很远,但好在南北疆的城镇多围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边缘,星星点点的绿洲,恰似被公路串起来的两串绿色珍珠。您只要...

  • 佚名
    2024-05-24 08:00:00

    谁有《我要一个家》分集剧情介绍????

    剧情介绍 [1]《我要一个家》讲述一个被爱拯救的故事。姐妹经历家庭惨剧,醉酒的爸爸被母亲推下楼摔成重伤。妹妹小露被领到了爷爷家,姐姐小雨在姥爷家长大。多年后长...

  • 佚名
    2024-05-24 08:00:00

    白塔寺的介绍

    白塔寺,藏语称作谢尔智白代,即东部幻化寺,为藏传佛教凉州四寺(白塔寺、莲花山寺、海藏寺、金塔寺)之一。据《萨迦世系史》记载:萨班与阔端在一次畅叙中为了一件动物皮...

  • 佚名
    2024-05-24 08:00:00

    白塔的介绍

    辽阳白塔是全国76 座古塔之一,属**级文物保护单位。白塔坐落于辽阳中华大街北侧,塔高七十一米,八角十三层密檐式结构,是东北地区最高的砖塔,也是全国六大高塔之一...

  • 佚名
    2024-05-24 08:00:00
  • 佚名
    2024-05-24 08:00:00

    **特克斯八卦城的简介

    **伊犁州特克斯县因八卦布局而闻名。特克斯是一座“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万物同”的城市;这是一座被上海吉尼斯总部授予“现今世界最大规模的八卦城”的城市;这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