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揭秘建国后最大盗墓案:真有摸金校尉和四大门派吗

辽宁朝阳市中院近日对“11·26”特大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案作出判决,涉案人员达30人,其中5人被判**。此案一号人物绰号“祖师爷”,可脱离罗盘仪直接根据山脉河流走势和日月星辰位置定位古墓。

新**成立以来追缴被盗文物最多、单案抓获犯罪嫌疑人最多的案件

2014年底,朝阳市红山文化遗址保护区现大批盗墓痕迹,多处古墓葬群、古文化遗址遭到严重破坏,大量珍贵文物被盗。

**部高度重视,将此案件立为部督案件。经过进一步缜密侦查,一个庞大的作案网络轮廓更加清晰——10个团伙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活动呈专业化、链条化,盗墓、转运、收藏、倒卖一条龙,涉及7省份10多个地市。

该案系新**成立以来追缴被盗文物最多、单案抓获犯罪嫌疑人最多的案件。

2015年5月,在**部统一指挥下,辽宁**机关会同北京、天津、**等6省区的**机关,出动1000多名警力,同步开展抓捕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175名,追回涉案文物1168件,其中一级文物125件,二级文物86件,**文物200件,一般文物757件,价值逾5亿元。

一号人物绰号“祖师爷”

盗掘者也在不断更新犯罪手段,他们掌握大量考古知识的同时甚至利用起了不少科技手段。据办案**介绍,此案一号人物姚某某有着“祖师爷”的绰号,博览考古等方面书籍,“他在确定古墓葬、遗址位置方面经验丰富,可以脱离罗盘仪的辅助,直接根据山脉河流走势和日月星辰位置,就可以进行大体定位。”

这10个团伙中,除了有姚某、王某这样利用传统风水知识寻找盗挖遗址地点的,还有一些人已经开始使用高科技设备进行盗掘。

7号团伙中的核心成员李某,原本在黑龙江五常做探测仪生意。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盗墓团伙成员,便开始进入“盗墓圈”。许多盗墓团伙都从李某这里买设备,每台设备售价18000元左右。还有的团伙已经从盗掘发展到有固定销售渠道。

追回文物填补考古空白

盗墓团伙成员中还包括4名考古工作人员,其中一名参与抢救性挖掘的技工挖到珍贵文物玉猪龙后,支开了民工,私下藏匿并与另一名考古工作人员将其作价320万元出售。玉猪龙是红山文化的典型器物,被认为是龙的最早雏形。这些考古人员监守自盗并将其出售,致使珍贵文物流失。凌源市某村村主任也因为参与倒卖文物身陷囹圄。

“如果不是专案的告破,这些珍贵的文物很可能已经流落民间,甚至流失到海外。”**文物进出境审核辽宁管理处处长张桂莲说,“这次追回的文物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都有,很多文物是首次发现,填补了多项考古空白。”

洛阳铲无可替代

一些热播影视剧对于盗墓贼的演绎,给观众带来认识上的误解。盗墓贼真的熟知历史,能堪风水,拥有很多高精尖设备?事实并非如此。盗墓并不是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对文化程度的要求也不高。盗墓贼使用的主要工具是——洛阳铲。

洛阳铲,又名探铲,为一半圆柱形的铁铲,是一种考古工具。其实,它也被很多盗墓者使用。虽然科技不断发展,但洛阳铲目前仍是辨别土层最有效的工具,无可替代。经过多代的改造,目前的洛阳铲已经有多种功能、多种形状,主铲、破砖铲、泥沙铲、探针铲等各种门类,但原理不变。

墓室主人手段高明:“疑冢”、水银、“墓火”、流沙......

历史上很多古墓都有高超的防盗墓手段。盗墓贼稍有不慎,就命丧黄泉。

“疑冢”

防盗墓的最普通手段,就是刻意隐藏墓址。曹操是最为典型的例子。相传生前酷爱盗墓的曹操,深知死后也有被盗墓的风险,特地设“七十二疑冢”,来迷惑盗墓贼。

用石材砌筑墓室

李煜皇后大周后懿陵的墓顶部有一层防盗石板,形成一非常壮观的“巨石阵”。“巨石阵”平面呈长方形,由17块石板组成,石板与石板之间,通过沟槽和榫卯紧紧地咬合在一起,墓室就像头顶着一层厚厚盾牌,非常牢固。

水银

《史记》中记载秦始皇陵“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可能是利用水银挥发剧毒进行防盗。此设计目前还未证实,但秦陵封土的确可能有大量水银。其他帝王陵墓内部也可能有“水银池”。

“墓火”

一些盗墓小说中提到,很多盗墓贼一打开古墓,便发生大火,被烧死、烧伤。所谓的“墓火”可能并不是有意未知的防盗设计。墓里面埋藏各种各样的有机物,衣服、食物等等,经长时间埋藏会产生一种可燃气体——沼气。盗墓者提灯而入,沼气一遇明火,就会发生**或者火灾。

流沙

有些墓葬在形制上也会设立一些“陷阱”,来诱使盗墓贼上当。最为典型的是“积沙墓”,在墓道和墓坑上方填埋沙子。一旦有盗墓贼盗挖墓道或墓坑,沙子就会自动将盗挖者掩埋起来,从而保护了墓葬安全。

所以,盗墓者不仅可能找到错误的墓葬白费精力,还有可能遭到巨石阻隔无法进入墓穴,即便进入,也有可能遇到水银、沼气、流沙等,面临**、窒息、掩埋等危险,甚至会为此丧命。

新闻链接

**古代传说中的盗墓四大门派:摸**、搬山门、卸岭门、发丘门

“发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术,卸岭有甲”,各派中人又被分别称为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岭力士、发丘将军,熟谙 “望”、“闻”、“问”、“切”四字诀觅宝。

摸金——摸金校尉

摸金符用穿山甲最锋利的爪子,先浸沟在巂腊中七七四十九日,然后埋在龙楼百米的地下,借取地脉灵气八百天,一寸多长,乌黑锃亮,坚硬无比,符身镌刻有“摸金”两个古篆字,有护身之用。

雏形始于战国时期,精通“寻龙诀”和“分金定穴”,发丘将军到了后汉才有,又名发丘天官或者发丘灵官,其实发丘天官和摸金校尉的手段几乎完全一样,只是多了一枚铜印,印上刻有天官赐福,百无禁忌八个字,在盗墓者手中是件不可替代的神物。

发丘——发丘天官

发丘印上刻有天宫赐福、百无禁忌八个字,在盗墓者手中是件不可替代的神物,此印毁于明代永乐年间,已不复存于世。

发丘天官和摸金校尉的手段几乎完全一样,只是多了一枚铜印《庄子·外物》中记载的就是所谓的“发冢”,具体的技术如今已经失传了,从文中“以金椎控其颐,徐别其颊,无伤**珠”的记载来看,可能也是技术活。

搬山——搬山道士

发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术,卸岭有甲,其中行事最神秘的当属“搬山道人”,他们都扮成道士,正由于他们这种装束,给他们增加了不少神秘感,好多人以为他们发掘古冢的“搬山分甲术”是一种类似茅山道术的法术。

卸岭——卸岭力士

介于绿林和盗墓两种营生之间,有墓的时候挖坟掘墓,找不着墓地时候,首领便传下甲牌,啸聚山林劫取财物,向来人多势众,只要能找到地方,纵有巨冢也敢发掘。
佚名
2024-06-06 08:30:43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