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唐朝的帝陵为什么叫“十八陵”?还有三个皇帝的陵墓哪里去了?

唐朝帝王十八陵11.18 15:47

隋恭帝杨侑义宁二年(公元618年)五月,禅位于李渊,隋亡。李渊即帝位后,改国号为唐,定都长安,年号武德。建国之初,李渊、李世民父子,吸取隋朝**的教训,改除隋朝弊政,网罗人材,吸收普通地主中的人物参政,完善封建**体制,实行轻徭薄赋政策,颁布新的均田令等等,使**重新统一,社会渐趋稳定,典章制度初具规模。后经高宗、武则天、玄宗的继续治理,国势日强,疆域辽阔,社会安定,经济发达,文化灿烂,将**封建社会推向颠峰。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全国有郡321个,县1538个,人口从隋末的1000多万,上升到5288万之多。全盛时期长达130多年。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势逐渐走向衰亡。在长达150多年中,皇帝无能,宦官**,朋党斗争复杂,吏治**,各地藩镇割据,此起彼伏,终于在天祐四年(公元907年)三月,被后梁所替代。至此,唐亡,历时290年。

唐朝从高祖李渊到哀帝李柷,共21位皇帝,除最后的昭宗李晔葬河南偃师,哀帝李柷葬山东荷泽外,其余19位皇帝死后都葬在关中,因武则天和高宗合葬,共有18座陵墓,俗称“唐十八陵”。这些陵墓都分布在渭水以北的黄土高原及北山地区,西起乾县、礼泉,东经泾阳、三原、富平,东止蒲城凡6县约150公里。若以长安(今西安)为扇轴,从乾县的乾陵到蒲城的泰陵展开102度的扇面:则汉代九陵,皆在此扇面的下半幅;唐十八陵,皆高居扇面的上半幅;由此可见汉唐国势雄巍壮丽的博大气概。古代选择陵地称“卜陵”,风水龙脉是主要条件,所谓风水龙脉并没有一定的标准,只不过是选择山势地形较好的地方为陵地。唐十八陵各个陵地的选择大致如此。其山势地形大都前瞻广阔的关中沃野,与秦岭遥遥相望,后枕巍峨的山峰丘峦,群峰起伏,蜿蜒如蟠龙一般,山川壮丽,气象万千,均为标准的风水宝地。

唐十八陵的规模大小、陵墓形制均不相同,石刻种类和数量也有差别,陵园设置也各有异,但它们都反映了近300年的历史中各个不同阶段的**、经济、文化状况,以及唐代陵寝制度的特点。

唐朝帝陵的形制,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积土为冢。系仿照秦汉陵墓所建,封土高大,形如覆斗。即选择高阜之地,从地面向下深凿墓室,墓室古代称“方中”,地面以上的封土称“方上”。此种形制的陵墓称作“山陵”,亦称作“山”。只不过是因其形状像似高山而已。唐初,贞观九年(公元635年)高祖李渊去世,营建献陵。太宗下诏:“山陵依汉长陵(汉高祖刘邦陵)故事,务在崇厚。”经大臣们上疏奉劝,采取房玄龄的意见,即“房玄龄以为汉长陵高九丈,(东汉光武)原陵高六丈,今九丈则太崇,三刃则太卑,请依原陵之制”。(《通鉴纲目》)后来仿照献陵积土为冢的帝陵,还有敬宗李湛庄陵,武宗李炎端陵,以及僖宗李儇靖陵。共4座。然而,献陵仿照汉制是因为唐初国势财力尚不强盛所致;而庄陵、端陵和靖陵倒是由于晚唐国势衰微财力不支,朝廷政权惶惶不安所致,尤其靖陵,乃是草率为之。

另一种是依山为陵。始自太宗昭陵,完善于高宗乾陵,此后形成制度,共14座。依山为陵的制度,亦源自前朝,汉文帝治霸陵,“因山为陵”,“因其山,不起坟”地面上不起封土。东晋时诸帝亦多因山为陵,南朝诸帝亦多仿照。至唐贞观十年(公元637年)文德皇后长孙氏病故,太宗下诏,因九嵕山层峰而造昭陵石宫,并诏令子孙永遵此法。依山为陵的营造方法,是从半山腰开凿墓道和墓室到山体,其中以石砌筑,坚固异常。此种墓制,要比积土为冢的陵墓更为坚固和安全。即所谓:“欲使易代之后,不知其处”,因而可使“**盗息心”。依山为陵的特点,宋人游师雄在《昭陵图记》中认为在于事半功倍,他说:“余观自古帝王山陵奢侈厚葬莫如秦皇汉武,工役至60万,天下赋税三分之一奉秦陵。秦陵才高50丈,茂陵14丈而已,因不若唐制因山也。昭陵之因九嵕、乾陵之因梁山、泰陵之因金粟、唯中峰特起,上摩烟霄,岗阜环抱,有龙蟠凤翥之状。民力省,而形势雄,何秦汉之足道哉!”

唐18陵均有兆城规划,陵园建筑及石刻布置,只是因其不同原因而大小、多少有所不同。从文献记载看,各陵兆域范围,以昭陵初贞陵为最大,周60公里;乾陵次之,周40公里;泰陵又次之,周38公里;定、桥、建、元、崇、丰、景、光、庄、章、端、荀、靖等十三陵又次之,周围尚20公里;献陵最小,周仅10公里。(据贺梓城统计)。各陵墓的四周均围以墙垣,墙垣围起来的城圈形状均为不规整的方形,积土为冢者形状比较规整。东西南北四面城垣的中部各开1门,南为朱雀门,北为玄武门,东为青龙门,西为白**。朱雀门内有献殿,陵的西南有下宫,献陵和昭陵的玄武门内各有寝殿建筑,这都是供奉祭陵之用的场所。朱雀门外有神道,神道两侧设石仪,从乾陵开始形成制度,自南而北华表1对,异兽1对,鸵鸟1对,石鸟5对及石人10对,玄武门外均有石马3对,四城门前各置石狮1对,各个高大雄壮,栩栩如生,甚是威武。四城门外各有门阙1对,城之四隅各有角阙一座,朱雀门外神道以南有乳台1对,再南有鹊台1对,这16座阙楼建筑加上四个城门建筑及其它殿宇,使整个陵园气势磅礴,华丽异常。整个陵园建筑布局研究者认为是仿照长安城而建的;陵冢(或玄宫)是主体建筑,高踞陵园北部,四周围以墙垣,四面墙垣的中部有城门,朱雀门内有献殿,这一部分似为长安城的宫城。自朱雀门外的门阙至乳台约七八百米的距离内为神道,神道两侧置石仪,象征天子出巡的仪仗,犹如长安城的三省、九寺等衙置布置,这一部分似为长安城的皇城。自乳台至鹊台间约二三千米的距离内,有下宫及皇亲国戚,功臣的陪葬墓,星罗棋布,如同坊里,这一部分仍为长安城的外廓城。

唐陪葬墓的制度,源自汉朝,太宗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诏令“自今以后,功臣密戚及德业佐时者,如有薨亡,宜赐茔地一所,及赐以秘器,使窀穸之时,丧事无阙,所司依此营备,称朕意焉。”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又“许陪葬者子孙从葬”。所以自初唐至盛唐,诸陵都有陪葬墓。据近年来的调查情况,献陵有陪葬墓52座,昭陵有陪葬墓180余座,乾陵有陪葬墓17座,定陵15座,桥陵12座,自泰陵以后有的一二座,多数一座也没有。唐陵的陪葬制度由盛到衰,是唐之国势由盛到衰的反映。初唐时的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是开国之君,国势蒸蒸日上,生气勃勃,君主与大臣们的关系“义同舟楫”,同葬一处,既能笼络功臣,又能笼络功臣的后代,对巩固政权有利无害。自高宗和武则天开始,皇族中骨肉相残,君臣离心,武后兴冤狱,运杀机,滥施**威,皇亲国戚大臣人人自危,如此人际关系还能有谁值得陪葬?谁人敢去陪葬?盛唐以后,党争加剧,宦官**,**臣当道,蕃镇割据日趋严重,朝廷政局不稳,人际关系淡薄,陪葬制度也自然衰落
佚名
2024-06-09 03:54:01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9 15:41:12

    十三陵是**哪个朝代皇帝的墓葬群

    明朝。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约五十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

  • 佚名
    2024-06-09 21:58:24

    清朝十二帝,为什么会有关外皇陵、东陵、西陵三处陵墓?

    清皇陵探究!从后金努尔哈赤到大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清朝一共有12为帝王。无论长命短命,身前褒贬如何,死后都如一钵黄土,长眠地下。有明一朝14位皇帝除啦开山老爹朱元...

  • 佚名
    2024-06-09 09:46:45

    清朝皇帝陵墓在哪里?

    清朝皇帝陵墓在河北遵化市和易县。在清朝**打败李自成进入北京城以后,清王朝的十个皇帝,除了末帝溥仪没有设陵外,其他九个皇帝都分别在河北遵化市和易县修建规模宏大的...

  • 佚名
    2024-06-09 05:16:10

    明十三陵葬有哪些皇帝?

    1、朱棣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等。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明朝皇帝陵墓除十三陵外还有哪儿

    明朝的十三陵,比较出名的还有凤阳的明皇陵和南京的明孝陵。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第二帝朱允文(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南京明孝陵是哪个皇帝的陵墓

    明孝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位于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墓。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十三陵哪一个皇帝的陵墓被挖起来了

    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1966年,明十三陵中的定陵被**洗劫,他们要砸烂这封建王朝的老窝。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尸骨被抬到广场上,周围堆著画像和照片等实物“罪...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明十三陵是因为那里有十三个皇帝的墓,而为什么清朝的也叫清十三陵呢?

    清朝是12帝 但慈禧虽然没有称帝,但她实际上掌握权力40余年 慈禧的陵墓也是皇帝规格的 话说东京陵 辽宁省辽阳市东京陵被称为清代十三陵之一,与清代其它十二座帝陵...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明朝哪几个皇帝没葬在十三陵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第二帝朱允文(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皇帝解除危难)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清朝皇帝陵墓哪些被盗

    因为历史缘故清代皇帝陵墓被盗严重,没被盗的有:东陵中顺治帝的孝陵,西陵中雍正的泰陵、嘉庆帝的昌陵、道光的慕陵,以及在盛京三陵:努尔哈赤的福陵,皇太极的昭陵,爱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