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古代人为什么60岁要活葬呀?

六十发甲子与鍪子坟在胶东,以前一直有种传说:古代某时候在胶东有种习俗,说是年过六十岁的老人会被子女送到坟墓里。坟墓留一个小口,留给子女为老人送饭用。一般子女会给老人送饭三十五天,孝顺的也至多送一百天,然后就不再给老人送饭,老人也就饿死。这种传说历来传说甚盛,但是研究档案历史的专家们查尽了各种资料,却始终找不到有关内容,因此对这一传说一直保持怀疑态度。 **人向来有尊老的传统。儿女对老人,尊之敬之尚来不及,怎么会出现这种荒唐的习俗?对国君要忠,对长辈要孝,这一直是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念头,怎么会出现这种荒廖透顶的作法呢? 但是,相信六十发甲子的人一直认为有个证据,就是在胶东地区存在的鍪子坟。

前两天陪上级电视台记者采访了这段事。据说这种坟在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一带原有不少,牟平区志办公室主任王本世曾见过,牟平文史资料上也有图片。听说在姜格庄镇西念与姜格庄村之间的山地上曾有不少这样的坟,在洪水头村也发现过。但到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坟,一直没有定论。

鍪子坟地下是棺椁,地上是圆形建筑,圆形,上尖,极似古代武士头盔。有人曾怀疑这是否是古代把年过六旬的老人安置的地方,因为这种传说一直很盛。但烟台市博物馆及牟平区县志办的权威人士都表示怀疑,因为迄今为止没有任何资料可以证明曾有过这种习俗。有专家认为,这种建筑可能是古代人们为祭礼用的建筑,因为古时墓区一般林木茂盛,人们祭礼时燃烧纸张,很易起火,因此人们建些建筑,在里面烧纸,这样可以确保安全。我们曾问专家这种坟墓形状极似古代武士头盔,是不是受当时驻军影响?因为元时蒙古**在姜格庄一带有驻大批驻军,这些蒙古兵马的奇异装束可能会给汉人以影响。加上蒙古人居住时喜欢用圆形的蒙古包,与鍪子坟的形状是相似的,说不定他们的坟墓也与此相似。对此专家认为尚待考证。我曾问专家,这种坟墓地下是长方形,地上是圆形,是否来自周易的天圆地方的影响?专家也说无法作出结论。究竟这里面有什么玄机,还有待专家考证了。补充回答: 这在古代叫活葬。
冀中一带,常见古坟,砖拱,其内常有一可睡之床。乡老皆谓之“活坟”之证。
胶东半岛亦有此传说,说是元代的葬制。
相传说是不知在何朝何代,朝廷作了个规定,老人凡年届花甲,不死也要离家住进坟墓,其子女如有孝心,可允许送饭食百日,以后任随老人饿死墓中。由于60年为一个甲子,就有了“六十岁花(发)甲子”的说法,而老人呆的活人墓就被称作“丘子坟”。
据新华网5月10日报道,烟台牟平区、开发区和蓬莱等地陆续发现了暴露在外的“丘子坟”。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烟台本地的老人们或许还会记得:说是不知在何朝何代,朝廷作了个规定,老人凡年届花甲,不死也要离家住进坟墓,其子女如有孝心,可允许送饭食百日,以后任随老人饿死墓中。由于60年为一个甲子,就有了“六十岁花甲子”的说法,而老人呆的活人墓就被称作“丘子坟”。
“丘子坟”的传说并非空穴来风,烟台牟平区、开发区和蓬莱等地都发现了这样暴露在外的“丘子坟”。见过此墓的人们不禁心生奇怪:是什么人的墓如此简陋?看尸骨的形状,难道他们入葬前是活着的么?流传至今的传说是真有其事吗?中华民族自古视孝悌为优良传统,怎会容忍这样一个灭绝人伦的做法发生?
伴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丘子坟”背后的秘密,也被一层一层拨裂开。
神秘“丘子坟”
在胶东地区的路旁沟壑、断崖土坎处,经常可以看到一种暴露在外的坟墓。它们多用砖石垒砌而成,墓壁由底渐渐向上收小,做成一个圆圆的穹隆顶,样子有点像旧时代盛油的篓子,故人们称之为“油篓坟”。这种坟多数形体很小,不过一米见方,人在里面连身体也躺不开,像个农家院里的鸡窝,因此又有人把这种坟墓称为“鸡窝坟”。
原烟台市博物馆副馆长林仙庭告诉记者,这种墓的底部多有一个砖铺的小床,床上往往有一堆人骨,一两个人头,旁边一个饭碗,一只水瓶。这成堆而放的人骨不像是死人通常躺卧的样子,倒像是或蹲或坐的姿势。人们想,这也许是古人丘尸(在正式入葬前停放尸体)的地方,于是胶东很多地方也把这种坟墓叫做“丘子坟”、“模子坟”。
上世纪90年代以前,考古工作者曾零星发掘过多处被称为“丘子坟”的这种墓葬。近年以来,又数次较为集中地对这类墓群进行了规模较大的发掘。2002年,开发区岗嵛村北工地开工时发现一批小墓。考古人员赶赴现场发现墓区范围很大,约有一万多平方米,暴露出的墓葬大多是砖室墓,方底圆顶。附近的工人、农民都说:这不是老辈子的丘子坟吗?考古人员觉得这个墓地正是揭开谜底的一个好机会,于是先后3次对这处墓群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砖室墓及少量石室墓等60余座。
2003年,在修建烟台———蓬莱公路工程中,市博物馆、蓬莱**对与岗嵛幕群同样性质的蓬莱南吴家墓群进行了发掘。2005年,莱山王杆墩村北、陈家村西都发现这种墓葬。
“这批墓葬的特点很突出,大部分是用较薄的灰砖砌成,浅浅的埋在地下,样子全是仿照地面房屋。”林老介绍说,因在地下要耐得土压和朽烂,故不能像房屋一样用木质的梁架斗拱等,只好做成穹隆顶。它的平面形状多为正方形,也有六边形,八边形等。墓地北半部有一个不高的砖床。直起的墙壁上留有窗户,东壁上往往有一个三角灯台,高级一点的墓里东西两壁多有屏风。“当然,这所有的陈设均非真实,而是用砖雕刻而成,仅起象征的作用———给死者预备的阴间住宅嘛!”林老打趣地说。
佚名
2024-06-07 03:29:43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7 19:09:54

    古代的活人墓是什么?为什么会有?

    传说古时候,人活到60岁就得活埋掉,有人不忍心活埋自己的父母,就建造了花甲墓。这种墓为圆顶,墓壁为圆形或八角、六角型,顶部留有一个方口,是用来往下吊饭罐的,每日...

  • 佚名
    2024-06-07 11:26:22

    古代皇帝为什么要用活人陪葬?

    **的土葬形式主要有:竖穴墓(土坑墓),旧石器时代晚期一直流行;大石墓、瓮棺葬,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石棺葬、砖石墓,战国时期以来一直流行;洞室墓,始于战国时...

  • 佚名
    2024-06-07 15:07:58

    为什么古时候的人要用活人陪葬!

    说明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惨无人道! 殉葬制度到明朝才废止 人类进人阶级社会之后,出现了用活人殉葬的残酷制度。远在商朝,用奴隶殉葬和祭祖的做法十分盛行,而且规模很大,...

  • 佚名
    2024-06-07 14:06:00

    作为现代人该如何看待古代王孙贵族活人殉葬?

    批判就行 古代的人不把人当人的 年代越久活人殉葬就越严重 考古发现的秦景公的墓里面有186人殉葬的 这种活人殉葬是贵族残忍自私的终极表现 后代越来越文明这种情况...

  • 佚名
    2024-06-07 07:25:37

    古代为什么要实行活人殉葬

    说明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惨无人道! 殉葬制度到明朝才废止 人类进人阶级社会之后,出现了用活人殉葬的残酷制度。远在商朝,用奴隶殉葬和祭祖的做法十分盛行,而且规模很大,...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为什么古代人死后还要被现代人挖坟墓

    现代人挖坟墓无非是盗墓、考古。盗墓者希望从墓中**金银财宝获利,考古者希望挖掘古人坟墓寻找古人的东西来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习性,仅此而已。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古代人为什么60岁要活葬呀?

    六十发甲子与鍪子坟在胶东,以前一直有种传说:古代某时候在胶东有种习俗,说是年过六十岁的老人会被子女送到坟墓里。坟墓留一个小口,留给子女为老人送饭用。一般子女会给...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关于60岁老人活埋 典故

    话说宋辽檀渊之盟后,战争停止了,北宋王朝却失去了黄河以北的大面积国土。十年生聚,加上不愿做辽奴的人大量回迁到中原地带,到宋真宗时代,中原地区人满为患,社会也逐渐...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古代人为什么喜欢用水银活灌童男女陪葬

    水银灌体内,身体不腐烂。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古代为什么要用童男童女殉葬,其实原因很简

    古代人以为,即使是凡人,身体里也留有仙气,假如和本人葬在一同,那么很有可能协助本人羽化登仙,更上一层楼,所以,那些童男童女,都是十分“纯粹”的凡人,自然仙气异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