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粤西的殡葬习俗

**古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说,意思是即使相距不远的地方,风俗习惯也不尽相同。以汉族的殡葬习俗为例,全国各地就千差万别。但历经千百年的沧桑变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交通通讯技术的日益发达,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表现在汉族殡葬习俗上,除城市与农村在复杂程度上有所区别外,各地大同小异。

汉族殡葬习俗历来讲究重殓厚葬,即使是战胜方对待与己激战而亡的敌方勇士。传统的汉族殡葬习俗,自古盛行棺木土葬,分为殓、殡、葬三个阶段,并且夹杂着许多**的成份。殓,就是给尸体沐浴更衣下棺;殡,就是入殓后将灵柩停放于殡仪场馆供亲朋好友吊唁;葬,就是掩埋死者遗体,即棺木入土。三个阶段,看似简单,但每个阶段程序却异常繁琐复杂。如殓分小殓和大殓,小殓在死者衣着质地上有讲究,大殓在棺木和随殓物品上有讲究;殡期长短不一,少则3日、多则数日,奔丧者要"披麻戴孝"; 入葬前要请人看风水、择坟地;丧葬仪式规模大小与死者的地位身份密切相关。此外,汉族还有"归葬"的习俗,就是将客死异乡的遗体运回原籍安葬。

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人们文明程度的提高,一些落后的、带有**色彩的汉族殡葬习俗已渐渐为人们所摈弃,如在当前人口剧增、城市扩张,耕地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城市土葬已为火葬、海葬、树葬等文明方式所替代;以人殉葬,请和尚、道士为亡灵"超渡",父母去世,官员需离职回家守孝等陈规陋习已不复存在;孝子贤孙"披麻戴孝"也已改为胸佩白花、臂戴黑纱;挽歌演变为哀乐,挽词、挽联演变为送花圈。

但在一些边远偏僻的城镇乡村,汉族殡葬习俗依然繁琐而复杂,人们虽然不堪其累,但受周边人文环境的影响,却不得已而为之。如:出殡时讲究排场,车辆多多益善,而且不会因此受到指责;吊唁者要下跪叩拜、焚香烧纸,死者亲属也以跪礼回敬;无论寒冬酷暑,至少要停尸三天,且亲朋好友须在灵堂日夜守灵;有的地方还盛行修建豪华坟墓(甚至活人墓),等等。

与信奉**教的**殡葬习俗相比,汉族殡葬习俗仍有需要改进之处。**殡葬习俗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土葬(此乃**教义所定,属宗教信仰,笔者不便妄加评论);二是速葬。**教规定凡**"三日必葬",反对等待吉日,一般当天就举行葬礼,不隔夜,除非时间较晚,或遇其他特殊情况,如亡者的至亲出门在外,因路远来不及当天奔丧的,才破例等一天。为达到速葬的目的,还遵循"天下黄土皆可葬人"、死在哪里就葬在哪里的原则,不长途运尸回乡埋葬,也不强调亡人必须回故乡与祖宗埋葬在一起;三是薄葬。**教主张葬事从俭,不搞繁文缛节,不讲究任何排场,不用殉葬品。人死亡后,仅请阿訇念经、用清水洗尸后,用白布缠裹尸体,**用其它任何衣物。然后移入存放于清真寺的公共抬尸匣,举行简短的葬礼后,将尸体抬往墓地,送入挖好的墓穴掩埋即可,土葬也不用棺椁。在待葬和葬礼期间,禁止嚎啕大哭,禁止喧哗、宴客、送花圈帐联、放鞭炮、敲锣打鼓或使用其它乐器。禁止设灵位、挂遗像,也不摆设祭祀台和供品等。

当然,对汉族与**殡葬习俗本人并没有很深的研究,只是通过表面上的比较而得出的一点肤浅结论。**殡葬习俗,虽然有其简约、俭朴的传统,但也非尽善尽美。如在处理丧事时也要花费很多钱,在一些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地区,抬尸完的担架或木匣子,消毒跟不上,也易传染病菌。

任何习俗,都有其产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适合古人的习俗,未必适合现代社会,殡葬习俗也是如此。以汉族停尸三日或更长时日为例,在古时信息不灵、交通不畅的情况下,为满足居住稍远的亲戚朋友瞻仰死者最后一面的精神需求,确不为过,但在当今全球变暖、人们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的情况下,仍要墨守成规不思变通,既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于死者不安、令生者无益。又如:**人(主要指受孔孟儒家思想教育的汉族人)磕头下跪的习俗,不仅仅局限于殡葬礼仪中,还表现在晚辈拜见长辈、下级觐见上级的礼仪中。据史料记载:1792年,靠市场经济和资本运营发展壮大起来的大英帝国曾派遣一个经贸使团,远涉重洋出访大清王朝,就因其使臣马戈尔尼不肯入乡随俗,向乾隆皇帝下跪磕头,结果双方不欢而散,东西方两大巨人痛失一次共同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更是为此付出了错过200年大好发展机会的沉重代价。辛亥**,终于让人们告别了这一延续千百年近乎奴性的习俗,代之以握手拥抱、点头致意等平等和谐文明的交流方式,这一变革在**历史进程中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跨跃。

因此,对传统习俗中那些合理、有益的成份,我们不但要继续传承、发扬光大,还要以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等方式,予以弘扬和保护;对于那些落后的、带有明显**色彩的习俗,则应不遗余力地去改革,努力使之与当今先进的文化发展方向相适应。

注重礼仪、讲究孝道,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本身无可厚非,但礼仪过于繁琐,就会令人不胜其烦,视之为虚。孝亦如此,生前尽孝方为真孝和大孝,死后礼仪再周全、场面再宏大,也只能是做给他人看,于死者有何意义?

一孔之见,难免偏颇,仅供参考。
佚名
2024-06-06 18:31:31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6 06:54:30

    有谁知道客家人的殡葬习俗

    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近现代以来,大量学者对客家文化与习俗进行了一系列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客家...

  • 佚名
    2024-06-06 21:16:48

    丧葬习俗

    原坟、烧七、烧百天、烧周年、烧三周年解析  1:自古**丧葬习俗有:出殡日起三天原坟的习俗,即:在墓地下葬的需到墓地,上梁、摆供品、上香、踩院子、烧纸等程式。(...

  • 佚名
    2024-06-06 09:44:22

    有谁知道客家人的殡葬习俗有哪些?

    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近现代以来,大量学者对客家文化与习俗进行了一系列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客家...

  • 佚名
    2024-06-06 02:30:42

    武汉丧葬习俗

    丧葬礼俗包括互相渗透的丧葬礼仪制度与民间丧葬风俗。**丧葬习俗产生于史前的祖先崇拜。经过三代时圣人制礼作乐,形成完整而系统的丧礼、丧服制度,载在《仪礼》、《礼记...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大连民间送葬习俗

    大连地区汉族老年人或中年人逝世时,都要在街门旁边挂串烧纸,称为“岁头纸”。为什么叫岁头纸呢?因为它是根据死者的年龄做的,所以叫岁头纸。 它的做法...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丧葬习俗

    原坟、烧七、烧百天、烧周年、烧三周年解析1:自古**丧葬习俗有:出殡日起三天原坟的习俗,即:在墓地下葬的需到墓地,上梁、摆供品、上香、踩院子、烧纸等程式。(骨灰...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丧葬习俗有哪些

    广西壮族的丧葬习俗  1、报丧  壮家有人死后,家人立即燃放大炮竹三响,以示家里有了死人,向村人、亲朋们报丧。同时主家派人到外家及至亲者报丧,请道公来做道场,着...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广东老人过世后第一个周年怎么拜祭?粤西这边的习俗如何?

    一是尽量吃素,少吃肉,最好全素。二是多念:南无地藏王菩萨,108声以上,求菩萨保佑过世的亲人(某地某名字)无论在哪里,要获得安乐,自在。三是到寺庙做捐款,或买些...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请问宁波具体的丧葬习俗

    1、殡葬普通人家灵柩上盖条红被面或红毡条。贫家出丧两人抬出,称“独龙杠”。富家灵柩罩以柩套(贳器店有贳),有“独鹤朝天”、“五鹤朝天”,有“珠龙”(称“玻璃”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