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故宫的地理位置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故宫三大殿建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这样建造象征着皇室的威严。
在**古代,礼可以说是统治者用以治国的根本。礼制是什么?《礼记》第一篇《曲礼上第一》说得很清楚:“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又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礼是决定人伦关系,明辨是非的标准,是制定道德仁义的规范。礼不仅是一种思想,而且还是一系列行为的具体规则,它不仅制约着社会**道德,也制约着人们的生活行为。这些规范的核心思想和主要内容就是建立一种等级的思想和等级的制度。

在一部《礼记》中可以见到不少有关建筑形制的规范与要求。《周礼·冬官考工记第六》中将城市分为天子的王城,诸侯的国都和宗室与卿大夫的都城三个级别,规定:“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经途九轨,环途七轨,野途五轨。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环途以为诸侯经途,野途以为都经途。”这是说王城的城楼高九雉,每雉高一丈,即高九丈;诸侯城楼按王城宫隅之制即高七雉;宗室都城城楼则按王城门阿之制,只能高五雉。王城的经途即南北向大道宽九轨,可并行九辆车;诸侯城的经途相当于王城环城道路的宽度,即宽七轨;而宗室都城的经途,只能有王城城外道路的宽度,即五轨之宽。

《礼记·礼器第十》中讲:“有以大为贵者。宫室之量,器皿之度,棺椁之厚,丘封之大,此以大为贵也。”又说:“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一。”“有以高为贵者。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规定从宫室、器皿的大小,死后坟头的高低,棺椁的厚薄都有等级的区别,越大越高贵。在宫室、庙堂的建造中,又以建筑群的规模和房屋之高低为贵贱的标准。

为了让礼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历代统治者制定了各种更为具体的规章制度,并将它们列入**的法典。唐朝的《营缮令》中规定:都城每座城门可以开三个门洞,大州的城正门开两个门洞,而县城的门只能开一个门洞。帝王的宫殿可用有鸱尾装饰的庑殿式屋顶,五品以上官吏的住宅正堂只能用歇山式屋顶,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悬山式屋顶。明朝在建国之初即对亲王以下的各级官民的宅第规模、形制、装饰都有明确的制度。《明会典》中规定:公侯,前厅七间或五间,中堂七间,后堂七间;一品、二品官,厅堂五间九架;三品至五品官,后堂五间七架;六品至九品官,厅堂三间七架。

“间”指房屋的宽度,两根立柱中间算一间,间数越多,面宽越大。“架”是指房屋的深度,架数越多,房屋越深。“庑殿”“歇山”“悬山”都是**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根据它们不同的构造和形式,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分别代表房屋由高级到低级的不同等级。所以,等级制在建筑上通过房屋的宽度、深度,屋顶形式,装饰的不同式样等被表现出来,建筑往往成了传统礼制的一种象征与标志。与其他类型的建筑相比,宫殿建筑的象征与标志作用自然会表现得更为明显和突出,所以我们首先从礼制的秩序与等级来探讨紫禁城的规划与建筑布局。

先从位于中轴线上的各座城门、院门说起。午门是整座宫城的大门,位于紫禁城的最南面。高高的城台上,中央有一座九开间的大殿,在它的两翼各有13间的殿屋向南伸出,在这殿屋两端各有一座方形的殿堂,这种呈字形的门楼称为“阙门”,是**古代大门中**的形式。午门大殿用的是庑殿重檐式屋顶,这也是屋顶中**的式样。午门作为紫禁城的大门,同时又是皇帝下诏书,下令出征和战士战后凯旋向皇帝献俘的地方。每遇宣读皇帝圣旨,颁发年历书,文武百官都要齐集午门前广场听旨。官员犯死罪,传有“推出午门斩首”之说,其实明、清两朝执行死刑斩首示众的地方是在离午门有相当距离的菜市口,午门广场只是对官员执行“杖刑”的地方。午门城台下正面有三个门洞,左右城台各有一门称为掖门。正面中央的门洞是皇帝专用的门道,除皇帝外,皇后在完婚入宫时可进此门;各省举人汇集京城接受皇帝殿试,中了状元的进士可由此门出宫,这算是特许的了。百官上朝,文武官员进出东门,王公宗室进出西门。如遇大朝皇帝升殿,朝见文武百官人数增多,和皇帝殿试各省晋京的举人时,才把左右掖门打开,文、武官分别进出东、西两掖门,各省举人则按在会试时考中的名次,单数走东掖门,双数走西掖门。一座午门的五个门洞也表现出了如此鲜明的等级制度。

紫禁城的后门为神武门,位于中轴线之北。神武门原称玄武门。玄武为古代四神兽之一,从方位上讲,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玄武主北方,所以帝王宫殿的北宫门多取名玄武门。清朝第二任皇帝康熙名玄烨,为了避讳,将玄武门改为神武门。神武门也是一座城门楼形式,用的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式屋顶,但它的大殿只有五开间加周围廊,没有左右向前伸展的两翼,所以在形制上要比午门低一个等级。

午门的北面是紫禁城前朝部分的大门太和门。太和门不是宫城之门而是一组建筑群体的大门,因此它没有采用城楼门的形式,用的是宫殿式大门。大门坐落在白石台基之上,面阔九开间,进深四间,上面是重檐歇山式屋顶,这是在屋顶中仅次于重檐庑殿顶的等级,大门之前的左右两边各有一只铜狮把门,铜狮坐落在高高的石座上,张嘴瞪目,形态十分雄伟,增添了这座大门的威势。明、清两朝的帝王除在重大节庆日必须亲临太和殿举行大朝仪式外,平日遇到需下诏颁令时往往在这座太和门内接见文武百官。所以太和门除了作为前朝的大门外,还有“御门听政”的用处。

紫禁城后宫部分也有一座大门,称乾清门,它位于前朝保和殿的北面,也是一座宫殿式大门。面阔五开间,单檐歇山式屋顶,也有白石台基,门前左右也有一对铜狮子把门。但它毕竟是后宫的大门,所以在屋顶形式、面阔大小、台基高低、铜狮子的形态上都比太和殿要低一个等级。在礼制规定的许可范围内,为了不失后宫大门的身份,特别加建了两座影壁,呈八字形联接在大门的左右,与乾清门联成为一个整体,使这座宫门也颇有气势。

我们再看一下中轴线上的几个庭院、广场和广场上的主要建筑。从午门进紫禁城,首先来到一个横向的广场,面积有26 000平方米。北面为太和门,左右两边各有门廊围合成为封闭性的庭院。在广场的中间,横列着一条称为金水河的小河,横贯东西,将广场分为南北两半。河上架着五座有汉白玉白栏杆的石桥,正对着太和门。紫禁城里并没有自然河道,这条金水河从何而来?

原来在**人的环境观念中,背山面水是一种理想的**,甚至以风水的形式被固定下来,即使没有自然的地势环境,也要人工创造出相应的条件以求得吉祥与安宁。紫禁城在兴建时,用挖掘护城河的泥土在宫城的北面堆筑了一座景山,又从护城河中引**流,自紫禁城的西北角流入宫中,并让它流经几座重要的建筑前面,以造成背山面水的吉利环境。于是,在这座重要的太和门前出现了这条金水河,河道弯曲如带,也称为“玉带河”。当年皇帝御门听政,文武百官清早就立候在这条玉带河的南面,等帝王驾到,即从太和门的左右两侧台阶上门听旨。玉带河不仅具有风水作用,也有排泄雨水、供水灭火的功能,它横贯太和门前,无疑也增添了环境的意趣,加强了广场的艺术表现力。

进入太和门到前朝部分。先是一个十分宽广的庭院广场,紫禁城的中心大殿太和殿就坐落在广场之北。太和殿是宫城最重要的一座殿堂,皇帝登基、完婚、寿诞,每逢重大节日接受百官朝贺和赐宴都要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礼仪。其后的中和殿是帝王上大朝前做准备与休息的场所。中和殿北面的保和殿是皇帝举行殿试和宴请王公的殿堂。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组成紫禁城前朝的中心,无论在整体规划与使用功能上都处于整座宫城最重要的位置,尤其以太和殿最为突出。

太和殿面阔11开间,共宽60.01米;进深5间共33.33米;通高35.05米;建筑面积2 377平方米,它是**留存的古建筑中,开间最多、进深最大、屋顶最高的一座大殿。屋顶自然用的是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式,台基有三层,共高8.13米,三大殿共用这座大台基。三层台基的四周有石栏杆相围,台基的前后左右设有台阶,其中前后的台阶有左右并列的三道,中央一道为专供帝王上下的御道,御道上雕着九条龙纹。在最上面的一层台基上,位于太和殿的前方,还布置着象征**长治久安、江山永保的铜龟、铜鹤、石嘉量、日晷和成排的铜香炉。每当大朝之日,庞大的仪仗队罗列广场,旌旗招展,百官上朝,钟鼓齐鸣,殿前香烟缭绕,这气氛是颇具感染力的。试想当年朝廷百官或各路使节要觐见皇上,先在午门或太和门外候旨,然后经几道门阙进入广场,穿过仪仗队,爬上高高的三层台基才能进到太和殿,这种环境造成了一种威慑力。当年的规划者和匠师们就是这样运用最大的广场,最高的台基与建筑,最讲究的装饰,通过环境的经营,及建筑本身的形象与装饰使紫禁城威武壮观。

后宫也有三座主要的大殿。最前面的是乾清宫,在明朝和清朝前期这里是皇帝、皇后的寝宫,有时皇帝也在这里接见下臣,处理日常公务。其后是交泰殿,为皇后接受皇族朝贺的地方。最北面的坤宁宫为皇后居住的正宫。清朝时将它分作东西两个部分。西半部分按满族习俗,沿墙设大炕,室内安置大锅,每逢祭日,皇室在这里杀猪、做米糕、喝酒祭祀诸神。东半部为皇帝结婚用洞房,设有龙凤喜床,双喜字影壁等。三座宫殿同处于中轴线上,并且坐落在同一座台基上。乾清宫与坤宁宫用的是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式屋顶。按礼制,后宫比前朝要低一个等级,所以这里的台基只有一层。乾清宫前面的庭院远没有前朝的那么宽广,在乾清门与大殿之间还连着一条甬道,使人们进入后宫大门后直接可以走到乾清宫而不必由庭院登上高高的台基。凡此种种,都可以使人明显地感到这里是供帝王生活的寝宫,不需要像前朝宫殿群那样地威严而宏伟。

紫禁城的规划与建筑布局运用了五行学说的观念。阴阳五行是**古代的一种世界观和宇宙观。古人认为世上万物皆分阴阳,男性为阳,女性为阴;方位中前为阳,后为阴;数字中单数为阳,双数为阴等等。在紫禁城,属于阳性的帝王执政的朝廷放在前面,将皇帝、皇后生活的寝宫放在后方,这不仅适应使用功能方面的需要,也符合阴阳之说。前朝安排了三座大殿,后宫部分只有两座宫(即乾清和坤宁二宫,交泰殿是后期加建的),符合单数为阳,双数为阴之说。
佚名
2024-06-06 05:20:07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