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翻译《太极图说》

第一节:自无极而太极。   周子原书有‘自’,朱熹删订之。是知无极无自故。   极,言对待之极至也。与‘仪’类同,然仪以用身外易知,极乃天地造化之极,有自于其中,难以言也,故异之。   无极,极化谓太极,去极化达无极。两极并举,对立之成也。两极调和谓中,然中庸,非此无极也,中庸之尽也必以此,故以异乎彼者言之于道源也。道者万物玄同圆觉之修,尽归者此无极也。所谓无极,即非无极,是谓无极,而凡夫之人贪着其事;所谓凡夫者,即非凡夫,是谓凡夫。   梁武帝问李兴业“太极”有无,李以“易有太极”对曰:“是有”。邵雍曰:“太极既分,两仪立焉。”“一气分而阴阳判。”(《观物外篇》),刘牧曰:“太极者,一气也。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一气所判,是曰两仪。”(《易数钩隐图》)   无极而太极,不明此而修者,必不得至易之门,谨此。   第二节: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太极动而生阳,是本自非动也。本自非动不谓静,有以别于后之谓静也。   一动一静,各一其性而言之也,以象观之谓一阴一阳。若非一之,则其一体而运,非相,非非相。为以一之,故得互为其根,成就两仪。两仪立,阳变阴合,化中偏正,万象成焉。   第三节: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   阳变阴合,化中偏正有差,万象成焉。如于道经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乃阴阳归极中也,偏正出万象。   五气(气):水、火、木、金、土。   四时(质):木、火、土、金、水。   气质并行,是生万化也。   五行一阴阳也,……:此明于生化之道,破五形相归阴阳,阴阳非相即归太极,极亦非,是则无极。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一其性者是取定相而定之,故有以分之;所谓定相,即非定相,故得五行之周行也。   第四节: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无极之真者,非动,非非动之体也。   二五者,五气、四时也。二五之精者,精微稽极,感化之体也。   妙,玄玄所成也。通书之言‘几’者,当谓于此。   凝,凝滞,是成相体也。   乾坤、男女,分列《周易》上、下篇。序卦传有以述焉,是明于此四者,非二也。   道,乃述于此图上下通达之行也。故‘一阴一阳之谓道’,是明其行行之谓也。   第五节: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二气者:乾坤,天地之气也;男女,阴阳之气也。   化生万物之理,乃二气变合之道也。   生生之谓,乃各为阴阳、天地之效而变化也,是得无穷。所谓天地、男女者,即非天地、男女,是谓天地、男女。   第六虚节:   上述五节,可列五行欤?下亦一五节,其亦可列一五行欤?存之。
下篇
  第一节: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   上篇言大象,此处究小宇也,形异理同。   惟人者,自居故成万执。灵秀为人,得者可造化,可成归。   一形一神,神变形合。善恶秉阴阳,万事类万物。   感动者,‘非幡非风,仁者心动’也。   此可谓‘生生’。   第二节: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   人极类太极。人极之先,不惟人得之。   中正,何非中庸,法于无极。仁义乃成生生之易, 法于阴阳。非动,非非动之体,有似于静,故主静焉。   天地、日月、四时、鬼神,圣人合之,成三之蕴也。调和之,尽象穷理。   此可谓之‘离明’。   第三节: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   吉凶生大业。   定吉凶者,明悖逆顺成也,以之一人性。   此可谓‘顺逆’。   第四节: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天地人三才立矣,行于大化。   言道者,乃以明道之所成与归欤?!   原始,还原本始。反终,返终也。终始本一,至矣。   死生之说,历死生修者知之,吾等不知也。知之修练,谓之圣人。   此谓‘修道’。   第五节: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大者达也。易者死生反类之变也。本立而道生。   斯,化道也。其,通途。至,一行也。矣,止于至善。   此谓‘无形’。   第六虚节:   全书二百五十字,去一自,二百四十九字。   图与书:形而上者谓道,形而下者谓器。   余续博注   原图本是“动阳”与“静阴”,而“阳动”、“阴静”则为朱熹所改。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庄子》   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庄子》   乾坤其易之缊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周易系辞》   “形而上者是理,形而下者是物”(《朱文公易说》)。以其不紊而言,则谓之理。   明曹端,读《太极图说》、《通书》、《西铭》,曰:道在是矣。笃志研究,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   
  天地自然图   上下一转,五行非有,是谓天地自然也。此以玄同圆觉为修,不以渐次为要,是顿教法也。以礼要知之,周子太极图确乎儒书也。   通书   诚上第一   诚者,圣人之本。「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纯粹至善者也。   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元、亨,诚之通;利、贞,诚之复。大哉易也,性命之源乎!   诚下第二   圣,诚而已矣。诚,五常之本,百行之原也。静无而动有,至正而   明达也。五常百行非诚,非也,邪暗塞也。故诚则无事矣。   至易而行难。果而确,无难焉。故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佚名
2024-06-03 04:51:43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3 00:40:51

    太极八卦图的做法,太极八卦图怎么做好吃,太极

    1.山**、紫薯、红薯洗净放锅内大火蒸25分钟,停火焖10分钟。去皮,分别放入3个碗中。2.山**加2勺糖,紫薯红薯加一勺糖,用勺子压成泥。3.盘子先放山**泥...

  • 佚名
    2024-06-03 14:10:21

    太极图八卦图

    http://

  • 佚名
    2024-06-03 09:03:51

    请问太极八卦图用德语怎么翻译?

    德语中直接用“tai chi”,八卦“acht trigramme”离:trennung坤:weiblichkeit兑:wechsel乾:trockenheit...

  • 佚名
    2024-06-03 03:45:44

    太极八卦图

    这就是个八卦镜嘛

  • 佚名
    2024-06-03 15:17:14

    太极图是道家图形么

    我估计你说的应该是太极八卦图吧。我在周易**多年,有些许了解吧。传说八卦来自伏羲氏,有《归藏》之说,不过多半是后人假借。但是先天八卦的存在确实不假。文王演周易,...

  • 佚名
    2024-06-03 12:48:02

    cdr怎么画太极图

    我刚画的!  如果你有基础应该看得比较明白先画一个圆,再画两个小圆(尺寸就是大圆的一半.其中一个居中顶端对齐,一个底部对齐)~之后画个长方居中相交出个半圈出来....

  • 佚名
    2024-06-03 04:18:53

    太极图说的原文解析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

  • 佚名
    2024-06-03 21:01:50

    李太白轶事古文翻译

    李白轶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绵州人。他的诗歌题材广阔,内容丰富,感情强烈奔放,想像奇伟丰富,语言清新流畅。风格雄健,可称为屈原以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

  • 佚名
    2024-06-03 08:00:00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译文

    看参同契。

  • 佚名
    2024-06-03 08:00:00

    周敦颐写的是《大极图说》还是《太极图说》?

    是太极图说。《太极图说》是**宋代周敦颐为其《太极图》写的一篇说明 。全文249字。该文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本原,人和万物都是由于阴阳二气和水火木金土五行相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