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赵,魏,韩,三家为什么要分晋?强大一点的**不好吗?三家分晋的过程?如题 谢谢了

**春秋末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晋国从献公时起,不许立公子、公孙为贵族,公子、公孙只好离晋而仕他国,这就是所谓晋无公族。由于排斥公族,导致异姓或国姓中疏远的卿大夫得势,政权逐渐为他们所操纵。春秋中期以后,10余个卿大夫家族控制了晋国的政局。经过不断吞并,到了春秋晚期只剩下韩、魏、赵、范、智、中行6家最大的宗族,称为六卿。代表新兴势力的六卿同晋国旧贵族进行了激烈斗争,旧贵族日趋没落。六卿各自采取革新措施,以期发展实力。韩、赵、魏的改革尤为彻底。后来赵又灭范氏、中行氏,迫使他们逃出晋国。春秋末年,智氏最强,赵联合韩、魏消灭智氏。晋长期的卿大夫兼并战争告一段落,三家被周威烈王册封为诸侯。公元前376年,韩、赵、魏废除晋国的最后国君——晋静公,最终完成三家分晋的历程。三家分晋是以新旧势力斗争为表现形式的晋国社会变革的结果,是**古代历史从春秋时代进入战国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解题过程] 三家分晋的原因: 1、从技术层面来说,这是统治阶级内部,尤其是最高统治者之间的**斗争问题。 2、从物质基础上说,这是因为以公卿为代表的封建主义经济势力超过了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的奴隶经济 三家分晋的偶然性 三家分晋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它第一次打破了我国历史上曾经非常森严的诸侯与大夫的界限(田氏代齐尚在其后),而这甚至可以看作是后来**历史上有名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先声。所以司马光在编《资治通鉴》的时候把它作为记事的开始。对于这么强大一个**一分为三,最后在战国时代内耗不止,最后分别为强秦所灭,我一直很不甘心,经常在想历史有没有给过晋国不**的机会呢?现在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首先解释一下,这里说的偶然性指的是晋国最后有可能像齐国那样被一家贵族所独占,而不是像历史事实那样由三家瓜分。晋国公室为异姓贵族所取代那是必然的。 在赵氏说服韩、魏两家反戈,灭掉智氏之后,三家分晋的局面就基本已经形成了。在此之前,根据晋国形势的发展,当时各国的有识之士就已经看出了晋国最后落入异姓贵族之手的结局。《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就记载吴国公子季札出访晋国,对赵文子(赵武)、韩宣子(韩起)、魏献子(魏舒)说:“晋国其萃于三族乎!”同时又劝晋国的公室支庶,谨守礼仪的叔向“必思自免于难”。不过《左传》中的预言多是根据后来的事实附会的,因此,当时的人时候真的就认为晋国的**是不可避免的,还不能肯定。正好,除了《左传》的记载,考古工作者还从地下发现了关于晋国的结局的预言,而预言的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孙武。1972年4月,在山东省临沂银雀山西汉墓出土了《吴问》的竹简,其中就有吴王阖庐与孙武关于晋国形势的对话。 “吴王问孙子曰:‘六将军分守晋国之地,孰先亡,孰固成?’孙子曰:‘范、中 行是先亡。’‘孰为之次?’‘知是为次。’‘孰为之次?’‘韩、魏为次。赵毋失其故法,晋国归焉。’ ……” 省略号所省掉的,是孙武对六卿所实行的田赋制度的分析。他认为赵氏所实行的制度是最宽松的,最能争取民心,所以他预言赵氏如果不改变其制度的话,最后可以独吞晋国。此预言不见于传世文献,是从地下出土的文献上得到的。其来源是西汉墓埋藏的竹简,文中记载的预言又与后来的事实不完全相符,看来可能没有经过后人的修改。这么说,当时人就有认为晋国最后像齐国一样被一家异姓贵族所代替的看法。按照诸侯国内卿大夫纷争的一般规律,赵、韩、魏三家中有一家逐渐强大而吃掉另外两家是非常可能的。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赵、韩、魏联合灭智氏以后和平共处,最后大家一起瓜分了晋国做了诸侯。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呢? 据我分析,赵氏之所以没有像孙武预言的那样独霸晋国,有外部和内部两个原因。外部原因是赵氏在六卿的相互争斗中始终处于旋涡的中心,先是和范氏、中行氏失和而大战一场,差点连赵简子(赵鞅)的正卿都丢掉了。然后又是赵襄子(赵无恤)与智氏对着干,被智氏联合韩、魏一顿**,要不是张孟谈看出智氏与韩、魏之间的矛盾,说反了韩、魏,反灭了智氏,赵氏怕是就要被**了。经过这几次折腾,赵氏的力量被削弱了很多,需要很长时间来恢复元气。这个时候,韩、魏两家又没有主动找赵氏的麻烦,所以,三家就没有相互攻击。当然这也应该和三家历来比较和睦有关系。韩氏一向都是与赵氏交好的,魏氏与赵氏也没什么矛盾,或许三家有默契也不是不可能的。从内部因素看,三家灭智的时候,赵氏是赵襄子当家。赵襄子是赵简子的庶子,其母是狄女,他在赵简子诸子中地位最低,以其有才,故被赵简子立为继承人。在宗法制盛行的当时,加上华夷之别,赵襄子在家族中的地位肯定是很不稳定的,他最后不能把自己的儿子立为继承人,而立其长兄伯鲁之子,恐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为了巩固自己在家族中的支配地位,赵襄子肯定要花一番工夫,他当然没有精力再去同时与韩、魏两家争斗,那两家没来找赵氏的麻烦他就应该很满足了。另外,赵氏在大战之后为了迅速恢复,可能改变了以前比较宽松的税赋制度,已经不具备孙武所说的“毋失其故法”的前提条件,所以孙武的预言也就无从实现了。以上就是我对晋国没有归于一家而被三家瓜分的原因的一点看法。 最后谈谈三家分晋对后来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走向的影响。晋国在春秋中后期一直是第一号的强国,可以说是“一极独大”,非但在中原诸国没有**可以挑战晋国的这个地位,就是南方的楚国也落在了下风。如果晋国不**,作为一个强国堵在秦国东进的道路上,恐怕秦国根本没有发展的空间。而且根据当时形势发展的趋向看,中原小国最后的结局肯定是被晋国兼并,其他二流强国基本没有插手的机会,这也算是符合“马太效应”吧。也许大家要说,战国时**发展的前景在于变法,而不在于**原来的强弱。那么我们又来看看当时变法的情况。战国时期各国都有变法,最早的是魏国的李悝主持的变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形成了魏惠王在战国初期称霸的局面。可以说,三晋的变法是走在了各国的前列的。而变法的著名人物,特别是法家的代表人物都是出自三晋的。而且晋国在春秋时期就以能变法而闻名,这也是晋国在春秋时能称霸的原因。晋国的异姓贵族为了加强自身的力量也有变法的传统,因此,如果不是三晋经常相互攻伐而削弱了自身的力量,作为一个整体的晋国在战国时期应该发展成一个超级强国,并可能成为统一**事业的完成者。而最有可能成为统一的晋国的继承者的赵国在战国时期也一直很强,虽然没有像秦、齐、楚那样成为统一全国的时**创者的有力人选,但是也有“胡服骑射”那样的创举,而且是战国后期可以与秦国对抗的最主要的军事力量。但是赵国的领土过于偏北,中原的先进思想不能及时传入,终于在**经济上落后了。晋国的**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秦国,只可惜**文化传承由此而受到了极大的损失
佚名
2024-06-04 07:48:24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4 07:54:33

    什么是魏晋玄学

    魏晋玄学,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与世俗所谓玄学、玄虚实有不同。“玄”这一概念。汉末随着儒家经学的衰微,党锢诸名士遭到****的摧残与压迫,一变...

  • 佚名
    2024-06-04 07:04:07

    什么是魏晋玄学?

    东汉末,封建统治内外交困,“名教”陷入危机。“叛散五经、灭弃风雅”,人们得到自先秦以来的又一次思想大解放。所谓名教,是指儒家“因名设教”的一整套**道德和**制...

  • 佚名
    2024-06-04 10:35:18

    三晋大地,三秦大地中的三晋,三秦分别代表什么呢

    三晋: 山西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100多万年前就有古人类生息在这块土地上,相传尧、舜、禹都曾建都山西。春秋时期,山西大部分为晋国领地,故山西简称为“晋...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有哪些比较好的写关于魏晋名人的书啊,最好详细一点的,还有关于魏晋风俗的书。o(∩_∩)o谢谢

    《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研究魏晋风流的极好史料,是**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韩赵魏三家分晋从实质上反应了什么

    历史意义“三家分晋”成为了**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的分界点。同时也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推动了封建制度的确立。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晋国如此强大,怎么没能灭了4国

    没人告诉他们——要变法,要搞死分封的封建制。所以他不仅不想去灭其他**,晋国内部又分出去几块——赵卿、魏卿、韩卿、智卿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三家分晋是哪三家 三家分晋后魏国为什么能称霸

    晋分为魏赵韩三国。魏国开国之君:魏文侯 魏斯赵国开国之君:赵烈侯 赵籍韩国开国之君:韩景侯 韩虔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如果没有三家分晋,那么晋国会不会成为秦国向东称霸的绊脚石呢?

    没有如果,剧烈的内斗还不如分列后的强大。战国前期,三晋结盟可是所向披靡的。秦能一统,是制度的胜利,你这个如果很难解释,谁知道你说的如果之下在晋国出个比商鞅还牛的...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三家分晋时,秦国为什么不去帮助晋国公室呢?

    这是因为两国之间的关系其实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样的友好,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多的嫌隙的。**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以利益来进行衡量的,那么在古代朝待之中其实也是如此,...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三家分晋是何意?出自于哪?

    “三家分晋”讲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段史实,告诫后人:一个**只有自强才能免遭瓜分之灾。此典出自《史记?晋世家》:“静公二年,魏武侯、赵敬侯灭晋后而三分其地。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