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农历年初五的习俗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到来的这一年里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1.初五接财神,赵玄坛最受尊拜。许多商店、住宅都供奉他的木版印刷神像:玄坛面似锅底,手执钢鞭,身骑黑虎,极其威武。
除了赵玄坛被尊为正财神外,民间还有偏财神五显财神、文财神财帛星君和武财神关圣帝君的说法。
五显财神信仰流行于江西德兴婪源一带。兄弟五人封号首字皆为显,故称五显财神。生前劫富济贫,死后仍惩恶扬善,保佑穷苦百姓。北京安定门外有五显财神庙。
文财神财帛星君,也称增福财神,他的绘像经常与福、禄、寿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来为福、禄、寿、财、喜。财帛星君脸白发长,手捧一个宝盆,招财进宝四字由此而来。一般人家春节必悬挂此图于正厅,祈求财运、福运。

  2.
武财神关圣帝君即关羽关云长。传说关云长管过兵马站,长于算数,发明日清薄,而且讲信用、重义气,故为商家所崇祀,一般商家以关公为他们的守护神,关公同时被视为招财进宝的财神爷。
正月初五,各商店开市,一大早就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迎接财神。清人顾铁卿《清嘉录》中引了一首蔡云的竹枝词,描绘了苏州人初五迎财神的情形: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抱路头亦即迎财神。信奉关帝圣君的商家,在正月初五要为关公供上牲醴,鸣放爆竹,烧金纸膜拜,求关圣帝君保佑一年财运亨通。

  3.农历正月初五接财神的习俗,盛行于明清**,迄今犹流传民间,唯财神即所谓赵公元帅,据说早在殷商时代已修道成仙。姜子牙辅佐周武王伐纣,他跑下终南山管闲事,站在商纣一边对抗义师,不幸阵亡,一道游魂被敕封为专管迎福纳祥的真神,麾下有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四员小神供其使唤调遣。沾光于这套招财进宝的班底,赵公元帅便成了盼望发财者崇仰祀奉的对象。或谓其性懒而散淡,一年中仅在正月初五那天走下**玄坛一次,而且是随意,不定去往哪一家,所以大家都在此日赶早鸣放鞭炮,焚香献牲,抑在前头迎接他。不过也有人打听到这位尊神在生日是农历七月二十二日,因此并不去轧初五的闹猛,而是改在财神诞日悄悄备办盛祭,指望他从后门溜进来享用。我们现在常能看到一些商家食肆在铺面店堂里置有或大或小的财神龛,平日电子香烛火高低明灭,忽于此日悄悄地摆上了四菜一汤,便是已经掌握信息的明证了。

  4.财神只有一个,加上四员下属也只凑成了一个巴掌之数,想发财的人却有那么多,供不应求是明摆的,于是便有人主动出头,平衡供需矛盾,由此导致出一幅新的风俗画--送财神每逢初五之日,贫民乞丐三五结伙,戴起面具,扮成财神班底,号称送财神,也叫跳财神。主人例须当场送上钱币酬谢,否则便在你家门口或店铺前闹个不停,徒惹围观者哂笑,倒不如破费一点,快把这班活财神送走完事。穷光蛋扮活财神,抢财神变送财神,这出充满讽刺意味的街头闹剧,倒也稀里糊涂的迎财神习俗增添了不少额外的。近年来结伙跳跃的送财神景象已经不见,起而代之的是单独行动--不声不响走到门前,拿张背面有不干胶的红纸财神像往门板上一贴,随即伸手讨钱,正见得时进俗易、推陈出新哩。

  5.据说,财神爷是有钱人家供奉的,没钱的人供奉是不会显灵的。民间流传有财神菩萨休妻的故事:从前,财神庙财神身边总有一位端庄美丽的财神娘娘陪伴。后来这位善良的女菩萨突然不知去向,原来她被财神爷给休掉了。财神爷为什么要休妻呢?这要从一个乞丐说起。有个讨饭的叫化子穷得无路可走,讨饭路过一座古庙。进庙后,他什么菩萨都不拜,单**财神爷像前,倒头便拜,口里祈求财神爷赐财。赵公元帅见是一个叫化子,心想连香烛都舍了得点,还来求财?天下那么多穷叫化子,我能接济得过来吗?可乞丐心中想的正相反,他认为财神总会救济穷人的,富人不愁吃穿,求财何用?便不住地拜。这时,财神娘娘动了恻隐之心,想推醒打瞌睡的财神夫君,劝他发善心给这叫化子一点施舍。可财神爷不理睬,打了两个哈欠又闭上了眼睛。虽然是财神娘娘,可财权在夫君手上,夫君不点头,怎么好将钱赐给叫化子呢?娘娘无奈只得取下自己的耳环,扔给了叫化子。乞丐突然感到神龛上掷下一物,一见是一副金耳环,知道是财神所赐,急忙磕头,连呼叩谢财神菩萨。财神爷睁眼一看,发觉娘娘竟将自己当年送她的定情物送给了穷叫化子,气得大发雷霆,将财神娘娘赶下了佛龛。自此以后,数百年来就再也没有一个穷人是拜了财神而发财的。

  6。民间还传说,财神即为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时东西南北中耳。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行神。
佚名
2024-06-16 18:45:58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16 15:11:25

    为什么年初五老百姓有迎财神的习俗

    因为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人们要在这一天大摆宴席,燃放鞭炮,搞多种多样的庆祝活动,寓意就是迎接财神的到来。有好多地方,在除夕夜是要把祖宗请回来过年的,在堂屋的正...

  • 佚名
    2024-06-16 08:10:27

    农历正月十七习俗

    正月初七,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蜗初创世,造世上生灵万物,第一日造鸡,二日狗,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于第...

  • 佚名
    2024-06-16 19:11:57

    你了解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人们有那些风俗习惯吗?略写

    农历7月7是**出名的情人节,就是7夕。相传是牛郎和织女见面的日子。他们被银河隔开,只有这天靠鹊桥相遇。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农历七月初七有什么风俗习惯

    农历七月初七是我们**人的情人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七夕或女儿节,这一天是女儿家们最为重视的日子。七月初七之所以称为乞巧,是因为民间传说这天牛郎织女会天河,女儿...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大年初五,“破五”习俗知多少

    大年初五俗称“破五”。这一天又称之为“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彝族的农历清明节的习俗

    **传统节日清明节将至。清明节源远流长,**有近25个民族都过清明节,除了汉族,**北方的满族、赫哲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锡伯族,南方的壮族、侗族、...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农历正月初五有什么习俗??谢谢

    初五又叫破五,按北方人的习俗,从正月初一开始不能打扫卫生,不能摸针线,到初五这一天,所有的禁忌都可以破了,初五吃饺子,放鞭炮送穷,商店可以开门,年也就告一段落了...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正月初五的习俗?

    正月初五,就是大年初五,俗称“破五”,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四,有诸多禁忌,到了初五这天都可以破除,破五因此得名,所以破五这天有很多民俗...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有哪些风俗习惯

    七月初七是**传统节日,也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一些传统地区会在家门口拜拜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1988年龙年农历五月初五生人的命运

    命运要综合很多信息看的,信息不全是说不准的,再说一般人也很难看的准,还会误导自己,,人生下来有个命,这是前世的善恶决定的和这一世的善恶无关,这一世的善恶改变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