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曾仕强:想事情不要想敢不敢,会不会,而是

7年级,就是初一喽?孔子十五而志于学!孔夫子是大圣人,更是教育的专家,通过他我们可以了解如何解决许多让人头痛的问题

言归正传,既然还没到15岁,要求他去学这学那都是不负责任的,孩子的天性就是活跃,思维比较跳跃松散不太成熟,如果说你非要让他按照你说的路走下去,他自然是不会那么容易听进去的。这个年龄,涉足广博对他来说更有好处。家长的话帮助他筛选一下不良信息就可以了。

而十五志于学不是说15岁才开始致力于学习,而是说15岁就要确立人生的目标并且为这个目标而努力了!你要细想来,15岁正好是初中毕业,上高中的年龄,人在这个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慢慢成熟的年龄阶段,如果确立了目标,那么人的自主性是很强的!反过来看初一的孩子,如果你强加给他一条路走,那导致的结果就是他并不想走这条路,却为了让你满意,让自己不受打骂等等去权宜的走下去,实际上心思根本就不在那条路上,而导致的更糟糕的结果就是,他并没有过为自己今后人生思考的经验,路都不是他自己选的他根本没必要去思考嘛!等到了“志于学”的时候,自己就无法确立目标,也更不会为目标努力,只会你说什么做什么,最终变成没有自我的空壳。

很多家庭后来都抱怨说孩子不听话,孩子不争气怎么样怎么样……很多孩子后来都说,家长不好,家长就会唠叨,家长不理解自己……家长给孩子选了不属于他自己的路去走,完了家长就坐在那里管孩子要成绩?他不喜欢这条路,漫不经心的去学最终能有好的成绩么?这不是可笑么?为什么现在家长这么操劳,就是因为不该涉足太多的时候,去涉足了,孩子的一切什么都去管,最后孩子到了自立的年龄,意识到该是自己掌控自己的时候了,发现什么都不会!以前那些事情都是家长在做,不用我做,什么事都是他们定,不用我拿主意!那到了该他有主见的时候,家长就发现:啊!这孩子怎么还这么累人,这么大了还要我去做?没办法,他不会嘛!

高中之前,要旁敲侧击的去影响孩子,不是向老师一样直接的教育,让孩子觉着你是领导一样。上了高中,思想成熟了,直接的给予肯定或否定,孩子就都能理解了。初中的孩子,要抽烟,要喝酒,你告诉他:不成!就是不成!哪个有害!那他一定要喝个看看!那么多人喝了都没事,怎么到我这就有害了?我偏要喝,偏要抽烟!这不是孩子拧,更不是不懂事,这是很自然的想法!如果你是妈妈,你不如一家吃饭的时候,跟爸爸讲个故事:啊~你看那个谁谁,才十三四岁,抽烟抽得,长得跟四五十岁一样,满嘴都是臭味,现在还闹肺病了,做手术要耽误两年的学业……哪怕只是讲个故事嘛,对孩子的影响要比“管教”强得多!很多家长都觉着他是孩子,我是长辈,家里我是老大,他就得听我管!我告诉你,想管别人的人,最后谁也管不了,谁也不听他的!

女孩子的话,走走艺术路线吧,那些东西会让他有修养,以后知道女孩子怎样比较好。男孩子的话,让他多去创造,以后就知道怎样去做好事情。教育看上去说的泛泛,他本来就不能细致,他的细致都体现在结果上,你说你教孩子下棋,他学下棋有什么用呢?为了几段几段的那个级别?还是以后养家糊口?你让孩子学音乐,音乐有什么用?自娱自乐?还是等钢琴九级了去表演挣钱?如果家长的境界就这么低,孩子又被你逼上这条路,那即是以后到了那个级别,他也不会是最出色的!朗朗弹钢琴好,他也在以此为生计,这都是我们看到的,而我们都被眼睛看到的骗了!朗朗他是因为他的生活而成功,是因为他从琴中悟出的东西体现在他的音乐里感动了我们才成功,他成功的背后,他音乐的背后,所蕴含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而我们只看到了他通过弹琴获得了名利……要是这样在用到教育孩子上,那孩子就得跟着大人一块悲剧!

所以我不想说的那么具体,告诉你你要让他做什么,他怎么样的时候你就应该怎么样,你作为大人,应该比孩子更有智慧,要不你怎么去教孩子?智慧不是知识,知识值不了几个钱,七老八十从没上过学的人照样能考上大学,就可见知识对人来说不算多大的事儿!但是智慧不同,很多人有知识,为什么办事儿却费劲的要命?甚至根本不会办事?就是因为没有智慧,不知道知识怎么用……家长的教育,就是要把自己的智慧,通过一定的方法传给孩子!之所以叫“传&uot;就是因为你跟孩子说“学着点,这就叫智慧!”孩子心里就说“切,有什么了不起!”首先你要成功,你要谨慎,那孩子才能学会你成功的思维方式,才能办事小心谨慎。你自己办事情都马马虎虎,没头没脑,那你跟孩子说“事情就是要这么办才对!”孩子要么认为你这就是满口大道理,要么,也是更可怕的,认为家长是失败者!一旦孩子这么想,家长就再也不可能成为教育者了!

而作为家长,第一条智慧就是:不论孩子做了什么事情让你不顺心了,不要上来就有情绪,而是要用理智来剖析孩子的所作所为,找到他办这些事情思维的根源!能做到这点的家长是非常了不起的!上来就打骂,要不就是唠唠叨叨的家长都是不如孩子的失败者。而了解了孩子的内心后,就要用自己的智慧想办法把孩子拉像好的方向发展啦!~

我给你举个例子:**南方有个合资日化厂生产香皂,引进了一条生产线用于提高产量。可是生产线有个问题,偶尔会漏过一些空的包装盒,导致最终客户收到的货品里有空盒的存在。领导层开会研究,找来哈弗,麻省留学回来的还有清华北大的专家来解决这个问题。专家们通过3个月的研究,用上了超声波,x光,自动化机械臂……等等高新科技,花了百万元解决了这个问题!

同样面临这个问题的还有一家民营小香皂厂,老板对操作生产线的车间工长说:把问题解决了否则你下周就别来了!正值盛夏,工头一筹莫展,急的满身大汗,突然灵机一动……第3天老板就看到生产线的末端**着一台大功率风扇,空盒传送过来就被吹跑,掉在事先放好的箱子里,那风扇就是那工头嫌热去超花块钱的……

当然这只是个故事……可你说我们是需要“工头”呢,还是需要“专家教授”呢?而对于“工头”和“专家教授”,他们分别对应的教育方式又是什么?你想把孩子教育成那个样子呢?

如果你想借鉴与资料的话,我建议你读读曾仕强教授的《易经的智慧》。他在央视的节目好像叫《易经的奥秘》,里面也有对教育问题的,你可以上网看看!
佚名
2024-06-10 20:47:58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