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求道教武功秘籍!!!

道教武功 - 太极拳

来 源 : 远 在 南 北 朝 时 期 就 已 出 现 了 内 功 太 极 学 拳 。 明 代 武 当 道 士 张 三 丰 创 太 极 拳 十 三 势 , 被 后 人 奉 为 太 极 拳 始 祖 。 到 了 清 代 , 山 西 武 术 家 王 宗 岳 用 《 易 经 》 中 太 极 阴 阳 的 哲 理 来 解 释 拳 经 , 写 成 《 太 极 拳 论 》 , 从 此 太 极 拳 正 式 定 名 。 太 极 拳 来 源 有 三 : 1 . 综 合 吸 收 明 代 各 家 拳 法 , 特 别 是 三 十 二 势 长 拳 。 2 . 结 合 道 家 的 导 引 , 吐 纳 之 术 以 及 道 ** 的 经 络 学 说 。 3 . 运 用 道 教 的 阴 阳 五 行 学 说 以 及 道 教 内 丹 的 易 学 思 想 来 解 释 拳 理 。

特 点 : 太 极 拳 分 陈 式 、 杨 式 、 武 式 、 吴 式 、 孙 式 五 派 。 无 论 哪 一 派 都 具 有 以 下 特 点 : 1 . 静 心 用 意 , 身 随 意 迁 。 呼 吸 与 动 作 紧 密 配 合 , 呼 吸 平 稳 , 深 均 自 然 。 2 . 中 正 安 舒 , 柔 和 缓 慢 。 轻 灵 沉 著 , 刚 柔 相 济 。 3 . 动 作 弧 形 , 圆 活 不 滞 。 连 贯 协 调 , 虚 实 分 明 。

思 想 : 太 极 拳 中 蕴 含 有 丰 富 的 道 家 哲 学 思 想 。 认 为 练 拳 之 人 始 终 处 於 太 极 阴 阳 的 转 换 变 动 之 中 。 同 时 太 极 拳 中 还 存 在 著 刚 柔 , 虚 实 , 动 静 , 快 慢 , 开 合 , 屈 伸 等 阴 阳 对 立 统 一 关 系 。

内 容 : 从 广 义 上 讲 , 太 极 拳 除 了 拳 以 外 还 包 括 太 极 刀 , 太 极 剑 , 太 极 ** , 以 及 太 极 推 手 等 多 方 面 内 容 。

道教武功 - 形意拳

形 意 拳 , 原 作 「 心 意 拳 」 , 乃 以 心 行 意 之 义 , 后 讹 为 「 形 意 拳 」 , 相 传 创 自 岳 飞 。 该 拳 以 五 行 、 十 二 形 体 , 以 展 、 截 、 裹 、 跨 、 挑 、 顶 、 云 、 领 八 字 为 用 。 其 基 本 功 为 站 桩 与 盘 根 。 形 意 桩 要 诀 为 : 「 头 项 、 项 竖 、 肩 垂 、 抱 胯 、 前 膊 、 裹 肘 、 提 膝 、 提 ** 、 手 心 回 缩 。 」 包 括 五 形 拳 ( 一 劈 、 二 ( 手 + 崩 ) 、 三 攒 、 四 潧 、 五 横 之 法 , 分 金 木 水 火 土 ) 、 十 二 形 拳 ( 龙 、 虎 、 猴 、 马 騹 、 鸡 、 燕 、 鹞 、 蛇 ( 鸟 + 台 ) 、 鹰 、 熊 ) 和 进 退 连 环 拳 。 推 之 为 剑 术 、 ** 术 。 此 拳 起 于 明 劲 、 次 用 暗 劲 、 终 于 化 劲 , 使 气 力 达 于 四 梢 。 后 继 有 发 展 , 综 合 诸 家 之 长 , 蔚 为 大 观 。

道教武功 - 武当八卦掌

武 当 八 卦 掌 是 一 种 把 攻 防 招 术 和 导 引 方 法 融 合 于 绕 圆 走 转 之 中 的 拳 术 。 原 名 " 转 掌 " , 后 称 " 八 卦 掌 " 、 也 称 " 八 卦 转 掌 " 、 " 游 身 八 卦 掌 " 、 " 阴 阳 八 卦 掌 " 、 " 八 卦 连 环 掌 " 等 。 后 世 传 习 者 多 以 转 掌 的 走 圈 似 循 八 个 方 位 的 连 线 。 其 技 法 讲 究 纵 横 交 错 、 随 走 随 变 ; 其 击 法 讲 究 临 机 应 变 , 以 变 应 变 , 合 于 〈 周 易 〉 中 " 刚 柔 相 摩 、 八 卦 相 荡 " , 运 动 不 息 、 变 化 不 止 之 理 , 而 惯 称 为 八 卦 掌 。 关 于 此 掌 的 起 源 , 传 说 不 一 , 据 考 证 为 清 咸 同 时 河 北 文 安 朱 家 务 董 海 川 所 创 。 此 掌 系 以 极 似 道 教 " 转 天 尊 " 的 绕 圆 走 圈 导 引 术 和 武 术 攻 防 方 法 融 合 成 基 本 运 动 形 式 , 采 用 " 易 理 " 论 述 拳 术 运 动 规 律 , 形 成 " 以 动 为 本 、 以 变 为 法 " 的 基 本 拳 理 。 武 当 八 卦 掌 以 站 桩 和 行 步 为 基 本 功 , 以 绕 圆 走 圈 为 基 本 运 动 形 式 。 走 转 的 足 迹 路 线 分 为 走 阴 阳 鱼 、 走 八 卦 图 、 走 九 宫 等 , 它 充 分 发 挥 掌 比 拳 和 勾 长 的 优 势 , 以 掌 代 拳 施 捶 打 之 能 , 以 掌 代 勾 行 拔 掳 之 巧 , 形 成 了 该 掌 系 手 法 几 乎 全 是 掌 法 的 特 点 。 八 卦 掌 不 仅 是 一 门 技 击 术 , 也 是 一 门 健 身 术 。 据 研 究 表 明 , 经 常 练 习 武 当 八 卦 掌 , 能 改 善 各 自 体 系 统 的 机 能 , 取 得 健 身 延 年 的 效 益 。 武 当 八 卦 掌 是 道 教 武 功 之 结 晶 。

道教武功 - 武当太乙五行拳

原 名 为 「 太 乙 五 行 擒 扑 二 十 三 式 」 。 此 拳 本 为 武 当 山 秘 而 不 传 之 拳 技 , 1 9 8 0 年 金 子 弢 ( 1 9 0 4 - 1 9 8 5 ) 在 山 西 太 原 所 举 办 之 全 国 武 术 观 摩 交 流 大 会 中 表 演 , 震 惊 四 座 , 因 而 公 之 于 世 。 此 拳 亦 从 此 简 名 为 「 武 当 太 乙 五 行 拳 」 。 金 子 弢 后 被 邀 返 回 武 当 山 , 传 赵 剑 英 , 剑 英 传 现 任 武 当 拳 术 教 练 钟 云 龙 道 长 。

金 子 弢 , 原 名 爱 新 觉 罗 · 溥 儇 , 为 清 皇 室 子 弟 , 宣 统 溥 仪 乃 其 长 兄 。 金 子 弢 于 1 9 2 9 年 上 武 当 山 随 李 合 林 学 此 拳 , 一 直 秘 练 不 传 , 直 至 1 9 8 0 年 才 公 开 表 演 。

此 套 路 技 巧 高 , 拳 理 深 , 一 直 被 视 为 武 当 山 「 镇 山 之 宝 」 , 即 使 现 今 武 当 弟 子 , 能 得 学 此 拳 者 寥 寥 无 几 , 非 有 为 之 道 徒 不 得 其 传 。

此 拳 为 明 朝 龙 门 第 八 代 张 守 性 所 创 , 由 于 他 根 据 张 三 丰 「 太 极 十 三 式 」 发 挥 而 成 , 所 以 此 拳 路 极 关 注 八 方 , 善 窜 走 腾 挪 , 声 东 击 西 , 甚 适 合 群 斗 。 其 步 法 身 法 , 均 贵 柔 而 用 刚 , 朴 实 而 无 华 。 其 技 击 方 面 则 注 重 擒 拿 , 包 括 锁 颈 、 封 马 、 擒 臂 、 脱 腕 等 技 法 。 又 善 用 「 插 捶 」 , 即 以 第 二 指 关 节 击 打 , 并 用 身 法 步 法 增 强 其 击 打 威 力 ; 其 特 色 是 入 马 封 锁 敌 人 前 锋 脚 , 进 而 摆 膝 跪 压 敌 方 小 腿 , 轻 则 封 腿 令 其 动 弹 不 得 , 重 则 断 其 胫 腓 , 又 上 下 相 随 , 同 时 间 施 以 缠 丝 劲 使 出 插 捶 , 击 打 敌 人 肋 骨 。 另 外 , 其 掌 劲 多 沉 重 而 具 爆 炸 性 , 以 松 柔 为 基 , 劲 从 内 发 , 充 份 表 现 出 武 当 内 家 功 夫 之 特 色 。

武 当 太 乙 五 行 拳 之 拳 式

预 备 式 : 混 元 一 气 旋 转 干 坤
1. 白 猿 出 洞 双 峰 拜 日
2. 勒 马 悬 崖 海 底 顶 云
3. 蛟 龙 溟 蒙 雷 劈 山 洪
4. 犀 牛 望 月 转 身 托 天
5. 青 狮 抱 球 闪 耀 金 庭
6. 豹 子 含 美 仰 颈 惊 林
7. 大 鹏 展 翅 群 兽 震 惊
8. 花 鹿 采 芝 俯 饮 清 泉
9. 黄 蟒 吐 津 戏 引 蝼 群
10. 鲤 鱼 打 挺 波 浪 滔 天
11. 雄 鹰 探 山 双 擒 鸡 群
12. 仙 鹤 腾 空 飞 舞 风 云
13. 金 猴 窃 丹 炉 火 皆 平
14. 青 娥 探 月 波 平 浪 静
15. 黑 熊 反 掌 威 震 森 林
16. 金 蟾 得 度 醉 卧 瑶 池
17. 喜 鹊 登 枝 寒 立 梅 荫
18. 苍 龙 入 海 意 守 心 宁
19. 野 马 抖 鬃 烈 性 飞 腾
20. 神 猿 入 洞 性 归 心 田
21. 彩 凤 凌 空 百 鸟 齐 呜
22. 伏 虎 灵 台 永 守 黄 庭
23. 抱 元 守 一 正 气 长 存
收 式 : 动 静 结 合 反 转 乾 坤
佚名
2024-06-10 07:57:02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10 21:17:14

    我要降龙十八掌的武功秘籍!

    本人自幼习武,昨夜偶然发现<降龙十八掌武功秘籍>一本,由于本人资质太差只练成3式,威力之大.惊天地泣鬼神.现在本人忍痛将其奉献出来供大家练习,希望能对大家...

  • 佚名
    2024-06-10 01:04:59

    金庸武侠小说武功秘籍排名

    金庸笔下的武功很多,如果划分为招式和内力两大类的话,虽然内力和招式相辅相成,但无疑,重内力的功夫是要强过重招式的,内力达到一定程度,招式已经不是很重要,落叶飞花...

  • 佚名
    2024-06-10 08:39:24

    武功秘籍

    是写同人小说吗?抛砖引玉一下,仅供参考,另外我举得都是公认的**武功  内功篇:《易筋经》,可以化解体内异种真气,可以疗毒,可以大幅度增加内力,此外,慕容博曰过...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我要降龙十八掌的武功秘籍!

    本人自幼习武,昨夜偶然发现<降龙十八掌武功秘籍>一本,由于本人资质太差只练成3式,威力之大.惊天地泣鬼神.现在本人忍痛将其奉献出来供大家练习,希望能...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武功秘籍

    展开全部.晕~!我相信你一定是武侠小说看多了,以至于到这种地步.按我来说吧~!就太极不错.即养身又不难学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求一本武功秘籍!内功心法要最简单的

    武当铁布衫**武当铁布衫**气功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武当铁布衫为武当道教内家传统的上乘**秘技之一,被历代高人圣道所珍练,视为秘中之秘,从不肯轻易授人。武...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古代有哪些武功秘籍?

    九阳神功、九阴真经、易筋经、**、葵花宝典1、九阳神功,是《九阳真经》中多种学术理论体系中的武学体系,出自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而在金庸的《神雕侠侣》结尾处,...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古代真的有武功秘籍吗?

    你好,似乎是有的,现在也有一些所谓的武功秘籍如《大力金刚手》《迷踪拳法》等等,但大多是些套路,用来强身健体而已,想真的变成神功盖世的大侠那是痴人说梦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少林寺传武功秘籍

    其实那些绝技如少林七十二绝技那些功夫很简单很好练,关键是没有几个人能有那种毅志力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的去刻苦习练,像二指褝,铁臂功,铁沙掌,金刚掌都很简单,但练成...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求一本武功秘籍,要能练的。

    世上没有一本武功秘籍是给不懂拳的人看的。每一本秘传书,都是师父的笔记和心血,里面是不会记录详细的入门方法的,只会记录到了一定时候的体会和心得。就算懂拳,不到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