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谁可以给我详细的讲下当年广东省高要市金利惊天投毒案的**?

1995年,给广东省高要市金利镇三要管理区的村民所留下的,是充斥着太多恐慌和心痛的记忆——从这一年6月至9月,该管理区内的四个自然村开始了一系列原因不明的人、畜死亡**。
  经全面调查后,有关部门的专家提出初步意见和建议:从目前看,此次病案不似传染病流行;部分病例具有神经症状,原因未能解释,不排除中毒的可能性;急死病人似属急性中毒,但未有具体毒物及中毒途径佐证;再次请当地注意对鼠**和农**的管理,防止有意或无意的中毒事故继续发生,同时重视和加速对8月27日发生在要麦村的可疑投毒**的“破案”;请省**协调有关部门参与,重点解决具体毒物问题,并由**部门侦破是否人为投毒;必要时请省外有关专家会诊,帮助弄清发病及死亡原因。
  虽然专家根据所掌握情况还不能确认人、畜死亡**的性质,但该**系由投毒造成的可能性已被明显地提示出来。
  广东警方迅速行动,高要市**局抽调60多名**组成强大的工作组进驻金利镇,展开调查。从中央到广东**、省**都非常重视,多次指示加速破案。省**厅厅长、卫生厅厅长坚守在现场,指导工作。
  然而,在事实真相还不明确的情况下,当地群众情绪恐慌,传言为发生了瘟疫,大部分村民纷纷出走投亲靠友,学校停课、工厂停工,社会秩序陷于混乱……**、**的一些媒体对此**大做文章,进行了很多不实报道……广东警方承载着巨大的压力深入现场,发动群众提供线索,维护当地治安秩序,进行了一系列细致的艰苦调查和取证检验……
  10月17日,广东省**厅刑侦处派人带着金利镇系列死亡案的多种检材前往**部物证鉴定中心,要求进行毒物检验。负责此案主检的就是封世珍。根据送检人介绍案情,此前已对死亡人、畜脏器做过多次检验,使用的检验方法既有化学法,又有大型仪器法,仅在鸡胃内容中明确检出氟乙酰胺,但人、畜中毒症状很像是氟乙酰胺所致。这次送来的检材,有死猪、死鸡的胃内容,小食店的米粥和大米,死狗的胃组织,一位病人的尿液,死者陈某的多种生理组织,上游金矿的水样等。显然,此次检验对揭开金利镇人、畜死亡之谜关系重大。
  氟乙酰胺是一种水溶性合成毒物,无色无味,由于此**不易分解,残留期长,易造成二次中毒,1984年**明令禁止生产这类鼠**,但在一些地方受经济利益驱动仍在违法生产。1992年发生的“灭鼠大王”邱满囤状告科学家的官司,就涉及到“邱氏鼠**”中是否含有氟乙酰胺,1995年2月这场官司以邱满囤二审败诉终结。
  封世珍仍然是使用化学法检验。她为了解决干扰问题,采用了大量的空白对照样品,这样,工作量成倍地增加,但可以查明检样中是否存在干扰,在确定无干扰的情况下再下结论。所有检品的第一步处理是进行溶液萃取,这是包**很多步骤的一道工序,对溶剂的控制、酸碱度的控制等,稍不注意就会出错。封世珍连续苦干几天,完成了萃取,然后进行硫靛反应检验。另一位参检人员何毅负责用气相色谱、气质联用等大型仪器,对所有检品的萃取液进行**、有机磷等毒物的逐项排除检测。这期间,高要警方于10月29日又送来一份四天前突发死亡人员陆某的检材。封世珍马上对这份检品进行了处理,按程序进行检验。
  

  11月6日和10日,封世珍将经过浸泡、分离处理的所有检材种类和对照的空白样品分两批送军事**学科学院用核磁共振仪器进行复核检验。因为本单位没有这种贵重仪器。在“邱氏鼠**”案中,作为被告的五位科学家曾到**农**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部物证鉴定中心、军事**学科学院和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等四个权威部门对鼠**进行检验,证明“邱氏鼠**”确实含有氟乙酰胺等**违禁剧毒**。那时,封世珍就知道军事**学科学院能使用核磁共振法检测鼠**。所以,在刚接受此案的检测任务时,封世珍与何毅就商量决定,在按照常规检验的同时,用核磁共振仪器对检品进行复核检验,以保证鉴定结论的准确无误。
  11月21日,封世珍收到了军科院那边的检验结果,她马上与自己这边已用化学法检验出的结果进行了比对,证实所有检验项目完全吻合,当天便电话通知了办案单位。
  由物证鉴定中心出具的鉴定书认定:死猪、死鸡胃内容和小食店的米粥中检出氟乙酰胺和氟乙酸钠,从死者陈某的多种脏器组织检出氟乙酸钠,从鸡胃内容中还检出**,其余检材中均未检出氟乙酰胺等鼠**、农**成分。
  这份鉴定证实,金利镇发生的人、畜死亡**主要是由氟乙酰胺和氟乙酸钠所造成。11月22日,媒体刊载了新华社消息,称广东省高要市金利镇三要管理区牲畜和部分村民相继死亡**原因已查明:是食用了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中毒。那么,鼠**是怎么“污染”食物的?
  当地警方根据群众举报线索,已将嫌疑目标锁定在42岁的村妇杜润琼的身上。经过一系列侦查,警方于12月7日将涉嫌投毒作案的杜润琼和她19岁的大儿子汤友华依法逮捕。12月11日,高要市警方派人将在嫌疑人杜润琼家中搜出的背包、大米、铝锅等可疑物品再次送物证鉴定中心,他们明确提出要求检验是否含有氟乙酰胺。任务还是落在了封世珍身上,由她与吴博韬承担。这次只用四天时间就完成了检验,仍使用硫靛化学法和核磁共振法同时进行,鉴定结论是:从背包、大米、铝锅等检材中均检出氟乙酰胺和氟乙酸钠。
  根据作案人供认和**机关侦查所获得的大量证据证实,自1995年6月,杜润琼和其子汤友华从向鱼塘里投放甲胺磷农**开始了他们一系列的投毒活动,后又购买了含氟乙酰胺和氟乙酸钠的毒鼠**剂“活神仙”,大多在夜里出动,或在菜地的蔬菜叶子背面涂抹**剂,或将**剂灌入牛嘴,或用米、猪油渣、干鱼子搅拌**剂后四处乱撒,后又发展到将**剂倒入小食店煮好的粥里,投放到村民家厨房内或市场的肉案上,总之是像疯子一样四处投毒;认定因这两人投毒共造成163人次中毒入院治疗,死亡18人,还有243头猪、3100多只鸡、300多条鱼、10头牛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80多万元。
  令人震惊的是,杜润琼这么干的动机仅仅是出于**思想。这个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的村妇交代说,她常去当地的庙里去求签问卜,开始是找庙公给她解答签句,后来将签句拿回去自己理解。有一次抽了一条签句,“忽掉正当朝上后,这般佳景乐无殃”,她竟理解为“要铲除社会上的坏人、丑事,才能使自己不遭殃”,由此生出杀掉一批人的念头。又一次抽的签句是“让国江山守阳光”,她认为是签句批评她“如果还不行动,就会把江山让出去,只好在家里守阳光,就会遗臭万年”。于是,她鼓动儿子一块儿开始了疯狂的投毒活动,但她一直没有引起别人怀疑。只是在11月中旬的一天,金利镇一家小食店服务员亲眼见一个当地妇女吃完早餐后,偷偷往店内的一个水壶里投了些东西,报案后检验证实,壶里水中含有大量氟乙酰胺和磷化锌成分!经过大范围逐人摸排,侦查视线才集中到这个平时口碑相当不错的“好人、善人”杜润琼身上。
  封世珍他们第一次的鉴定结果确证了金利镇前段时间发生人、畜死亡的原因是投毒,为办案人员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高要市**局在后来给**部物证鉴定中心的鉴定意见回执中写道:贵单位的鉴定结果确切证实了这次金利三要村民的中毒发病原因……给侦查工作提供了明确的侦查方向,使案件得以在11月24日侦破……
  第二次鉴定结果证实,杜润琼用铝锅搅拌过毒剂,搜出她已拌好毒剂的大米约一千克,背包是用来装投毒物品的。
  1995年12月26日,肇庆市中级人民**以投毒罪判处杜润琼、汤友华死刑。杜、汤二人不服,提出上诉,经广东省高级人民**审理维持原判,于1996年1月8日将二人押赴事发地刑场执行**决。
  ……实际上,在很长时间里,对于氟乙酰胺中毒的检验鉴定,一直是让各地毒物分析人员头痛的大难题。金利镇特大系列中毒案的发生,使封世珍更深切地感到研究新的检验方法已迫在眉睫,必须抓紧。
  1997年,毒化室正式成立进行氟乙酰胺中毒检验方法研究的课题项目组,封世珍不顾年岁已高,主动请缨,带领项目组同志顽强攻关。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她常常是每天实验达13到15个小时,终于在1998年底建立了两种新的检验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大量的实案检验。通过推广培训和召开全国首届鼠**中毒检验技术学术交流会,这两种方法迅速地为全国的同行所掌握,有效地遏制了氟乙酰胺投毒案件猖獗的势头……
佚名
2024-06-09 01:07:14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