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乔安山撞死雷锋后的心理描写(300字)

在一幅已融入历史的照片上,他搂着雷锋的肩膀,他是雷锋最亲密的战友。他们曾同在一个矿山工作,同时参军,同在一连,同在一班,同开一辆车,甚至在天寒地冻的时候,他们同在一个被窝互相取暖。而在那本影响了几代人的《雷锋的故事》中,他只是“小乔”,在叙述雷锋牺牲的文字中,他只是“助手”。他对雷锋知道得最多。
他叫乔安山。

1962年8月15日,雷锋倒在他的车轮旁。

3天之后,公祭雷锋大会在辽宁抚顺召开,10 多万群众自发来为雷锋送葬。

6个月后,**、**、**、**、**等党和****人为雷锋题词。从此,全民性的向雷锋学习的运动在全国展开,并且历经3(多年而不衰。

在各种与雷锋有关的文字电影电视上,乔安山消失了。似乎没有人再想起他,也不再有人关注他的命运。

33年后,我们得知,乔安山心灵上一直背负着“十字架”,凡做事都要问自己:“班长会怎样做?”

找到乔安山可不容易

1995年3月,我去找乔安山。

半夜上的火车,到铁岭已经是第二天的傍晚了。在从沈阳到铁岭的路上,**工程兵某部宣传干事蔡原征给我讲了一路乔安山。

说他们第一次在乔安山替别人看门的小黑屋里,好不容易找到头发已经灰白的乔安山时,乔迟疑地打量着他们,然后说,你们先坐,我去添点火。这一坐就是两个多小时,主人再也没有进来过。

还有一次,一位军报记者铁了心要见到他,整天在乔家泡着,一泡就是五六天。乔安山没辙了,开着长途车跑到邻县躲着。一回家还是撞着了那位锲而不舍的记者。

乔安山跟公司打了招呼,说但凡有记者找,就说是出长途车了。

蔡干事说,这几年几乎所有的记者都让他给撅跑了,他不愿见记者。

车到部队驻地,莫主任说:“先吃饭,先吃饭。”饭桌上聊的还是乔安山。

莫主任说:“我们找到乔安山可不容易。蔡干事在抚顺蹲了7天,小王到沈阳查档案查了几天,谁知他儿子就在我手下当过兵,我当时是他的指导员,找到他儿子才算找到了老乔,就在铁岭,而且就在我们驻地附近。”

蔡干事接着说:“第一次不见我们,我们又去了好几次,他不见就先和他老伴谈。终于有一回,见我们来了,他说:来了,在这吃饭吧,说着抓了一把木耳又出去了。我们当时心又凉了半截。不过这次他回来了。我们一起吃饭,还喝了点酒。就这么采访到他的。”

我急于想见到乔安山,吃完饭就催促他们上路。莫主任说不急,坐了一天车了,先休息一晚上再说。见我不从,又说:“那也好,我跟你们一块去,我想请他来参加我们的五四青年节的活动。”

北京吉普载着6个人往乔家走,已经是晚上了,铁岭市的很多路段没有路灯,黑乎乎的。正是早春时分,这里还很冷。我发现了几辆奇怪的三轮车,像是载人用的,与我熟悉的人力车不同,车夫的座在客人后面,倒着骑的。蔡干事说:“这就是铁岭的‘**驴’,拉着客人在城里转一圈,能挣个一块两块的。乔安山的大儿子现在就于这个呢。”

“生意好做吗?”

“不好做,铁岭这个地方每天能有多少外来人?”

“乔家大儿子原来做什么呢?”

“工人,厂里效益不好,下岗了。”

吉普车颠了几下,拐到路边上的一个小岔道里,道更黑了。司机把车停了下来,说进不去了,下车走吧。我深一脚浅一脚跟蔡干事进了一栋简易楼。

门开了。介绍完了之后我便随蔡干事他们称乔家老两口“乔叔、乔婶。”

乔叔乔婶把我引进门,进门是过厅兼厨房,烧煤的灶很简陋,一堆还没洗的碗筷随意堆在小桌上,一个五六岁的孩子胳膊撑在小椅子上,好奇地看着我们。水泥砌的池子边,一位少妇正在搓洗衣服。我看过像片,认出她是乔家的二媳妇。

没容我细打量,已经被让进了左边的一间屋子。

“坐,坐。”乔婶拉着我的手,把我按在屋里惟一的一张沙发上,然后就忙着沏茶去了。

紧挨着沙发,是两个摞起来的柜子,下面那张是猪肝色的,镂着花边,四个玻璃面上贴着梅花、仕女什么的图案,我感觉那是我爷爷那辈的东西了。乔婶说这是她当年的陪嫁。我仔细端详了屋里的那张木床,好一会儿才辨认出那原来可能是白色的,被磨得没有一点光面了。屋里最现代化的是那台20寸的彩电,搁在两个摞起来的木箱上。

墙上没有别的装饰,却挂着一张雷锋的照片,差不多有12寸吧,镶在镜框里。照片里的雷锋很淳朴稚气的样子,让人有亲近感。小王说原来墙上挂了一圈雷锋的照片,后来部队里想翻拍就给取下来了。

照片就挂在床头,乔安山每天一睁眼就能看见。

我很幸运,乔叔没有拒绝我。

雷锋就死在乔安山眼前

33年前的往事是乔安山心灵的伤疤,结上痂了,一揭开,血还会**来……

乔安山的脸色不太好,黑黄的,皱纹很深,眼睛有些浑浊,似乎还有点肿,声音是沙哑的,像是没休息好。他递给我一本厚厚的大书,说:“这是新出的。”我接过来一看是《回忆雷锋》,是雷锋生前的战友的大量回忆文章。翻了翻,感觉耳目一新。

坐了一会儿,莫主任起身要走,临走时邀乔安山回部队参加五四青年节的活动,跟战士讲讲雷锋。乔安山说:“我一定去,可报告我不能作,你知道,我不会作报告。”

“这些年您给人作过报告吗?”我问。

“没有,从来不去。这些年,怎么说呢,这几年学雷锋的,有些我看不惯,光喊口号了。我这人不会说,我只想着每做一件事情不能给班长丢脸。在家我跟孩子也这么说的,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本书你看了吧,我们原来工程兵的老司令员在临死的时候留下话说,要把雷锋的事迹搞实在,不能把雷锋变成神,弄得谁也不相信。”

乔说,“现在这本扎实。”

我问他原来编《雷锋的故事》的时候有人找他采访过吗,他说:“没有,从来没有。编书的是咱们部队的干事,大学生,来了不长时间,不过他资料很多。”他停顿了一下,有些犹豫地说:“那本书,怎么说呢,按说你们都是干这个的……”又把话咽了回去。

1962年8月15日,抚顺望花区部队驻地。乔安山坐在驾驶室里,双手把着方向盘,朝九连炊事班开过去。

车打了一个90度的弯后驶入了一条**的人行道,右边是九连连部的房子,**边上是一棵杨树,紧挨着杨树是一排一米半高的柞木桩子,中间拉着铁线,是用来给战士晾衣服被子的。乔安山犹豫了一下,没把握是不是会蹭着连部的房子。他把头探出车窗外,冲雷锋减了一声:“班长!”

雷锋跑上前去问:“怎么了?”

“班长,你看看会不会撞上房子?”

雷锋左右仔细看了一遍,然后又问:“方向盘**了没有?”

“**了。”

雷锋走到车的左前方,向乔安山打着手势:“走吧,没事,倒,进,进……”

乔安山挂二档起步,迅速回转方向盘……

车“轰”地向前,左后轮将第一根柞木杆撞倒,铁丝的巨大张力迅速将木杆回弹,重重地砸在雷锋的太阳穴上,雷锋登时倒在地上……

33年前的那个上午,驾驶室里的乔安山根本不知道,在他起步的那一刹那,悲剧已经发生了。而他,将以自己的一生来饰演悲剧中的重要角色。

……乔安山径直把车开到九连炊事班的水管前,跳下车来,扭头发现班长躺在地上。他心一沉,急忙跑过去,抱起雷锋。鲜红的血水从雷锋的面颊喷涌出来。乔安山大喊:“班长!雷锋!”

战友们围了过来,乔安山冲他们嚷着:“快去找连长来!”

连长虞仁昌望着来报信的战士变形的脸,不相信雷锋能出了什么事,10分钟前还活蹦乱跳的呢。他跑到雷锋跟前,看见血泊中的雷锋,急得直打自己的嘴巴。他二话不说,大声命令一位战士:“快去把教练车开过来!”他抱起雷锋一上汽车,教员王广湘立即驾车急速赶往抚顺望花西部**院。车刚停稳,连长背起雷锋上了二楼的急救室。

雷锋体温太高,连长又冲下来买了一箱冰棍降温。

突然,雷锋的呼吸停止了。**生护士赶紧对他进行人工呼吸,好半天才算缓了过来。**生把连长叫到一旁说:“这个人伤势很重,是颅骨骨折,内部出血,生命有危险。”

连长一听眼泪刷地流了下来:“大夫,他是**的好战士雷锋啊!请你们无论如何要千方百计地抢救他呀!”

急救室里,雷锋隔几分钟就**一次,到后来就没有了呼吸。院长命令道:把气管割开输氧气!护士把雷锋的脖子割开了,手却紧张得直哆嗦,无法把气管拽出来。院长推开护士,亲自上前把雷锋的气管拽了出来,插上了氧气管。这时,雷锋的腹部起伏了一下,在场的人精神一振,起伏又停止了。**生不得不再次进行人工呼吸。20分钟后,**生用听诊器检查了雷锋的心脏,沉重地说:“不行了,你们料理后事吧。”

死寂……

刹那间,在场的人痛哭失声!

乔安山坐在**院的太平间里,对着班长哭一阵,发一阵呆,脑子里一片空白。看门人叫他,他也不应,人们只好连他和一屋子的死人一块锁了起来。

一气之下,排长叫上两名战士把乔安山带到连部招待所的一间小屋子里,禁闭起来。两名战士在外面站岗。

乔安山在屋子里不停地抽烟。“雷锋让我给撞死了,我也活不成了,起码是**。”他认定自己完了。

当时政委和指导员从机关赶回来,马上就打听乔安山的下落,一听说被禁闭了,政委立刻下令:“赶紧放人,不能死了一个再死第二个。”他转身对指导员说:“你要负责他的安全,不要让乔安山再发生意外,千万不能再死一个了。”

指导员来到乔安山被禁闭的小屋子跟前,见两名战士持**而立,大声对哨兵说:“你们还站在这里干什么?政委让你们回去,乔安山没事了。”

乔安山一见指导员就放声大哭:“指导员,我有罪啊,这么好的班长让我给撞死了,让我跟班长一起**吧!”

辽宁省交通厅、**、军事法庭等有关机构的人员来到抚顺,检查了事故发生的现场,分析了原因,确认这是一起意外交通事故,而非有意所为。下午,指导员找到乔安山,严肃地对他说:“事故已经调查清楚了,雷锋已经牺牲了,你要化悲痛为力量,不要背思想包袱。”

乔安山又落泪了,他紧握着指导员的手,“指导员,没想到领导把我放出来了,还和同志们一样对待,我只有感谢党、感谢领导,我要用我的全部力量和实际行动,弥补我的罪过,完成雷锋没有完成的任务。”

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乔安山把这句话当作信条,无时无刻不用它来鞭策自己。这一年,乔安山21岁。

“我总觉得对不住班长”

1966年,乔安山离开了部队,转业到了一个新组建的国防工程施工单位。部队原打算留他。他却总觉得心里有个阴影。要去的这个单位可不一般,那是一个军工部门,承担的都是重要的国防工程,每一个去那儿的人都经过了严格的筛选。领导也都是原来的。任务依然是修路、炸山洞、修工程。

“部队没把我当外人,去那儿的人都得表现好才行。部队对我挺好的,真的挺好的。”这句话乔安山重复说了多次。

一直干到70年代初,乔安山才算是彻底脱下军装,来到了铁岭市第五运输公司。几乎没有人知道他是雷锋的战友,他从不提这件事。他把车队里最难开的一辆9米长的大挂车接了过来。“当年班长就是这么做的。”平常一有空,他就把公司扔掉的旧轮胎拿回来,修修补补,接着用。

开大客车跑长途,看见农村的老大娘哆嗦着双手从手绢包着的钱里一毛一毛凑车票钱,乔安山总是不收或少收点,剩余部分自己给垫上。“咱这是**党的车,不应该为人民服务吗?”

连孩子都感觉到自己的父亲和别的父亲不太一样,特别严厉。直到今天,他们还能回忆起小时候,捡到东西了,父亲督着他们站在寒风中等失主来认领的情形。

乔安山人缘好,平时闲下来就给周围的孩子讲故事,讲的多是一个“好爷爷”的故事。说“好爷爷”怎么勤俭节约,把省下的钱寄给被洪水淹了的村子;说“好爷爷”怎么冒雨送奶奶回家;说“好爷爷”星期天不休息参加义务劳动……终于有一天,孩子们围着他说:“我知道了,爷爷,您讲的‘好爷爷’就是雷锋叔叔。”

“雷锋叔叔”永远只有22岁,乔安山的心也永远留在了1962年。他忘不了雷锋是如何教他学文化的,忘不了雷锋瞒着他给受涝灾的母亲寄钱。

每年一到3月5日,或是清明节,或是8月15日,乔安山一定要去抚顺雷锋纪念馆,这**,那瞧瞧,跟班长唠唠。这么多年了,他还是常梦见雷锋。雷锋永远乐乐呵呵的,教他学文化、开车、擦车。

“我不敢看他,总觉得对不住他,可他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似的,还像从前一样待我。”每次醒来,他总是难过得想哭。

大儿子乔伟结婚了,父亲送给儿子、儿媳的礼物是一本《雷锋的故事》和一张自己与雷锋的合影。

1992年,雷锋纪念馆扩建,乔安山请了假,悄悄地搭乘长途汽车专门赶到抚顺,以孙子、孙女和自己的名义,捐了200块钱。回来后,家人直埋怨他,怎么也不打个招呼,不然我们大家都去,还能多捐点。看着祖孙三代都把雷锋放在心上。他觉得这是最大的安慰了。这个8口人的三代之家,连最小的孙子也能张口就背雷锋日记。

却也有人真的就在他的心口撒盐。一次,在铁岭火车站前,乔安山正与一位朋友谈事。过来一人,见到乔安山,大喊:“这不是老乔吗?雷锋不就是你整死的吗……”

乔安山心里淌血。

乔安山有一位好朋友,也是从部队下来的,两人都说是因为对方“特实在”,才成了好朋友的。在铁岭市面粉厂,我见到了这位“特实在”的邵秀民。

“我乔哥活得太难了,啥时闭眼睛了,啥时才能解脱。他简直比雷锋还不容易,雷锋好歹就那么几年,我乔哥可是一辈子。就说上次,在我们面粉厂门口,一辆半截子车把一个男孩的腿给轧了,把脚轧碎了,小凉鞋儿都掉了。乔哥正好路过,他赶紧让自己的司机停车,抱起孩子就送到了**院。**生一看是粉碎性骨折,就要截肢。乔哥不干,说孩子这么小,截了肢,长大了怎么办?这一辈子不就完了?他当时急得快哭了。后来听说孩子的脚保住了。家长来了之后他就走了。到现在那孩子的家长也不知道是谁救了孩子。”

沉默了好一会儿,邵秀民最后说了一句:“他背着十字架,背了33年,还得背下去……”

“最好的事情就是回忆过去了”

乔安山退休两年多了,老伴退得比他还早,全都没到该退休的年龄,因为单位发不出工资来,只好自己回家想办法了。乔家6个人在外工作,有4个人下岗了,开不出支。只剩下两个儿媳妇还能拿到固定的工资。

“按说退休了能拿到300多块钱的退休工资,可现在两三个月也拿不到钱了,单位几乎瘫痪。她就更是一分钱也拿不到了。”乔安山指着老伴说。

“那你们怎么过呢?”

“她卖茶叶,赊销,一月差不多能挣个200块钱。够维持生活的了。”

乔安山说这话时挺知足。

老伴插话了:“这些年他老教育我们艰苦朴素,从来**好的。那天我要拉东西,想坐一次‘**驴’。他说不行,班长没让我坐过‘**驴’。他老是把班长挂在嘴边,一回家就扫楼梯。前儿个五一,他碰上两个走丢的孩子,一手一个,给抱到**去了。今年我不知道上了点假茶叶,全是柳树叶子。他赶紧让拿回来,全给烧了,损失了一百多块。他不会说,可总是默默无闻地做。他说身教胜于言教。”

“别把我夸得那么好。”乔安山打断老伴的话。

“那事我还没告诉你呢,我给他买了一条缎面裤,我说你都50多岁的人了,该穿一点了。他不乐意,直跟我生气,又跟我提班长。”

乔安山小心地用手**着身上的那条裤子,说:“一百多块呢,能买 100斤大米呀!”他转身问我:“你去过最贫困的地区吗?咱们辽河边上有的村子一天只能吃两顿饭,大姑娘也得穿带补丁的衣服,逢年过节才有大米白面吃。我现在顿顿大米白面,住楼房。我爹那辈儿简直不敢想,我挺知足的。”

乔安山退下来以后,跟朋友借了8000块钱买了一辆旧车,谁知开了没两个月,车坏了。无奈,他又帮朋友在市政**公司照看器材,在公司临时租用仓库的一间小黑屋子里住了7个多月,一分钱也没拿到。朋友说企业被拖欠的资金太严重,实在拿不出钱来。他还接着干。说那是朋友,不给钱也得帮这个忙。不过他还是希望能拿到钱,他现在已经没有别的路子了,他得靠这个吃饭。

个体运输急剧发展的时候,国有运输公司却发不出工资来。乔安山说起这事挺生气:“尽搞小动作,给回扣,来了个人就陪吃,8个领导9个人吃,还不都吃黄了!个体车费用小,给回扣就行,咱们不能给,尤其我当调度的时候,绝对不行,这都是**的钱,怎么给?所以咱争不过人家,没办法。”

——“您当调度的时候,是不是把司机都得罪光了?”

——“反正我当调度的时候,如果出车,人家大吃大喝塞红包,我这儿可不行,你回家问问你爹,1960年吃什么玩意儿?急了我就骂他们。他们不愿和我出车,说老头太抠。住店也是,能住就得了呗,干嘛要住那么好的。”

——“您都住什么样的?”

——“两三块的,大炕,这也便于管理。现在年轻人不好管,一出车我就跟年轻人说,咱们住大店,我得看着你们,谁也别想出事。我领你们来,领你们回去。”

———“如果现在还让您回去,管理车队,您打算怎么做呢?”

——“我得用60年代管企业的办法来管理车队。”

二儿子乔兵的单位也发不出工资了,他打算留职停薪,自己出来干。当爹的不愿意。说咱家够吃够花的了,要这么多钱干什么?你才吃了几天干饭,不能冒这个险。乔兵说,我父亲的思想还停留在60年代呢。

——“您是不是常怀念过去?”

——“现在最好的事情就是回忆过去了。”乔安山长叹一口气。“虽然过去苦一点,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好。前些年我出车到河南,路过一个人的家门口,要掏两块钱,说是买路钱,门口的路是他修的。**活着的时候哪有那事,那时候说车有急事,生产队长连夜组织社员修路,让老牛拉着我们的车过去。”

在和乔安山的谈话中,他总对我反复说明一个意思:并不是因为他撞倒了雷锋,他才33年如一日学雷锋的。因为雷锋真的是个好人,真的应该向他学习,“啥时都不能忘了他”。

他跟我说第一任“雷锋班”的班长,退伍回到四川后,买了一辆客车跑运输,自己给自己定了很多规矩,老人不收钱,孩子不收钱,残疾人不收钱。结果,自己往里赔了上万元。

文中提到的邵秀民后来给我来过一封信,说是在山东的电视节目上偶然看到了雷锋班里开14号车的那位战友,太匆忙,没记住姓名地址,只知道现在也是个学雷锋的模范。希望我能帮助找一找他。

他们都是雷锋的战友,对于他们来说,雷锋并不遥远,并不高大,也并不神秘。他只是个实实在在、生气勃勃、热情助人的小伙子,他永远是“班长”。

他们事事以班长为榜样,不喊口号,更无需行政动员,不管是60年代,还是90年代。

他们的人数不多。也许,现在读起他们的故事,人们会认为太久远了。我想,在多元化的今天,尽管人们的生活理想和行为方式千差万别,但乔安山和他的战友们将永远居于被尊敬的人们之列。
佚名
2024-06-17 22:13:43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17 14:39:32

    人物外貌描写300字左右(只描写外貌)

    细致乌黑的长发,常常披于双肩之上,略显柔美,有时松散的数着长发,显出一种别样的风采,突然由成熟变得可爱,让人新生喜爱怜惜之情,洁白的皮肤犹如刚剥壳的鸡蛋,大大的...

  • 佚名
    2024-06-17 08:00:00

    以我身边的雷锋为主题写一篇作文600字

    我身边的活雷锋记得雷锋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的这句话不是人人都能做...

  • 佚名
    2024-06-17 08:00:00

    描写山水风光的优美句子300字

    描写山水风光的好句好段1.晌午,烈日当空,云彩汇聚在一起,形成栩栩如生的图案,有的像花甲老人头上的白发,有的像入口即化使人心旷神怡的棉花糖,有的像怒不可遏,威震...

  • 佚名
    2024-06-17 08:00:00

    帮助老奶奶过马路作文,里面有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今天是星期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妈妈说要带我上街去买鞋,我们就高高兴兴地下楼了。 正当我们准备横过马路的时候,我看到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奶奶也准备过马路,她大约七...

  • 佚名
    2024-06-17 08:00:00

    写一段心理描写,表达自己的心声

    [教材分析]  《心声》是一篇反映校园生活的小说,故事性强,情节鲜明,很接近七年级学生的生活和心理,文中天真、纯朴、渴望亲清的李京京很容易打动学生的心,引起感情...

  • 佚名
    2024-06-17 08:00:00

    描写高安华林山的诗

    高安名胜华林山,风景秀丽美名传。一江碧水向大海,好山好水好诗篇。

  • 佚名
    2024-06-17 08:00:00

    描写 油画《父亲》 300字左右

    罗中立从八十年代初期以来一直坚持着油画艺术的乡土主义立场。他早期的巨幅起级写实主义作品《父亲》曾经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艺术理想和进程。《父亲》一画曾获“**青年美展...

  • 佚名
    2024-06-17 08:00:00

    描写爸爸外貌、爱好、特点的300字作文

    我的爸爸今年三十六岁,他长得很帅气,瘦高的身体,总喜欢留着平头,乌黑的眉毛下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微微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黝黑的皮肤,我经常开玩...

  • 佚名
    2024-06-17 08:00:00

    求帮老爷爷推车的动作描写过程,300字左右

    帮卖红薯的老爷爷推车日记 - 800字  “啦啦啦——”我背着书包,迈着轻快的步伐,踏着“无限好”的夕阳,一路上哼着各式各样的流行歌曲,兴高采烈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 佚名
    2024-06-17 08:00:00

    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理描写的片段,5段!(只要五十字左右!!!)急用,,作业!

    三十分啊! 草。。。。。刚刚答得四段了。。。。那人却打电话过来,,全不见了。此时的天空是如此阴沉,那风吹不走那层云,连一丝阳光也透不出来,风儿悄悄地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