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说是最有文化的出错,孔府大门的对联中竟有两个**

孔子的最高**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大同”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畅行,“天下为公”,因而能“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矝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阴谋欺诈不兴,**祸乱不起,这是一幅理想化的传说中的尧舜时代的原始社会景象,也是孔子憧憬的最高理想社会。“小康”社会是孔子主张的较低的**目标。“小康”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隐没,“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与这种贫富不均、贵贱不等相适应,产生了一系列的典章制度、**道德,“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立田里,以贤勇知”,相应地还要设“城郭沟池以为固”,由是,“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这种社会显然没有“大同”世界那样完美,但有正常秩序,有礼、仁、信、义,所以称为小康。这种社会实际上描述了“私有制”产生后的阶级社会的“盛世”。大家都知道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倡导的儒家思想是我国2000多年中的封建王朝,是统治者所极力推崇的正统思想。历代王朝的统治者,在极力推崇孔子思想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抬高孔子的社会地位,给予了很高的身后追封,并且对后世子孙也恩宠备至。汉元帝加封了孔子的第十三代嫡长孙,孔霸为关内候,食邑八百户,并赐住宅一处,黄金两百斤。
而宋仁宗加封了孔子的第四十六代嫡长孙,孔宗愿为衍圣公,后来宋徽宗又加封为世袭衍圣公。从此孔子的后世嫡长孙一直世袭衍圣公爵位,明朝统治者又在世袭衍圣公的基础上,加封了衍圣公为当时的朝廷一品大员,并位列文官之首,这个时候的孔氏家族进入了最为显赫的极盛时期。历代孔氏衍圣公都在山东曲阜市的衍圣公府居住和办公,又简称孔府,位于孔庙的东侧。最初建于公元1377年,在新**成立之后多次的重修,现在是我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府占地面积有240亩,为明清时期建筑风格,府内包括厅 、堂、楼、轩共463间,九进院落。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典型的内宅和官衙相结合的建筑形式。孔府也被当时的人和后世称赞为“天下第一人家”。
整座孔府位于曲阜城的正中央,孔府正门悬挂着的蓝底金字“圣府”匾额是明朝的宰相严嵩所写,而两侧的柱子上悬挂着清代才子纪晓岚所写的一幅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幅对联的话,就会发现对联上的“富”字少了宝盖头上的一点,“章”字的最后一竖破日而出。这两个字都不是繁体字,因此后世都认为它们是**。写到这里我们不禁会反问,堂堂《四库全书》的总编纂官纪晓岚写的一幅对联中,竟会有两个**,而且还是两个很常见的字。这肯定是不可能的,那是为何呢?据史书专家解释:“富”字宝盖少一点,则称为“富贵无顶”,暗指衍圣公府的富贵是无边无际的。“章”字的最后一竖破日而出,则称为“文章通天”暗指孔子的儒家学说是能够和天地并存,日月同光的。因此这无疑是**最有文化的出错。
佚名
2024-06-07 09:41:43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