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交响诗的代表作品

李斯特在19世纪50年**了《山上听闻》、《塔索》、《前奏曲》、《普罗米修斯》、《英雄的葬礼》、《匈牙利》、《哈姆雷特》、《匈奴之战》和《理想》等12首交响诗,晚年又写了1首《从摇篮到坟墓》;除《匈奴之战》取材于德国画家w.von考尔巴赫的壁画外,其余大多以文学作品(诗歌、戏剧)为题材。形式灵活多变,常常把奏鸣曲式、变奏曲式和回旋曲式的结构原则糅合在一起,并广泛使用主题变形的手法,从一个或几个基本主题蜕变出形象迥异、性格不同的派生主题来。这种混合曲式的结构原则和主题变形的表现方法,常为后起的交响诗作者所师法。
李斯特写过十三首交响诗,这些作品的内容,大多取材于诗歌、戏剧或绘画;总谱的前面常常有一篇序言,说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主题思想,或引用有关诗文,说明作品的题材内容。这一篇序言或引用的诗文就是作品的标题。例如李斯特的第三交响诗的题目是《前奏曲》,它取材于法国浪漫派诗人拉马丁的《诗的冥想》,总谱前面刊登了李斯特根据这首诗写成的序言,作为这首交响诗的标题。序言的全文是这样的:“我们的生命除了是用‘死亡’唱出第一个庄严音符的无名歌曲的一组前奏曲以外,还有什么呢?爱情是每一颗心中的朝阳,但最初的幸福和欢乐,怎能不受暴风雨的袭击,以致好梦被惊破,祭坛被摧毁;在残酷的打击下,怎能不冲出暴风雨,投入宁静的乡村生活,从回忆中去寻求安慰呢?可是人总是不能久安于大自然怀抱中温和的隐退生活的,当小号吹出警报的信号时,他立即冒险上阵,不管号召他去参加的是什么样的战斗行列;为的是在战斗中完全恢复自信,并获得充分的力量。”
拉马丁的原诗充满着对人生的怀疑,流露出消极悲观的思想。李斯特按照自己的观点来解释拉马丁的诗,把诗中所写人生道路上的各个阶段,看做是“一系列的前奏曲”,把它们描绘成一幅幅鲜明生动的生活图画;尽管因遭受打击而灰心丧志,最后还是肯定生活,并信心百倍、活力充沛地投入了生活。李斯特根据表现标题内容的需要,灵活地运用奏鸣曲式的原则。全曲所有的主题都脱胎于一个有调。这个音调包含三个音,是从表示疑问的语言音调概括而成的。从这个音调蜕化出来的各个主题,每次再现的时候,都作了种种不同的变化,用来表现不同的形象和意境。这种手法,叫做“主题变形”。这“主题变形”是李斯特在协奏曲和交响诗等作品中常用的手法,也是李斯特以后的各种标题音乐中常用的手法。
他的第三交响诗采用自由的奏鸣曲式。开头是行板的引子,音乐用疑问音调提出了一个探求人生真谛的哲理性的问题。主部是庄严的行板,表现生命充满青春的活力,犹如旭日方升。连接部是一个抒情主题,表现爱情的温暖和幸福;它从主部的c大调转向副部的e大调。副部也是表现爱情的抒情主题,它出现在e大调上。展开部描写生活道路上的暴风雨,音乐素材也是疑问音调的发展。这段音乐用了许多造型手法,大提琴上下起伏的半音阶旋律、木管乐器**乐器尖锐紧张的不协和**,加上铜管乐器的呼啸、定音鼓的轰鸣,描写风起云涌,电闪雷鸣。当音乐发展到高潮时,木管乐器**乐器上的半音阶下行。犹如暴风骤雨,震撼人心。展开部后面的插部,是一首描写乡村生活的田园曲。暴风雨渐渐平息,大地上雨过天晴,双簧管吹出一个明朗安静的曲调,好象牧人的笛管在演奏。这个曲调是呈示部中连接部主题的变形。在插部中。我们还可以听到显示部中副部主题的变形。副部的爱情主题。现在变成了田园曲了。田园曲逐渐变得激动起来,成为一首进行曲。铜管乐器吹出了战斗的号声,它号召主人公去迎接新的生活和斗争。这号声一是连接部主题的又一次变形。
下面是倒装的再现部,其中首先再现的是副部。副部主题在这里又一次变形为战斗进行曲。最后出现的是主部主题,它象在呈示部中一样,没有变形。表现主人公在战斗中恢复了自信和青春的力量。 李斯特认为:“标题能够赋予器乐以各种各样性格上的细微色彩,这种色彩几乎就和各种不同的诗歌形式所表现的一样。”所以他称他的单乐章标题交响音乐为“交响诗”。李斯特的《山间所闻》、《前奏曲》、《马捷帕》、《理想》、《从摇篮到坟墓》等交响诗,都是以诗歌为题材的、表现诗的意境的作品。也有一些交响诗,是以绘画为题材的,或者是描写自然风光的,可以称为“音画”、“交响画”或“交响音画”。**作曲家鲍罗廷的《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就是一幅交响音乐的风俗画。
这是一首描写吉尔吉斯草原风光,并从中表现爱国主义思想的交响诗。鲍罗廷在总谱前面,写上了这个作品的标题:“在平沙漠漠、一望无际的中亚细亚草原上,传来了不大听见的俄罗斯和平歌声。从远处可以听到马和骆驼的脚步声,以及东方曲调的奇异的歌声。一个土著的商队渐渐走近。它在****的保护下,穿过无边的沙漠,平安自由、无忧无虑地赶着路。商队渐走渐远。**人的歌声和亚洲人的曲调结合在一起,构成共同的和声,它的回声逐渐消失在草原的空气中。”
乐曲一开始,小提琴奏出了绵延不绝的高音持续音,描写草原的空旷气氛以此为背景,单簧管吹出了悠长的俄罗斯曲调(a大调),由圆号在移低大六度的调上重复着,好象是飘荡在草原上的回声。接着,大提琴和中提琴的拨弦,描写远处传来了马和骆驼的脚步声。在这个背景上,英国管吹出了装饰得很华丽的东方曲调(a小调)。当我们再一次听到单簧管吹出俄罗斯曲调,并由圆号呼应着这个曲调时,已经有了丰满的和声。接着,俄罗斯曲调由全部乐器强有力地奏出,描写****来到近处。英国管和大提琴再一次演奏东方曲调,并由小提琴在不同的调上重复着。然后,两个曲调用复调的手法同时结合在一起,描写土著的商队和俄罗斯**相逢在草原上。在这段音乐中,俄罗斯曲调由双簧管吹奏,东方曲调先由小提琴演奏,后来移到大提琴上。最后,在尾声中,由圆号和各种木管乐器轮流吹出俄罗斯曲调的片段,描写歌声渐渐消失在草原上。 上面介绍了取材于诗歌和描写自然风光的交响诗,现在让我们再来听一首取材于雕塑的交响诗——瞿维作曲的《人民**》。这是一首史诗性的交响诗,表达了人们站在人民**前,缅怀先烈的英雄业绩,胸中激荡着无限崇敬景仰之情。人民**是为纪念我国一百多年以来在反对内外敌人的**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而建立的。碑座四周镶嵌着用汉白玉雕刻成的八块**历史浮雕,即“焚烧**烟”、‘金田村**”、“武昌**”、“五四**”、“五卅运动”、“八一南昌**”、“**敌后游击战”和“胜利渡长江,解放全**”。这首交响诗并没有描写每一幅浮雕所表现的具体**历史**,而是概括地抒写了人民英雄们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和高尚的**情操。
全曲用奏鸣曲式写成。缓慢的引子先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齐奏深沉严肃的低音曲调,表现人们瞻仰人民**时的悼念和沉思;然后小提琴和中提琴奏出清澈明朗的**进行,表现对人民英雄的敬仰心情。
主部是一首英勇果断的战斗进行曲,运用了模仿复调的手法。各声部此起彼落,表现英雄们为**事业勇往直前的斗争形象。副部是一个民歌风格的主题,表现英雄们宽广的胸怀和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
副部通过变奏发展表现热情激动的形象,随后情绪逐渐平静下来,音乐进入了展开部。在展开部中,主部的斗争形象得到了积极的发展,变得气势奔腾,锐不可当。作者在发展主部时用了“赋格段”的手法。展开部的最后一段用扩大了的节奏发展主题,在定音鼓和低音弦乐器的伴奏下,四个吹着阻塞音的圆号互相模仿,一步步走向高潮,描写**斗争的风起云涌;再接再厉。再现部就在高潮上开始,其中主部和副部互相渗透,都有了新的发展。当主部进入最高潮时,小号和长号用激昂慷慨的音调,吹出副部的旋律,伴随着一声锣鸣,描写人民英雄的壮烈牺牲;然后音乐转入慢板,木管乐器**乐器奏出引子的主题,和圆号互相对答,表现出无限悲痛的心情。这是再现部中一个富于戏剧性的转折。再现部中副部的音乐形象,由回忆变为景仰,中间加进了主部的音型,表现出踏着烈士血迹继续前进的思想。尾声是主部主题的变形,变成了大调的庄严快板,表现广场上人民群众对英雄们的歌颂。 19~20 世纪的欧洲许多著名作曲家都写过交响诗,东欧和北欧各民族作曲家的交响诗常用本民族的历史、地理、文学题材寄寓爱国主义思想,如b.斯美塔纳的《我的祖国》由6首交响诗组成,讴歌了祖国的壮丽河山和光荣历史;a.德沃扎克的《水妖》、《午时女巫》、《金纺车》和《野鸽》是根据捷克诗人k.j.爱尔本(1811~1870)的民间叙事诗《花束集》所创作的一组民族交响叙事曲,而他的《英雄之歌》则表现了英雄人物的刚毅豪迈气概,以及他们的斗争和胜利;j.西贝柳斯的《库莱尔沃》和《勒明基宁》四部曲都是取材于芬兰民族史诗《卡勒瓦拉》(一译《英雄国》)写成的交响诗,而他的《芬兰颂》则是反抗帝俄统治的爱国主义作品。
r.施特劳斯称他的《唐璜》、《麦克白》、《死与净化》、《查拉图什特拉如是说》和《英雄的一生》为“音诗”,是交响诗的别名;西贝柳斯的某些交响音乐也用了这个名称。此外,音画(如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荒山之夜》)、交响画、交响素描、交响图景、交响叙事曲、交响传奇曲、交响童话(如普罗科菲耶夫《彼得与狼》、交响幻想曲等体裁也属于交响诗的范畴。

佚名
2024-05-31 20:35:37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5-31 13:07:07

    李白的诗有什么特点?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李白的诗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豪侠的气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扬奋发的典型音调。李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多...

  • 佚名
    2024-05-31 01:58:02

    李白的诗有什么特点?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豪放飘逸,浪漫主义。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

  • 佚名
    2024-05-31 16:35:26

    刘禹锡的代表作品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

  • 佚名
    2024-05-31 22:43:58

    陶,瓷制品如何区别?其代表作品都有那些?

    一、烧成温度不同陶器烧成温度一般都低于瓷器,最低甚至达到800℃以下,最高可达1100℃左右。瓷器的烧成温度则比较高,大都在1200℃以上,甚至有的达到1400...

  • 佚名
    2024-05-31 05:00:31

    李春玲的代表作品

    课题(1)**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控股股东利益的上市公司资本运营研究(03**y019)(2)**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利益流动研究(**...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历史朝代古董代表作品

    石器 石器是人类最早使用且最普遍而常见的器物。**从古至今,众多的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方国及其后裔山戎、北狄、匈奴、东胡、鲜卑、乌桓、突厥、回纥、柔然、契...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悟真**真人的代表作品

    西江月(十二之一)内**还同外**,内通外亦须通。丹头和合类相同。温养两般作用。内有天然真火,炉中赫赫长红。外炉增减要勤功。妙绝无过真种。西江月(十二之二)此道...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曾仕强教授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曾仕强教授的代表作品如下:《大易管理》、《管理大道》、《胡雪岩经营管理专题》、《曾仕强剖析三国演义》等。1、《大易管理》堪称**式管理的总源头,通过它可以参透*...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五位著名诗人的所有资料及代表作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汉赋的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贾谊 《吊屈原赋》(后被视为“文”)《鵩鸟赋》枚乘 《七发》(后被视为“七体”)《柳赋》《梁王菟园赋》司马相如 《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杨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