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 以至于无 是什么意思?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的意思是:”求学的人,其情欲文饰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欲文饰则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又减少,到最后以至于“无为”的境地。“

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八章,原文节选: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译文:

求学的人,其情欲文饰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欲文饰则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又减少,到最后以至于“无为”的境地。按照自然规律去做事是没什么不能做成的。治理**的人,要经常以不骚扰人民为治国之本,如果经常以繁苛之政扰害民众,那就不配治理**了。

扩展资料:

义贯注解

“为学日益 ”,学问是靠知识、读书、经验,一点一滴慢慢累积起来的。今天懂一点,明天再懂一点,后天又懂一点,多一分努力就多一分的收获,这就是做学问。人为的学问是有为法,是有为之道,要慢慢累积增加起来,不是一步登天。

“为道日损”,学道与做学问相反,是要丢掉,“日损就是一天丢一点,明天再丢一点,什么都要放下丢掉。修道的人,经常笑自己,一方面有**学道,一方面又不肯放弃读书,爱读书就是最大的**。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一切都空,空到了最后连空也把它空掉,空到一无所有;然后无所不有,一切皆知,一切皆有,就是这个简单的道理。文字很简单,意义也很简单,一说就明白了。问题是,做起来很难!如何能够把自己损之又损,放弃了又放弃,放到了一无所有之处,才能到达无所不知无所不有的境界!

老子在这里清楚地告诉我们,人生在世能够学问成就,或修道成就,就要有两种能力:“提得起”是做学问要“为学日益”;“放得下”是修道要“为道日损”,一切放下。

但是普通一个人,能够具备这两种能力,两种智慧,两种勇气,所谓智勇双全,就太难了。普通的人,叫他做学问,才用功读了一个礼拜的书,便觉得很累,就停下来去玩了,为学不能日益。

去修道做工夫的话,放不下,刚打坐几天,又觉得一天到晚坐着,淡而无味,浪费时间,也要跑出去玩玩,所以“为道日损”也做不到。因此,一般人多半都在为学未益、为道未损的情况下,提也提不起,放也放不下,就那样过了一生。

佚名
2024-06-07 01:26:43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7 06:44:06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是什么含义

    《老子》中的名言颇多,其中就有“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句话,如今有不少人理解为“治学越多,离道越远”,也就是把它作因为关系看待。前些年某报学术批评版就有一篇以...

  • 佚名
    2024-06-07 00:20:45

    服装裁剪损耗是什么意思

    服装的裁片不可能是标准的矩形(例如衣袖裁片上端就是弧形),所以在布面上拼放裁片都会有一定的面料浪费,称之为”服装裁剪损耗“,而一个好的版师(裁片放置师)会做到合...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毫发无损是什么意思

    连一根头发都没有受伤。形容:一点伤害都没有,很安全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损友圈神像偷羊什么意思

    增加收入用的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毫发无损是什么意思

    一点损伤都没有毫是毫毛,发是头发,就是连毫毛头发这样细微的部位都没有损伤。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破财损丁"是什么意思?

    释意:破财指遭遇意外的损失,如失窃等。损丁指的是人员受伤害。比喻有灾祸或者不好的事情。读音:pò cái sǔn dīng造句:1、做人要本分,不要招来破财损丁...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侵权责任法为什么要以填补损失为原则

    因为,《侵权责任法》将维护“权力”的权益设为被保护对象的始终。因此,除了欺骗和**等民事侵权行为,最大的侵权责任现象是商业产品或行为的欺诈,以及具有行政权力的公...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为什么带了玉器后总是生病和损财

    你带的东西应该是有些化学物质,伤人的,与玉无关,人为的,望你多学,少买,找行家买,祝健康。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电损”是什么意思?

    广义来讲,在电路中,电能总作用功减去用电设备额定功耗之外的电能损失。也是指电流作了其它无用功而出现的电能耗损。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为道日损,为学日益怎样理解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出自老子的《道德经》。 “学”是指知识或技术,具有有限性、易把握性和可传授性。“道”是指自然、天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