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什么是儒家,什么是道家?

儒 家

  儒家是**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做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一般来说,特别是先秦时,虽然儒家是最有影响的学派,但也只是诸子之一,与其它诸子一样地位本无所谓主从关系。

  儒家的起源——

  《汉书·艺文志》:"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叙尧、舜,**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
  有人认为儒者是指一种以宗教为生的职业,负责治丧、祭神等各种宗教仪式。"儒本求雨之师,故衍化为术士之称"(《国故论衡·原儒》)。
  《说文解字》:儒,柔也,术士之称。据郭沫若考证,"儒"本是鄙称,儒家这一称号,也不是孔子自家封号,而应是墨家对孔子这一学派的称呼。
  庄子后学评论儒家,"**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以上忠于世主,下以化于齐民。将以利天下"(《庄子·渔父》) 。

  儒家创始人——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家,对**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也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人。
  《史记·孔子世家》载:"自天子王侯,**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可谓至圣矣!"

  儒家的发展——

  儒家在先秦时,和诸子地位平等。而且,在秦始皇时受到重创,便是所谓的"焚书坑儒"。再至汉代,汉王朝以继承三代中原文化正统为其文化建设的基本路线,而这三代中原文化正是儒家六经,孔子以继承华夏民族文化著称,因而儒学本身便是华夏民族的文化精华。由于宗经而尊儒,这也是儒家交上好运的原因之一。 孔子作古,"儒分为八"(《韩非子》),其中主要有两派,一是孟子出子思一系传道,二是荀子出子夏一系传经,这便是先秦儒学……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降,先有今文经学为官方经学。《汉书·艺文志》载:"武帝末,鲁共王怀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此后,便有了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分。古文经学家提供了阐释学的一重经典**,便是"我注六经",以文字训诂、名物考释等为手段来阐释文本的意义,这种偏重学术问题不注重**人生的考据学,到乾嘉时代盛极一时。今文经学家也提供了阐释学的一重经典**,便是"六经注我",借助经典来阐述时代精神或者发挥自已的新见解,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便是沿着这一路数下来的。之后古文经学一代**郑玄以古文经学为主,兼纳今文经学,结束了相争两百年的今古文之争,"郑学"而后延绵。除汉代今古文经学外,魏晋南北朝时有"南学"与"北学";唐朝又有融"南学"和"北学"于一炉的义疏之学,这便是汉唐经学……
  至北宋,儒家学者为应付佛老的挑战,便抛开了汉唐儒家偏重学术问题不注重**人生的形式。以直接了当的形式来阐述经典中的义理,讨论人性、人心、天命、理气等等形而上的哲学命题。这便是"理学"。但理学也包括了明清两代的理学和心学,所以又称"宋明理学",其派别很多,周敦颐"濂学"、邵雍"象数学",二程"洛学"、张载"关学",朱熹"闽学",陆王"心学"等……
  到五四时期,虽然儒学遭到空前大难,但现代新儒家已经萌发。在一片"打倒孔家店"的声浪中,在儒学受到空前挫折的背景下,梁漱溟挺身而出,为孔子辩护,揭举儒学复兴的旗帜,成为新儒家的前驱。
  广泛意义上的新儒家有:第一期主要人物有梁漱溟、熊十力、贺麟、张君劢、钱穆、冯友兰,第二期牟宗三、徐复观、唐君毅、方东美,第三期杜维明、刘述先,第四期也已出现,但还未经学术界定论。从那时到现在的80多年中,以此为志业者大有人在,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现代新儒学已成为20世纪**的三大重要思潮之一(另一是马克思主义派,一是自由主义的西化派)。
  现代新儒家有"儒家资本主义"的说法,而且预言二十一世纪,儒家将在继秦汉儒学、宋明理学后,经过创造性的转化,迎来第三次辉煌的大发展。

  儒家在近代的没落——

  儒家思想以传统封建社会为物质承担者,而传统封建社会以儒家思想为精神承担者,传统社会的瓦解,致使孔子权威丧失。当**被西方列强的大炮轰开国们时,近代便开始了反孔运动,经历了太平天国的农民**思潮、资产阶级革派的**思潮,以及达到高潮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八十多年前,时人发愤于国之积弱,诟龟呼天。一批深受西学影响又急欲救亡图强的激进青年,以胡适、**为主将,发起了一场**近代以来反孔非儒的高潮"五四运动"。运动员们抱着"打倒孔家店"的决绝姿态,否定了作为中华两千多年文化主流的儒学。
  众所周知,在"五四运动"发起后至今,其间又遭"**"最后一劫,这场充满强烈**目的色彩的"儒法斗争"、"批林批孔"的"**"运动,使儒学历经空前的厄运。亿万人民(其中不乏文育)高喊"打倒孔老二"的噪音充斥在**的大地上,就这样使孔孟儒学乃至孔孟本人蒙上了不白之冤。至此,历五四,经**后的儒家所有学说,似乎全是恶名昭著,不屑一提。甚至于一些人一听说是"儒学"、"孔孟之道",就怒斥为"腐儒"、"孔老二",神经紧张地象似拉上弓弦的箭矢,不分青天红皂白大加诋毁。

  儒家经典——

  儒家经典主要有儒学十三经。儒家本有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
  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
  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尔雅》,共十二经;
  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
  《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后来的《四书》指是指《大学》(《礼记》中一篇)、《中庸》(《礼记》中一篇)、《论语》、《孟子》,五经则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儒家主要代表人物——

  孔子、孟子(稳坐儒家第二把交椅)、荀卿、董仲舒、程颐、朱熹(继孔子后最博学的大儒)、陆守仁、王阳明。

  儒家的特征——

  其一、以孔子为先师,为思想领袖;
  其二、以《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等书为经典;
  其三、在思想上形成了仁与礼的一种张力结构;
  其四、由内圣而外王,通过内体心性成就外王事功之学;
  其五、尤注重人与人之间**关系,并将之运用到**实践中,成为指导性的原则。

  道教是**的传统宗教,一般人称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宗教。正式形成于公元1世纪(东汉中期)。道教在**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综合了方仙道、黄老道某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而逐渐形成的。它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以老子为教祖,称“太上老君”。道教信徒供奉许多神。道教神仙的排列次序反映**封建社会王权统治体系。道教主张“重人贵生”,追求现世生活的美好,鼓励信徒积极生活,对社会抱入世的态度,因此,道教是主张“入世”的宗教。道教主要有全真派和正一派,全真派道士、道姑也必须素食、独身、住庙。
佚名
2024-06-09 03:16:35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9 21:14:28

    易经是道家还是儒家

    易经既是道家的,也是儒家的。《易经》,承载了历史使命和任务,虽不乏文采和哲理,是道家重要经典之一,相传系周人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

  • 佚名
    2024-06-09 05:04:37

    儒家的“五经”之首、道家的“三玄”分别是什么?

    《周易》名列五经之首,三玄指《老子》 、《庄子》和《易经》。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道家、法家、儒家、佛家各有不同,它们又在追求什么??

    道家修今生,佛家修来世,儒家重仁义,发家重刑罚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最根本的冲突是什么?

    《儒道》儒家思想治世学,道德经里庙堂约。半部论语安天下,效法自然真如铁。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太极图是道家的还是儒家的标志?

    道家。  《太极图》据传是宋朝道士陈抟所传出,原名《无极图》。陈抟是五代至宋初的一位道士,对内丹术和易学都有很深造诣。据史书记载,陈抟曾将《太极图》、《先天图》...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易经到底是道家还是儒家

    宗教道教易经》指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及周代的《周易》,这三部经卦书统称为易经。其中《连山》、《归藏》已失传,传世的只有《周易》一本。从本质上来讲,《易...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和兵家**思想分别是什么简要

    墨家:兼爱非攻道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儒家: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法家:以刑、法,进而集权、极权兵家:慎战,每战必胜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主张各有什么合

    儒家:主张修身、治家、平天下。以“仁”为本。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有利于和平年代休养生息。墨家:兼爱、非攻。适用于平民阶层。法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是...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道家、佛家、儒家的善分别是什么

    道家:道法自然,上善若水 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佛家:诸恶莫做,诸善奉行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不妄语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茶文化融合了儒家道家佛家的什么思想?

    **茶文化的形成有着丰厚的思想基础,它融合了儒、佛、道家思想和精华。儒家的“中庸和谐”学说,以茶修德;佛教的普度众生,以茶修性;道教长生观、养生观与“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