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什么是道家学说

道家思想的起源,《汉书·艺文志》中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个人认为《汉书·艺文志》中所说的“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基本上不可信!“道家者流盖出于隐者”这是目前公认的说法,所以又有人认为“道家思想”是“隐士之学”也不无道理。

不管道家起源为何,他们也绝不是社会**的积极参与者,他们从旁观察世事,认真思考宇宙的真像,使用高度抽象且不带意识形态的执着的语言去描述“天道”与“人事”变化的法则,他们的专长在于:“原理性的研究”。

作为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的起源很早,在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而其师承,广成子,出身更耐人寻味。现在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理论的是老子。但从《道德经》(即《老子》)、庄子等人的文献中透露出的情况看,道的思想并非始于老子。老子的《道德经》很明显是受了更早时期含有“道”思想的《伊尹》、《太公》、《辛甲》、《鬻子》等书的影响,特别是受到了《易》的思想的启发。但,老子第一次在《道德经》中对“道”作了详细而全面的阐述,所以说老子确立了道家学说也是正确的。

道家思想首先彻底**了儒家思想中的“社会哲学”道路,而是直接从“天道运行”原理引申出了以“自然”、“中性”为主“道”的哲学。“天道运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道”的哲学即在于:在解释清楚这一原理性内涵基础上,进而提出一个“活泼、自在”的世界空间。透过对这样一个世界运行秩序的“无定限、无执着”的认识,从而发展出一个与儒家的社会哲学迥然不同的观点,即认为:社会只是一个存在的客体,在其中生存的人们,应该有自己独立自在的自由性,而这种“自由性”不受任何意识形态的的束缚。从根本上说,道家思想并不否定儒家的社会理想,但又不同于儒家思想,它对于社会责任的态度并不先存立场,而是更尊重人的“自主性”与“存在”的定位。

道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道家思想重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解放”有两重含义:一、是人“知识能力”的解放,二、是人“生活心境”的解放。对于前者道家思想提出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对于后者道家思想提出了“谦”、“弱”、“柔”、“心斋”、“坐忘”、“化蝶”等去面对世界。

无法否认,道家的社会哲学不是“积极进取”的,这是因为在道家看来社会只是“天道”的过程而不是目的。道家认为儒家的社会理想是合理的,但不是绝对的!因为天道变化,本身并无所谓绝对的“是非善恶”,所以认为并不需要提出一套决定性的社会理想,强调得更多的是在“社会中生存的智慧原理”,而这种智慧又应该是在任何历史环境的社会中都行之有效的生存之道。

关于道家思想的发展,奠基人无疑是老子,关于老子的生平基本无考,就连老子究竟是谁都有三种说明,分别认为是:李耳(早于孔子)、老莱子(与孔子同时)和太史儋(后于孔子)。老子的思想都在《道德经》中。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一种“有物混成”且“独立自存”的宇宙起源论,还提出了世界存在与运行的原理是:“反者道之动”,而对于存活于其中的人类而言,应该学习的就是“处世”的智慧。在书中老子提出了很多的**、社会与人生哲学观点,但重点都在于“保身”而不在于文明的“开创”。可以说他是以一套出于“智慧之道”的社会哲学与理论来应对混乱的世局的,而无意制造社会的新气象,因为在老子看来那些都不是“大道的根本”。

老子之后就轮到庄子。庄子也是道家思想最重要的开创者,所以“道家思想”又称“老庄哲学”。庄子的思想与老子的思想有所不同,主要在于:庄子更详尽地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可开创能力,包括智慧上、认识能力上和身体能量上等等。庄子同样站在“天道自然”的基础上,提出了从人的“自我修养”到面对整个“社会**”的处世之道。《庄子》的内七篇是全书的重点,是庄子从“世界观”到“知识论”到“工夫论”再到“社会哲学”的内圣外王之道。

庄子之后就是列子,但现存的《列子》八篇并不是列子所作,而是东晋人张湛所作,可以说这本书反映了战国至魏、晋之间的道家思想。在书中对原本道家思想中“无为”的人生观有所改造,它强调人在自然天地间的积极作用,并认为人在一种“不任强使力”的生存状态下,“不忧天、不畏天”才是最好的生存状态。

到三国时代,当两汉经学的发展已到尾声,社会**一直处在**与不义的环境中,知识份子普遍转向玄学清谈的风气时,王弼以其对老子思想的深切体悟,注解了老子《道德经》一书。王弼的《老子注》中注重“体用之分、有无之别”,诠释出了:“贵无”的精神,并以此原理注解《易经》,将易经的研究方向转以纯粹的玄学思想。

到了西晋,郭象注解了《庄子》,在他的《庄子注》中主张:“独化”理论。这是一种从高度抽象思想中发展出来的玄学理论,在这种理论中认为:宇宙万物都生于偶然的“玄冥”境界,因此提倡一种“物无大小、各顺其适”的思想,主张平等尊重每一个生命的人生观。

西晋之后,道家思想就没有什么发展了。但道家思想自它诞生起就在**和思想文化上的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先秦时代,老、庄整理出了道家思想的纲领后,道家的“形上”思想的深度立刻影响了儒家与法家。儒家的《易传》与韩非子的《解老》都是在其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在社会**上,道家思想则要到汉初才被正式试验。这主要是因为在经历了春秋、战国、灭秦、楚汉之争之社会战乱终告停止之时,人们终于发现“争强”的害处以及“休养生息”的重要,于是老子的**、哲学观点才被重视。而等到西汉强盛,君王开始好大喜功,争战的岁月再度启幕,时代的风气再度转变,道家思想再次被丢到一旁!等到魏晋“清谈之风”兴起,道家思想又开始了它的生命力。在西晋之后,道家思想逐步被道教、易学与儒学所吸收与借鉴,最后逐渐被取代。
佚名
2024-06-06 18:16:36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6 23:02:24
  • 佚名
    2024-06-06 09:20:55

    看到楚良才的一个讲座说周易是儒家学说、道家学说等学说的源头,请问是吗?有依据没有?

    有依据的。《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意思就是...

  • 佚名
    2024-06-06 16:54:31

    为什么都说道家是“伪科学”

    道家从来不是什么科学,是一种哲学治国处事的方法。真正的道家是“人君南面之术”“道家”概念从最确切的史料来讲,指得是先秦两汉盛行的“黄老”道派,作为最具有齐国特色...

  • 佚名
    2024-06-06 23:19:15

    什么是道家学

    道家是**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

  • 佚名
    2024-06-06 11:42:50

    什么是道家学说

    道家思想的起源,《汉书·艺文志》中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个人认为《汉...

  • 佚名
    2024-06-06 13:55:46

    道家经典学说有哪些

    道家与黄老,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老子)一书的问世,标志着道家学派的形成。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老子)之前即有汤相(伊尹)和纣臣(辛甲)为道家书,还有齐...

  • 佚名
    2024-06-06 17:26:47

    学佛与学道有什么不同 学佛的好处是什么 学道的好处是什么

    十年前,小道佛道双修,认为一个是修性,一个是修命。十年后,小道已经分不清是在修佛还是在修道了,法门万千,殊途同归而已。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道家学说中的“化境”是什么?

    化境道家境界之一。是指语言转化成一种意境,让读者看到文字以外的境象,给读者一个想像的空间。好的文章有优美的语言就会给人美的享受。同样的,也会给人一种艺术的享受。...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道家所说的道侣是指什么

    道侣是指在志同道合,生死与共的前提下修行,道侣之间可以是夫妻,可以是师徒,可以是异性,亦可以是同性。所以,道侣不一定是夫妻。悟道是修道的基础,见性是悟道的最基本...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道家的"无为"学说到底怎么理解

    春秋战国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又奴隶制社会逐渐过渡到封建社会。**上表现为兼并战争,大国兼并小国,大国之间战事不断。看到田地荒芜,妻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