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求《黄庭经》原文及译文

上部经第一
  老君闲居作七言,解说身形及诸神,上有黄庭下关元,后有幽阙前命门,
  呼吸庐间入丹田,玉池清水灌灵根,审能修之可长存,黄庭中人衣朱衣,
  关元茂龠阖两靡,幽阙侠之高巍巍,丹田之中精气微,玉池清水上生肥,
  灵根坚固老不衰,中池有士服赤衣,横下三寸神所居,中外相距重闭之,
  神庐之中当修治,玄府气管受精府,急固子精以自持,宅中有士常衣绎,
  子能见之可不病,横立长尺约其上,子能守之或无惹,呼吸庐间以自偿,
  子保完坚身受庆,方寸之中谨盖藏,精神还归老复壮,心结幽厥流下竞,
  养子玉树令可壮,至道不烦无旁午,灵台通天临中野,方寸之中间关下,
  **之中神门户,既是公子教我者,明堂四达法海源,真人子丹当吾前,
  三关之中精气深,子欲不死修昆仑,绎官重楼十二环,琼室之中五色集,
  赤神之子中池立,下有长城玄谷邑,长生要慎房中急,弃捐**欲专子精,
  寸田尺宅可治生,系子长留心安宁,推志游神三奇灵,行间无事心太平,
  常存**神明达,时思太仓不饥渴,役使六丁玉女渴,闭子**可长活,
  正室堂前神所舍,洗心自治无败污,历观五脏视节度,六府修治洁如素,
  虚无自然道之固,物有自然道不烦,垂拱无为身体安,虚无之居在帏间,
  寂寞郭然口不言,修和独立真人官,恬淡无欲游德园,清净香洁玉女前,
  修德明达神之门。
中部经第二
  作道优游深独居,扶养性命守虚无,恬淡自乐何思虑,羽翼已具正扶疏,
  长生久视乃飞去,五行参差同根蒂,三五合气其本一,谁与共之斗日月,
  抱玉怀珠和子室,子能守一万事毕,子自有之持无失,即欲不死入金室,
  出日大月是吾道,天七地三回相守,升降进退合乃久,玉石落落是吾宝,
  子自有之何不守,心晓根基养华彩,服天顺地合藏精,七口之五回相合,
  昆仑之上不迷误,九原之山何亭亭,中有真人可使令,蔽以紫官舟城楼,
  侠以日月如明珠,万岁昭昭非有期,外本三**自来,内拘三神可长生,
  魂欲上天魄入渊,还魂返魄道自然,庶几结珠固灵根玉,匙金钥身完坚,
  载地悬天周乾坤,象以四时赤如舟,前仰后卑列其门,选以还丹与玄泉,
  象龟引气致灵根,中有真人巾金巾,负甲持符开七门,此非扶叶实是根,
  昼夜忌之可长存,仙人造士非异有,积精所致和专仁,人皆食谷与五味,
  独食太和阴阳气,故能不死天相既,试说五脏各有方,心为国主五脏王,
  受意动静气得行,道自将我神明光,昼日昭昭夜自守,渴可得浆饥自饱,
  经历六府藏卯酉,通我精华调阴阳,转阳之阴藏于九,常能行之耳不老,
  肝之为气修而长,罗列五脏主**,上合三焦下玉浆,我神玖魄在中央,
  **流泉去鼻香,立于玄膺含明堂,雷电霹雳往相闻,右酉左卯是吾室。
下部经第三
  伏于志门侯天道,近在子身还自守,清静无为神留止,精神上下开分理,
  精候天道长生草,七窍已通不知老,还坐天门侯阴阳,下于喉咙神明通,
  过华盖下清且凉,大清灵渊见吾形,期成还年可长生,还过华池动肾精,
  立于明堂望丹田,将使诸神开命门,通利天道存灵根,阴阳列布若流星,
  肝气周还终无端,肺之为气三焦起,上座天门侯故道,**醴泉通六府,
  随鼻上下开两耳,窥视天地存童子,调和精华治发齿,颜色光泽不复白,
  下于喉咙何落落,诸神皆会相求索,下大绛宫紫华色,隐藏华盖观通庐,
  专守心神转相呼,观我神明辟诸邪,脾神还归依大家,致于胃管通虚无,
  藏养灵根不复枯,闭塞命门如玉都,寿传万岁年有余,脾中之神主中官,
  朝会五脏列**,上合天门合明堂,通利六府调五行,金木水火土为王,
  通利止脉汗为浆,修护七窍去不祥,二神相待化玉英,上禀天气命益长,
  日月列布张阴阳,五脏之主肾最精,伏于太阴成吾形,出入二窍合黄庭,
  呼吸虚无见吾形,强我筋骨血脉盛,恍惚不见过青灵,坐于庐下几小童,
  内息思存神明光,出于天门大无闲,恬淡无欲养华茎,服食玄气可遂生,
  还返七门饮太渊,通我悬膺过青灵,坐于膺间见小童,问于仙迂与奇方,
  服食芝草紫华英,头戴白素足丹田,沐浴华池生灵根,三府相得开命门,
  五味皆至善气还,披发行之可长存,大道荡荡心勿烦,吾言毕矣勿妄传。
上清章第一 
【上清紫霞虚皇前,】
三清之境,有太清、上清、玉清,此三清之中,一切大圣之所居也。虚皇者,紫清太素高虚洞曜三元道君内号也,即大道之域,包罗三清。又《玄都十号》云:太灵虚皇天尊也,即元始之本号也。道君欲明七言之所始乎紫霞之宫故也,亦名紫琼宫、赤白紫宸宫也。
【太上大道玉宸君,】
太上即高圣太真玉晨玄皇大道君也。太上之尊也,按《本行经》云,有元始五老之君号也。玉晨君即黄老君之号也。
【闲居蕊珠作七言,】
蕊珠,上清境宫阙名也。道君在中而说经,述作此经,皆以七言为句也,人身备有之故也。
【散化五形变万神,】
谓能变化,出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道,先本后迹,故假神托用。神者,随应也。散有五形变万神。
【是为黄庭曰内篇。】
因中而得名也。
【琴心三叠舞胎仙,】
琴,和也。三叠,三丹田,谓与诸宫重叠也。胎仙即胎灵大神,亦曰胎真,居明堂中,所谓三老君为黄庭之主,以其心和则神悦,故儛胎仙也。
【九气映明出霄间,】
三田之中有九气,炳唤而无不烛。《大洞经》云:三丹田、三元及三洞房,合为九宫,宫中有**九魄,变为九气,化为九神也。入于人鼻,周**宫,映明上达,故曰出霄间。
【神盖童子生紫烟;】
神盖,眉也。明珠,目瞳也。紫烟,紫烟即目**也。
【是曰《玉书》可精研,】
文因迹始,专则之通。
【咏之万遍升三天,】
精备神充,名上三清。
【千灾以消百病痊,】
精神俱,故也。
【不惮虎狼之凶残,】
无余伤也。
【亦以却老年永延。】
唯此一章,都说黄庭之道也。
上有章第二
【上有魂灵下关元,】
魂灵,魂魄也。日间在双目,夜间魂在肝,魄在肺。关元,脐也。脐为受命之宫,则魂魄在上,关元居下。上魂灵,天分也;下关元,地分也。魂灵无形,关元有质,人法天地形象。
【左为少阳右太阴,】
少阳,左目也。太阴,右目也。
【后有密户前生门。】
密户,后腰双肾之间,双肾入口,犹如肾之门户也。肾为藏精宫,当密守之,使不躁泄。生门,脐也,未生时,出生时,性命交割之门。
【出日入月呼吸存,】
日月者,阴阳之精也。呼吸为阴阳之气,法象天地之气。呼气为出,为阳,吸气为入,属阴,呼吸之间,心当存之,正在一个虚空中字。
【四气所合列宿分,(又作元气所合列宿分,此处采用道藏所载四气之说)】
四气,四时灵气也。列宿,三景也。谓常存元气合于身,兼存日月星辰,灵光照耀,罗列一身,分明与天合,久则通灵,使心与道合。
【紫烟上下三素云,】
紫烟,目精之气也。云:目光有紫素、白素、黄素,为三素云。分别下降吾身,灌溉灵苗。 紫气应上,黄气应中,白气应下。
【灌溉五华植灵根,】
素云之气,在口为**,存咽之以灌。五华者,五脏之英华之炁。灵根,舌本也。谓漱咽**,兼吸引五气而服之,则灵根永存,神府清畅。
【七液洞流冲卢间。】 
七液,指人的心液、肝液、脾液、肺液、肾液、气液、血液。四时之灵气和上中下三丹田之妙气化成,胪间,两眉间,谓额也。七液上行于两眉间,灌溉于五脏,生成精化而养人体灵根。。
【回紫抱黄入丹田,】
内象喻也。紫黄乃身内精气三素,目光所视,乃紫、黄之光色,回入丹田。按《大洞经》云:眉间却入一寸为明堂,左明童君,右明女君,中明镜神君;眉间却入二寸为洞房,左无英君,右白元君,中黄老君,眉间却入三寸为丹田,亦名泥丸宫。左有上元赤子君,右有帝卿君;又却入四寸为流珠宫,有流珠真君居之;又却入五寸为玉帝宫,玉清真母居之;又当明堂上一寸为天庭宫,上清真女居之;又洞房直上一寸为极真宫,太极帝君居之;又丹田直上一寸为丹玄宫,有中黄太乙君居之;又流珠直上二寸为太黄宫,太上君居之。男为雄一,女为雌一,男女并可修之。
【幽室内明照阳门。】
幽室,喻回黄抱紫后突觉眼前光明,犹如黑房子突然开灯。阳门,命门也。专气保精,无使泄散;朗照内外,兼守命门也。
口为章第三
【口为玉池太和宫,】
**液水为玉津,一名醴泉,亦名玉浆,伫水为池也。百节调柔,五脏和适,皆以口为宫主也。(《大洞经》云:心存胃口,有一女子,婴儿形,无衣服,正立胃管,张口承注魂液,仰吸五气,当即藏满**,内外**,满口咽之,遣直入玄女**。五过毕,叩齿三通,微咒曰:玉清高上,九天九灵,化为神女,下入胃清。金和玉映,心闲神明,服食日精,金华充盈。 )
【漱咽灵液灾不干,】
灵液真气,邪不忤正。
【体生光华气香兰,】
不食五谷,体无滓秽。
【却灭百邪玉炼颜。】
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
【审能修之登广寒,】
广寒,月亮,北方仙宫之名。时所谓身内虚空处出现玉轮明月,内观所见。冬至之日,月伏广寒之宫。其时育养月魂于广寒之地,天人**华之彩,以辩日月之光。
【昼夜不寐乃成真,】
勤修静定,昼夜修持,则为真人。
【雷鸣电激神泯泯。】
调神理气,精魄恬愉,虽震雷而不惊惧。雷鸣电激为修行时出现景象,耳边雷鸣或身感**,此时用神昏昏默默,不为之所惊。又曰:雷为电激,为叩齿存思,乃是神用,不得言泯泯也。
黄庭章第四 
【黄庭内人服锦衣,】
黄庭之内人穿着锦衣,锦衣具五色也。即谓五脏之真气也,三庭之中备有之故也。
【紫霞飞裙云气罗,】
《十方经》云:高上玉皇衣文明飞云之裙,即神仙之服也。
【丹青绿条翠灵柯,】
五色杂气,共生枝条仙衣之所。
【七蕤玉籥闭两扉,】
外象喻也。蕤,下垂。籥,管道。七窍闭合,反观内视。闭目,曰闭两扉。
【重掩金关密枢机,】
金取坚刚也。老子经云: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言养生善守,精神不妄泄。则体内枢机自动。
【玄泉幽阙高崔嵬。】
**之液,一曰玉浆,一名**,一名玉泉,两肾间为幽关,两目间为阙庭,舌下**产自双肾,肾水上朝,化为玄泉。
【三田之中精气微,】
内指事也。玄泉浇灌三田,丹田之中,神气变化,感应从心,非有非无,不可为也。象粗入妙,必基有条,故以气细微则用心细微为主。象可至静至微。
【娇女窈窕翳霄晖,】
《真诰》云:娇女,耳神名也。翳(yi),遮盖。霄晖,天光。言耳不外闻诸物,文静内贤,双目不外驰,守定天光。
【重堂焕焕扬八威,】
重堂,喉咙名也。一曰重楼,亦名重环。《本经》云:绛宫重楼十二级。绛宫,心也,或曰心下肾上之间。喉咙在心上,故曰重堂。喉咙者,**之路也。流通上下,重楼生光,焕明八方,八方之神曰八威也。 (太古之世,群龙兴洪水为灾,元始天尊以八威之策制伏龙王。所谓八威即"威神、威鬼、威俗、威伪、威毒、威狩、威非、威物"。用此八威神策召制龙王,故书名《八威召龙经》。)
【天庭地关列斧斤,】
两眉间为天庭,紫微夫人咒曰:开通天庭,使我长生。斧斤,金木相聚也。乾坤之间,金木相聚,灵台永固。
【灵台盘固永不衰。】
心为灵台,言有神灵居之;静则守一,动则存神;神具体安,不衰竭也。
中池章第五
【中池内神服赤珠,】
膻中气海为中池。(或据所言服饰,包括心至下腹关元的距离而言,中池是包括中丹田至下丹田之间的位置)。言中池之神上服赤珠之衣。
【丹锦云袍带虎符,】
丹锦云袍,心肺之色也。虎符,兵符也,谓中池之神,可调遣兵马之用。
【横津三寸灵所居,】
内指事也。脐在胞上,故曰横津。脐下三寸为丹田,真人赤子所居也。
【隐芝翳郁自相扶。】 
按《内外神芝记》诀云:五脏之液为芝,即隐芝也,又名内芝。翳郁,浓密。谓五脏之液聚集相盘结。
天中章第六 
【天中之岳精谨修,】
天中之岳为鼻也,一名天台。所谓灌溉中岳,名书帝录也。
【灵宅既清玉帝游,】
面为灵宅,一名天宅,以眉目口之所居,故为宅。修之精通,则神游矣。《大洞经》云:面为尺宅,又或云赤泽。
【通利道路无终休,】
通利耳目口之气脉周流不息。
【眉号华盖覆明珠,】 
明珠,目也。
【九幽日月洞虚无,】
当存目童如日月明也,照于鼻前,即如洞中九幽之地有日月朗照。
【宅中有真常衣丹,】
存见真人,常在目前,与心应而象心气色也。
【审能见之无疾患。】
元阳子曰:常存其神,则无病也。
【赤珠灵裙华茜粲,】 
心神之服色,外喻也。
【舌下玄膺生死岸,】
内指事也。玄膺是舌下舌系带中间的穴位,它位于舌下**、金津的两个穴位中间,通**之岸也。《本经》云:玄膺气管受精符也焉。
【出青入玄二气焕,】
谓吐纳阴阳二气,焕然普明。
【子若遇之升天汉。】
人能善遇吐纳之理,则成天仙矣。
至道章第七
【至道不烦诀存真,】
大道至简,要诀在于存真。
【泥丸百节皆有神。】
泥丸及身体百节皆相通,其间具有神真相对应,神者妙万物,而因象立名。
【发神苍华字太元,】
白与黑谓之苍,最居首上,故曰:太元也。
【脑神精根字泥丸,】 
丹田之宫,黄庭之舍,洞房之主,阴阳之根,泥丸脑之象也。
【眼神明上字英玄,】
目喻日月,在首上之,故曰明上。英玄,童子精色也,内指事。
【鼻神玉陇字灵坚,】
隆陇之骨,象如玉也。神气通天,出入不竭,故曰灵坚也。
【耳神空闲字幽田,】
空闲幽静,听物则审,神之所居,故曰幽田。
【舌神通命字正伦,】
咽液以舌,性命得通,正其五味,各有**。
【齿神崿峰字罗千,】
牙齿坚利,如崿刃锋,摧罗众物而食之。
【一面之神宗泥丸。】
脑神丹田,百神之主,一面众神皆朝泥丸。
【泥丸九真皆有房,】
《大洞经》云:三元隐化则成三宫,三三如九,故曰三丹田。又有三洞房,合上三元,为九宫,中有九真神,三九二十七神,气和人当存之,亦谓九皇、九魂,变九气以为九神,各居一洞房也。
【方圆一寸处此中,】
房有一寸,脑有九瓣。
【同服紫衣飞罗裳。】
九真之服,皆象气色,飞犹轻故也。
【但思一部寿无穷,】
存思泥丸九真,不死之道
【非各别住居脑中,】
泥丸众神皆居脑中。
【列位次坐向外方,】
神统丹田而外其面,以捍不祥。《八素经》云:真有九品,向外列位,则当上真。上向高真,南向太真,东向神真,西向玄真,北向仙真,东北向天真,东南向虚真,西南向至真,西北向天真者,不视而明,不听而听,不言而正,不行而从也。
【所存在心自相当。】
心存玄真,内外相应。
心神章第八
【心神丹元字守灵,】
内象喻也。心为脏腑之元,南方火之色,栖神之宅,丹之灵元。故曰守灵。
【肺神皓华字虚成,】
栖为心之华盖,皓白也。西方金之色,肺色白,其质轻虚,故曰虚成也。
【肝神龙烟字含明,】
肝位木行,东方青龙之色也,于脏主目。日出东方,故曰含明也。
【翳郁道烟主浊清,】
翳郁木象,得火而烟生,得阳而气清;清即目明,浊即目暗。
【肾神玄冥字育婴,】
肾属水,居北冥,故曰玄冥。肾精为子。故曰育婴。
【脾神常在字魂停,】
脾中央土位也,故曰常在。即黄庭之宫也。魂不下于脾土之界,故曰魂停也。
【胆神龙曜字威明。】
胆色青光,故曰龙曜;主于勇悍,故曰威明。外取东方青龙雷震之象。
【六腑五脏神体精,】
资保一身,废一不可,故曰神体精。心、肝、脾、肺、肾为五脏,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胆为六腑。所言腑者,犹府邑之府,取受物之义,故曰府也。脏者,各具一质,而共藏于身,故为脏也。言三焦者多矣,而未的其真,盖心肝腑三脏之上,而系管之中为三焦。《中黄经》云:心肝肺三焦,当指其所也。又据五方之色,脾为五脏之主。而今其以心为主,何也?答曰:心居五脏中,其质虚受,是神识之体,运用之源,故偏方而得其主,动用而获其神,不可以象数言,不可以物悉取,皆自然之理也。
【皆在心内运天经,】
以五脏六腑各有所司,皆法象同天地,顺阴阳,自然应摄之道,故曰运天经也。
【昼夜存之自长生。】
依此五神服色,思存不舍,不死之道。仙经存五脏之气,变为五色云,当顶上覆映一身,日居于前,月居于后,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即去邪长生之道也。
肺部章第九
【肺部之宫似华盖,】
金宫也,肺在五脏之上,曰:双肺叶如华盖也。
【下有童子坐玉阙,】
童子名皓华。肺形如盖,故以下言之。玉阙者,肾中白气与上肺连之也。
【七元之子主调气,】
元阳子曰:七元之君,负甲持符,辟除凶邪而布气七窍,主耳目聪明。七元,七窍之元气根本来源也。饮食营养液、血液、肌肉、脂肪、骨骼、骨髓、**等七种为基础七元,而从这基础七元又清浊分泌而生化出的**称为正津。七液,指人的心液、肝液、脾液、肺液、肾液、气液、血液。
【外应中岳鼻齐位,】
中岳者,鼻也。又为齐,齐为昆仑。鼻为七窍之门户,位犹主也。
【素锦衣裳黄云带,】
素,肺膜之色也。黄膜蔓延罗绪,有象云气也。
【喘息呼吸体不快,】
喘息为巽风过猛,体有不快。
【急存白元和六气,】
白元君主肺宫也。《大洞经》云:白元君居洞房之右是也。风、寒、暑、湿、燥、火,此内经所谓六气也。天有六气,地有五行,六气者五行之气也,水气寒,火气热,金气凉,木气温,土气非寒非热,不温不凉,遇火则燥,遇水则湿。寒、热、温、凉、湿、燥,是为六气。风乃六气往来之动象,可寒可热,可温可凉,可湿可燥,乃六气之动,非气本身也。
【神仙久视无灾害。】
六气均衡,邪不干正。
【用之不已形不滞。】
常存此道,形气荣华,至诚修炼之所及也。
心部章第十
【心部之宫莲含叶,】
火宫也。心脏之质,象莲花之未开也。
【下有童子丹元家。】
心神丹元也。
【主适寒热荣卫和,】
寒热,阴阳静燥之义也。人常和适,以荣卫其身。气分阴阳,阳者为卫气,阴者为**;血分阴阳,阳者为荣气,阴者为阴血。气行于经,则卫行于经;血行于脉,则荣行于脉。是故,“卫行脉外,荣行脉中”也。心主荣,肺主卫;脾主阴血,肾主**;脾与肾之主精血,皆缘于肝脑之元阴元阳生发与节制。人体一气分气血,气血再分为荣、为卫、为阴血、为**。此荣卫气血之总论也。
【丹锦衣裳披玉罗。】
心象离火。丹锦衣裳,外阳也。披玉罗,内阴也。所谓离中空是也。
【金铃朱带坐婆裟。】
金铃,心之象也。朱带,心上血脉之象也。坐婆裟者,言神安静也。
【调血理命心不枯。】
心安体和,则无病矣。
【外应口舌吐五华,】
心主口舌,吐纳五脏之津,识五行之味,故言外应五味也。
【临绝呼之亦登苏。】
人有病厄,当存丹元童子,朱衣赤冠,以救护也。
【久久行之飞太霞。】
常修此道,能获飞仙。
肝部章第十一
【肝部之宫翠重里,】
木宫也。肝色苍翠,大小相重之象也。
【下有青童神公子,】
肝,东方木位,主青,故曰青童。
【主诸关镜聪明始。】
肝主春三月,阳之本始。窍主目,五行之关镜,故曰聪明始也。
【青锦披裳佩玉铃,】
青锦,肝之色。玉铃,白脉垂象也。
【和制魂魄**平,】
内指事也。东春和煦,万物生也。
【外应眼目日月精,】
肝外主眼,左日右月也。
【百疴所钟存无英,】
诸疾荐之,但存肝神无英公子。
【同用七日自充盈。】
五脏兼存,故言同用。凡七日为一竟者,一游也。
【垂绝念神死复生,】
垂死,存念肝神,还得活愈。
【摄魂还魄永无倾。】
《太微灵书》云:每月三日、十三日、二十三日夕,三魂弃身游外。摄之者,常仰眠、去枕、伸足、交手心上,瞑目闭气三息,叩齿三通毕,存心中有赤气,如鸡子从内出于咽中,赤气转大,覆身,变成火,以烧身,使匝,觉体少热,呼三魂名曰"爽灵、胎光、幽精"。即微咒曰:"太微玄宫,中黄始青,内炼三魂,胎光安宁,神宝玉室,与我俱生。不得妄动,鉴者太灵。若欲飞行,唯诣上清;若有饥渴,得饮玄水玉精。"又每月朔望晦光魄盛总交通,存思精炼反还之法。当此,乃仰眠伸足,掌心掩两耳,令指根绕于项上,闭息七遍,叩齿七通;心存鼻端白气,如小豆大,须臾渐大,冠身上下九重气,忽变成两青龙,在两目中,白虎在两鼻孔中,朱雀在心上,苍龟在左足下,螣蛇在右足下,两玉女著锦衣,手把火光当两耳门。毕,咽液七过,呼七魄名"尸狗、伏矢、雀阴、天贼、毒秽、臭肺"。即咒曰:素气九还,制魂邪**,天狩守门,娇女执关,炼魄和柔,与我相安。不得妄动,看察形源,若有饥渴,听饮月黄日丹。
肾部章第十二
【肾部之宫玄阙圆,】
水宫也,玄阙圆者,两肾相望之形状也。玄,水色,内象喻之也。
【中有童子冥上玄,】
肾为下玄,心为上玄,肾神玄冥,字育婴,气与心连。故言冥上玄。
【主诸六府九液源,】
九液交连,百脉流通,废一不可。五脏六腑,乃九窍之**也。
【外应两耳百液津。】
肾宫主耳,气衰则聋。阴阳和合,则百脉**流通也。
【苍锦云衣舞龙蟠,】
苍锦,肾色之象也。云衣,肾膜之象也。龙蟠,肾脉之象也。
【上致明霞日月烟,】
肾气充之,上注于目,外象喻也。
【百病千灾急当存,】
存想见之,永无患故也。
【两部水王对生门,】
肾藏双对,故曰两部。肾宫水旺,则化为赤子,故曰对生门。
【使人长生升九天。】
赤子化为真人,而升九天。九天常谓九气青天,其气主生也。
脾部章第十三
【脾部之宫属戊己,】
土宫也,戊己属土,据中央辰。
【中有明童黄裳里,】
明童谓魂停,黄裳土之色。
【消谷散气摄牙齿,】
脾为五脏之枢也。脾磨食消,生气,乃至齿为罗千,故摄牙齿。
【是为太仓两明童,】
太仓,脾府。此明童谓脾神,名混康也。
【坐在金台城九重,】
坐于九重之城的金台上。
【方圆一寸命门中,】
即黄庭之中,丹田之所也。
【主调百谷五味香,】
**滋味,脾磨食之所致。
【辟却虚羸无病伤,】
内指事也。
佚名
2024-06-10 06:03:07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10 06:11:51

    求易经原文以及翻译

    易读--易经全文及白话翻译第一卦:《乾卦》乾:元,亨,利,贞。(译)《乾卦》象征天:元始,亨通,和谐,贞正。《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译)《象辞》说:...

  • 佚名
    2024-06-10 08:01:04

    周易测试 易经全文及译文

    和家人有曽意见分岐和矛盾冲曽突的一个月!这段期间和家庭成员发生的一连串口角及产生的不快,会造成沟通的è性循环,有些话说的太直白伤人伤己又不开心,不如搁在心里自行...

  • 佚名
    2024-06-10 05:56:44

    求《山海经》、《周易》(或《易经》)、《归藏》、《通书》译文及原文下载地址

    山海经:http:///search?search=%e5%b1%b1%e6%b5%b7%e7%bb%8f&id=0易经:http:///search?...

  • 佚名
    2024-06-10 13:32:38

    《周易略例·明象》原文及译文

    原文: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以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以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

  • 佚名
    2024-06-10 04:43:56

    求五禽戏图文 抱朴子全文 黄庭经全文

    我有几个文档,这知道不好发给你,有qq没?黄庭经的话百科里面就有全文,分内经和外经

  • 佚名
    2024-06-10 23:14:10

    跪求岳阳楼记前3段原文及翻译!!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我想复制这个《弟子规》的原文及译文

    《弟子规》原文及解说 〈总叙〉原文: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解说: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弟子规》这本书是学...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长恨歌原文及翻译

    长恨歌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求黄帝内经的原文及译文,谢谢啦,txt或者doc都行。

    黄帝内经(素问+灵枢)原文+白话文完整版.pdf黄帝内经附白话全译.txt黄帝内经txt全文.txt链接内有3个文件哦~满意请及时采纳~http://满意请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