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梦是咋来的,人为什么要做梦 ?

睡眠是产生梦的基础。在认识梦的产生之前,先追本溯源,谈一谈睡眠的话题。
睡眠与死亡的过程是十分相似的。
一般人在正常死亡过程中,都要经历隐没次第,所谓隐没次第,就是组成肉体生命的有机质能枣地(固态性)、水(湿性)、火(热性)、风(气性)、识(空)五大中,前者依次隐没于后者的过程。同样,人们在正常进入睡觉状态时,也要经过细微隐没次第:头部出现轻微沉重感,有人会不自觉地口角流涎——此即是土融入水;渐感昏沉,额头出现热感,眼睛闭合,眼睑不动——此即是水融入火;自感朦胧心念,沉缓而动,呼吸清晰均匀——此即是火融入风;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和身识)融入意识,意识融入阿赖耶识,身心进入沉睡状态——此即是风融入识;无任何分别念,完全沉浸于虚空般氛围——此即是识融入光明。
这里所讲的光明,如果我们梦中已能清明认知,那就有可能在临终出现光明时,加以识别。但是,未曾修习梦境修法的普通人,在「识融入光明」之际,无任何感受而沉入昏睡之中,无法予以认识和把握。又因为每个人四大与风脉明点的构成基质并非完全相同。所以,在隐没次第出现时,也有时间先后,次第交错的差别。
另外,人在死亡过程中,一般要出现明、增、得,也就是白光、红光、黑光三种现象。人在入睡时,也要经过细微的明、增、得(白光、红光、和黑光)三种征象。一般而言,人们在入睡过程中,对这三种征象是没有什么感觉的。而某些较为特别的人则存在明显感受。
乔美仁波且回顾他三十六岁时的情况时说:「我当时体弱乏力,一天到晚都在昏睡。有天深更半夜,发生了一件特殊的事情。在半醒半睡假寐之际,眼前黑影晃动,影影绰绰,彷佛有什么东西,我心里感到有些惊恐,吓得瑟瑟发抖。突然间,耳畔响起「呜、呜、呜……」、「轰隆隆」一连串莫名其妙的声音。我见到这种情形,马上修生起次第来加以遣除,但没有多大作用。我只好观察自心,寻找恐惧的来源,凝视而住。这时,眼前出现一束皎洁之光,就像射进窗棂的月光一样……我想这肯定是白光现象。我觉得自己已经死了,感到更加害怕,万不得已放下一切,坦然安住在「恐惧」的念头上,心中的畏惧感顿时缓解。后来,面前出现如火星四射般红光闪烁的景象——也就是红光现象……我又感到恐怖,仍采用前面「坦然安住」的方法予以化解。接着,身心出现从未有过的沉重感,直觉告诉我,有可能黑光现象出现了……身体动也不能动……猛然间,我内心深处有种感觉:这发生的一切,不是死亡现象……既然如此,应该醒过来!我使劲挣扎着从睡眠中醒来……
堪布鄂琼仁波且也有类似的经历。他在年仅一岁时,受到一位仁慈的老奶奶无微不至的照看。平时,他就在老**温暖怀抱中入睡。他回忆当时的情景说:「夜晚我在老奶奶怀里要睡觉时,耳边总响起『轰隆隆』的雷声,眼前则突然出现如同太阳照射在雪山上的反光,晶亮耀眼……过了一会儿白光变成浑然一体的红色光蕴,宛如一片彩霞红得似火……我心里感到一阵憋闷。忽然,蓝光滚**白光,红光被光蕴吸卷到里面,瞬间,我闷绝过去了……片刻之后,我处于无有中边的明空境界。接着,一切都充满白、红、黄、蓝、绿五种色光,艳丽缤纷……中间是象簇簇灌木丛的光团,周围有大大小小晶晶莹莹的颗颗明点,散射着无量光焰。与此同时许多状如兵器般的束束光芒刺入眼帘,心中感到万分恐惧……我一边喊着奶奶,一边嚷着:『怕、怕……』老奶奶赶紧点起酥油灯,照着我说:『不用怕,你看看不是什么都没有嘛!……』」
通过以上事例,我们深入分析,就会得到一个结论。每个人在睡眠中所出现的三种现象,因人而异,景象纷呈。乔美仁波且和鄂琼仁波且的各自经历,从总的方面看是很相似的。但若仔细观察,将他们各自现象作比较就能发现,无论是显现形态还是整个过程,都有许多差异。乔美仁波且显现三种现象尚未结束,就已从睡眠状态中苏醒。而鄂琼仁波且却是三种现象结束后,进入明空无别境界,甚至与法性中阴显相相似的光与力都出现了……
我们刚才讲到的隐没次第和三种现象二者,在理论上它们的出现有一定次序。然而,正如在《修行明灯论》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在实际情况下它们出现没有一定规律。无论怎样,隐没次第和三种现象都要融入阿赖耶识枣本来,阿赖耶识最终也要融入光明,但我们一般人,这一感受丝毫无法觉察到,一直都处在阿赖耶识的状态当中。
在了解了一些有关睡眠方面的基本知识之后,我们转入正式话题,谈谈梦是如何产生的……
印度仙达薄日**讲到梦的产生时说,「于此增相阿赖耶,唯生意识即成梦。」这颂偈词是说,阿赖耶识中生起意识是梦形成的基础。而意识包括有无分别意识和分别意识两种。无分别意识是产生梦境现象的基源,它不存在任何辨别;分别意识是在无分别意识上生起现象之后,加以是非判断。不论无分别意识还是分别意识,在形成梦时,往往带有习气成份。要形成梦,虽然也需要其它因素,但产生的主因就是迷乱的习气。
那若巴**指出:「昼依外境迷乱心,夜依习气而迷失,中阴依业现错乱。」这个意思是讲,我们白天的迷乱不能排除习气与业力的作用,但主要是受外部诱惑;夜晚的迷乱同样不能排除外境与业力的作用,但习气起主导作用;同理,中阴的迷乱也不排除外境与习气的作用,但主要是受业力牵引而扰乱自心。
具有习气的意识,自阿赖耶识生起,在风的鼓作推动下,进入身体各部位经脉网络中,从而开始作梦……
意识进入身体脉络网中,若是清净善脉,则是吉祥之梦;若是浊滞恶脉,则是凶险之梦……意识分别进入胃、肝、脾等内脏脉络,就会梦到非人凶猛野兽,妖魔鬼怪。意识进入**脉络,就会有男女贪欲之梦。意识进入**门或者脚底部位脉络,就是堕入地狱之梦。意识进入脐部脉络,就能出现六道轮回混杂交错的景象……
如果意识进入宽脉,就会到广阔无垠之境;若进入窄脉,则会到狭山僻壤……意识进入活跃脉络,会梦屋厦富广,悦意欢喜;意识进入僵萎脉,会梦贫穷饥饿,困苦难忍……
如果以前意识早已习惯进入某一脉络,所觉所感,就如熟人旧舍,似曾相识;如果意识进到以前很少去入的脉络中,就会梦到人生地疏之处……
意识进入眼部脉络,则见五颜六色,缤纷显现;若进入耳部脉络,则闻歌乐萦绕,声声不断;若进入鼻部脉络,则嗅气味,知于何处;若进入舌部脉络,则品尝百味,享用饮食……
如果意识进入心脏前方部位脉络中,就是去往东方之梦。意识分别进入心脏左方、右方和后方部位脉络中,就是前往北方、南方、与西方之梦。意识进入心脏下方部位脉络,就会梦往崎岖峡谷、落入深洞或处在黑暗之中……意识进入心脏上方部位脉络,就会梦到攀山上岗,或者高空飞行……
如果意识进入脑部脉络,就会梦到愤怒像和佛殿等景象。本来,大脑是人类复杂又重要的器官,在大脑各个部位,也就是以梵穴为中心的八方区域,都存在着极其丰富敏感的脉络群。例如,像在枕骨部位有一名叫「瓦门角」(借用某一动物之名)的脉络,诸如此类特殊脉络在大脑中是有许多的……由此所作之梦,也是各具特色的。
对于风推动意识进入脉络产生梦这一观点,一般人总感到太神秘了。往往人们对百思不得其解的事,就自以为如何如何主观臆断,这也是人之常情。但事实并非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经验告诉我们,因身患某些疾病,有时作些噩梦。或者,手按放在胸口,常常梦觉沉重压迫感……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正是身体某一部位因病痛,脉络壅塞或压滞所致。反之,假如脉络运行与梦之产生毫不相关。身体罹患疾病与重物按压也就不会对梦有任何影响了枣这在****典《月光论》中有明确阐释。

梦是生物学领域中的最大奥秘之一。多少年来。这种奇妙的生理现象,一直充满着神秘的色彩,不仅普通人感到困惑难解,就是对于科学家们也展得疑雾重重。然而到1900年,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师弗洛伊德开创了“梦学”的研究后,使世界各国的学者们开始正式从心理学、生理学和**学等方面探寻做梦的机制。 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有过做梦的经历,同时都会感受到梦境的内容是那样不可思议,常常会有千奇百怪的组合,突然的场景转换,人可以飞起来、落下去,想跑又挪不开步的奇特体验。梦境似乎没有因果规律,也不受时空限制,然而事事景景都牵动着做梦者的心弦,体验是那样真切,情感是那样强烈,在做梦的当时并不感到荒诞。那么荒诞的梦境与现实生活是否有联系呢?如果有联系的话,人类是否可以通过控制睡眠前后的条件来影响梦的内容呢?一系列的问题引起了许多学者们的广泛兴趣。

较早从事这方面研究的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克雷特曼实验室的德门特和沃尔珀特两位学者。最初他们注意到,大多数刚来到睡眠实验室的新的受试者,在叙述他们梦中的故事经历时,常常把睡眠实验室这个新奇的环境编入到各自的梦境情节中。很显然,睡眠条件的改变会在梦境中得到反映。德门特和沃尔珀特从中获取启示,并设计了一系列有趣的实验。实验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改变受试者睡眠时的环境条件,看它会不会在梦中得到相应的反映。整个实验分三部分,先用冷水淋,继之以强光,然后再放音乐,结果在受试者的梦境报告中,只有42%涉及水,23%谈到光,9%提到音乐,这些数据看来并不能很好地说明问题。

1966年,p•毫里设计了过量法实验。他要求受试者在临睡前干6小时的体力活,可是实验结果表明,这些人在梦中根本没有出现体力劳动的内容。毫里据此提出了“平衡互补”的理论,他认为清醒时的生活与梦境是平衡互补的,比如白天体力活干得多了,在梦境中当然就不愿干了。

然而没过多久,“平衡互补“理论遇到了麻烦。 1968年,生理学家陶伯做了一个用“平衡互补”理论无法解释的实验。陶伯要求受试者连续两周戴玫瑰色的眼镜,结果他们在梦境中的景物也全部变成了玫瑰色,这显然表明清醒时的知觉感受延续到了梦境之中。不过,如果依照“平衡互补”理论,梦境中的景物应该是补色或无色才对,而事实却并不如此。

以上许多的实验结果,使学者们做出了同样多的、大相径庭的解释,但是有一点似乎已经趋于明朗化,即清醒时的环境遇到某些特殊的改变,在梦镜中就会增加与此有关的新内容。然而目前的问题焦点是怎样才能确切地掌握环境刺激和梦境内容之间的必然联系,只有做到这一步,方有可能达到控制梦境的设想。

精神分析派的理论认为,梦的作用在于心理方面,做梦是为了满足愿望,只要在清醒时愿望得到了满足,梦境中就不会出现这方面的内容。1974年。德门特精心挑选了一名受试者进行实验。这位受试者当时的强烈愿望是想吃香蕉奶油馅饼,在当他睡眠快进入到做梦阶段(眼快动睡眠期)时,三次将他唤醒,并每次都给他吃一块馅饼。到第四次被唤醒时他说:“我正在喝咖啡和抽烟(平时他每次就餐完毕后都喝咖啡和抽烟)。”第五次唤时他说:“餐桌上给我上了一盘面条,我把它倒过了垃圾桶。”第六次唤醒他又说:“德门特博士,我梦见我正拿馅饼在喂给你吃。”这个实验结果表明,满足吃馅饼的愿望不能中止做梦,但是梦的主题将变为不愿意再吃东西了。

后来,威特金和刘易斯两名美国科学家利用刺激现实环境的方法来测量梦境内容。他们用的刺激物是四部电影片,一部是孕妇正在生产的过程;一部是原始部落人用锐利石片切割男性少年的****; 一部是母猴将死去的小猴撕开吃掉的经过;还有一部是平淡的风景片。结果根据受试者的报告表明,前三部影片的内容被较多地编入梦境,而平淡风景片则根本没有。以上实验似乎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现实生活中受到的外界刺激比较强烈,那些刺激在梦境中出现的可能性就比较大,此说法得到许多学者们的赞同。

关于人是否能控制梦境内容的问题,迄今为止能够做出的回答仅仅是;入睡前后的外界刺激看来是可能被编入梦境的。不过涉及与此有关的各种生理机制和它的规律性,由于变化因素太多,目前还难以将它规范化。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者们都感到,通过控制入睡前后的条件来影响梦境内容的实验十分复杂和困难。这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卡特赖特所说的那样:“假如入睡前十分口干,有人会梦见海洋,有人会梦见沙漠,也有人会梦见谁也无法理解的、但与口干有联系的某种情绪状态。”因此我们首先需要有一套更为精确的度量梦境内容的方法,然后才能理解梦的意义,最终达到控制梦境的目的。
人为什么会做梦,梦有什么意义,梦对人有什么影响,千百年来占梦学家、心理学家以及神经生物学家一直为此苦苦求索,然而至今仍未能找到**这个谜底的答案。
人类对做梦的较为严谨的科学研究始于17世纪。1886年,梦学专家罗伯特认为,人在一天的活动中有意或无意地接触到无数的信息,必须经过做梦把这些信息释放一部分,这就是著名的“做梦是为了忘记”的理论,这个理论在一百年后的1980年代又开始重新流行。在罗伯特以后不久,又出现了弗洛伊德心理学解梦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不停地产生着愿望和**,这些愿望和**在梦中通过各种伪装和变形表现和释放出来,这样才不会闯入人的意识,把人弄醒,也就是说梦能够帮助人排除意识体系无法接受的那些愿望和**,是保护睡眠的卫士。弗洛伊德的理论从本世纪初一直流行到60年代,后来世界上对梦的研究慢慢地离开心理学领域,进入生物学实验室,做梦从此被视为是一种生物现象。法国里昂梦学实验室的神经生物学家米歇尔·儒韦是梦学研究的国际知名专家,儒韦1959年把有梦定义为“反常睡眠”。他通过脑电图测试发现,人每隔90分钟就有5~20分钟的有梦睡眠,仪器屏幕上反映的信号不同,显示了人在睡眠中大脑活动的变化。如果在脑电图的电波上显示无梦睡眠时把接受测试的人唤醒,他会说没有任何梦境;假如在显示有梦睡眠时唤醒他,他会记得刚刚做的梦。此外,研究人员采用x线断层摄像仪测试发现,大脑在有梦睡眠阶段的图像接近于清醒时的图像。有趣的是,研究人员用仪器进行测试发现,做梦不是人类特有的现象,鸟类和所有的哺乳类动物也都会做梦。70年代末,一位科学家通过老鼠实验发现,有梦睡眠还和记忆有关,做梦的老鼠比被剥夺有梦睡眠的老鼠更能记住经验,但是这一研究结果并不适用于人类,因为**生在治疗精神沮丧病人时用一种叫做单一氨氧化酶的**,这种**完全取消人的有梦睡眠,但却不会引起记忆紊乱。法国梦学专家儒韦认为,做梦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他把老鼠有梦睡眠中发出的信号码进行比较,发现相同亲缘系统的老鼠有近似的信号码,这一理论又被前不久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研究员布尔加的一项实验证实。布尔加对同卵双胞胎进行了研究,发现生下来后就被不同地方的两个不同家庭分别抚养大的双胞胎竟然有相似的做梦经验,由此证明,人的梦境表现是遗传记忆。
另外,在刚刚出版的美国《科学周刊》上有一篇关于做梦研究的最新报告,报告的作者华盛顿神经科学研究院和马里兰州博才斯达**卫生研究所的合作小组通过一台高性能神经断层摄像仪为十来个接受实验的人进行测试,发现他们在有梦睡眠阶段大脑皮层的这个特定区域的血液循环异常加快,研究人员们由此发现,大脑中负责看梦中景象和看外部视觉景象的视觉神经系统原来是各自独立存在的。报告说,看梦的内视系统被证实独立存在以后,就能够解释为什么我们在梦中会有扩大的情感,为什么能接受那些不合理的古怪情节以及紊乱的时空观念。
做梦是人体一种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现象。人入睡后,一小部分脑细胞仍在活动,这就是梦的基础。人为什么要做梦,不做梦会有什么反应呢?
正常的梦境活动,是保证机体正常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科学工作者做了一些阻断人做梦的实验。即当睡眠者一出现做梦的脑电波时,就立即被唤醒,不让其梦境继续,如此反复进行,结果发现对梦的剥夺,会导致人体一系列生理异常,如血压、脉搏、体温以及皮肤的电反应能力均有增高的趋势,植物神经系统机能有所减弱,同时还会引起人的一系列不良心理反应,如出现焦虑不安、紧张、易怒、感知幻觉、记忆障碍、定向障碍等。显而易见,正常的梦境活动,是保证机体正常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梦是协调人体心理世界平衡的一种方式
由于人在梦中以右大脑半球活动占优势,而觉醒后则以左侧大脑半球占优势,在机体24小时昼夜活动过程中,使醒与**替出现,可以达到神经调节和精神活动的动态平衡。因此,梦是协调人体心理世界平衡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对人的注意力、情绪和认识活动有较明显的作用。
无梦睡眠不仅质量不好,而且还是大脑受损害或有病的一种征兆
最近的研究成果亦证实了这个观点,即梦是大脑调节中心平衡机体各种功能的结果,梦是大脑健康发育和维持正常思维的需要。倘若大脑调节中心受损,就形成不了梦,或仅出现一些残缺不全的梦境片断,如果长期无梦睡眠,倒值得人们警惕了。当然,若长期恶梦连连,也常是身体虚弱或患有某些疾病的预兆
佚名
2024-06-09 07:29:55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9 09:42:36

    为什么做梦老是梦到一个爱我的男人是咋回事

    那只是梦,没什么的。但那感觉是很好的,就想梦中不要醒来一样。感情很幸福。我也曾有过类似的梦,醒来只是感叹呀。

  • 佚名
    2024-06-09 03:35:14

    人为什么要做梦?

    心理导读:基本上每个人都会做梦!每一天我们都会做稀奇古怪的梦。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为什么会做梦呢?这篇文章会告诉你人做梦的好处!——xinli001.com ...

  • 佚名
    2024-06-09 06:33:06

    人为什么要做梦?

    1.调节一天下来的情绪。比如有短信没收到心里纠结的,梦里就有可能梦到收到短信。2.潜意识对自己的提醒。潜意识可以注意到自己平时注意不到的,比如梦到梯子坏了,人总...

  • 佚名
    2024-06-09 12:39:56

    人为什么要做梦

    是人就一定会做梦,但是大部分我们起床之后就把它给忘记了,这是正常现象,有时候做噩梦也很正常啊,这个就要分几种了,有时候是突然间的,对于这个呢?一次之后就没事了;...

  • 佚名
    2024-06-09 04:44:20

    为什么人要做梦?

    每天做同一个梦?是不是你以前经历过的一件事,你忘了,而在潜意识里存在呢?而它以梦的形式出现在你的脑海里,你仔细想想。要不然就是你有灵异感哟,自己去判定咯。 ...

  • 佚名
    2024-06-09 18:05:45

    人为什么要做梦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也就是说梦是你白天思索的延续,从生物学看,大脑活动并不随你的入睡而停止,照样在活跃---梦。补充一下做什么梦都是好事,说明你的大脑是活...

  • 佚名
    2024-06-09 00:48:48

    梦是什么颜色?人为什么要做梦?

    彩色的梦其实只能持续及秒种但是人的感觉好像过了很久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人为什么要做梦?

    1.调节一天下来的情绪。比如有短信没收到心里纠结的,梦里就有可能梦到收到短信。2.潜意识对自己的提醒。潜意识可以注意到自己平时注意不到的,比如梦到梯子坏了,人总...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人为什么要做梦啊? 做的梦是真实的吗?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是你白天想太多 晚上当你进入睡眠后 大脑未休息的部分神经就会继续白天的想象 从而成为梦你可能说有些梦莫名其妙自己从没想过 有可能是你的潜意识中...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我最近为什么会天天做梦 只要一睡觉就做梦这是咋回事啊

    你好,经常听到有人抱怨"作了一夜的梦,一宿没休息好","晚上梦多,简直没有睡着。那么真的是做梦耽误了休息吗?做梦是大脑不曾休息或休息不好的表现吗?这种观念是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