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康熙是怎样继位的?

康熙是奉诏继位的,顺治帝在临终前接受了汤若望的建议,以遗诏的形式册立玄烨为皇太子。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他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顺治帝第三子,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玄烨年仅八岁,二十四岁的父亲福临突然病逝。顺治帝生前没有册立太子,顺治十八年(1661年)他临终时接受汤若望的建议,因玄烨出过天花具有免疫力而选其为继承人,以遗诏的形式册立玄烨为皇太子。

当年正月初九日(2月8日),玄烨即位于太和殿,时年仅6岁(虚岁8岁),颁诏大赦,并改明年为康熙元年。顺治遗诏同时指派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

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局面,被后世学者尊为“千古一帝”,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

扩展资料:

康熙继位的原因:

根据《汤若望传》记载,临死之前的顺治皇帝发觉自己身染天花,确定储君就成了燃眉之急。这个时候的顺治皇帝出于对幼主临朝、亲王辅政、大权旁落的忧虑,曾经召见汤若望,告诉他自己的决定: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堂兄安亲王岳乐。当时汤若望认为,幼主临朝固然要影响政局,但帝系的转移也会引发新的危机,所以汤若望力劝顺治皇帝把储君之位仍然留给顺治皇帝自己的儿子。

这个时候的顺治皇帝又想立次子福全为储君,而孝庄皇太后则坚持立第三子玄烨(即后来的康熙皇帝)为储君。顺治皇帝再度派人去征询汤若望的意见,汤若望也力主立玄烨为储君,理由是玄烨出过天花,对这种可怕的疾病有了终身免疫力。

于是顺治皇帝遗命,以四大臣辅佐年仅不足8岁的爱新觉罗·玄烨,由此开创了**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时期——康乾盛世。

参考资料:百科:爱新觉罗·玄烨

佚名
2024-06-06 13:57:54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