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为什么元朝以海运为主,明清以运河漕运为主

元朝初年,就着力开发运河,并注重建造船只,充实漕运机构。从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六年灭宋到至元三十一年(1279至1294年)去世的十五年中,在开发运河方面即有以下几次工程:
至元十六年(1279年)派了五千名军人并征调大批民工,开凿大都至通州的运河。
至元十七年(1280年)调侍卫军三千人,再次开发通州运粮河。
至元二十年(1283年)开凿直沽新河。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疏浚神山河、滦河和扬州的运河。
至元二十六年( 1289年)开会通河,从山东须城(今山东东平县)安山到临清,与运河相接。会通河全长二百五十里,建闸三十一处,动用民工三万人。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开通惠河,自大都至通州**庄入白河,长一百六十里。这条河东连白河(通州至直沽),南接北运河(直沽至临清段),并接会通河,再南连扬州运河(自三汊河〔今江苏邳县南〕连会通河)和江南运河(镇江至杭州段)。从这时候起,南北大运河从大都到浙江杭州,又恢复全线通航。
在船只制造方面,只就漕运船舶说,也有以下几次大批建造:
至元十六年(1279年)在隆兴(今江西南昌)、泉州等地共造大小船只三千艘,其中有一部分投入漕运。
至元二十年(1283年)在山东等三省共造船两千艘,投入漕粮运输。
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又增加济州(今山东钜野)漕船三千艘,并增加漕丁、漕夫一万二千人。
漕运机构方面,至元年间先后设置南北漕运使司、都漕运司等机构;海运则设海运万户府、海道运粮镇抚司、都海运万户府等。
运河漕运,常因天旱水浅,河道淤塞不通,致使漕船不能如期到达。为了克服河运的困难和补助河运的不足,元朝统治者便对另一条漕运干线——海道,给予更大的重视。至元十九年(1282年)元朝**命罗璧、朱清、张瑄〔xuān〕等监造海船六十艘,招募漕丁漕夫,开辟海道运输。朱清、张瑄都是海盗出身,曾替元朝从海道运送过宋朝库藏的图书到直沽,对现在上海天津间的海道线路比较熟悉。他们所招募的漕丁漕夫也大都熟悉海运情况。元**为鼓励他们的积极性,每人按每户五口计算,发给口粮。这样一来,海道粮运便逐年增加,由至元十九年的四万六千石上升到二十七年的一百五十九万石;到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年)增加为二百四十六万石;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更增加到三百五十二万石。
实行海道运粮后,便利了江南地区粮食的北运;漕船返回时,又将北方的豆、谷和土特产品(梨、枣等)载运到南方,这对当时南北物资的交流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当时对海上气候的变化还不能有效地掌握,海道线路的情况也不够熟悉,因此,海道运输是十分艰险的。在风、雾和海盗的袭击下,每年都有大量的漕丁漕夫葬身海底,运粮船只大量沉没;粮食损失,平均每年以十多万石计。
特别严重的是,在当时的漕运制度上,曾有这样的规定,就是:在运粮过程中,如果因为船只损坏以致损耗了漕粮,损耗由押运官员赔偿;如果船只漂沉,以致造成船民死亡时,则可免赔。这样一来,许多押运官员就利用这个规定,每当发现粮船漏水损坏时,宁可置之不问,让它沉没,以逃避自己的责任。这样就更造成许多船民的无辜牺牲,并增加了粮船的沉没数量。
为了寻找经济、安全的海运线路,从至元十九年至三十年(128—1293年)的十二年内,海道漕运线路一共变更了三次。第三次的线路是:从刘家港(今江苏太仓县浏河)入海至崇明岛的三沙进入深海,北去经成山角折而西北行,经刘家岛、沙门岛过莱州湾抵达直沽海口。这一条新线路比较以前的线路短些,快些,顺风时十几天就可以到达。
此外,为了克服海道运输的困难,元朝海运机关曾在至大四年(1311年)接受船民苏显的建议,在西暗沙咀设置航标船,竖立标旗,指挥长江入海口的船只进出。延祐元年(1314年)又接受船民袁源的建议,在江阴的夏港、需沟等九处,设置标旗指引行船。延祐四年(1317年)十二月,又在龙山庙前高筑土堆,土堆四周用石块砌垒;土堆上从每年四月十五日开始(春季漕运开始于四月十五日),白天高悬布旛〔fān〕,夜间悬点灯火,以指挥船只行驶。这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元朝**大规模的挖河造船,对广大劳动人民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各地人民曾多次举行**进行反抗。这种反抗,即使在元朝统治力量强大的建国初期也没有停止过。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刑部尚书向忽必烈报告说:“江南盗贼相挺而起,凡二百余所,皆由拘刷水手,兴造海船,民不聊生,激而生变。”
总的讲来,元代的漕运是海运、河运并行而以海运为主。
明代实行海禁政策,严格限制贸易,旨在将百姓变成植物,恢复原有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一个是为了便于统治,另外也是由于朱元璋本身出身农民阶层的局限。
起初,朱元璋定都南京时,以海运为主。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重开会通河以后,依托京杭大运河将有元一代的海运改为漕运。“自成祖迁燕,道里辽远,法凡三变。初支运、次兑运、支运相参,至支运悉变为长运而定制。”

明朝永乐十三年(1415年)明朝规定漕运全部经由内河,停止海运,漕运全由运河承担。清代嘉庆道光年间,黄河占道,运河淤塞,朝廷存在河运海运之争,但还是河运一派占优势。明清漕运有州县“收米一石止作七八斗” ,“每办一漕,额多之州县官立可富有数十万之巨资”, “吞艘行数千里之运河,过浅过闸有费,督运催攒有费,淮安通坝验米有费,丁不得不转索之官,官不得不取赢于民”,“每漕一石抵都,常二三倍于东南之市价”。
同治十年(1871年)江苏漕运行海道,江南运河仍疏浚维修不断,黄河以北的运河,借黄水济运,借黄通漕,容易淤阻。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漕粮改为折色(折现银),漕运废止,但至三十年始裁漕督,全废河运。

晚清时期京杭运河漕运的衰败 京杭大运河经历了500多年的辉煌之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遂令停止漕运,有着千年历史的漕运终于寿终正寝。随着漕运的废除,大运河的辉煌逐渐变成了历史的记忆,没有漕运的大运河多处淤塞,许多地段已不能通航,运行了2000多年的漕运也成为历史记忆。
佚名
2024-06-01 23:39:52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1 15:22:05

    八宅风水,是以人为主还是以宅为主

    八宅是以宅为主,配门.灶,分别组成相生相旺。分为东四宅.西四宅。

  • 佚名
    2024-06-01 02:27:44

    为什么**人认为风水可以转运

    一命二运三风水,你说呢

  • 佚名
    2024-06-01 12:08:34

    人的运气可以改变么,为什么觉得自己运气一直很烂

    虽然教育家,思想家等人都告诉人们,只要个人努力,命运就可以改变。因为性格可以决定命运。不过,作为一个**传统文化研究者,尤其是阴阳研究者,个人认为命运可以改善,...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以“励志照亮人生,知识改变命运”为主题的班队会

    成功其实很简单  有一个人去应聘工作,随手将走廊上的纸屑捡起来,放进了垃圾桶,被路过的口试官看到了,因此他得到了这份工作。 原来获得赏识很简单,养成好习惯就可以...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清朝**为什么这么久

    清朝能有近三百年统治,完全是雍正改革的功劳,康熙晚年的清朝已经没落,全靠雍正改善了这个状态,才有乾隆六十年的太平状态,乾隆晚年在此回到没落,嘉庆、同治虽致力改善...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为何以十年为一个大运?

    轩辕皇帝大战蚩尤之时,因蚩尤蛮壮,不畏刀斧。以至轩辕大败,民众血流成河。轩辕心中悲痛,向天禳福。九天玄女娘娘派遣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神将下凡以助轩辕剿平蚩尤,并传奇...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以日元为主”这里的“日元”是指什么?

    以日元为主”这里的“日元”是八字命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概念,它的内涵十分丰富,值得深入研究。日元有许多名称:主、身、日、日主、日干、本命元神。命理古籍中有许...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元朝漕运形成了以什么为主,什么为铺的格局

    以海上漕运为主以运河漕运为辅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以元旦为主题手抄报

    内容可写:元旦的由来,(一个版块)然后是元旦的习俗(最好两个板块)关于元旦的灯谜(二个板块)最后是一些元旦的笑话(一个版块)花边花一些灯笼,题目叫:共度元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