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扬筠松故居

杨筠松先师故居三僚村。被海内外誉为“堪舆文化的发祥地”、“**风水第一村”——三僚,是兴国、宁都、于都三县的交界处。三僚全村皆习风水之术,自从曾文仙、廖瑀从师于杨救贫以来,代代家传不绝,皆有人精通堪舆之术,历朝国师辈出,约出国师24位,明师72位,其中有皇帝直接封为钦天监博士者有36人,著名的明十三陵、故宫、天坛、长城九镇军事要塞等建筑,均由三僚地师相度、督建。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千里跋涉来这里到杨公祠朝拜,这个有4600人口的大村庄,只有曾姓和廖姓二个姓氏。地处僻壤的三僚村是因为风水**杨筠松而出名的,曾姓和廖姓的宗祠竟然都叫杨公祠。杨筠松因济贫救世还被世人称之为救贫仙人,又名杨救贫。

  三僚村 杨公祠
  这位传奇式的人物是在战乱中偷携着宫廷风水秘籍从京城长安出逃南迁辗转至三僚定居的。经历了万水千山的杨筠松发现了人迹罕至的三僚村,这是一块肥沃的盆地,山水环绕,盆地中间有一座长条形的**,在遥远的盆地边缘有一棵高大的松树,树底下卧着一块圆形的巨石,可以说是“前有金盘玉印,后有凉伞遮荫”的好地方。杨救贫认为,这是一块适宜风水先生世代居住的地方,整个盆地就是一个硕大的罗盘,盆地中间的长条形**酷似罗盘的指针,而松树和巨石则是风水先生随身携带的雨伞和包裹。他说,住在这里,子孙后代端着罗盘,背着包裹出门。漂泊中的杨公带着他的两个弟子,(曾文仙、廖瑀)就在此搭建茅棚定居下来,一人一座茅棚,茅棚为“寮”,故称“三寮”(现在为“三僚”)。 曾文辿将全家迁往三僚村定居时,杨救贫特地为他择址定向,并作了一份地钳记流传至今:“僚溪山水不易观,四畔好山峦;甲上罗经山顶起,西北帘幕应;南方天马水流东,仙客朝拜中;出土蜈蚣艮寅向,十代年中官职旺;今卜此地为尔居,代代拜皇都;初代钱粮不兴大,只因丑戌相刑害;中年富贵发如雷,甲木水栽培;兔马生人多富贵,犬子居翰位;今钳此记付文辿,三十八代官职显”。明清以来,曾氏后裔人文蔚起,出了许多人才。据说海外的风水考察团来到三僚,都会拿着这份地钳记,寻找其中的“天马水”、“出土蜈蚣”、“罗经山”和“甲木水”。

  三僚村因杨筠松而成之为**客家风水文化的发祥地,它的风水文化史自唐末延绵至今。杨筠松开创的堪舆之术(赣派风水)始,不仅在本土流传,而且流播域外。在他的倡导下,**民间的风水文化千年不绝地流传且盛行于海外。一千多年来,在**人选择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发挥过不可忽视的作用。
佚名
2024-06-06 02:27:16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6 02:26:05

    扬均松著风水

    杨均松著的风水书,原著不可能再找到,应该都是在杨原著的基础上后人不断总结、删删补补的伪托款书。基本架构是杨均松的,后人的色彩也明显。实用、方便、舒服、安全、卫生...

  • 佚名
    2024-06-06 12:04:31

    杨筠松风水家山阴宅风水来龙去脉怎样看

    讲个一年半载也讲不完,建议你看杨公经书,撼龙经、青囊经、青囊序、青囊奥语、天玉经、都天宝照经,里面都有,

  • 佚名
    2024-06-06 18:16:03

    杨筠松的风水对联

    自然山水好风水 天地乾坤良云天;横批:风生水起 ,据杨筠松国师记载,大门张贴此对联风水好。 据史书记载,廖、曾两姓都从宁都徙居兴国三僚,“盖两家冢宅,皆筠松所...

  • 佚名
    2024-06-06 20:19:00

    八宅明镜 真是唐 杨筠松写的吗?

    概述  《八宅明镜》作者:明:顾吾序著 清:箬冠道人撰 陈明白话全译  简介  《八宅明镜》是一部专论阳宅的堪舆名著。是八宅派的扛鼎之作。八宅派起源于唐代,盛...

  • 佚名
    2024-06-06 07:04:50

    杨筠松的文化意义

    杨筠松风水理论,主要体现人与自然和平相处的思想。在堪舆学理论上力主峦头形势为上,强调因地制宜、因龙择穴。杨公风水理论著作《撼龙经》、《疑龙经》、《青囊奥语》、《...

  • 佚名
    2024-06-06 14:50:13

    赣州虔庄**口在哪里?也就是说风水仙师杨筠松去世的地方

    在赣州于都县**口坝,**口坝是个古名,又叫跃口。杨救贫之前这里还有另一个名字:芒滕坝,包含现车溪乡河边、宽田乡杨公坝、段屋乡寒信嶂一带。

  • 佚名
    2024-06-06 13:57:17

    杨筠松的人物介绍

    杨筠松(834年4月20日-900年3月12日),俗名杨救贫,名益,字叔茂,号筠松,唐代窦州人,著名风水宗师。杨筠松为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杨筠松有后代吗

    有后代。张家传承八代至共和初年其后人赠教于平阳青街李公。李为当时该地区高手,断坟宅如亲眼所见。至新世纪李由于自己年迈,其后代无人学习此绝学怕失传于世,后赠于苍南...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杨筠松有后代吗

    有后代,还兴旺,杨山将就是他的子孙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问:"一席十八面,面面出天子"( 唐末杨筠松语)的含义?

    可能和“乱世出英雄”有异曲同工吧!唐末乱世,有识之士都有‘治国平天下’之志吧!个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