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杨泗将军是神?还是人?

各地主要都将杨泗作为一个“神”来祭祀。关于“杨泗将军”的传说也林林种种。“杨泗”在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他的生平履历怎样?他做了那些事值得人民如此崇敬?本文尽力利用有限史料,揭开这个秘底。 一、调察基本情况 通过调察,初步了解到祭祀杨泗将军的寺庙和以杨泗命名的乡、村、道路、码头、遗址等分布在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江西、福建、上海、天津、广东、重庆、四川、陕西、贵州、甘肃、云南等十五个省市,而又以湖南、湖北、四川、陕西最为密集。祭祀所塑杨泗像,大多数为身作金盔金甲,手握利斧,或坐或站立状的武将。关于杨泗传说,主要他能下水除孽龙和水妖,平息洪水和风浪,确保河岸民众和船只航运安全。所有祭祀杨泗的地方均以“神”来对待,被称封为“水神”、“湖神”、“平浪王”、“平波王爷”、“镇江王爷”……,多为船工、行商等奉为本行会或个人崇拜的主神之一。 二、明初确有“杨泗”其人 从个别传说和遗址中,却依稀透露出杨泗原来是曾真实存在过的一个人,他是一个带兵打仗的将军,尤善水战,平时还兼修水利和疏通河道,深受群众拥戴。 四川汉源县富林镇以东的大渡河边,有一个地方叫“杨泗营”。“杨泗营”与四川其它地方的“刘家营”、“简家营”、“陈家营”、“牟家营”、“王泗营”、“封营”、“赵营”……一样,经考证,绝大多数是明初军屯的遗存。这些“某姓营”均以家族姓氏或屯田领导者姓名命名,因而“杨泗营”就是以他的领导者“杨泗”命名的。据《汉源县地名录》,杨泗是明初的一位将军,因此明朝初年确有“杨泗”其人在历史舞台上活动过。 关于杨泗将军另有两个主要说法。 1、很多地方说杨泗是宋末的杨幺。杨幺是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是南宋农民**首领,义军活动范围主要在湖南北部长江流域和洞庭湖一带,没有到过四川,更没有到过陕西汉中一带。杨幺从建炎四年(1130)**至1135年被害仅有六年时间,虽有陆耕水战之举,而利民的水利工程非短时间可完成。绍兴三年(1133)杨幺被推为义军首领,更不可能在激烈的战争中去修造更多的利民水利工程。因而杨泗不可能是南宋农民**的杨幺。 2、陕西杨泗庙说杨泗是陕西杨从仪。杨从仪凤翔天兴人,35岁从军,为抗金名将吴玠、吴璘属下,主要为**作后勤保障工作,工作中兴修水利颇有成效,深受民众爱戴,死后民众送“平水明王”称号。乾道五年(11**)去逝,享年78岁,《宋史》有传。但杨从仪生前仅在汉水中上游活动,目前尚未在湖南、四川等地发现其活动过的踪迹,因而将“杨泗”认定是“杨从仪”是不可信的。陕南民众将两人混为一人,是民间崇拜的一种讹变。 二、杨泗是何处人? 杨泗原籍何处,有以下几种说法。 1、四川怀远杨仪老师说:杨泗原名“杨基”,明洪武时人。还说新都杨升庵等人是其后代。查**《杨氏族谱》新都杨氏入川始祖叫杨宗贤,其世系中也无“杨基”其人。虽然杨宗贤与杨泗同姓“杨”外,还有他们都是于元末迁由麻城孝感乡。尽管这样,也无法证实杨泗是该支杨氏祖。 2、贵州德江一带傩戏戏文中有“杨泗称:家住湖北思州杨家坪村。”“思州”就是今天贵州岑巩县,此处“思州”当是“施州”音误,应是今日湖北“恩施”。虽然两处都有“杨泗”的庙宇和故事,可是却没有一处提到杨泗是本乡人。 3、福建度尾镇剑山村杨泗宫说:“杨泗宫”是后人为其修造的。这个“后人”是否为杨泗后裔或族人不敢肯定。杨泗是不是福建度尾人,“是”的可能性不大。 4、江苏高淳县丹湖乡梅家村的传说,杨泗隐居在泗水入洪泽湖处的一个溯上,曾在这里除掉孽龙。杨泗在这里“隐居”,说明这里是杨泗出生地的可能性也不大。 5、广东高岗镇大笔村丹水坑景区杨泗庙说:杨泗是湖南长沙人。湖南长沙市及周边有数座杨泗庙,它们都说杨泗是长沙安沙镇人。口碑及传说是:源于天华山的一条河,在枫林港与金井河汇合处有一座山,未出道的杨泗就就住在山上,后来“除掉水中孽龙”便开始出名。因而杨泗是长沙人可能性最大。 三、杨泗将军一生的经历 1、入川前踪迹 洪武四年(1371)朱元璋平明玉珍,统治了四川,他调用了原大夏政权的“官庄”,将官庄内屯民分成了“军屯”、“民屯”和自耕民三类,四川的牟家营、简家营、陈家营等军屯性质的“某姓营”就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出现的。这些“某姓营”绝大部份是原大夏政权的臣民,有少数是由朱元璋嫡系留下担当屯政领导工作的军人。如**廖屯的廖贵。那么“杨泗营”的杨泗属哪一种性质呢? 杨泗营的杨泗就属于大夏政权的臣民那一种。明玉珍大夏政权的臣民有一个最显著的特征,那就是绝大多数人,不是原籍湖北麻城孝感乡,就是经由湖北麻城孝感乡迁川。杨泗就是经由麻城孝感乡迁川的。今天麻城市全部及红安市东部,元末时均属麻城县。麻城县的北部系大别山区,在群山上,古代建有众多的山寨,并且多“某姓寨”。据有关专家考证,众山寨多系元末所建“兵寨”。元末这里是红巾**军北边抗元的前哨阵地,修建众多兵寨是很正常的。其中在今天麻城市乘马岗镇小寨村有一个兵寨,这个兵寨就叫“杨泗寨”。无独有偶,四川旺苍县百丈有一个“黄杨营”,而在今天红安市东北边,在天台山风景区(旧属麻城县)内九焰山上,就有一个“黄杨寨”。可以说杨泗参加了红巾**,担当了一名带兵的头领,并带兵驻扎麻城县北部。 我们不难发现杨泗入川前活动踪迹。红巾军首领邹普胜曾将数万麻城招募的义军交由明玉珍统领,想必杨泗在此时归了明玉珍。明玉珍随即被派到沔阳(今湖北仙桃一带)镇守,这里正是汉水与长江间水网区域,正好发挥明玉珍与杨泗都善水战的特长。从各地杨泗庙等分布情况来看,长江中下游、汉水、湘江、赣江及湖泊水网区域,都应是杨泗或其部众当时活动过的地方。 元至正17年(1357)明玉珍奉命进川征粮,随即攻入四川。杨泗应该同时领军入川。 2、入川(含重庆市)后踪迹 1)、重庆城口县北屏乡双河村附近也有一座杨泗庙,不仅有此庙,还有“杨泗岩”,岩上有杨泗开凿的“杨泗栈道”。这条栈道并不在传统上的官马大道上,而直接与同位于一山,陕西岚皋杨泗岩的古道相通。杨泗在偏远山地“开凿”这条栈道,应该是与明玉珍初入川时,平定李喜喜青巾军这场战事有关系。 2)、泸州古蔺县黄荆有一个“杨四村”,该村有一个“杨寺庙”,也有一个“杨思岩”和“杨司寨”。这“四”、“寺”、“思”、“司”当是“泗”字的讹变。也就是说“杨司寨”就是“杨泗寨”。 黄荆一带是山地,杨泗带兵初到此地,自然会把自己的兵寨沿称为“杨泗寨”。 3)川南的宜宾兴文县毓秀乡秀山村,有一处石刻“山高水长”,据传是杨泗将军亲笔。当地很多苗族群众口碑中称,其祖上是由麻城孝感乡随军迁来的。 杨泗将军率兵在泸、宜这一带活动,应与明玉珍入川初期,计划攻打云、贵的元兵这个时期相吻合。 分析杨泗庙在川内分布情况,除目前尚未发现嘉陵江中下流有其踪迹外,杨泗将军活动范围在长江上游和岷江(含大渡河、青衣江)、沱江、乌江流域,其方位大致在川南和川西这一片地方。 当然也不排除杨泗将军居川期间,曾到陕南汉水上游流域活动过。除汉水流域有众多的杨泗庙外,沔县旧志称:“祀水神杨泗将军,即开国侯杨公也。”查“开国侯”这个爵位分封多在元代以前,明、清两代正统朝廷没有封“开国侯”的记载。因此只能是非正统的明玉珍,在称帝时所封。明玉珍“大夏政权”是一个偏安一寓的短命小朝廷,所封的各种爵位故正史不录,野史少采。其封侯的事不见史料,沔县旧志可算弥补了一点。 杨泗在川陕无战事期间仍然奉行兴修水利,疏通河道。成都市金牛区沙河源有一条人工河,叫“杨泗堰”,它直接与沙河相通,它是一条泄洪渠,也是成都民众生活、生产用水的水源之一,至今还在发挥作用。杨泗在川陕的所作所为自然会受到各地民众爱戴。 3、组建“杨泗营”后,杨泗将军踪迹 洪武四年后,朱元璋“调用”了明玉珍大夏政权的“官庄”,而杨泗被“调用”到雅安汉源县(旧雅州清溪县,县城清溪镇)大渡河边富林营(后来的汉源县县城,现在旧址已沉于水下)实施耕战结合的军屯,所部驻地为“杨泗营”。 由于资料的不完整,杨泗将军所作的好事没有准确时间界定,在上述川陕所做的好事应存于任何时间段都有可能。 据崇州市怀远镇三官村杨泗庙所存,怀远一位杨仪老师所写《杨泗将军生平简介》中说,“在永乐中朝征交趾(今越南)战**的平叛战争中这支**立下赫赫战功。”明**确实发动过对**(交趾)的战争。据《明史61外国列传二**》载:永乐六年(1408)“命沐晟为征夷将军,统云南、贵州、四川军四万人由云南征讨。”四川**廖屯《廖氏族谱》载,廖氏入川二世祖名山卫千户廖瑛,于永乐九年(1411)从征交趾。廖氏族谱所载,印证《明史》所说,四川确实派有屯兵出征。杨泗营杨泗是下级军官,跟随廖瑛出征,是很有可能的。又据《明史61外国列传**》记载,永乐年间没有与**发生过大的战事,洪武年间虽与**有一些摩擦,但也没有发生太大的战事。这段时间内要从四川调动**去北方,显然可能性是不大的。不过值得探讨的是,居然在天津市武清县有一个“杨泗镇”,镇上有条“杨泗路”,宁河县还有一个以“杨泗”为名的小学。 四、杨泗将军最后的日子 关于杨泗将军,只有陕西周至县厚畛子镇杨泗庙提到去世。当地传说:杨泗领兵到厚畛子,由于大旱,皇帝命杨泗寻水,杨泗找到水后向皇帝口头报告:“胥水长流”。皇帝听到后说:“细水长流,怎能解决几十万士兵饮水困难。”便下令将杨泗处死。后来皇帝得知实际上是“胥水”不是“细水”,胥水水量很大,完全可满足**饮用,自己“误杀”了杨泗,只得下旨,各地修庙以祭祀杨泗。这个“误杀”与明初朱元璋诛杀功臣动机也很吻合,但朱元璋杀杨泗的可能性小,死于朱棣手下的可能性大,因为杨泗领兵在此很可能参与了抵抗燕军的战斗。陕西周至县厚畛子镇是众多传说中惟一提到杨泗死亡之处,可信程度高。死时,推算杨泗年龄在七十岁左右。正因为有皇帝旨意,各地民间才可以依“律”建“杨泗庙”,以祀杨泗。 杨泗死后葬于何处?杨洪老师说:葬在“斑竹山”。斑竹山就在怀远三官村境内。传说中杨泗娶了三房夫人,其中大夫人葬在三官村杨泗庙后,三夫人葬在距杨泗庙以南名叫“小溪”、“杨溪”的地方。“小溪”意又“小妻”、“杨溪”又为“杨(泗)妻”。这也是目前惟一关于杨泗葬地的说法。可是实地没有发现有杨泗坟茔。三官村“杨泗庙”有一块匾,上书“老杨泗庙”。这块匾的存在,说明此处杨泗庙,有一段不寻常的历史。 五,基本观点 杨泗将军曾追随过明玉珍,转战于长江流域各地区,善水战,善水利工程。后被明**收编,以屯耕安置,其间功劳不少,只是被重用而得不到提升,职务始终都是一位中层军官。杨泗将军事迹不入正史,所祀庙宇也多是是“一门、一殿、一偏房”而已,但仍享民众数百年香火。
佚名
2024-05-24 06:20:19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