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古代哲学探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动静之辩

在**古代哲学中,动静之辩就是探讨动静关系。在动静之辩中,哲学家主要探讨的是世界是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还是静止的、不变的;是动为主,还是以静为主,动和静是什么关系;动即事物的发展变化有没有规律,发展变化的根据是什么。
1、**哲学家大都认为,天地万物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在**哲学史上,老子第一次把动和静作为一对范畴来考察,他有鉴于“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的社会历史现象,有鉴于“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的贫富贵贱的变化,提出“反者道之动”思想。在他看来,变化是道的必然运动,一切事物的发展都要向它的反面转化。他还注意到动和静又是互相转化的,所谓万物向反面转化,就是事物的动到了极点,而向静的方面转化。他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是谓复命,复命日常。”老子的动静观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对后世影响深刻而久远。
先秦时期讲动变最深刻最丰富的著作是战国时的《易传》。这部书着重从变化的原理出发,阐发了一套“变化日新”的重变哲学。在《易传》的作者看来,变化对宇宙对社会对人生具有重要意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系辞传下》),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尽头就要变化,变化了就通畅,通畅了就能长久。世界万物都在不停地进行新陈代谢,新陈代谢就造成发展和变化。
后来的哲学家大都继承了老子和《易传》的思想,强调发展与变化。庄子、荀子、张载、王安石、二程、朱熹、王夫之等都有精辟的见解。世界的发展变化有没有规律,在**哲学家那里答案是肯定的,他们不仅肯定世界是发展变化的,还认为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
荀子说:“天行有常”,肯定自然界的发展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
韩非则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称为“势”,
西汉董仲舒认为天道和人道是一致的,“天之道,有序而时,有度而节,变而有常”。
2、古代哲学家论证了动静相互依存的关系。
东晋僧人僧肇主张“即动而求静”,“求静于诸动”,认为“动静未始异”。
北宋周敦颐认为“一动一静,互为其根”。
程颐肯定“动静无端”。
南宋朱熹发挥了周、程的思想,认为“动静二字,相为对待,不能相无”。王夫之提出:“动静互涵”,“动静皆动”。
3、与动静关系密切相关的还有运动过程,运动方式以及运动原因的探讨。
老子提出向相反方面转化的思想。《易传》认为“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肯定对立面的相互作用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根源。
4、古代哲学家还探讨了运动的形态。
如宋代张载把运动分为两种形态:“变,言其著;化,言其渐。”认为显著的变化“变”与逐渐变化的“化”是相互转化的。
王夫之在总结前人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变化日新说,认为“天地之化日新,今日之风雷非昨日之风雷,是知今日之日月非昨日之日月”,把运动变化看作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5、**古代哲学家探讨动静常变的关系,落脚点仍然在于社会人生。
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和历史时期,不同的哲学家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出于不同的**需要,表现出不同的动静观。
如运动变化的根据是什么?
董仲舒虽然也肯定变,但把变的根据归结为天意,“天不变,道亦不变”。他是为巩固当时的封建统治服务的。
王夫之“太虚本动”,“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则把事物的发展变化归结为事物内部的矛盾。
又如动和静的关系,一般都认为动是绝对的,而静是相对的。
而魏晋时的王弼强调“静为燥君。安为动主”,“动起于静”,“凡动息则静,静非对动者也”。把静视为绝对的,主张以静制动。他认为运动、变化是非根本的,而静止不变是根本的。他是出于维护社会现状和统治者的既得利益服务的。
朱熹虽然认为动静相互依存,但最终还是“静者为主,而动者为客”。
王夫之则认为“方动即静,方静旋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二者互相包含,不可分离,并进一步提出“静者静动,非不动也”的观点,把静视为动的一种存在形式,辩证地解决了动与静的关系问题。
佚名
2024-06-11 01:02:07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11 00:19:18
  • 佚名
    2024-06-11 18:51:54

    **哲学易经有哪些文化价值

    第一,从易经诞生的时间上看,**古代没有比它更早更完整的哲学理论著作。第二,从易经的影响上看,对后世万家哲学,最明显是道家一派的影响甚大,其影响到现在还延续着。...

  • 佚名
    2024-06-11 08:00:00

    **古代的**书有哪些?

    先秦:《神农本草经》神农氏《皇帝内经》汉代:马王堆汉墓**书《黄帝内经素问》、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张仲景《金匮要略》唐代:孙思邈,《千金方》,明代:王叔和的《...

  • 佚名
    2024-06-11 08:00:00

    **古代的极阴极阳之地都有哪些?

    我所了解到的:华山,古代是极阴之地;蓬莱岛,是极阳之地。未知对否,仅供参考。

  • 佚名
    2024-06-11 08:00:00

    关于**古代的玄学**古代的玄学有哪些部分组成,有

    玄学,此处的“玄”字,起源于《老子》中的一句话“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学本来是哲学上的一个用语,指的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以《老子》为研究核心的哲学思潮。在近代...

  • 佚名
    2024-06-11 08:00:00

    请问**古代占卦方法有哪些?

    多种多样最早应该是用龟甲占卜,方法也很多:1、找一只活的乌龟,在龟背上刻图案和文字,根据天气看龟背上图案和文字的湿润情况;2、找个完整的龟壳(乌龟已经死了),封...

  • 佚名
    2024-06-11 08:00:00

    **古代有哪些数学家

    刘徽(约公元225年—295年)、赵爽(东汉末至三国时代吴国人)、祖冲之(公元429年生)、祖暅(祖冲之之子)、沈括(公元1031~1095年)、张丘建(北魏人...

  • 佚名
    2024-06-11 08:00:00

    **古代哲学讨论的根源性题目是?

    **古代哲学讨论的根源现题目应该是古代哲学到底是为什么?产生的是什么原因产生的,而且是代表了什么思想

  • 佚名
    2024-06-11 08:00:00

    **古代名剑有哪些?

    一把宝剑配侠士,剑开之处见正气。古人爱剑,爱剑的潇洒,爱剑的英气,爱剑的锋翠......作为后人,我们依然爱剑,爱它的故事,爱它的苍苍,爱它的敛藏......今...

  • 佚名
    2024-06-11 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