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陆荣廷的历史评价

陆荣廷童少孤哀,颠沛流离,17岁至35岁度过绿林游勇生涯19年;36岁至52岁任清朝武官16年;53岁至66岁,任**的都督、督军、两广巡阅使和广西边防军务督办等,前后共14年。他一生的社会活动,拟概括为有功、无罪和有过等三方面来探讨。 (一) 喋血关外,盗亦有道。陆荣廷的叛逆思想,产生于中法战争及以后的罢兵被遣。他被扔出了唐景崧的先锋营重又流离失所后,就加入三点会的反清秘密组织,广结游勇,以打劫法国侵略者为目标和以反清复明为号召,在中越边境活动,奉行“盗亦有道”的宗旨。他读书很少,却力求在先贤们的明训中寻找做人的**,讲义气,诚实笃信,气量宏达,很有人缘。在绿林中,严守三不抢主义:一不抢**人,二不抢穷苦人,三不抢驻地附近人。由于他所劫皆外人,不自残同胞也,众呼为义盗。因此,慕义者渐来归至数千人,在中越边境团成旅,俨然为一独立王国,专与法人为敌,角逐将近十年,大小数十战,法**损失惨重。单以陆荣廷个人一次在越南溃科就亲手**法国兵23人,**财物无数,如果算起他手下的五千部众的战斗威力,给法**的重创是不言而喻的。
法**者穷于应付之后,一边勒碑悬赏缉拿陆特宋,一边胁迫清**逐陆荣廷出中越边境,并严加制约。此举足以说明陆荣廷的游勇使法**者觊觎**边疆的企图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使**南疆免遭**蚕食的威胁,其功绩当不可磨灭。
当然,他们啸聚的人数愈众,需要的给养愈多,专门打劫法人是否足以维持生活?那么以“劫富济贫”的匪徒行径来维持生活,或不可免。而陆荣廷讲义气,守信用,他身在绿林,主张盗亦有道,对部下以“军法勒之”,虽有劫富之行,也无损于这个传奇式人物的形象。
(二) 讨袁之役,功在**。唐继尧、任可澄、蔡锷、戴戡联名宣告独立的日期是在1915年12月25日,当时四川将军陈宦统率北洋军武祯祥、冯玉祥、李炳芝三个旅和四川军周骏、刘存两个师,迎击蔡锷率领入川作战的三个护**。1916年1月15日,袁世凯又命令虎威将军曹锟督师入川,以猛虎扑兔之势扑向云南。川军统领杨起元于2月23日,率军偷渡**江,夜袭摩鱼乍,已由江铎进抵芝麻口。滇桂边境的龙觐光于3月9日占领剥隘,进展至个旧、蒙自、土富州。在云南方面讨袁进军,寡不敌众,四面受敌之时,陆荣廷于3月15日宣布独立讨袁。姑无论他的讨袁动机,但就事实而言,陆荣廷讨袁之后,其不可磨灭之功绩有三:鼓舞入川作战的护**士气,提高必胜信心;使滇黔军事处境危而复安,使西南各省反帝民气提高;打击北洋军将帅,使冯国璋等逼袁世凯取消帝制。广**立实是射给袁世凯毙命的一弹。诚如李宗仁在《我与**》说到讨袁之役:“广西耀武上将军陆荣廷揭橥义旗,响应云南独立,而护国战役中南北优劣之局,因此顿形改观,此举实为洪宪帝复亡,护**动胜利之关键。”因此,时人无不赞成大**黎元洪授予陆荣廷“再造**勋位”及“一等大绶嘉禾章”的殊荣。
(三) 可贵的安定局面。人民要求安居乐业,历史上的治、乱、分、合,往往反映了人民的好恶。
陆荣廷给老百姓留下的好印象,在于他平靖广西,结束了清末匪盗横行、地方扰攘。民不聊生的混乱局面,并且开创了民初十年老百姓基本上能够过着和平安定的生活局面;他下野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粤军入桂,老百姓对陆荣廷的失败,本无是非好恶,可是广西易旗之后,客军没有治桂的本领,无法收拾残局,反而纵兵殃民,想起“民十兵”,岂止令人不寒而栗!在陆潭的废墟上又不能建立其符合民心的**机器,却换来军阀**和自治军的大混乱局面,祸乱频仍,几无宁日。有如此鲜明的对比,老百姓对陆荣廷自然发生好感。他死后,遗体运至南宁,停棺于镇宁炮台下的六公祠,历时一月,运回武鸣。棺材一来一往,老百姓都自动举行路祭,每天前往六公祠吊丧的络绎于途,还有来自外省和越南、港澳的。老百姓报以陆荣廷的荣哀,比同中法战役的胜利名将冯子材在南宁逝世、开吊、出殡时万民哀悼的情况一样。他们异口同声说:“陆荣廷统治广西十年,没有什么对人民福利的建设,只是使百姓不受兵灾匪患,能够安居乐业,与民无扰。他下野后,兵灾匪患纷至沓来,累得老百姓没一日安宁。”这就是老百姓对陆荣廷的评价。 (一) 末期游勇,剿抚无罪。陆荣廷于1894年受抚,任清廷巡防军管带,时年36岁,先驻龙州,再移防南宁、贵县办清乡,后来泗城府尹王方田利用与游勇有香火渊源的陆荣廷来招剿游勇,陆受命之后,施展他具有的潜在影响,果然招徕右江百色地区至云南境内的游勇大哥、二哥、三哥投降自新,个别不愿意投降者,也被他歼击,1902年,左江游勇乃平。
1903年,两广总督岑春煊入桂剿匪。1904年,他重用龙济光和陆荣廷,以“剿抚兼施”的两手平柳庆地区的游勇。龙在前面剿,陆跟着在后面抚,所有较大的游勇头目都给陆荣廷招抚过来。1905年3月回师左江,又把宁明一带的“游匪”招了。自是广西的游勇悉平。
陆荣廷剿抚后期游勇,有功还是有过?过去史学研究领域里,曾经流行一种观点,就是对历史上的劳动人民的**和斗争,只能颂扬,不能讲他的落后面和局限性。讲了就可能被说成是“不看主流和本质”,甚或被扣上“**和污蔑劳动人民”的帽子。所以只要是劳动人民的**斗争,不管他有什么缺陷和落后的 东西,也要“热情歌颂”;而对于封建统治者做的一些符合人民愿望的事情,不管他在当时的历时条件下曾经起过怎样的有益作用,也要“立足于批”,因此剿抚游勇,就曾曾为陆荣廷的首要罪行。可是如果抛弃了这些框框,从游勇的活动和发展情况去作具体的分析,却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首先应把前后两个阶段的游勇区别开来。
广西游勇崛起于边关,曾扬威于边关。游勇活动的旺盛时期,是在1884年之后,也就是中法战争之后,被裁撤的抗法士兵和内地清军的叛逆兵勇,逼上梁山,相结成旅,他们过惯了群体生活,素来以侠义相处,患难相扶,相依为命,就自发地要求保持其队伍的组织,渐而与会党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组织、有纪律、有策略、有主义的色彩。他们的活动,确实为抑止法**对**边疆的蚕食以及削弱清**在桂西南的统治起过一定的作用。可是到了后期,游勇本身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其成员良莠不齐,其有甚者,干了诸如拉参、铲村、劫掠、抽行水、献纳等等群众深恶痛绝的坏事,还通过肃杀恐怖的拜台、入湾的活动,勒索群众的资财,迫使群众在游勇势力庇荫之下,保全生命财产,可是这帮游勇走了,那帮游勇又来,拜台也成了没完没了的灾难。无法无天的**越货,亘古未闻。今天的武鸣、邕宁等县老一辈的人,由于亲历其境,讲到当年游勇头目王特燕、陆采邦、周三,还心有余悸。
后期游勇为非作歹,到处皆然,《邕宁县志·兵事》有载:清末壬寅(1902)、癸卯(1903)两年,广西边陲重镇南宁,匪盗猖獗、绑票勒索,打劫村庄,……无所不有。有的唯恐出师无名而打出“反清复明”的口号掩护匪行,这比**裸的明火执仗还具有更危险的欺骗性。
**在《论联合**》中说:“**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人民所表现的作用和好坏、大小,归要到底,看它对于**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帮助的大小,看他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游勇只管破坏而不搞建设,光是打劫而不安民,老百姓的命都保不了,哪里还谈得上发展生产!陆荣廷剿抚游勇后,带来地方平靖,人民得以安居乐业,有利休养生息,应无最尤。
(二) 积财聚产,尚能克制。传说山东军阀张宗昌有一次祭孔后说:“我平生对不住孔夫子的有两件事:要钱,要女人。”东北军阀张作霖,受招后得做管带时,他的一位长官周树模问他:“你以前为什么受抚?”张作霖很诚实地说:“回禀大人,我想升官发财”。旧社会有个文化人士胡适博士,当过北大的校长,1935年来游两广,到处都见到军人贪财如命,感慨所及,于是反**穆之言,发为俊语说“文官不怕死,武官不爱钱。”呼吁以不要钱为武官之标格,足见当时要钱之风是非常普遍而且情节严重。一般武官尚且如此,更遑论军阀了。所以张宗昌、张作霖都是坦白讲实话。
鲁迅提出“必取他种人与是相当之时劫,相度其所能而较量之”,作为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和方法。他曾多次强调“知人论世”。所谓“知人论世”最早是孟轲提出的,鲁迅对他做了诠释。在鲁迅看来,任何历史人物都生活于特定的历时环境中,只有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求将他放到这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加以考察比较,评价才可能中肯。那么评价陆荣廷,也应该将他放在军阀混战的历史环境中加以考察比较以求定论,譬如说,他扑灭镇南关**,打击“二次**”,固然罪不可逭,不过,袁世凯手下有名**人民的刽子手是湖南的汤芗铭,广东的龙济光,尚非陆荣廷,其积财聚产也不同于其他军阀的贪婪无度。
升官发财、要钱要女人,是军阀的通病。如果陆荣廷和印度圣雄甘地一样,死后的遗产也只有一条值八角钱的围巾他就不是军阀了,而是“广西圣雄”了,与陆荣廷同时代的军阀中,有这样的事实:**,为了清理奉系军阀头子张作霖的财产,成立了一个委员会,可见其财产之多。直系军阀头子冯国璋,死后遗产二千三百余万元。唐继尧死前在**银行有一千七百五十万日元存款,曹锟进行贿选**用去一千三百五十六万元。张宗昌生平不知道有多少房姨太太、多少财产。而陆荣廷晚年落拓,死后的治丧费全靠南宁麻雀巷的房子和仰仗新桂系李宗仁的赐送来开销。他对于汲取人民脂膏,还算是尚能克制,亦无罪尤。 清末民初,陆荣廷干了两桩损害**的事情。
(一) 扑灭镇南关**。1907年农历10月27日,**率领黄兴和粤桂越边区会党首领黄明堂及其广西那模村乡勇80多人发动镇南关**,当晚占领右辅山石山顶的镇北、镇中、镇南三座炮台。翌晨,清军龙济光、陆荣廷所部援兵到达,分兵四路**炮台上的**军,黄明堂率部奋勇还击,经过七天七夜的激战,炮台阵地仍让掌握在**军手中,由于守台的**军弹**用尽,饮水和粮食发生困难,黄明堂决定放弃炮台阵地向越南撤退。三炮台复被清兵抢占。
**军撤退后,陆荣廷以“克复镇南关”飞报北京,被封为“捷勇巴图鲁”名号受赏银二万两,封授左江镇总兵兼广西边防督办。他们以**者的鲜血染红了自己的顶子。
(二) 腰斩“二次**”。1913年,“二次**”起,老同盟会员驻柳州巡防第五统领刘古香与粤督陈炯明相约**讨袁。可是刘的部下有的赞成有的反对。不久,李烈钧在江西失败了,**形势逆转,刘古香见势不妙,内部意见又不统一,因而对陈炯明约期共同**之事犹豫不决。他们的部下不知底细,以为统领做了官,发了财,怕死不敢做事,因而对刘氏颇为不满,引起了9月11日的兵变,刘的其子马电和媳杨澧均被乱****。刘古香夤夜逃匿。第二天帮统刘震寰在衙门后面的字纸炉内找到了他,带回帮统部。刘震寰被部下胁逼出来维持秩序,12日宣布独立,通电讨袁。督带沈鸿英对刘事先不同他商量表示不满,即阴谋驱逐刘震寰,先从刘部邀请刘古香到沈部居住,然后暗中联络管带,以**驱逐刘震寰。
沈驱刘出柳州后,就致电陆荣廷,说“刘古香刘震寰率众在柳州叛变,叛军已被肃清,生擒刘古香,听候处理。”云云。陆接电后离邕,10月9日抵柳,沈鸿英便以刘古香为战俘送交陆荣廷以邀功,陆将案情电报袁世凯,袁复电将刘就地**决。临刑前,陆荣廷在所驻粤东会馆设宴款待刘古香,席间出示袁电,刘无语,陆问:“你还有什么话说?”刘答:“沈鸿英是我一手提拔起来的,他今天可以杀我,日后也可以杀你。”果然,1924年春,陆重返广西,任全省善后总办,巡视桂林,被沈鸿英**达三月之久,势欲诛陆而甘心,可谓应了刘氏的遗言。这是后话。
杀了刘古香,“二次**”在广西被扑灭。袁世凯以陆荣廷“勘定湖口**,厥功尤伟”,授勋二位。陆氏以**者的鲜血写上了“二次**”的反面教材而为世人诟病。
(三) 除此两桩以外,其过尚有出兵“护法”,利令智昏。1917年,段祺瑞二次组阁后,两广标榜“自主”,斯时**揭起“护法”旗帜,开府广州,成立军**并被选为大元帅,陆荣廷、唐继尧为元帅。先是,陆反对组织军**,不与**合作,长期住在宁武庄,**三次派遣胡汉民、潘乃德,古应芬来邀请他去广州共商北伐大计,陆都借故不去。其后,段祺瑞决定**统一,先后向湖南开刀,陆恐段在湖南得手,北军南下,有饮马珠江之虞,因而向**靠拢,邀请军**海军总长程碧光参加援湘护法的南宁军事会议;陆荣廷、陈炳焜、谭浩明等被北京**调职、免职,情势紧急,又邀请**的代表胡汉民、军**代表王正廷等参加梧州军事会议。此时,陆对**表示让步,派莫荣新接替陈炳焜为广东督军。其后,援湘护法军进抵长沙,谭浩明不顾护法初衷,以湘粤桂联军总司令兼领湖南军民两政。至此,护法的本旨,变为贪婪的地盘观念,又更做了联冯倒段的**投机,以及联直反孙的伎俩,目标**而导致失败。
在粤局方面,桂系破坏**的北伐大计,消灭附和**的**,“只许军**自灭,不许军**自生”,进而联合西南军阀、政客,改组军**,以岑春煊代**。于是“合法倒孙”成功,使军**称为桂系的**品,并企图消灭滇粤两军,巩固其两广地盘。1920年8月,粤军被迫回师广东,陆利令智昏,最终自食其崩溃之果。
(四) 耽于印钞,嬉于建设。陆荣廷治桂十年(1912-1921),总共印制发行的钞票2823万元,除发行过程中销毁破烂旧钞折合金额80万另2800万外,发行实绩仍为2743万元,按当时全省总人口900万计,平均每人摊派3元多。当时每百斤稻谷值纸币3元,每人也就摊派一担谷子。
1913年12月,广西银行实存现银(准备金)堪充兑换钞票之用者不满20万元,实际已无兑换之银,军**布告通令所有钱粮关税一律征收纸币、不收银毫,所以纸币暂时不受歧视,**称这种纸币“既**,又无担保,完全是进行**裸的无本生涯”。虽然在陆荣廷政权彪炳的时候,桂钞曾经被誉为“金鱼黄”而昙花一现,可是好景不常,1921年,粤军入桂,陆氏在南宁通电下野,桂钞也便废弃。
1922年,粤军退出广西,陆氏返桂复职,又印制钞票850万元,投入流通。陆氏前后共印发桂钞3593万元。1924年8月,陆氏在此失败,通电下野,流在民间的纸币,不久变成一堆废纸。陆氏失败后,其残部转变为自治军印发的**币更多如牛毛。为害之烈,与刀兵之灾无异。
印发诺多的钞票,还开**抽捐,只为桂系集团的挥霍和连年用兵的需要,而用于利民建设者则寥寥可数。**初立,陆氏开辟广西第一条公路——邕武路,其后建造的广西陆军讲武堂、南宁西乡塘兵房、镇宁炮台、广西陆军军械局、陆公馆、凌铁村避雨亭、昭宗祠、陆氏总宗祠、马武烈祠等,大都为了军事的需要。其差强称为利民者,是陆氏下野前在南宁东门外和北门外凿的几口水井。落得人家说:“陆荣廷治桂十年,毫无建设,自难免后人责备”。
(五) 据粤四年,大悖民望。桂军入粤之后,借口减轻人民负担,首议裁兵,以削去广东地方**,再而强令广东省长朱庆澜交出省长亲军十二营,使朱称为光棍省长而陷于无用武之地,继而借口北伐需饷,开弛**禁,并接管兵工厂、造币厂等要害部门,将其掌握在自己的亲信如马济等的手里。
陆氏取得两广巡阅使后,以结兰拜把陈炳焜为广东督军,妻舅谭浩明为广西督军,桂系集团的这两根支柱,象征性地揭示了绿林与裙带关系成了桂系不成文的用人任官法则。不消说,所有广东军政要职都是广西人,广东人魏邦平千方百计要做**要塞司令而不可得,广东各兵工厂造出的**械**,首先满足桂军或运回广西,粤人**不能染指,造币厂造出银毫,概运回桂,使广西财政金融绰有余裕,而广东银根短拙,毫币低落,粤人损失,年逾千万,引起粤人与桂系集团的深刻矛盾,至于运米营私,包运**、私卖矿产等等,视广东为冒险家的乐园。桂系中上级官员,大多成了富翁,他们他了坏事,又要钳人嘴巴,对报纸舆论实施**管制,故有《南越报》记者李汇泉因**开**,《**报》编辑陈耿夫因揭露桂系官场内幕,谭浩明、莫荣新分别以调拨军心等罪名逮捕**毙。如此等等,桂系在在广东仅失民心,以至陈炯明回师广东时,民军蜂拥响应,桂军欲增兵坚守惠州城以拒之,在武鸣的陆荣廷却打电报给正在东江前线与粤军作战的莫荣新、马济、林虎、沈鸿英等司令指示“不能加兵守城”,因为“民心已去,守之有损,弃之有益”。陆氏深知民心的重要,可是逝者如斯,已经来不及了。
1928年11月,陆荣廷病逝于上海,时上海《循环报》向海内外征求挽联,各方俊彦应征者极众,评选结果,广西省藤县前清举人何培轩所撰写的挽联荣获冠军。其联云:
深山射虎,只手降龙,十年岭峤镇南关,为罪为功,今日盖棺应论定;
杰出武鸣,师出岳麓,一柱南天支大厦,可歌可泣,千秋信史有公评。
此联曾被时人誉为陆氏一生的最佳描绘。
★★★ 无畏勇士:在中法战争中崭露头角及战后近十年率数千游勇在越南对抗法国殖民军
★★★ **伟人:在反袁护国战争中率广西军民一举扭转战争局势再造共和
★★★ 南方三省护法联军最高统帅:在护法运动中率桂、湘、粤子弟以弱击强,力抗段祺瑞30万北洋军的**讨伐,坚决维护**法统
★★★ 杰出军人**家:在百年共和史开篇中自始至终坚持以非**方式解决**争端并发动南北和平运动推进**统一
——摘自《陆荣廷评传》线装书局出版社,2011年4月
**近代风云人物评价陆荣廷
陆荣廷前任广西都督,迭膺兼圻,声誉甚著,讨袁之役,率先响应义师,尤彰功勋。今逝世已久,遗爱在民,经广西临时参议会咨由广西省**呈请行政院转呈褒扬前来,特予明令褒扬,以示**笃念旧勋之至意。此令!
——1940年2月15日《**国民**褒扬令》
我公(陆荣廷)再造**,勋在宇宙。
——**
于广西,为广西有数人物;于共和政体,为**有数人物。将来共和史之开篇,有一极重要之人物,舍公其谁?
——马君武
君老于戎事,军行遇百姓有恩,初治广西,群盗屏迹。其后仍岁出师,未尝加赋,囊中无余金银,遇士大夫尤谦下。
——章太炎
广西将军陆荣廷,自帝制发生,特缘地势关系,发之不能太骤,及滇军在川与袁军相持,事趋危急,陆君崛起以促时局之解决。当时两军成败,间不容发,广**立,实兹役最重要之枢纽也。
——梁启超
陆公治军数十年,其境况仍不如一团长,诚廉洁可风也。
——黎元洪
广西耀武上将军陆荣廷揭橥义旗,响应云南独立,而护国战役中南北优劣之局,因此顿形改观,此举实为洪宪帝覆亡,护**动胜利之关键。
——李宗仁
干公(陆荣廷)护国护法,两次兴师,伟业丰功,声施华夏。
——钮永建

佚名
2024-06-09 11:09:20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9 17:15:38

    历史上对杨修的评价

    杨修(175年—219年),字德祖,东汉文学家,司隶部弘农郡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太尉杨彪之子,母为袁氏(司徒袁安曾孙女)。 杨修为人恭敬,学问渊博,极聪慧,建...

  • 佚名
    2024-06-09 05:41:05

    杨继盛的历史评价

    鄢懋卿:此何用卜,继盛负海内重望,徐阶得意门生,阶一日当国,继盛出而佐之,我辈无遗类矣,所谓养虎自遗患也。 徐阶:万物禀气以为命,公生其中得厥正。位卑身仆益自奋...

  • 佚名
    2024-06-09 19:11:43

    杨博的历史评价

    王琼:君善自爱,将来功名不在老夫下。 郑晓:博在蓟、辽则蓟、辽安,在本兵则九边俱安。 徐阶:而其时出入将相,文经武纬,天下倚以安者,则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杨...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

    陈寿:“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摉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閴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历史上对李时珍的评价 李时珍**术有多厉害

    人物介绍李时珍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农历五月二十六日(儒略历151...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北京故宫的历史以及历史价值

    自元朝以来开始修建,并作为黄帝居住的地方明朝重建,现在看到的就是明故宫清朝继续在此建都**时为华北剿总总司令部所在地也是华北王**的居所解放以后他的正门**成为...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杨赐的历史评价

    刘宏:“①故司空临晋侯赐,**所挺,九德纯备,三叶宰相,辅国以忠。朕昔初载,授道帷幄,遂阶成勋,以陟大猷。师范之功,昭于内外,庶官之务,劳亦勤止。“②大司马杨赐...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历史上对项羽作何评价?

    西楚霸王—项羽生平简述: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人(今江苏宿迁),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古代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南宋理学家朱熹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朱熹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有谁评价过三国历史,怎么评价的

    易中天品三国这是一个三足鼎立的舞台,这里曾经走过一批个性张扬的英雄。然而,这又是一段被演义笼罩的历史。三国,究竟是英雄的传奇,还是智者的比拼?穿透演义迷雾,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