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徐氏的来历

徐(xú)姓源出有三:
1、出自嬴姓,伯益之子若木封于徐国说。据《元和姓纂》和《通志·氏族略》所载,伯益曾助大禹治水有功,虞舜封其子若木于徐国(今安徽省泗县一带),“自若木至偃王三十二世,为周所灭,复封其子宗为徐,子宗十一世章羽,昭三十年,为吴所灭,子孙以国为氏。”(语见《通志·氏族略》)。相传陷帝有一个孙女叫女修,因食燕子蛋而怀有大业。大业娶少典氏女子女华为妻,生下了伯益。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除了正式赐他为嬴姓以外,还把本族的女子姚氏嫁给他,姚女后来生了两个儿子,其中小儿子叫若木因为他的父亲有功,所以封他于徐,建立徐国。徐国历经了夏、商、周三个朝代,都是作为诸侯而存在的。周穆王的时候传到了徐国的32世孙徐君偃,他很聪明,对百姓又很好,所以深的百姓的爱戴,国力不断强大。当时周穆王喜欢云游四方而经常不问**大事,诸侯埋怨他的很多,徐君偃于是产生了想要取代周穆王的野心。于是他自称为徐偃王,率领各国联军向周国进军,周穆王知道这个消息后马上返回京城,调兵前去**。徐偃王只好收兵而逃,他躲进了彭城一带的山中。由于他得得民心,跟着他到了山中得百姓很多。这座山后来就叫做徐山,徐州也因此而得名。周穆王也因此不得不封他的儿子宗于徐,称为“徐子”,继续管理徐国。春秋时期,徐国被楚国打败,国力从此日渐消退,周敬王八年的时候,徐国被吴国所灭,徐国的后裔就称为徐氏,以国为姓,代代相传。
2、据《中华姓氏大全》所载,周公的长子伯禽,受封于鲁国,分到了“殷民六族”,中含徐姓,是传说中的徐姓源起。
3、他姓改徐姓而来。据《百家姓溯源》所载,五代时,李升改姓徐,名知诰,其后代亦以徐为姓。

■得姓始祖

徐若木。伯益之子,伯益曾佐大禹治水,为禹治水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在**行赏时,伯益的儿子若木被封到古代的徐城,建立了徐国。传到三十二世徐偃王时,由于他爱护百姓,施行仁政,结果不仅徐国,连周围三十几个诸侯国都非常拥戴他。适逢当时周穆王不理朝政,整日沉迷于游玩打猎,徐偃王起了代周为天子的想法,起兵**,正在西王母做客的周穆王乘坐造父之车适时赶回,眼看就要兵戎相见,徐偃王不忍心士兵流血牺牲,于是弃国出走于彭城(今江苏省徐州)一带的山中,由于他深得民心,跟他进山的百姓数以万计。周天子获悉徐偃王如此深得民心,大为感触,于是便让偃王之子继续治理徐国。因若木首封徐国,其后代便以国为氏,称为徐氏,徐若木便为徐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徐姓人最早繁衍于今江苏徐州、安徽泗县,后扩至凤阳,以古代徐国为源地,世居而繁衍了一千多年,直到春秋末期为吴所灭,有徐姓人避居河南、山东,并在山东繁衍昌盛起来,这是由徐姓郡望多为山东古地而来证明的。秦时有山东人徐福去东海为秦始皇寻求长生不老之**,带三千童男童女,这六千多人消失在烟波浩渺之中,徐福被视作日本的开基始祖。除山东外,在靠近徐国的江苏、安徽、江西、浙江一带,在秦汉时亦有徐姓人在活动。东汉以前,已有徐姓人西迁至今甘肃境内。东汉桓帝时,“南州高士”徐稚迁居今江西南昌,徐稚被后人尊为“东海堂”徐姓的始祖,其子中有迁至浙江衢州府、龙游,孙辈中有迁居今浙江绍兴、信安,江西的南昌,江苏的苏州、吴县一带。此期徐姓亦有迁居河南者,三国时走马荐诸葛的徐庶便是河南徐姓的杰出代表。徐姓大举南迁始于魏晋之际。南北朝五胡乱华,北方徐姓避居江南,到隋唐时期,在我国南方又有了进一步的繁衍。宋末时,有徐姓人由江南石城迁居福建汀州(今长汀县)上杭、连城二县。元时,有徐姓人从江西、福建迁居今广东的丰顺、海丰、梅县、博隆及潮州的南坑。明清时,徐姓已广布于我国的大江南北。总之,徐姓在秦汉时期,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的黄河下游地区,尤以山东徐姓繁衍得最为旺盛。徐姓的向南播迁,自唐代以后,几乎是络绎不绝于道的,此期广布江南各地,这正是南方各地徐姓众多的原因,徐姓尤以江苏、广东、浙江、四川、山东、江西、安徽人数最多,上述七省的徐姓约占全国汉族徐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五。徐姓是当今**姓氏排行第十一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点六六。

■历史名人

徐 淑:陇西(郡治今甘肃临洮南)人,东汉著名女诗人。
徐 稚:今江西省南昌境内人,汉桓帝时因不满宦官专权,虽经多次征聘,最终没有做官,时称“徐州高士”。
徐 干:北海(今山东潍坊)人,东汉末期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著有《中论》,辞意典雅,为时所称。又善辞赋,能诗,后人辑有《徐伟长集》。
徐 庶:颍川(今河南禹州)人,三国时名臣,曾走马荐诸葛,因其母为曹操所挟执,入曹营后,一言不发。
徐 陵: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南朝文学家,其诗歌骈文,轻靡绮艳,与庾信齐名,有《玉台新咏》等,后人辑有《徐孝穆集》。
徐 寅:莆田(今属福建)人,唐代诗人,有《探龙钓矶》二集,诗四卷。
徐 达:濠州(今安徽凤阳)人,明代名将,勇猛有谋略,为朱明王朝的建立立下奇功。
徐 润:广东省香山人,清朝时买办。
徐 渭:字文长,山阴人,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自称书法天下第一,长于行草。擅长水墨花竹、山水、人物。与陈复道并答“青藤、白阳”。有《徐文长全集》、《南词续录》等。
徐 松: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清代著名学者。一生致力于史地研究,成绩卓著,有《西域水道记》等地理著作,为清代研究西北历史地理的先驱者之一。
徐安真:中唐时重臣。安禄山叛乱时与朝中其它五位重臣隐居今湖南省汨罗与平江交界处。湖南徐姓从此兴望。
徐树铮:江苏省萧县人,北洋皖系政客,曾在段祺瑞内阁担任陆军次长、**秘书等职。
徐锡麟:浙江省阴山人,****烈士,1907年与秋瑾准备在皖浙两省同时**,后被抓,英勇就义。
徐霞客:南直隶江苏人,杰出的旅行家和游记文学家,其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其观察所记,按日记载,死后编辑而成《徐霞客游记》。
徐光启:明代科学家。字子先,上海徐家汇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崇祯五年升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崇祯六年兼任文渊阁大学士。研究范围广泛,以农学、天文学、数学较为突出。较早从窦马利学习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测量、水利等科学技术,并介绍到我国,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积极推动者。著有《农政全书》,主译《崇祯历书》,译著《几何原本》。
徐世昌:天津人,光绪进士。辛亥**后,密助袁世凯窃取**职位,1918-1922年年曾任**大**。
徐树铮:江苏萧县(今属安徽省)人,北洋皖系军阀、政客,为段祺瑞之股肱,后被冯玉祥部**杀于河北廊坊火车站。
徐悲鸿:江苏省宜兴人,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尤擅画马。
**:山西省五台人,十大元帅之一,他是****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人民**的重要领导人,为****的胜利和**的建设立下了赫赫战功,是伟大的**家、军事家。
徐特立:湖南长沙人,**无产阶级**家、教育家,早年赴日本考察教育,留法勤工俭学。建国后,任中央人民**委员、****、****。

■郡望堂号

1、郡望
东海郡:秦朝的时候置郡,治所在今天的山东省境内。西汉时相当于今天的山东费县、临沂、江苏省赣榆以南,山东省枣庄、江苏省灌南以北的地区;东魏及隋唐相当于今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的地区。
高平郡:今泰始元年改山阳郡置郡,治所在今天山东省巨野南部。其后屡有迁居,其中北周时曾改高都郡置高平郡,治所在高都,相当于今天山西省晋城、高平等地。
高宛郡:秦始置郡,汉建安初分琅岈、齐郡置郡,治所在今山东省境内。
琅琊郡:秦朝的时候置郡,治所在琅邪(今山东省胶南县境内)。西汉的时候移到东武。相当于今天的山东半岛东南部。
东莞郡:治所在今山东省莒县。
2、堂号
东海堂:徐偃王的势力范围逐渐扩展到鲁南、苏北、与闽东,皖全部,而鲁南与苏北属东海郡。所以,徐姓以“东海”为堂号。
此外,徐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圣交堂”、“麦饭堂”、“敦睦堂”、“世德堂”、“存桂堂”、“垂裕堂”、“追远堂”、“崇雅堂”、“礼耕堂”、“敦王堂”、“怀德堂”、“雍肃堂”、“南陵堂”、“崇本堂”、“修吉堂”、“文敬堂”、“永恩堂”、“鸿绩堂”、“叙伦堂”等。

■徐姓当代分布情况

徐姓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中华民族排名第l1位的大姓,人口数量近二千万之多,遍布全国各地,世界五大洲都有徐姓人的足迹。**徐姓主要聚居于新竹、苗栗两个地区。**徐姓尤以江苏、广东、浙江、四川、山东、江西、安徽等省为多,上述七省徐姓约占全国汉族徐姓人口的65%。根据某些学者近年对北京、上海、陕西、四川、辽宁、广东、福建等七个省市 174900人的抽样调查,发现徐姓共有 2576人,占被调查总数的1.473%,在被调查的1133个姓氏中居于第十四位,其具体情况是:
在被调查的24948个北京人中,有309人姓徐,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243%,在被调查的515个姓氏中居14位。
在被调查的25092个上海人中,有1034人姓徐,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121%,在被调查的391个姓氏中居第4位。
在被调查的23795个陕西人中,有 209人姓徐,占被调查总人数的 0.878%,在被调查的456个姓氏中居第21位。
在被调查25239个四川人中,有363人姓徐,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438%,在被调查的521个姓氏中居第18位。
在被调查25029个辽宁人中,有352人姓徐,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406%,在被调查的447个姓氏中居第12位。
在被调查25244个福建人中,有160人姓徐,占被调查总人数的0.634%,在被调查的246个姓氏中居第24位。在被调查25646个广东人中,有149人姓徐,占被调查总人数的0.581%,在被调查的298个姓氏中居第37位。

■徐姓宗祠通用对联

〖徐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梦徵五凤;
家号八龙。
——佚名撰徐姓宗祠通用联

人中骐骥;
天上麒麟。
——佚名撰徐姓宗祠通用联

南州世泽;
东海家声。
——佚名撰徐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徐穉,人称“南州高士”。下联典指秦时方士徐福,携童男童女数千人渡海访仙,传说后来成为日本的神武**。

南州高士;
中山首功。
——佚名撰徐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徐穉,时称“南州高士”。下联典指明·徐达,佐朱元璋定天下有功,卒后追“中山王”。

会烛夜绩;
刻像上食。
——佚名撰徐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战国时贫妇徐吾,与邻妇会烛夜绩。下联典指明·徐彪亲丧,刻木为像,日上食,出入必告。

〖徐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东海家声远;
南州世泽长。
——佚名撰徐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徐氏郡望为东海郡。下联典指东汉豫章南昌人徐穉,字孺子,家境贫苦,靠种地生活。桓帝时,因不满宦官专权,虽然朝中多次征聘,他坚决不愿做官,当时人称他为“南州高士”。

势廊重山外;
词留寿石前。
——清·徐懋撰徐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书法家徐懋集焦山鹤铭句联。徐懋,字问渠,钱塘人。以搜奇嗜古、广见博闻著称。

静者心多妙;
飘然思不群。
——清·徐良撰徐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书法家徐良自题联。徐良,字邻哉,号又次居士,江苏华亭人。乾隆举人,官夔州知府。

东水源流远;
海波世泽长。
——佚名撰广东省南雄县梅岭山珠玑巷徐氏宗祠联

〖徐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云烟细玩三春景;
风月闲供一夕谈。
——佚名撰徐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南朝梁大臣徐勉,为官正直。任吏部尚书时,曾与客人在晚上闲谈,有人来找他谋求官职,他严肃地说:“今天晚上只可谈风月,不宜涉及公事。”

中论雅能邀帝赏;
曹营终抱向刘心。
——佚名撰徐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哲学家、文学家徐干,字伟长,北海人。“建安七子”之。官五官中郎将文学。著有《中论》,辞意典雅,为时人所称。下联典指三国时名人徐庶,颖川(今河南省禹县)人。字元直。初与诸葛亮等友善。后归刘备,乃推举诸葛亮。操曹取荆州,从刘备南行。以其母为曹军所执,被迫归曹操。官至右中郎将。其母自缢而死,庶终身不为操设一谋。

枝斜梅态文长画;
墙外杏花德可诗。
——佚名撰徐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徐渭(1521-1593),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善古文辞,书则仿米,行草尤妙。画则自成一家。山水、人物、、花虫、竹石,靡不超逸。下联典指元代散曲家徐再思,字德可,号甜斋,嘉兴(今属浙江省)人。有《酸甜乐府》。

幼慧作小山名著;
夜绩借东壁余光。
——佚名撰徐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徐坚女事典。下联典指战国齐·徐吾事典。

万木争荣朝燕岌;
群贤毕至话桑麻。
——佚名撰徐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广东省蕉岭县燕岌华侨林场徐氏宗祠联。

春随香草千年艳;
人与梅花一样清。
——明·徐霞客撰徐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徐霞客(1586-1641)自题联。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南直隶江阴人。著有高度科学、文学价值的《徐霞客游记》。

有关**书常读;
无益身心事莫为。
——徐特立撰徐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无产阶级**家、教育家徐特立(1877-1963)1939年撰书赠联。徐特立,原名懋恂,湖南长沙人。早年赴日本考察教育,留法勤工俭学,参加南昌**,参加长征。任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等职。建国后,任中央人民**委员、****、****。

种数竿竹能却俗;
读半卷书右养心。
——明·徐渭撰徐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明代文学、书画家徐渭(1521-1592)自题联。

直上青云揽日月;
欲倾东海洗乾坤。
——徐悲鸿撰徐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1895-1953)自题联。徐悲鸿,江苏宜兴人。曾留学法国。**战争期间,屡以己作在国外展售,得款救济祖国难民,并参加**运动,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建国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

雨醒诗梦来蕉叶;
风载书声出藕花。
——明·徐渭撰徐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明代文学家、画家徐渭自题联。

雪影半窗能共白;
梅花千树只多香。
——元·徐舫撰徐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元代诗人徐舫《月色》诗句联。徐舫,字方舟,桐庐人。有《瑶林》、《沧江》二集。

六泉嘉墨模唐本;
一路深林见落花。
——清·徐桐华撰徐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书画家徐桐华撰书联。徐桐华,字峄,仁和人。

雅谁远移玉溪水;
笔端题得春风诗。
——清·徐立斋撰徐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顺治状元徐立斋撰书联。徐立斋,字公肃官至户部尚书。

晴日海霞红霭霭;
晓天江树缥迢迢。
——唐·徐寅撰徐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诗人徐寅《迥文诗二首》之二联句。徐寅,字昭梦,莆田人。乾宁进士。有《探龙钓矶》二集、诗四卷。

〖徐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天上麒麟,孝穆英姿迥异;
人中骐骥,修仁德器非常。
——佚名撰徐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五代梁散骑常侍徐陵,五代陈郯人。字孝穆,八岁能文。释宝志摸其顶曰:此天上石麒麟也。他为文词藻绮丽,与庚信齐名,世号“徐庚体”。有《徐孝穆集》。

山河竞笑,齐喜远亲添彩秀;
棠棣联芳,合歌望月增辉圆。
——佚名撰徐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广东省蕉岭县燕岌华侨林场徐氏宗祠联。

教子有遗经,诗书易春秋礼记;
传家无别业,解会状榜眼探花。
——佚名撰徐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江苏省昆山市徐氏祠堂联。下联典指清代该族的徐乾学为康熙年间探花(科举考试中殿试一甲第三名),徐秉义为康熙年间探花,徐元文为顺治年间状元。

亭育托燕畿,佳气常浮白云观;
宗支分卫水,清波远溯绕虎桥。
——佚名撰徐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河南省卫辉市内徐(世昌)家祠堂联。

燕岌毓英才,一脉相承弘祖德;
商机传信息,双赢互利展鸿猷。
——佚名撰徐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广东省蕉岭县燕岌华侨林场徐氏宗祠联。

一派出鄱阳,于江于淮于河于汉;
二支分皖岳,有松有柏有梓有楠。
——佚名撰徐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安徽省潜山县万岁山徐氏宗祠联。

千秋将相,厚德仁怀,精诚充宇宙;
百代王侯,雄才博学,正气贯长虹。
——佚名撰徐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安徽省歙县韶坑村徐氏宗祠联。

蓄德永千年、积厚流光,甲第更新恢祖德;
书声绳万卷,蜚英腾茂,文明重启振家风。
——佚名撰徐姓宗祠通用联

想当年明眼杨公知此地产人文,爰榜儒山堂宇;
乃今日继志贤孙振宏基恢统绪,仍启蓄书后楼。
——佚名撰徐姓宗祠通用联

■附录:【徐姓典故、趣事】

〖姓名游戏〗
北齐的西阳王、**学家徐之才,字士茂,极有口才,尤善于文字游戏。在他未封王时,尝与尚书王元景戏耍。王元景嘲笑徐之才的名字,说:“你的名字叫‘之才’,这又有什么讲法?依我看来,叫‘乏才’还差不多。”徐之才听了,不恼不怒,立即嘲弄王元景的姓:“‘王’这个字,左边加上言为‘[讠王](同“诳”)’,靠近犬便成了‘狂’,加上颈足是个‘马’(马),长出角、尾就变成‘羊’。”王元景听了,张口结舌,尴尬万分。
又有一次,徐之才宴请客人,卢元明也在座。席间,卢元明戏弄徐之才的姓说:“‘徐’字也就是未入人(“未”字加上“彳”和“入”)。”徐之才当即嘲弄元明的姓——“卢”(繁体为“卢”)字:“‘卢’(虍)这个字,安‘匚+一’为‘虐’,加‘丘’为‘虗’,生男成‘虏’(虏)’,配‘马’(马)成‘驴’(驴)。”直说得卢元明面红耳赤,无言以对,满座人笑得前仰后合。
——旧题隋·侯白《启颜录》

〖大难不死的“戊戌第七君子”〗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以后,谭嗣同等六人在北京菜市口刑场慷慨就义。他们就是**近代史上有名的“戊戌六君子”。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慈禧太后最初要处斩的不是6个人,而是7个人,那第七位君子就是当时官至二品的礼部右侍郎徐致靖。
徐致靖(1826-1918),字子静,江苏省宜兴人,思想开明,拥护革新,曾给光绪皇帝上过有名的《人才保荐折》,保荐过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张元济等维新人士。当年慈禧发动戊戌**,囚禁光绪皇帝,大肆逮捕维新派官员。徐致靖也进了监狱。
慈禧亲笔批文立即斩决的头一个人就是徐致靖。李鸿章与徐致靖的父亲是同科进士,又是密友,私交很深。李鸿章就想方设法救徐。他知道自己出面救徐致靖不妥,只好求慈禧的红人荣禄帮忙。碍于面子,荣禄只好向慈禧说情。不料慈禧大怒,责怪荣禄为帝党开脱。荣禄马上跪地申诉说徐致靖只是个书**,根本不懂得新政,只是在维新派里唱昆曲、玩围棋而已,而且在宣布维新后的3个月内,皇帝一次也没有召见过他。
慈禧立即派太监查询。因宫廷规定,皇帝召见任何人都要有记载,一查便知。太监核查后回报说:3个月内皇帝确实没有召见过徐致靖。这下慈禧稍有转色,再加之荣禄是她最宠信之人,慈禧就改判徐致靖为“监候”(即死缓)。
徐致靖大难不死,“戊戌七君子”变为“六君子”。徐致靖出狱后,一直居住在杭州,改名徐仅叟,意思是“六君子”被害,刀下仅存的老朽。(季益祥)

■由于知道字数限制,详细内容请见:http://bbs.lnd.com.cn/d**pbbs.asp?boardid=112&id=71103&page=1
佚名
2024-06-07 21:15:04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7 11:08:45

    中华徐氏始祖陵的风水

    我们探讨下中华徐氏始祖陵的风水 第三,从中华徐氏始祖陵周围小环境看,龙、穴、砂、水、向诸要素都符合要求。平洋地势,北高南低,名堂开阔,特别左有长流水,乃青龙环绕...

  • 佚名
    2024-06-07 21:49:11

    徐姓的来历

    一、姓氏源流 徐姓源出有三: 1、出自赢姓,是颛顼帝玄孙伯益之子若木之后裔。若木因其父之功,夏禹时被封于徐,建立徐国。周穆王时至32世孙徐君偃,颇得百姓拥护...

  • 佚名
    2024-06-07 17:36:54

    杨氏家族的杨氏家族历史

    杨 姓是当今**姓氏排行第六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三点一。寻根溯源 杨氏来源有五:1、杨侯苗裔说。据《元和姓纂》和《通志·氏族略》所载,杨...

  • 佚名
    2024-06-07 03:36:13

    有谁知道信氏的来历,我有急用

    ■信姓来源 信姓出自姬姓,是战国时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的后代。无忌系魏昭王之子,封于信陵,人称信陵君。礼贤下士,曾用侯生计,窃符救赵,又率五国君败秦于函谷关,威震...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中华徐氏始祖陵的介绍

    中华徐氏始祖陵,建于山东省郯城县城北3.5公里处,205国道西侧的平原地块。方圆百米,高近十米的圆锥体墓葬,突兀而立,巍然壮观。这就是被称为我国徐姓始祖的陵寝—...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徐氏图腾是谁设计的?

    徐氏,明的意思。日和月组合。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三国杀辛宪英曹节徐氏哪个值得买

    就团队作用来说徐氏大于等于曹节大于辛宪英,毕竟这是个团队游戏。曹节过牌有限制,而且偶尔会帮助敌方过牌,有点像司马朗。而辛宪英,一技能看似描述复杂,其实收益一般,...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上联以徐氏开头,下联以饭庄开头,横批:徐氏饭庄,求对联

    徐氏佳肴香久绕,饭庄美馔味长飘。徐氏饭庄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徐氏以前古代叫什么

    1、源于嬴姓,以国名为氏。远祖可追溯到五帝时代金天氏少昊(嬴姓)。少昊重孙为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夏王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故地在今安徽省泗县北。徐国历夏、商、周...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徐氏家谱及字辈

    国正天兴顺,官清民自安,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