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西京古道的传说

至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人们最早把“蓝关亭”与韩文公联系起来的说法,可见诸于清康熙二年(1663年)《乳源县志》。蓝关亭,即西京古道途中的一个凉亭,韩文公,即韩愈,唐代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
(一)蓝关亭的兴废。
蓝关亭,是西京古道途中的一座凉亭,位于大桥镇的白牛坪,地名叫“天顶壳”的山坳中间。1986年文物普查时,蓝关亭四边墙还剩下条形石块砌筑的墙框,从墙框和亭内地面镶铺的石块可以看出,该亭为南北走向,内空进深7.8米,面宽4.3米,四边墙用条石干砌筑成。选址和留存残墙的建筑构架均与现存完好的“心韩亭”、“仰止亭”、“寿德亭”基本相同,可以推断蓝关亭是一座如上述三座凉亭结构、造型相同,即四边墙用条石干砌,梁架双坡瓦面,山墙是风火墙,风火墙中筑拱券门,门额有“蓝关亭”石刻字样的凉亭,而这个凉亭应该是清代重修的。据清康熙二年(1663年)《乳源县志》收録明朝韶州太守赵霖吉的《蓝关》诗表明,蓝关亭在明代以前就已经是一座很有名气的凉亭。凉亭几经兴毁,蓝关亭的建筑年月已不可考,其存留的条形石块筑成的墙框和石块地面,1986年以后全部被人拆损殆尽,只留下亭遗址西边(今公路边)一口永不枯竭的天然水井。
(二)韩文公与蓝关亭。
韩文公,即韩愈(768-824年),字退之,河南南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因他常自称“昌黎韩愈”(“昌黎”即今辽宁义县,韩姓是当地望族),后人称他为韩昌黎。又因他死后谥号是“文”,后人也称他为韩文公。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等。唐大历十三年(778年),10岁的韩愈随其兄韩会(被贬)到连山。唐贞元十九年(803年),韩愈35岁,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被贬为阳山县令。唐元和十四年(819年),韩愈51岁,在京都(即陕西长安,现西安市)任刑部郎中,是年正月,唐宪宗迎凤翔法门寺护国真身塔内的佛骨入宫供奉三日,一时京师城内王公大臣们,掀起疯狂的**活动。在此情况下,韩愈上《论佛骨表》,触怒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正月十四日,韩愈离开长安,农历三月二十五日到达潮州。离长安时,正值寒冷季节,只见秦岭云封雾锁,蓝关大雪塞途,行马踌躇。韩愈见到侄孙韩湘,写下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诗句。这首诗是这样写的:“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三下广东,给人们留下了不朽的传说,尤其是韩愈写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这首诗,西京古道白牛坪沿途,清康熙至乾隆年间,曾一度兴起崇韩热潮。民间有不少关于韩愈过“蓝关”的传说,又把天顶壳对面的一座山命名为“文公山”,蓝关亭以南几百米处还筑有“韩文公墓”让人祭祀,白牛坪路段也被称为“文公路”,清代建的猴子岭亭和白牛坪原红云镇**所在地的凉亭也因崇韩分别命名为“心韩亭”和“仰止亭”。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建心韩亭碑还叙述:“爰考古迹,岭颠白牛坪有韩文公墓焉,公以忤上,贬粤岭者,再为连州牧,路经于斯”。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乳源知县裘秉钫还在白牛坪建韩文公祠以祭祀。清康熙二年《乳源县志》中摘録了部分有关蓝关亭与韩文公的诗文。其中:明朝韶州府太守赵霖吉的《蓝关》写道:“昔年冒雪冲寒度,今日依然见斗山。应是圣明开瘴厉,故全贤达化愚顽。一鞭往迹迷茫里,千古芳踪咫尺间。衣被流风深仰止,不辞拙笔赋蓝关”。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乳源知县裘秉钫的《蓝关怀古》写道:“萧萧匹马万层梯,过客伤心武水西。再贬岭南忠更着,一生肮脏道非迷。绵连岫岭云初暗,磊落岩泉雨后凄。欲洗磨崖搴薜荔,徘徊落叶数猿啼”。清代嘉兴人**的《过蓝关步庞瑰叟韵》写道:“古今幽胜在青山,犹忆昌黎度此关。地以人传名不灭,松因月上鹤初还。千年仰止缘非浅,一日留题分岂悭。断草芳烟踪迹杳,仙风未许俗情攀”。这些诗句既充满了作者对韩愈的崇敬之情,也反映了西京古道历史的悠久,崎岖、险峻和漫长。
四、西京古道的历史作用和科研价值
西京古道是一条开凿较早的中原通往岭南的主要道路,它在历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
(一)西京古道是连接海陆丝绸之路的对接通道。
西京古道,作为南北交往商道更显突出,故唐、明、清三代均有重修记録。今沿途保留的古文化遗存,有东汉时期桂阳太守卫飒“凿山通道”开凿的梯云岭“云梯石级”,有明清时期重修的青石板铺筑的路面和石筑凉亭、石拱桥、古碑刻、古民居、古书院等。西京古道原汁原味地保留着“古道西风瘦马”,“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古道风韵。是一条有文字记载、历史悠久、路线长、有些路段还保存完好的连接海陆古丝绸之路的对接通道。资料表明,陆上丝绸之路始于西汉长安,海上丝绸之路始于西汉时岭南的徐闻、合浦,西京古道始于东汉,是在海陆丝绸之路开通后开辟的,又延续于唐、明、清三代重修,可见一直起到沟通南北的作用。从道名到实在的历史作用,都表明这是一条连接海陆丝绸之路的古道。
(二)西京古道较早的为岭南传输了中原文化。
考古发现,乳源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今乳城镇侯公渡河头廖屋背夫山,地名叫横石山已有人类居住。夏商之际,侯公渡泽桥山出土的文物,说明先民在经济文化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西周晚期至春秋战国,史称青铜器时代,从散存的战国青铜剑、青铜矛等器物表明,从这一时期起,先民开始从蛮荒时代步入文明时代。汉代西京古道的开通,并曾一度成为“上通三楚,下达百粤”的必由之路,沟通了中原与岭南的联系。中原文化的影响,加速了岭南山区的开发和繁荣。秦汉以后,北方民族的大迁徙,大量的中原人民南迁,把中原文化带到了南方,并与当地的土著俚人杂居,融合。同时更进一步地沟通和发展了乳源与中原的**、经济、文化的有机联系。南北朝(420-589年)时期,今桂头镇(古属曲江)出现了辅助南陈皇帝陈霸先开国的大将军侯安都这一叱咤风云的人物,成为粤北地区最早有史书记载的历史名人。五代十国时期建立了云门寺。宋代,干道三年(1167年)建立了乳源县。明清之际,乳源地区经济文化和生产力高度发展,西京古道沿途的古桥、古亭、书院、古民居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充分说明了当时乳源经济文化商贸往来的繁荣景况。
(三)西京古道是珍贵的文化遗存。
西京古道及沿途的古文化遗存,是开发旅游,研究古道文化和客家历史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资料。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奔向高度文明的步伐越来越快速,人类社会的新旧交替,推动社会由古及今。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实物资料,它以自己的真实性和形象性,帮助人民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力。充分利用文物古迹,研究古道文化和乳源客家源流及历史文化,丰富和发展旅游业的文化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西京古道及其沿途的古文化遗存,是一部重现历史,凝聚文明,反映先民生产、生活、风俗民情,记述先民勤劳勇敢、聪明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的宝贵资料。因此,它是开发旅游、研究古道和客家文化的珍贵资源,西京古道及沿途的古文化遗存应该得到充分的保护和科学的发掘,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巡游古道,不胜感慨,赋诗一首为证:
古道悠悠两千年,岭南一脉接中原。
先人开僻古今路,东风骏马奋扬鞭。
主要参考文献:
[1]《后汉书·循吏列传》卷七十六,中华书局。
[2]《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76年上海市印刷六厂印刷。
[3] 清康熙二年(1663年)《乳源县志》,裘秉钫纂修,1957年10月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复制。
[4]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乳源县志》,张洗易纂修,1983年8月复制。
[5]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乳源县志》,张洗易纂修,2001年9月乳源瑶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点注。
[6] 清光绪二年(1876年)《韶州府志》段锡林等纂修,韶城万竹园承刷。

佚名
2024-06-02 00:40:51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2 02:36:19
  • 佚名
    2024-06-02 09:39:20

    风水学是否是**,古人传下来的东西一定有其独特的道理

    风水这一问题起源于我国几十万年前,那时人类还是原始时代.不懂得做房子.人们就住在山洞里面,可是山洞一般都是在半山腰上.那里虽然风干气爽,但取水非常不方便.随着人...

  • 佚名
    2024-06-02 15:58:21

    古代有传下来的道教人物照像吗

    道教,是**土生土箍的宗教。创立于东汉顺帝时期。在文化传统上,道教承传了华夏古代的传统礼乐文明;在一理论上,道教直接吸收并发展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庄子的道家思...

  • 佚名
    2024-06-02 15:42:12

    西湖由来的传说

    西湖名称由来:  《汉书·地理志》:“钱唐,西部都尉治。武林山,武林水所出,东入海,行八百三十里。”后又有钱水、钱唐湖、明圣湖、金牛湖、石涵湖、上湖、潋滟湖、放...

  • 佚名
    2024-06-02 08:00:00

    古老的传说

    根据一个流传千年的埃及古老传说,只要在满月的夜晚,手持用尼罗河中的新鲜莎草缠裹的鳄鱼脊椎骨作笔,在尼罗河岸边的沙滩上根据当时的心情随手作画,就可以根据这些图案在...

  • 佚名
    2024-06-02 08:00:00

    **古代有哪些关于“水”的传说?

    有关黄河的传说: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黄河是一匹很难驯服的野马,它任意奔流,好像一个龇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着万顷良田。咬啮着千万重山,黄河两...

  • 佚名
    2024-06-02 08:00:00

    **最古老的传说是什么?

    洪荒是指混沌蒙昧的状态,借指太古时代,经常说洪荒时代,洪荒世界。 古人云: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意思是宇宙广阔没有边际. 天地洪荒大概也是差不多这个意思吧,远古时...

  • 佚名
    2024-06-02 08:00:00

    以传说闻名的古桥

    中白娘子和许仙断桥相会的传说世人皆知,苏堤六吊桥又与苏东坡有关,带出了一段苏东坡在杭州时疏浚河道,为百姓造福的故事遗履桥 《涡阳县志》载:“遗履桥,跨石弓山...

  • 佚名
    2024-06-02 08:00:00

    古代的道教经书大部分都失传了吗

    曾经几次劫难毁坏了几套集成的道藏,确实有很多缺失。最惨的一次是在元朝时道教被蒙古人联合佛教算计,而导致《玄都道藏》被烧毁。由于没有备份,也就不复存在了。现在的《...

  • 佚名
    2024-06-02 08:00:00

    有人知道古代传说的神兽或妖怪的名字吗

    【白虎】 在**,白虎是战神、杀伐之神。虎具有避邪、禳灾、祈丰及惩恶的扬善、发财致富、喜结良缘等多种神力。而它是四灵之一,当然也|是由星宿变成的。是由二十八星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