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小史店镇的名胜古迹

一、香山佛沟摩崖造像
位于小史店镇寺门村东南8公里处香山山腰。此处为桐柏山余脉,当地群众谓之佛爷沟。两千多年前楚国所修筑的长城就延伸到这里。此造像年代未见题记,《宋志》一书载:“香山在州东南120里(今方城东南120里)上有香山寺,摩崖造像,大者二尺余,小者尺余,背有千手千眼菩萨,盖仿龙门石窟而为之。”1986年被列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南阳区域内发现的唯一佛教造像。
该石刻的发现,证明了方城---南阳为古代丝绸之路的源头。
建造数据
佛沟摩崖造像分别镌刻在南北两块天然巨石之上,两石相距20厘米。南石高360厘米,宽270厘米,厚150厘米;北石高310厘米,宽330厘米,厚250厘米。两石共计雕像32龛138身。其中,北石南 西 北三面雕像14龛72身,南石四面雕像18龛66身。造像最高者1.4米,最低者仅20厘米。
造像内容
主要有释迦牟尼佛、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阿难、迦叶、比丘,文殊骑青狮,普贤乘白象,12罗汉,12臂观音等题材。形象逼真,姿态各异,有的宁静端庄,和蔼可亲,有的金刚怒目,气魄雄强。雕刻细腻,技法娴熟。其风格与龙门石窟相近,有较高的考古研究价值,原建有香山寺。
艺术价值
2008年11月19日,****研究员杨镰、中华书局《文史知识》副主编、编辑部主任胡友鸣、****文学所古典文学研究室主任刘杨忠、**《百科探秘》
记者一行在南阳市副市长冯晓仙的陪同下,来佛沟考察。2009年5月29日,**第十套《百科探秘》播出了《神秘的巨石佛像》,轰动大江南北。
2009年6月24日,国内佛教石刻研究专家一行7人,到佛沟考察。他们是:河南省**副局长、**古迹古遗址保护委员会石窟石刻专业委员会主任孙英民、原龙门石窟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温玉成、北京大学教授李崇峰、清华大学教授李静杰、龙门研究院研究员王振国、河南博物院研究员王景荃、河南省文物出境鉴定站站长刘建华,并举行了“南阳佛沟摩崖造像专家研讨会”。
该石刻的发现,证明了方城---南阳为古代丝绸之路的源头。
二、香山寺
香山寺位于小史店镇寺门村东南8公里处香山上,是小史镇的景点之一,每逢春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这里游人不断,香火不绝。
三、南冲寺和黑龙潭
位于小史店镇南10公里处的山上(当地人叫报沟)。这里群山环抱,绿水长流,有南冲寺、黑龙潭等景点。由于地处偏远,所有景点基本上未被开发,一条进山的水泥路时断时续,更没有饭店、旅社等商业买卖活动。一切都是原生态。报沟其实就是沟状的地形,沟的正中央是一条河。河床中有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大石头,弥漫着神秘的气息。
黑龙潭,潭水幽深,深陷山巅群崖之下,中空外圆,颇为开阔平坦,面积约有一亩地大。入口处树木参天,怪石遮掩。其它三面悬崖壁立,高约百丈,直接云天;石质细腻洁净,凛凛泛着青白色的光,森然威严。一条瀑布自崖顶贴石而下,似银蛇凭空而降,极为灵犀好看。若逢下雨,瀑若巨龙,升腾翻滚,水雾滔天。
四、石峡口(今小史店镇刘八卦庄)诸葛亮茅庵寺
石峡口,位于小史店镇西南十二里桂河南岸,现名叫刘八卦庄或刘庄。据明嘉靖《裕州志·舆地·古迹志》记载:“诸葛庵在石峡口东,世传诸葛孔明始结庵于此,后庵为火毁,遂居南阳。今人仍建茅庵庙,有小石记。”清乾隆《裕州志》卷一古迹志亦载:“顺阳石峡州东九十里,世传孔明先生于此结庐,后乃徙南阳卧龙岗,今石峡口有小草庵,唐时石记犹存。”朝晚期这里仍有茅庵寺,村北为大寺院;**早期仍存四间房子,墙上有壁画,屋内供奉着文殊菩萨和诸葛亮;因二者一起受人供奉,村人呼为“茅庵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诸葛亮祭日,村人都要唱大戏,焚香祈祷,人山人海,非常热闹。**31年《方城县志·舆地·古迹志》载:“茅庵寺在小史店西南十二里,相传为诸葛武候初结茅庐处。”方城贤达顾长青先生曾有两首七律专记此事。现录于后。
清乾隆《裕州志》在卷五人物志流寓中又记;“诸葛亮本琅琊人,徙于顺阳之石峡口,结庐而隐,寻徙入南阳卧龙岗,今石峡口有小草庵,唐时石记犹存。”清代汪介人在《中州杂俎》中引用的就是这一段话。**三十一年(1942年)《方城县志》卷一舆地·古迹志载:“茅庵寺在小史店西南十二里,相传为诸葛武侯初结茅庐处。”卷六人物志流寓部分介绍诸葛亮时,重复了清《裕州志》的记述,但最后指出唐时石记今佚,这是与清《裕州志》不同之处。总之,上述州志和县志的记载,都充分说明,方城东南九十里的石峡口,是诸葛亮最早的结庵躬耕处。
诸葛亮为什么会在此结庐躬耕?这与石峡口的地理位置有关。石峡口有两个意思:一是指石峡口村,俗名蛇口,也称社口,在小史店乡西南三十多里,距县城九十里,和泌阳县、社旗县交界;二是指从小史店往西南直至石峡口村,是三十多里的山峡地段,这里古时是从漯河、舞阳,经小史店进入南阳盆地的一条通道,石峡口村为向西南的出口处。方城楚为方城,秦改阳城,西汉、东汉均称堵或堵阳,金置裕州,元、明、清因之,**二年又改为方城。小史店历来都是方城东南重镇;东和舞阳交界,南和泌阳(舞阴)接壤,北和叶县相邻,四面环山,中为平原,为一典型的小盆地,距方、舞、叶、泌四县城距离基本相等,均为百里左右。《新考》论者认定诸葛玄因刘表不予任用,预作他图,离开襄阳,北上中原,但到叶县平山(今平顶山市)却一**,并亡故于此,葬在附近的高阳华里。
那么,依靠叔父养育的诸葛亮兄弟二人必然会跟着叔父来到这里。叔父已经亡故,诸葛亮失去依靠,生活没有来源,为了生存下去,诸葛亮必须得耕田种地。可见诸葛亮“躬耕陇亩”的根本原因就是“玄卒”,是生活所迫,是不得已而为之。也由此可知,诸葛亮“躬耕陇亩”不在襄阳,因为那时诸葛玄健在,刘表不管怎样“狭而无度”、“心多疑忌”,但在生活上还是会照顾老朋友诸葛玄及其两个侄子的,诸葛亮在那里不存在吃、穿、住的问题。所以,诸葛亮不管在襄阳生活多长时间,都不会“躬耕陇亩”或“躬耕于野”。“玄卒”之后,知识青年诸葛亮要独立生活了,摆在他面前的有几种选择:
(1) 投奔曹操,因为平山距许很近,只有一百多里,中间只隔一个襄县。但这不是诸葛亮的心愿。因为他对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心怀不满,他的志向是要匡扶汉室。所以,他不会再往北进入人地两生的曹操管辖之地。
(2) 返回襄阳,继续寄人篱下。这同样不是诸葛亮的心愿,尽管他在襄阳生活了几年时间,有朋友、有亲戚或者有住宅,但诸葛玄长期不被刘表任用,只给饭吃,不给工作,诸葛亮是一清二楚的,他们是怀着被压抑的心情和对刘表的不满才离开襄阳的,胸怀大志的诸葛亮,尽管叔父过世了,但也决不会再返回襄阳靠刘表的施舍来过生活。所以,襄阳也决不会是“玄卒”之后诸葛亮的“躬耕”地。
(3) 继续留在平山高阳华里或附近地区。明嘉靖叶县西塘人原太仆寺少卿后叨转**常卿牛凤,在《改正诸葛**记》里,只说高阳华里有诸葛旧坟墟。而只字未提诸葛亮在此躬耕,还说“躬耕南阳尚在厥后”,叶县志也未记载过诸葛亮在叶县某地躬耕过。正是牛凤作《改正诸葛**记》的不久,南阳府通判牛盂耕来裕州掌管州事,发现了诸葛亮开始结庐躬耕陇亩之地,就在他所管辖的小史店西南石峡口内,并且还有唐时的小石记,于是就把它明确载入他所编纂的《裕州志》内。还有啥要说的吗?我们只得〈象〉[像]牛凤说的那样“信有由然”。
(4) 石峡口位居堵、叶、舞阴、舞阳四县交界处,是刘表、曹操两大军事集团统治的边缘地带,统治力量相当薄弱,既偏(避)[僻]又方便,进退自如。适宜生存,况又群山环绕,河流纵横,历史遗迹丰富,周围山头均在五百公尺左右,其中西边的霸王山,相传项羽曾驻兵于此。山顶有“霸王井,相传项羽至此,人马渴甚,掘地得泉,因此为名”。有“”旗石,相传为霸王旗之石”。还有大圈马场、小圈马场,相传为楚军圈马之处。山前有“聚将台,相传为项羽驻军聚将处”。霸王山以东有汉王露台,台上有汉王庙,附近有故衣河,也叫摆衣河,相传为吕后摆衣处,小史店东二里有娘娘池,相传为吕后渡水处。总之,这里有山而不高,有水而不湍,风景优美,土质肥沃,无论是人文条件和地理条件都宜于耕作和生存。
(5) 诸葛亮跟随叔父长大**,对其叔父是有深厚感情的,石峡口离平山高阳华里不远,便于诸葛亮兄弟二人常到那里祭扫凭吊和照看叔父的坟墓,以表达对叔父的怀念和敬仰之情,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一开始会选中这个比较好的地方呢?笔者认为,这与诸葛亮随叔父北上的路线有关。诸葛亮随叔父北上走的是哪条道路,史籍未见记载,如果说走大道,不外乎襄阳、邓县、南阳、博望、方城、叶县,或者是襄阳、新野、南阳、博望、方城、叶县。这条路在古代称为夏路,是有名的官马大道。但时逢战乱,曹操、张、刘表的**常出没于宛、叶之间,若碰到他们,轻则遭受盘诘,重则有被抓被杀的危险。如走小道,蛇口、小史店是必经之地。因为这样可以避开一连串的县城,能够比较安全的行路。从此经过,诸葛亮必然会对这里的风物人情作一番考察了解。所以,在他叔父亡故之后,就来到这块“风水宝地”结庐暂居,一边种地维持生活,一边继续自学深造,一边观察时局变化,一旦时机成熟,就去实现他的“管、乐”之志。
文殊等菩萨是何时进人诸葛庙的,现无准确依据。约在**十几年,庙房被刘八卦庄刘太云家扒掉,盖成自己居住的房子(后被火烧)。庙址下面埋的尽是砖头瓦片,后来挖出的有碾盘和石碾,遗留下来的还有庙前那棵老柘刺树,树根起靠住一座失去头颅的文殊菩萨。文殊菩萨是用玫瑰红水成岩雕刻而成,脚前卧着一只头向左尾向右的狮子,文殊背后有“xxx河南道南阳府裕州石峡口茅庵寺xxx住持纪清xxx年x月二十日石匠田世”。近几年**之风又起,不少人又来这里烧香祈祷。
诸葛亮最早结庵躬耕地在方城东南九十里的石峡口,首见于明嘉靖《裕州志》,该州志为牛孟耕编纂,资料为他收集,文字为他撰写。牛盂耕是何许人?他在《裕州志》中是这样介绍自己的:“牛孟耕,字舜田,号虞冈,山东定陶(虞冈)人,由监生任本府(南阳)通判,嘉靖丙午岁来署裕事。”丙午岁即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36年),在新任裕州知州到来之前,朝廷命他以府通判身份来裕州主管全面工作。他和诸葛亮及《南阳府志》编纂者前任知府杨应奎(山东益都人)都是同乡,他不仅了解他们的身世,而且来裕署事后,又发现了诸葛亮最早的结庵躬耕地,并且还“有小石记”这个物证,于是,他就毫不犹豫地把它载入州志。由于明末战乱,烧杀无度,到清代,明《裕州志》已残缺不全。康熙四十五年知州董学礼(襄平人)奉文重修,历经十年,成书六卷(未刻印)。雍正十三年,知州宋名立受命续修《裕州志》,增添了康熙五十五年至乾隆五年三十年间新的内容,耗时六年,宋名立是山东沂州府兰山县人,沂州府兰山县即今山东临沂市。诸葛亮的家乡沂水县即为沂州府所辖,所以,宋名立和诸葛亮是更近的老乡,对诸葛亮的身世会有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宋名立在续《裕州志》序中说:“或记人物之善良,或记丁赋之增减,或记时事之废兴,或记风土之变易,无不祥加考核。至再至三。”这说明他治史的态度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他所续修的《裕州志》有四处记载诸葛亮最早结庵于石峡口,因为唐时石记犹存又经过“至再至三”的反复考证,他对“石记”相信无疑,所以,他在州志中充分显示了这个内容。另外,他在州志中还记述了州城及其附近的一些有关诸葛亮的纪念性建筑,如他在卷一裕州地图上以实物形式绘有诸葛祠,其位置在东门里路北城墙根。在卷二建设志又记有“**,在旧治东南春秋二祭。”**《方城县志》在这个条目下面,又加了一句“有明嘉靖六年清同治三年重修碑记”。这充分说明诸葛亮在方城确有活动,方城人民对诸葛亮确实怀念和敬仰。
其他名胜古迹有:神奇的草本植物羊不奶树,胡柳,圣井寺温泉,新石器时代的娄庄遗址,西周北魏建寺门遗址,清代的菩萨石刻造像,明代挂帅总兵申振武墓地等。

佚名
2024-05-20 01:09:53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5-20 03:48:12

    信宜的名胜古迹

    一、太华山海拔679米,位于东镇街道庄垌村的南部,是东镇街道与池垌镇的界山。这里苍松森森、重峦叠翠,群山连绵不断,众峰拱护着主峰。山上有一座太尉庙,所以当地人...

  • 佚名
    2024-05-20 02:31:18

    宝安区的名胜古迹

    在古迹方面,凤凰山上的凤岩古庙、凤凰禅寺、文公祠和文昌塔等。有观光农场、海上田园、凤凰山、石岩湖、羊台山、桃花源旅游中心、玉律保健温泉、高尔夫乡村俱乐部。 宝...

  • 佚名
    2024-05-20 21:16:18

    常熟名胜古迹

    一,赵用贤宅系明代吏部左侍郎赵用贤(1535-1596)故居,常熟现存最为完整的明代民居建筑。于2005年辟设为“虞山派古琴艺术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

  • 佚名
    2024-05-20 08:00:00

    松口镇的名胜古迹

    松口山川灵秀,有狮(山)象(山)守水口之赞。由于风景优美,故素有“松口八景”或“松口十景”之说,但众说不一。如今可供游览的松口名胜古迹按景区划分,把各处的旅游景...

  • 佚名
    2024-05-20 08:00:00

    福州有什么名胜古迹

    福州风光秀丽、名胜众多,早在1600 多年前,西晋尚书郎郭璞在《迁城记》 中就有“左旗右鼓,全国二绝”记载,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名山有鼓山、旗山、青芝山、石竹山、...

  • 佚名
    2024-05-20 08:00:00

    与名胜古迹有关的对联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黄鹤飞去且飞去;白云可留不可留。铜琶铁板,大江东去;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 佚名
    2024-05-20 08:00:00

    溧水的名胜古迹

    怡人山水度假山庄位于溧水县马占寺,周边森林覆盖率达98%,山青水秀,环境优美,为天然氧吧。南京傅家边农业生态园创建于1994年,园区总面积12.8平方公里,是江...

  • 佚名
    2024-05-20 08:00:00

    **有哪些名胜古迹?

    三大古楼:河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江西腾王阁?四大名亭:安徽醉翁亭?北京陶然亭?河南爱晚亭?浙江湖心亭?四大藏书阁:北京文渊阁?沈阳文朔阁?承德文津阁?杭州文澜...

  • 佚名
    2024-05-20 08:00:00

    常熟的名胜古迹

    常熟,**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之十一,商末称勾吴,西晋建海虞县,南朝梁时称常熟,自唐以后为县治所在。古城布局独特,城内有琴川河,西北隅有虞山伸入,人称“十里青山半...

  • 佚名
    2024-05-20 08:00:00

    温州有哪些名胜古迹

    楠溪江泽雅梅龙溪乐清中雁道士岩九山三条桥万桥王十朋墓天宁寺天后宫中山纪念堂中雁荡山双溪、汇溪龙湾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