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那位高手可以帮忙看看乾隆年间古碑上文字的内容,想了解祖上的历史,多谢!

首先这碑不是乾隆年间的,而是同治年的。同治是乾隆的四世孙。
  诰授奉政大夫府同知隆甫赵公暨元配杨宜人,继配牛宜人,副室崔氏、宋氏、周氏合葬墓志铭
  第一句是说,这是奉政大夫府同知,赵隆甫及原配杨某、续弦牛某、妾崔某、宋某、周某的合葬墓的墓志铭,奉政大夫是清朝正五品的散官衔,就相当于今天的荣誉称号,府同知,府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同知,比知府略地,地级市的第二把手。
  第二段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非必出仕有为而后见也”——古人说的豪杰,并不一定要当官。
  “即身居(此二字不可辨)经理贾业而志行卓荦,倜傥不羁(此一字不可辨)有超群出众之概”——就算是做生意,只要做得好,做得大,一样是超凡出众的。
  “若隆甫赵公者,殆其人欤”——就好像隆甫赵公。
  第三段
  “公姓赵氏,讳栋,字隆甫”——这个不用解释了吧。
  “世居闻喜县之永青村。其先世以业儒显名,代有(此处一字不可辨)人,高祖讳璋戊子科举人,巳(此处一字不可辨)副进士,官河东运司儒学教授。”——一直居住在闻喜县之永青村,他的祖先都是读书人,高祖赵璋是戊子科的举人,后来又考起了副榜进士,后来做到了河东运司的儒学教授。副榜你可以理解正榜为一本,副榜为二本,虽然不是很准确,但大概就这样理解吧,儒学教授,你可以理解为教育局的局长。
  “祖讳暟,廪膳生。父讳日坤,国学生”——祖父叫赵暟,是名成绩优秀的秀才,父亲叫赵日坤,在国子监读书。廪膳生成绩优秀的秀才,有奖学金。国学生,国子监的学生,国子监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各地官员的子女,或者是通过捐钱进入的大学。
  “公三岁失怙,母抚**,因家道淡薄,不覆攻读,乃弃儒业商,贸易汴邸,不数年,财货饶裕,捐国学生后,又加捐布政司经历,五十余岁又加捐府同知。”——他三岁死了爹,母亲一个人抚养长大,因为家道中落,没得条件读书,就改行经商,在河南做生意,没几年,赚了钱,就捐了个国子监贡生的名头,然后又捐了个布政司经历的职衔,到了五十多岁,又捐了个府同知。
  “公才识疏通,胸襟豁达,与夥友相约束,推心置腹,始终不二,人皆服其雅量”——他有才有识,又大方,对朋友很好,大家都信服他。
  “居汴数十年,贤士大夫皆乐与之交游,令闻宣者倾动汴地,以公之才,使其得位,行政济时,功业之隆,当必有度越寻常者”——在河南的几十年,文人官员都喜欢和他做朋友,他邀请的人,会瞬间出名,以他的才能,如果能当官,一定也会有很伟大的成就。
  “乃以迟暮之年,有志未逮,竟以业贾终其身,卒年七十有二。”——他一直没有完成自己的梦想,最后居然当了一辈子商人,死的时候七十二岁。
  “元配杨宜人,娶杨公讳碧霞次女,九品讳国瓒胞妹,温恭淑慎,克尽妇道。”——原配杨宜人,是杨家的二女儿,她的哥哥杨国瓒是个九品的官员,她温柔体贴,贤良淑德,又守妇道。宜人是妇女的封号,五品官员可称宜人。
  “继配牛宜人,娶牛公讳天相次女,悯内则知礼法。”——后来杨宜人死了就娶了牛家的二女儿,她知书达理。
  “副室崔氏、宋氏、周氏俱有贤行”——他的几个小老婆也都可以。
  “子一,梦麟,杨宜人出,议叙贡生,娶乔公讳光明长女,继娶张公讳殿元(此处一字不可辨)女”——他有一个儿子,叫杨梦麟,是元配杨宜人生的,后来也捐了国子监贡生,先娶了乔光明的长女,后来又娶了张殿元的?女。
  “女三,长女杨宜人出,适乡饮介宾朱公讳富德(此处一字不可辨)子。”——大女儿是杨宜人生的,嫁给了退休官员朱富德的??儿子。
  “次女,崔氏所出,适国学生崔公讳望瀛长子。”——二女儿是崔氏生的,嫁给了国子监贡生崔望瀛(估计又是个老板)的大儿子。
  “三女,崔氏出,适昭文县知县(此处一字不可辨)公,(此处一字不可辨)抡陛长子。”——三女儿也是崔氏生的,嫁给了昭文县县令的大儿子。
  “孙一,壁,从九品娶生员刘公孙女.....................”后面就是一帮子孙儿孙女的事了,就不翻译了。
  最后的落款
  “赐进士出身,钦加同知衔,现任叶县知县,愚弟雷冲霄顿首拜撰”——写这个稿子的人,赐进士出身,殿试二甲。算是高级知识分子了。
  “增广生员,愚弟王利宝顿首拜校”——校稿的是增广生员王利宝,增广生员,比廪膳生低一级的秀才,成绩一般的秀才。
  “赐进士出身,敕授襄城县知县,眷晚罗俊顿首拜书”——这是个晚辈,襄城县的知县罗俊写的。
  “大清同治四年十月吉旦”——不解释。

  这么多,你是不是给我追加点分数呢?呵呵
佚名
2024-06-09 13:35:48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