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秦国历史简介

·····秦国近600年历史还真的没法简介·····

先公世系
秦国的先人,最早可以追随到传说中的颛顼帝。[6] 《史记·秦本纪》:”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娶少典之女(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
颛顼帝
大费很有才能,他跟大禹一起治水。治水成功以后,舜帝奖励大禹一块黑色的玉圭,大禹却说这个功劳不是他一个人的,因为有大费的辅助,治水才能成功。舜帝听后便赏赐给大费一个黑色的旌旗飘带,还给他娶了一个姓姚的美女。从此,大费便留在舜帝的身边,为舜帝驯养和调教鸟兽。鸟兽大多驯服,舜帝赞赏大费的功劳,就赐姓为嬴,这就是嬴姓的由来。因为大费善于调教鸟兽,人们又叫他柏翳(伯益)。
大费生有两子,分别叫大廉、若木。若木的子孙有的在夷狄,有的在中原。大廉有个裔孙叫费昌,他所处的时期正是夏桀时期。费昌受不了夏桀之暴,便离开了夏朝,投奔了商汤,专门给商汤驾车。助商灭夏,立下了战功。其后世为殷商贵族。
费昌有两个玄孙:孟戏和中衍。中衍为商王太戊驾车,很受赏识,妻之以女,自此中衍之后多显。中衍玄孙叫中潏,居于西戎族生活的地方,替商朝保卫西部边陲。中潏生蜚廉,蜚廉生二子:恶来和季胜。蜚廉与恶来俱事商纣王,周武王伐纣,杀恶来。

秦人(2张)

西周建立后不久,周武王死,成王即位。成王年幼,国政交由周公旦。此时以纣王之子武庚为首的商朝残余势力联合武王三弟发动了三监之乱,嬴氏部族也有人参与。周公姬旦通过两次战争,打垮叛军,并严惩了参与叛乱的人。除了大量杀戮之外,还将剩下的部族予以分割,驱赶他们离开故土。嬴姓部族的一部分人被迁往黄、淮一带。另外一部分人则被集体从东方迁到西方,去西周的西部边陲”戌边“,成为秦人的先祖。此时整个嬴姓部族都沦为了奴隶。
嬴氏部族成为奴隶以后,受奴隶主的役使,其首领也常常被周天子征调去服役。
周之附臣
恶来弟季胜有子叫孟增,受到周成王的宠信。孟增有子叫横父,横父则生造父。造父很善于驾驭马车,因此
秦非子
得到周穆王的宠信。造父得幸,其旁系家族连带受宠。周孝王时期,造父侄大骆居于西犬丘。其次子非子被安置于汧、渭之间管理马匹,马畜蕃息,周孝王因之封非子于秦,作为周朝的附庸。并成嬴姓的大宗,续其祭祀,号曰秦嬴。
秦非子死后,其曾孙秦仲被周宣王封为大夫,命伐西戎。时西戎攻灭在西犬丘的大骆长子之族。周宣王六年(前822年),秦仲被西戎攻杀,其长子太子其即位,是为秦庄公。周宣王乃召庄公兄弟五人,给与兵七千人,使伐西戎,庄公打败了西戎,收复了西犬丘。于是周王把西犬丘也封给了庄公,并进为西垂大夫。
秦庄公于是迁居西犬丘,生子三人,其长子世父。世父说:“戎杀我祖父秦仲,我非杀戎王,否则就不回来了。”遂将击戎,让太子位予其弟襄公。襄公遂为太子。庄公在位四十四年卒,太子襄公代立。
位列诸侯
经过长达百年的惨淡经营,秦暴霜露、斩荆棘,秦人逐步适应了西陲恶劣环境,实力与日俱增。
前771年春,周幽王因宠爱褒姒而废除太子宜臼,把褒姒所生的儿子伯服立为继承人,周幽王多次举烽火把诸侯骗来京师,以求褒姒一
秦军
笑,诸侯们因此背叛了他。西戎的犬戎和申侯一起攻打周朝,在郦山下杀死了幽王,西周灭亡。犬戎大军盘踞于镐京,王子宜臼召集诸侯勤王,秦襄公与卫武公、晋文侯、郑武公共襄义举,立幽王故太子宜臼为天子。驱犬戎,保卫社稷。
前770年,周平王继位后,慑于犬戎之威,决意东迁洛邑以避其锋,秦襄公为周王室开路,护卫周王至新都。平王因秦襄公之功,始封秦为诸侯,并许之“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
秦襄公得到了周王室的空头支票,谁也没有想到仅仅20年,秦襄公以及他的儿子秦文公就让这个支票兑现了。
西复周地
秦襄公十二年,公伐戎而至岐而卒,子秦文公立。文公元年,居西垂宫。三年,文公以兵七百人东猎。四年,至汧渭之会。曰:“昔周邑我先秦嬴於此,後卒获为诸侯。”乃卜居之,占曰吉,即营邑之。十三年,初有史以纪事,民多化者。十六年,文公以兵伐戎,戎败走。於是文公遂收周馀民有之,地至岐,岐以东献之周。秦文公之后,又经数代国君的努力,在谋求自己的发展空间,在讨伐西戎之战中节节胜利,歧丰之地皆纳其下,又先后灭荡社戎,击败邽、冀两戎部,征彭戏戎,兵临华山,收复杜、郑之地,灭小虢,版图一直推进至关中东端。秦德公元年秦迁都城至雍。至此,秦人经东周初年近百年的艰辛创业,已占有关中平原大部分领土,实现崛起,成为西方新兴强国。
称霸西戎
秦宣公时,秦军与刚刚统一不久、与自己同样处在高速扩张状态中的晋国发生边境冲突。秦宣公、秦成公皆非长命,幼弟任好立,是为秦穆公。秦穆公很有雄心,穆公娶于晋,为了使强邻晋国亲于秦,先后拥立晋惠公、晋文公来安定晋国的混乱局面,本想立晋文公以达到控制晋国的目的,最后晋文公反借秦之力巩固君位、强大晋国、称霸中原,为秦国未来的不得志种下了恶果。
后秦穆公意欲乘晋文公病逝之机插手中原,却不料中途被晋所阻,崤之战中秦军全军覆没,秦穆公染指中原的计划破产。此时晋国正处于君明臣贤、国富民强的巅峰时期。秦穆公果断的调整国策,将战略目标定在西戎的游牧部族。王官之役后,将矛头指向西戎,在谋士由余的协助下,向西“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秦穆公稳定了自己的大后方,奠定了秦国作为春秋四大强国的基础。

秦军(7张)

《诗经·秦风·无衣》为当时秦军的军歌,描绘了秦军征伐西戎时的场景: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东进受阻
秦穆公称霸西戎后,国力得到增强,不久穆公卒,太子罃立,是为秦康公。秦康公及其子秦共公在位期间继父祖之余烈,向晋挑战,与楚靠拢,欲与楚形成对晋国的夹攻之势。时晋灵公顽劣成性,赵盾(亦为造父之后)把持晋政,晋国霸权几欲崩溃,楚庄王遂北上争雄于晋,然秦屡攻晋国后方,却难得一胜。
前604年,秦共公薨,子荣立,是为秦桓公。桓公不恤国政,人民怨声载道。前597年,楚庄王大败晋师于邲,晋国霸业骤衰,桓公阴攻晋之肋,不想却被令狐文子大败于辅氏。哀哉!泱泱大秦,竟不及于晋一魏氏之族。
前578年,秦桓公背弃盟约,转而攻晋,晋厉公率四军八卿攻入秦国,大败秦军于麻隧,诸侯之师扬威于关中。次年,秦桓公死。其子石立,是为秦景公。
秦景公即位,继续奉行联楚攻晋的方针,时晋悼公立,诸卿和睦,晋国复强,楚国退出争霸行列,晋悼公复霸中原,诸侯归心,秦终无力再与晋国周旋。
遭伐偏安
在前546年晋楚弭兵之盟后,秦景公也着力改善与晋国的外交关系,双方重温**之好。
当双方的外患各自解除后,晋国六卿轮番执政,太史公曰:“晋公室卑而六卿强,欲内相攻,是以久**不相攻。”秦国向东不能出崤函,争南不能及巴蜀。秦以晋为城池,晋六卿内讧,政令不能统一,秦国就这样踉踉跄跄的走完了春秋之路。
战国形势图
前453年,韩、赵、魏三家攻灭智伯,智氏覆亡。赵襄子执政,三家架空晋君,号称“三晋”。前425年,赵无恤卒,魏斯继之为执政。前413年,魏斯率领三晋联军向诸侯发难,三晋势力急剧膨胀。
魏文侯以李悝为相,变法图强,魏氏迅速强盛,拜吴起为将,侵吞秦之西河,窥视关中。秦简公、秦惠公屡屡攻魏,意欲夺回西河之地,皆被吴起所败,吴起乘胜攻入关中,势如破竹,秦不能敌。
前389年,秦惠公破釜沉舟,起兵50万与魏军决一死战,吴起在阴晋一战中,以五万之卒大败秦军,秦国此战大败亏输,再也无力抵抗三晋的攻势。
幸运的是三晋中赵国不满魏国的压制,赵魏反目,三晋联盟瓦解。魏国结怨于诸侯,秦国的压力大减,前385年,秦公子师隰回国即位,是为秦献公。献公立,仿魏制而用于秦,军力复振,开始大败魏国,秦国局势得以稳定。
商鞅变法
前361年,秦献公寿终正寝,其子渠梁立,是为秦孝公。孝公即位之初,对秦之衰痛心疾首,乃下求贤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卫国人卫鞅入秦,教孝公以霸道之术,孝公甚喜,力排众议,以卫鞅为大良造,实施变法。
卫鞅彻底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建立新的**主义中央集权制,推行郡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重视农产,出现了“家给人足”的繁荣景象,全国百姓以私下斗殴为耻,以为**立下战功为荣,**战斗力不断增强,屡败魏军。富国强兵的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傲视于西方。史记记载:“孝公十九年,天子致伯。”周显王册封秦君为方伯,正式承认其霸主地位。
惠文称王
前338年,秦孝公死,太子驷立,是为秦惠文王。这时受商鞅新法“
秦国虎符
**”而被剥夺**特权的旧贵族一起发难,发起针对商鞅的**倒算。秦惠文王为了缓和矛盾,拿出商鞅作替罪羊,车裂商鞅。商鞅虽死,但“秦法未败”。秦惠文王继续奉行商鞅变法以来的国策,对外发展。
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秦军继续屡败魏军,再破三晋伐秦联军,又联韩魏攻打齐楚,大败义渠国,吞并巴蜀,掌控了对山东诸侯作战的战略主动权。
四雄并立
经历了孝公、惠文王、武王三代努力,蚕食三晋,席卷荆楚,已初露一统之端倪。
魏国经魏惠王时代的消耗,国力匮乏,在秦、赵、楚、齐等大国的夹攻下,衰落了,魏惠王晚年,三晋当中赵肃侯已经取代魏国成为了三晋的领军人。赵肃侯、赵武灵王父子一生征战,使赵国雄踞北方。
齐国与秦国不接壤,得以独立发展,在对抗强魏的过程中与秦国是牢靠的战略伙伴,田氏代齐后,经齐威王、齐宣王、以及齐愍王前期三代君主80年开发,齐国富甲一方,与秦成东西并立之势。 楚国的吴起变法曾经令楚国强盛一时,楚悼王死后,新法基本被废,由于楚国本就雄厚的国底,再经历楚宣王、楚威王之耕耘,楚国于前333年,大败越王无疆,并吴越之地,天下震动。
昭王称霸
前307年,秦武王气绝而亡,无子。诸弟争立,穰侯魏冉欲立惠文王妾芈八子之子公子悝,赵武灵王趁秦乱而谋之,乃拥立质燕之芈八子长子公子稷为王,是为秦昭王。昭王幼,芈八子为太后,穰侯秉政。
前293年,韩魏欲联军攻秦,秦将白起与其战之于伊阙(河南洛阳南),大败二国联军,斩24万人,掳魏韩联军统帅魏国大将犀武。
前283年,燕赵之相乐毅率三晋、秦、燕五国之兵而攻齐,陷齐70城,后田单虽复国,然田齐衰败大势已定。
前278年,秦将白起出武关伐楚,次年攻入楚国腹地,陷郢都,楚卒溃败不能战,楚顷襄王乃辟迁于陈丘以避秦军之锋。
自此齐、楚俱衰,天下已成秦、赵相争之势。前270年,秦昭王见欺于赵惠文王,昭王怒,攻赵阏与,赵将赵奢于阏与大败秦军。
秦昭王知赵之强方锐,不可与之争,乃用范雎为相,迫母宣太后不干政,逐穰侯、华阳君、高陵君、泾阳君。范雎出谋“远交近攻”,昭王以为然,定为国策。
前260年,秦昭王攻韩,韩割上党以赂秦,上党不愿降秦而降赵,赵纳之。秦昭王怒,欲夺上党。赵起倾国之兵以拒秦,秦调关中之卒以攻赵,两军对峙于长平,赵廉颇不能退秦,王龁不能败赵,相持数年。
赵孝成王以赵括为将,秦昭王秘遣白起为帅,赵括攻秦不克,赵军粮道被截,反被秦军所围46天,赵括战死,白起坑杀赵军45万于长平。赵国一蹶不振。旷日持久的长平之战以赵国的惨败,秦国的险胜而告终,秦国的最后对手被击溃,统一天下终成定局。
灭亡周室
秦昭王五十二年(前256),西周公与山东六国相约伐秦,然诸国之军约期不至,事遂寝。秦闻,大怒。命将伐周。周不能敌,西周公乃尽以所领三十六邑三万人献秦,秦受地而归西周公。不久,周赧王崩,周民东亡,秦取九鼎而归。秦庄襄王元年(前250),东周公复欲趁丧伐秦,为秦相吕不韦所执归。秦置之于阳人,周亡,凡立国879年。
一统天下
前247年,秦庄襄王卒,子秦王政立,年十三。前238年,秦王政亲政。平定幸臣叛乱,次年又罢吕不韦之相位。迁之于蜀,后又迫其**,重用李斯等人。自前230年起,至前221年止。十年中,命王翦、王贲父子及李信、蒙武等将率军先后灭亡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一统天下。自号皇帝,是为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秦朝。
秦朝
佚名
2024-06-01 22:43:06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1 16:37:21

    我国历史上的女英雄及其简介

    妇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英雄。商朝的武功以商高宗武丁时代最盛。武丁通过一连串战争将商朝的版图扩大了数倍。而为武丁带兵**西讨的大将就是他的王后妇好。花...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红楼梦里的‘秦可卿 ’简介!

    秦可卿的身世是作者重点要介绍的内容。首先刘先生从贾府里各个层次人物的婚配情况来看,秦可卿是抱养的显然是不成立的。金陵四大家族的婚配都是有讲究的,门当户对是他们选...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祖国历史

    做为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历史文明源远流长,华夏五千年的历史同黄河、长江一样自源头滚滚流来。今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走入现代。蓦然回首,中华民族璨璀厚重...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抗战史介绍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侵占了**东北,此后又陆续在华北和上海等地挑起军事冲突,国民**当时采取妥协的政策避免冲突扩大。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南史的内容简介

    卷一 宋本纪上第一 武帝少帝卷二 宋本纪中第二 文帝孝武帝前废帝卷三 宋本纪下第三明帝后废帝顺帝卷四 齐本纪上第四高帝武帝卷五 齐本纪下第五 两废帝明帝东昏和帝...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秦时明月所有人物简介和历史

    一、人物介绍:荆天明:十二岁,纵横家,为人古灵精怪却又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会一些三脚猫的功夫。他迷离的身世却牵动整片大地风云变幻。他的爸爸应该是荆轲,不过后来对盖...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曾国藩简介20字?

    曾国藩是清末四大名臣,组织湘军,剿灭太平天**动,开启洋务运动,建立安庆内**。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我国历史上的女英雄及其简介

    秦良玉 (1574~1648年) ,字贞素。明朝末期巴渝战功卓著的女将军、女军事家。四川忠州(今属重庆忠县)人。为石砫宣抚使马千乘妻。史书记载到:良玉为人饶胆智...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战国策简介

    《战国策》是**古代的史学名著。由汉朝刘向编订,但此书的原作者不详。刘向因此书所记的多是东周后期时诸国混战,纵横家为其君王拟定的**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定名为《...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华歆简介 历史上曹操手下谋士华歆怎么死的

    陈寿在《三国志》中说:“太和五年,歆薨,谥曰敬侯。”而魏书云:“歆时年七十五。”  割席断交的故事出自笔记小说《世说新语》,《三国志》并无记载,割席断交是否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