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赣江十八险滩分别是什么?

赣江十八滩,是指赣江从赣州城下流至万安. 县域段。其间河道曲折, 河面时窄时宽,河床中多. 处怪石交错,古有二十四险滩之称,经宋代以来多. 次疏导,而 以十八险滩著名于世,这也就形成了十. 八滩历史和十八滩文化。 追问: 我要的是他们的名字! 例如“ 惶恐滩 ”就是其中之一! 回答: 赣江 鬼门十八滩与 世外桃源 的大、小湖洲 三峡 为“峡险”,十八滩以“滩险”。180里的滩险使本就僻远的赣南更加隔绝。不过,这道惊心动魄,令无数舟折的 鬼门关 ,却也留下了一千多年的历代血泪滩歌,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一切都画上了 句号 。 口 鬼门魂断的十八滩 位于三江之间的 赣县 ,从前的交通主要是依靠章、贡二水和赣江的黄金水道。特别是赣江,这条大动脉的航运负载着北宋南去,进出赣南的过客和物流。也就是这条浩瀚的水道,从八境台下章、贡二水合流处的赣江上端开始,下行90公里到 万安县 界的江道, 礁石 突兀,十八处险滩重重,对于这些恐怖的险滩,人们虽然畏惧,却仍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一千年前的五代时,风水勘舆** 杨救贫 为了营造 虔州 风水,准备将储潭水面堵小一些,于是寻得18块巨石,把它们变化成18头 猪崽 ,顺着河边,用赶山鞭把它们往虔州赶。路途辛苦,看看已离虔州不远,这时杨救贫已经非常疲劳,只见眼前是一片松软的沙滩,不竟睡意袭来,就躺在沙滩上睡着了。这时,恰好 观世音菩萨 路过这里,发现远处有一群猪崽在河滩上乱跑,非常奇怪,定眼一看,竟是些石头,就心中纳闷,不知是谁在这里做**观音停下了脚步,变化成一位老妇在河边冼衣服。这边杨救贫一觉睡醒,见猪崽跑走了,就往前迫,见一老妇低头在河边洗衣服,也没在意,就顺口 问道 :“大嫂,可曾看见过一些猪崽往前走?”老妇放下衣服,打量了下杨救贫然后答道,没看见猪崽过去,倒是看见上面有些石头。杨救贫一听,知道此妇并非 凡人 ,赶山之事已被看破,不敢再赶,转身就走了。18只猪崽被观音点破,又变回原来的18块巨石纷纷滚人赣 江之中,就成了今天的十八险滩。 古《章贡图经》载:“二水合而为赣,在州治后, 北流 一百八十里至万安县界。由万安而上,为滩十有八,怪石如精铁,突兀廉厉,错峙波面。”十八险滩史有纪载一千多年,古人对这一段河道礁石险滩中的十八险滩所指,各代说法不尽一致,略有不同。这大概是与水文及河床地貌的变化有关。现根据**5年赣州航运办事处航政引水员、船员实地的勘察记述,从赣州城八境台下的赣江头端,顺流而下排列的十八险滩是:桃园滩、 白涧 滩、鳖滩、横弦滩、天柱滩、 南风 滩,殉脚滩、往前滩、**滩、良口滩、昆仑滩、武索滩、小蓼滩、大蓼滩、棉津滩、漂神滩、茶壶滩、惶恐滩,其中在赣县境内的是前面九滩。 第一滩是桃园滩,在赣州城以下2.5公里,玉虹塔稍上游的水面。因滩石被泥沙淤塞,已无险情。再下行不远即是储滩(今更名为储潭),有香炉石、高石和石角,水势汹猛,,石角下的深潭水流旋转数日方为出潭。 二滩 是白涧滩,距赣州城以下15公里,因位于白涧村旁而得滩名。现滩石也被泥沙淤塞。 三滩是鱼口滩,距赣州城以下20公里处,称“水门塘”地方的河段。又名“鳖滩”。河中险礁 林立 ,行船非常危险,有:火烧路、火烧坪、东西老鸦、上下刁石、恭喜石、火烧泷、龙头石、蛤蟆石、中良石、吊排石、铁门坎、 黄鳝 笼,车巷子等十几处险滩。 四滩是横弦滩,赣州城以下25公里的新庙前下石处。这里水流 湍急 ,有鹭鹚颈、泡 洞石 、桥桅石、人头石、 莲花石 、 冷石 等十多处危险滩石, 五滩是天柱滩,在赣州城以下30公里的高庙村附近。河面鸟 石林 立,是十八滩中最危险的滩石。有蓑衣石、棋子石、圃官石、栏杆石、棺材笼、放舵石等十多处极其危险的滩乔,旧时在这里撞沉的船很多,货船一般到了这里都将货物御下,请挑夫沿江走约10公里的早路,避开前面极其危险的天柱滩、狗脚滩等险礁在大湖洲上船。有时还要请一些当地劳工帮助拉纤和放纤。上、下水的货船基本如此。 六滩是南风滩,赣州城以下32。5公里的小湖洲地方。有 松树 潭、洲湾潭、姐妹石、米 筛子 等险滩。 七滩是狗脚滩,赣州城以下35公里夏府村的地方。 有米 筛角、 合子 石、连矶石、堋盆石、狗象笼、斗蓬石等十多处险礁。 八滩是往前滩,该滩又名“大湖滩”、“阴阳滩”,在赣州以下40公里的大湖江、大湖洲一带水面,这里水流很急,东yq险滩 星罗 棋布,行船只能前进,不可后退,否则就要撞礁。是处非常可怕的险滩。 九滩是全沙滩,赣州以下60公里 ** 角的地方,在锡洲之侧。有晒禾石、舵梗石、眼睛石、 老鼠笼 等险礁。再下还有敢滩等许多险礁。 以下还有九处险滩,在万安境内赣江河道。其最后一滩的惶恐滩,已是到了距万安县城5公里的江面了,著名的 文天祥 “ 过零丁洋 ”诗中“惶恐滩头说惶恐”的惶恐滩,即是指这处险滩。凡是过十八滩的过客,经历了这惊心动魄的滩险,无不刻骨铭心。古人吴兴祚过十八滩,在涛中写到:“怪石触舟怯,飞涛惊梦寒。曾问三峡险,不似此行难,”他将十八滩险胜比三峡之险。古人徐鹿卿三次过十八滩,每次过滩他都毛骨悚寒,有不同的感触,过滩后他都将这种不同的感受写了下来,三诗其滩,深叹其险。 补充: 希望你满意
佚名
2024-06-01 06:19:01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