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山正一天师道都是世袭姓张的天师,我有个疑问就是,道士是出家之人,他们怎么可以娶妻生子呢?

天师道原称五斗米道,是可以结婚生子的道教创始教团。自老祖天师张陵创教之后即由其直系后裔世袭掌教,致今已近1800年。

为系统回答,以下摘自**道教首部全景式历史传记——《创道记》之《导读:张天师》一章。此书现正在阅读首发连载网页链接,需要了解道教的很值得看一看!

天师道采用世袭嗣教制度,子孙世传其业,掌教教主一般称第几代天师,统称张天师。张天师家族自东汉末期老祖天师张陵在四川鹤鸣山创教,至**张盛天师还居**山至今,历经1900余年兴衰起落并世袭掌教,是**历史上脉络最清晰,传承最悠久的两大名门望族(北孔南张)之一。史有“南国无双地,西江第一家”之称。

两晋南北朝时,十余代张天师在**山的山谷岩石间清修,因声名远播而传于世。隋唐时期,特别是李唐一代,因李唐皇室尊老子李耳为始祖,而老子又为天师道教祖太上老君的化身,道教由此迎来自系师张鲁时代后的第二次兴盛。

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唐玄宗李隆基皇帝追封老祖天师张陵为“太师”。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唐僖宗李儇皇帝又加封老祖天师张陵为“三天扶教**师”。

有宋一代,自宋真宗赵恒皇帝诏见第二十四代张正随天师,赐予“先生”称号后,至南宋末第三十五代张可大天师被宋理宗赵昀皇帝敕封“主领三山符箓”开始,天师道逐渐融合其它符箓各派,取得符箓派道教的统领地位。之后几乎代代张天师都得到皇帝的赐号。其中,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宋徽宗赵佶皇帝追封老祖天师张陵为“正一靖应真君”,后又由宋理宗赵昀皇帝加封为“三天扶教辅元**师”及“正一靖应显佑真君”。同时,朝廷又为第三十代张继先天师在京城附近修建“崇道观”。

元朝时期,元世祖忽必烈皇帝于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诏见第三十六代张宗演天师,赐玉芙蓉冠,织金无缝服和银印,授权主领江南道教。第二年又封他为“宣道灵应神和真人”。此后,历代张天师——都被元朝皇帝敕封为真人。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皇帝敕封第三十八代张与材天师为“正一教主,总领三山(**山、茅山、阁皂山)符箓”后,又加封老祖天师张陵为“正一冲玄神化静应显佑真君”。及至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第三十九代张嗣成天师又被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皇帝敕封为“翊元崇德正一教主”,掌管全国道教事务。

至明太祖朱元璋皇帝敕封第四十二代张正常天师为“真人”,并下诏“永掌天下道教事”后,到第五十二代张应京天师,除第五十代张国祥天师外,代代张天师都被明朝皇帝敕封为“大真人”。期间,明思宗朱由检皇帝还曾加封老祖天师张陵为“**无穷高明上帝”。而第四十三代张宇初天师还曾以全国道教首领的身份,写下《道门十规》一卷,阐述了道教派流、宫观修整等问题。

至清一代,自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皇帝于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敕命第五十二代张应京天师“袭职掌理道篆,给一品印”后,又于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敕授“正一嗣教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自康熙二年(公元1662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皇帝追封张天师为“光禄大夫”开始,至第五十六代张钰天师被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皇帝、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皇帝先后追封为“光禄大夫”止,天师道及张天师家族仍然倍受殊荣。

清末**年间,天师道逐渐衰落后,张天师逐渐式微。

**元年(公元1912年),第六十二代张元旭天师在上海筹建正一派的全国性教会组织“**道教总会”,但由于时局动荡当时仅成立了上海分会。

**五年(公元1916年),袁世凯**以****的名义赐授第六十二代张元旭天师为“正一嗣教大真人”,赐“三等嘉禾勋章”及“道契崆峒”匾额。

自**张盛天师奉老祖天师张陵法裔还居江西**山后,历代张天师皆以此为本营并世居于此。1949年,第六十三代张恩溥天师携长子张允贤和祖传“玉印”及“法剑”一口移居**后,至19**年于**羽化。他是自**张盛天师之后,第一个永久离驻**山的世袭张天师。

佚名
2024-06-14 11:08:03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