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南阳地区春节的习俗

但愿能帮到你,希望采纳!
  一、 春节

  民间习惯将春节称做过年或者年下。这个节日在所有的节日中历时最长、最隆重,一般从腊月二十三日祭灶的晚上便开始了,一直到正月初五“破五”之后,春节才算正式过完。

  腊月二十三是祭灶日,也称过小年。因为民间传说,灶神是一家之主,它经常暗中观察一家人的善恶,每到腊月二十三,就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供玉皇大帝作为赏罚的依据。如果被它说了坏话,就会被夺去100到300天不等的寿命。因此,人们于腊月二十三日这天祭灶神,用意是让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为显示祭灶神的诚意,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将灶台、案板、锅碗瓢盆收拾得干干净净,并将旧灶神像揭下换上新的灶神像。像前摆上供品,以此讨得灶王的欢心,到天上“言好事”后下界“降吉祥”。南阳童谣说:“二十三(儿),燃灶腊(儿)”。腊月二十三日晚饭后,每户将所备的一只肥硕公鸡,当做灶王去天宫骑的马,以烧饼(邓州一带民间称作“火烧儿”)作为路上干粮,以灶糖糊其口免说坏话。鸡的前面还放上干草料豆及水,作为马的草料。这时由男主人面朝灶王,焚香三柱,斟酒三杯,跪拜祷告。祷告词多是“去天宫时好话多说,坏话不提,下界多带五谷杂粮”等语,此时屋外鞭炮齐鸣,以示欢送灶王上天。若某家主人早殁,祭灶应由该户长子行施,女子靠后,因为南阳民间素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对于腊月二十三祭灶盛况,南阳有民歌曰:

  年年有个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
  两边摆下两盘果,当中放上一碟糖。
  黑豆干草一碗水,灶马拴在灶板上。
  香炉焚香燃蜡烛,照得灶爷明晃晃。
  当家跪地来祷告,嘱托灶爷降吉祥。

  灶王爷像旁边的对联除“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外,还有“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等。民间之敬灶神,盖始于汉。据《汉书·阴识传》载,有一男子名阴子方者,做饭时遇灶神显灵,子方立刻下拜,并把自己心爱的黄狗杀之以祀,灶神不负阴子方的一番美意,赐富于阴家,让阴家一夜暴富,子孙也都享受**厚禄。自此以后,世人便纷纷效仿,每逢腊月二十三祭灶,以期得到灶神福荫。据《清史稿》载,乾隆皇帝亦甚为敬崇灶神,每年腊月二十三都要到坤宁宫祭灶,60年如一日,从不间断。在侍祭灶王爷上,皇帝如此,百姓自然不用细表。民间祭灶的行为清楚地透析出平民百姓希望平安的心理愿望。

  腊月三十晚俗称除夕,家家吃团圆饭,包饺子以备春节早晨吃,饭后要“熬年”守岁。凌晨鸣放鞭炮,一为迎岁,二为驱邪。

  守岁的风俗由来已久,最早的记载见于西晋《风土记》:“终夜不眠,以待天明曰守岁。”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独角兽叫“年”,这种怪兽异常凶猛,每到腊月三十,就窜到人间危害百姓,但它最怕火光、红色和声响。人们为了不受“年”的伤害,到了这一天都穿红衣、点红灯、贴红纸、放鞭炮和烟火,并烧香祈祷,彻夜不眠,这种习俗流传下来,就叫“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南阳民间很重视这个日子,无论大人小孩,都不可说晦气话,只能说吉祥语。守岁至午夜后,还要吃“更年饺子”,南阳民间的饺子,又称扁食,呈元宝形状,人们都说更岁时吃之来年财运兴旺。

  正月初一为春节,人人换新衣,天不亮即先放开门炮,接着点香烛,上供品。供品一般为枣山馍、刀头肉、油炸鱼、水果等。点香烛敬神祭祖。早上全家吃饺子,接着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给儿童压岁钱,南阳民间称为“压腰钱”。家长带男孩子上坟地祭祖,为已故长辈拜年,邻居亲友互相拜年。自初二起,亲戚朋友和邻居间相互拜年开始。人们随身携带礼品,特别是新女婿第一次去岳父家拜年,礼品务求丰厚。这样的走亲串友拜年贺节持续到初四初五,有些亲朋故旧多的家庭常常要持续到初七初八。初五习称“破五”,旧时人们认为每个月的初五、十三、二十二是“杨公忌”日,百事不成。正月初五是一年的第一个忌日,民间甚为重视,故有“小年下,大破五”的谚谣。此日大放鞭炮以示破“五”立吉。当晚,把五日内禁忌往外倒的垃圾,全部倒在院外的粪堆上,谓之“送穷土”,边倒边念咒语:“穷土去,富土来,今年一定要发财。”

  从正月初二开始,南阳习俗已将以后几日的走亲串友日程安排就绪:初二去外婆家给外祖父母及舅舅、妗子拜年;初三去姑家或姨家给姑父姑姑拜年;初四到岳父母家拜年;初五以后是走一般亲朋故旧的日子。初六大开市,百业开张。

  在南阳传统习惯中,春节习俗最具亮色的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贴春联。春联之出现,在我国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据载,春联由五代后蜀皇帝孟昶首创。964年春节,孟昶亲笔写了一幅联语:“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宋史·西蜀孟氏》。),世人倍感新颖,乃从宫廷到民间,竞相效仿,进而成俗,一直延于今日。

  南阳民间的春联,总体而言,其内容多为祝颂庆贺和讴歌褒奖之类,细分之,有如下数端:一为讴歌历史风流人物。如南阳为越国上将军范蠡的故乡,联云“五湖寄迹陶朱业,四海交游晏子风”;卧龙岗为蜀相诸葛亮躬耕之地,联曰“西汉文章两司马,南阳经济一卧龙”。二为热爱家乡风光。南阳城背倚独山,面向白水,于是撰联曰“背靠青山**地,门对绿水凤凰池”;“洛阳牡丹艳,宛城桂花香”等。

  第二是挂年画。挂年画,目的在于驱鬼。它与贴门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南北朝时南阳涅阳(今邓州穰东)人宗懔在其所著《荆楚岁时记》一书中写道:“正月初一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称之门神。”这种门神,乃是而后所流行的年画的滥觞。至唐,传说唐太宗李世民患病,常感到其寝室内外有厉鬼呼号,难以入眠。李将此事告于群臣,询问驱鬼之法。秦琼禀告愿与敬德披挂盔甲、手执兵器于门外护卫。夜间果然秋毫无犯。秦琼敬德虽武艺高强,然毕竟血肉之驱,总让其夜间伴护,时间一长,过于劳苦,终究不是上策。于是便命画工将二人之像画于门上以驱鬼,此后,果无鬼怪鸣号。另外,尚有将钟馗画为门神贴于门上的。以秦琼敬德为门神出于二人威风凛凛,一身正气,而以钟馗为门神乃是出于其相貌丑陋,使人望而生畏和善于捉鬼之故。年长日久,世代相袭,人们将门神演变成年画,则是发扬光大了其中的消灾灭祸、四季祥和的文化内涵。南阳年画围绕新年喜庆吉祥这一中心主题,题材有如下6个方面:其一为神话传说,如八仙过海、唐僧取经、秋翁遇仙记等;其二为福瑞吉祥,如仙翁庆寿、观音送子、天女散花、鲤鱼跳龙门等;其三是农家生活,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春牛耕田、耕读传家等;其四为四季风景,如春兰夏荷、秋菊冬梅、花好月圆等;其五为历史题材,如关公夜读、木兰从军、岳飞抗金、武松打虎、太白醉酒、戚继光平倭等;其六为民间故事,如白蛇传、天仙配、梁祝缘等。南阳年画的制作工艺多为木刻水印,具有线条单纯、粗犷浑实、苍劲有力的艺术特征。

  第三,放鞭炮。“爆竹一声辞旧岁,金鸡三唱迎新春。”在南阳民间,每当熬年守岁到子夜、雄鸡报晓之时,便要鸣放鞭炮,一来驱邪除疫,二来增加欢乐热烈气氛。

  除了上述内容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活动便是拜年。拜年之俗与除夕守岁有着前因后果的关系。人们经过一夜的守岁和子夜的燃放鞭炮,从而消除了年兽的侵扰和祸害,大年初一早上,人们开门互相道贺,恭贺平安无事,“正月朔日……士大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鲜衣往来拜节。”(吴自牧:《梦粱录》。)旧时民间过年多拜亲朋、父兄、师长、亲族等,拜年时人们以恭喜、发财、如意、长寿等吉祥语互祝。南阳民间拜年时多行跪拜礼。在昔日南阳富贵人家,既不在乎那点礼物,又嫌拜年时互致礼物费时费力,遂改用名帖相互致贺。名贴,即贺年片,两汉时称“名刺”,唐代称“门状”,宋代称“门刺”,明清时叫“**”,并流行拜盆,即将贺年片放入盆中送给对方,以示庄重。贺年片上一般写新年快乐、万事如意、财源旺盛、健康长寿等吉语。清代书画家文征明作《拜年》诗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用贺年片拜年之俗一直沿袭到今天,但在南阳民间,仍看重登门拜年的习俗。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人们是为了避穷神才称初五这天为“破五”的。“三天戏,五天年。”广大民众都把“破五”看做是春节后一个重要日子。由于这一天是财神的生日,因此民间常置办酒席,燃放鞭炮,欢天喜地迎接财神的到来。这天所迎的财神不止一个,有正财神,偏财神,文财神,武财神。民间最崇拜的是正财神赵玄坛,许多商店和民宅中都供着它的神像。神像上的赵玄坛面黑如锅底,手持钢鞭,身骑黑虎,左右两员大将侍立,威风凛凛。赵玄坛被姜子牙**后封为元帅,并把曾被哪吒**的陈九公和姚少司配给了玄坛作为随从。当人们把赵玄坛尊为财神时,陈、姚二人成了“招财是利”。偏财神伍氏兄弟五人,生前喜杀富济贫,死后仍替穷苦人家求财,人们称其为“五显神仙”,很崇拜他们,常焚香朝拜,默祈赐福。文财神财帛星君白脸长发,气度不凡,人们把他的神像与“福”、“禄”、“寿”、“财”、“喜”画在一起,他的手上托着一个聚宝盆,体现着“招财进宝”的含义。武财神关云长平生虽不爱财,但他可以帮助人发财。因为关在得到曹操的奖赏之后,蓄积了大量的财物,因为他不爱财,所以乐善好施,把自己拥有的财富赐给那些善良贫困之人,因此,世人都尊他为神,于初五这天祭祀他,求他招财进宝。初五这天的中午全家要吃饺子,俗称“食元宝”,此俗和接财神目的一样,反映了普通民众希冀远离贫困、享受荣华富贵的心情。“破五”过后,年才算彻底过完,可以开展一系列生产活动了。
佚名
2024-06-07 02:59:34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7 20:34:47

    春节有哪些习俗

    节日习俗 汉族的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糍粑、汤圆、荷包蛋、**丸、全鱼、美酒、福橘、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

  • 佚名
    2024-06-07 11:12:55

    春节的习俗怎么写作文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每家每户都会庆祝一番。有些民族还会搞一些活动来欢度新春佳节,比如舞龙舞狮、说书唱戏、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一...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山东的春节习俗 (列表)

    山东春节习俗:1、腊八腊八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腊八粥进行的,熬粥要安排很多人,“户人”中的烧火户在这天专来烧火。支起大锅,熬出的粥分盛在很多缸里。腊八粥分两种:一...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春节习俗有哪些?

    传说,年兽害怕红色、火光和**声,而且通常在大年初一出没,所以每到大年初一这天,人们便有了拜年、贴春联、挂年画、贴窗花、放爆竹、发红包、穿新衣、吃饺子、守岁、舞...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东莞春节和端午节的习俗

    春节  据悉,东莞人年前打扫卫生一般从打扫天花开始,然后是墙壁,打扫工具一般用青竹枝叶捆成的大扫帚,主要是清扫屋顶、屋檐及墙壁上堆积的灰尘、蛛网等脏物。还要清洗...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春节有哪些习俗?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习俗!你是那里的??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除夕,春节,元宵节的由来及习俗

    除夕,原意为“岁除”,指岁末除旧布新的日子,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

    春节到来,我国各民族同胞都以自己特殊的方式欢度传统佳节。  除夕夜,藏族同胞要在祖先画像下面,摆上油炸果、青稞酒、绵羊等供品,以示对祖先的虔诚。大年初一,家庭主...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关于地理的春节习俗

    http://www.sz.sx.cei.gov.cn/chunjie/cjxs.htm**春节习俗祭社(腊月廿三) 扫尘(廿三到除夕) 春联(三十) 年画(三...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春节的习俗作文650字

    春节习俗春节是我们**农历的新年,所以过年对我们**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节前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