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谁被誉为“报道红军长征第一人”

1935年9月13日,《大公报》刊登了名为《岷山南北剿匪军事之现势》一文,详细叙述了红军长征从四川到西北的具体情况。这篇文章由《大公报》特约记者范长江所写,是当时国内第一篇客观真实描写红军长征的新闻报道,打破了**散布红军是匪徒且即将被消灭的谎言。
  范长江,1909年生于四川内江。1935年7月中旬开始,他追寻红军长征足迹,在长达3000公里、历时10个月的新闻采访活动中先后写下了一系列关于红军长征的详细报道,引起了强烈反响。1936年,他的通讯作品结集为《**的西北角》出版,这部作品集被认为“第一次真正、公正、客观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行踪和影响”,而范长江也被誉为“报道红军长征第一人”。
  如今,在位于内江市的范长江纪念馆(范长江故居)里,保存着很多当年范长江采访长征相关资料、照片和实物。“当时的他作为一个党外人士,不仅对红军长征进行了专业的军事分析,并肯定和宣传了红军思想。”范长江纪念馆馆长段瑞明说。

  奔赴西部 只身追寻红军足迹
  范长江早年曾在重庆读书,后受到进步思想影响,加入**国民**军,参加了“八一”南昌**。与**部队失联后,他辗转来到北平念大学。1933年开始,还在北大读书的范长江就为京津两地的《晨报》《**》《益世报》《大公报》等撰写新闻稿件。
  当年,日军攻陷山海关,**形势逐渐严峻,密切关注时局的范长江开始注意到了**党和红军。“他曾在中央**学院的同学帮助下,回到南昌,秘密查阅了很多**收缴的关于红军的相关资料一千余册,对红军进行深入了解,这也为他后来对红军长征的采访做了充足的准备。”段瑞明说。
  1935年5月,红军离开四川北上,范长江主动请缨,以《大公报》旅行记者的身份,从北平赶赴成都。7月14日,在朋友帮助下,范长江跟随胡宗南**一个参谋团,从成都出发,经德阳、绵阳,翻过雪山抵达川北重镇松潘,并在那里见到了胡宗南,从胡宗南**了解到红军的一些相关情况。
  随后,他又继续经过南坪(今九寨沟县)、西固(今舟曲县)、岷县、洮州、拉卜楞、临夏等地,9月初抵达兰州,写下了关于红军长征的第一篇报道《岷山南北剿匪军事之现势》。在这篇文章中,他凭借着扎实深入的采访,和个人对军事的分析见解,对红军长征的背景、岷山南北的地理位置以及红军长征的动向、****的战略防御部署等都进行了客观叙述和综合分析。“长江同志的分析与预测,展现出一个军事家的谋略和智能,不禁令我对他的才华和卓识十分钦佩。”张爱萍上将曾这样点评。
  10个月内,范长江足迹遍及川、陕、青、甘、宁等省区,陆续在《大公报》发表关于红军长征的通讯,在全国引发极大关注,他也成为国内报道红军长征的第一人。

  深入红区 肯定并宣传红军思想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同月,范长江也乘汽车离开兰州,经西安前往平凉、庆阳、环县一带采访,了解中央红军长征时突破围追堵截、到达陕北的经过,先后撰写了《**过甘入陕之经过》《陕北共魁——刘志丹生平》等7篇很有分量的有关红军长征的通讯报道,客观公正地描述红军,并对红军思想进行了肯定和宣传。实际上,他不仅是第一个追踪报道红军长征的记者,也是第一个在报道中公开称****党领导的**为“红军”的记者。
  根据史料记载,范长江在经西固、岷县、拉卜楞到河州(今临夏州)的途中,见到了卓尼土司杨吉庆。杨吉庆当时接到**命令,要求将缺衣少粮且经过长途跋涉后疲惫困乏的红军围堵消灭在甘陕边界的深山峡谷之中。“对于这个命令,杨吉庆一直举棋不定,就在这时,范长江见到了他,与他进行了彻夜长谈。”段瑞明说,范长江将自己所了解的红军告诉了杨吉庆,宣传红军是一支**的队伍,而非流寇。
  在范长江的劝说下,杨吉庆不仅没有执行剿灭红军的命令,反而把破坏的达拉沟栈道、尼傲峡木桥修好,让红军通过,并对红军开仓放粮,支援红军粮食30多万斤。后来,红**伍再次经过卓尼时,杨吉庆依然悄悄命令藏兵护送红军顺利经过自己所管辖的境地。
  1937年,“西安事变”后,正在抗战前线采访的范长江赶赴西安,在那里见到了**。随后,他又赶到延安,采访了**、博古、**等**领导人,并撰写了关于长征的相关通讯报道。
  因为对红军长征的深入采访,也让范长江的思想发生了变化,1939年,在**介绍下,他加入了****党。
  新**成立后,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范长江也成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以他名字命名的“范长江新闻奖”被定为我国新闻界最高荣誉奖。
佚名
2024-06-07 16:47:35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红军长征的感人故事1000字急急急!

    《战地女杰:**的身体里嵌入17块弹片》 在悲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活跃着一群特殊身影,她们中有**同志的夫人、有女干部,也有普通女兵。饥饿、疾病、血战、死...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谁被誉为文坛健将的**军人?

    蒋方震,军事委员会顾问兼陆军大学代理校长,陆军上将。他是**军事理论家,**前后的30多年间,先后被赵尔巽、段祺瑞、袁世凯、黎元洪、吴佩孚、孙传芳、唐生智、**...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红军长征的故事 50字左右

    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被水冲走了。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她坚持没告诉战友们,...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有关红军长征的诗或故事

    故事:http:// 诗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三人行><金色的鱼钩><长征>讲的都是红军长征过草地时的故事?

    金色的鱼钩  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得了肠胃(wèi)病。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赶不上队伍了,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让我们走在后面。 ...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找几个关于红军长征的短一点的故事

    七根火柴 天亮的时候,雨停了。 草地的气候就是奇怪,明明是月朗星稀的好天气,忽然一阵冷风吹来,浓云像从平地上出来似的,霎时把天遮得严严的,接着,暴雨夹杂着栗子般...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红军长征是****的历史丰碑仿写句子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这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此后,红军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此后红军飞夺泸定桥、爬雪山...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下面哪一部著作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1] 。《经》主...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犹太人为何被誉为最聪明的民族?

      犹太人自公元一世纪被罗马人驱逐出故土之后的两千年里,一直在全世界流浪。不仅没有被其他民族所同化消失,甚至还人才辈出,产生了无数影响世界的伟大人物。爱因斯坦、...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亚洲道教协会荣誉会长是谁?

    我知道李信涛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