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罗含的人物故事

西晋建兴年间(**年),州里三次征召,都未上任。当时正处于“永嘉之乱” 时期,陶侃主政荆州,与其父罗绥关系很好又是老乡,才三次征召他。
罗含二十至三十岁之间,无所事事,是古代的“啃老族”。平时不是看书、写诗作赋,就是游玩于山水之间,几乎走遍了湘中南,为以后写《湘中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西晋永嘉元年(307年),怀帝命琅琊王司马睿出镇建邺(今南京)。永嘉之乱后愍帝被俘,公元317年,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建立东晋王朝。
晋元帝永昌年间(322年),新淦人杨羡任荆州将军,再次引荐罗含为江夏主簿,罗含再次傲然回绝,经杨羡多次相邀才接受主簿之职。罗含任江夏主簿时,做人本份,做事认真,没有辜负杨羡的推荐。当杨羡去职离开荆州时,两人难分难舍,一直送杨羡到新淦县(今江西新干县)。 罗含父亲曾任新淦县令,为百姓办了不少好事,百姓很拥戴他。听说罗含到来,为了报答罗绥的恩情,人们纷纷送礼物来。罗含推辞不掉,只好将礼品登记封置起来。待到离开新淦时,才托人将礼物退还原主。于是,当地百姓很推崇佩服罗含的人品。此举成为佳话,在当地广泛流传 。不久升为江夏郡功曹。
晋成帝咸和九年(334年),庾亮为荆州刺史,罗含为江夏郡从事。时任江夏太守谢尚,与罗含交情很深,无话不谈,可谓心心相印。谢尚曾对手下官员说:“罗君章可谓湘中之琳琅”。 琳琅者,美玉也。官员尊重他,百姓拥戴他,其品德冰心玉洁,像美玉一般白洁无瑕。不久,罗含升任荆州主簿。
晋穆帝永和元年(345年),安西将军桓温,都督荆、梁等四州诸军事,领荆州刺史时,招罗含为帐下参军。桓温帐下参军有:罗含、孙盛、袁乔、周楚、郗超、孟嘉等。罗含参与制订攻打成都(李势在成都称汉王)的作战方案。永和二年十一月,桓温率军沿长江西进。永和三年(347年)三月,西征军到达离成都二百来里的彭模(今彭山县),一天,罗含与桓温对弈,桓温连输二局要求再下。罗含说,棋局如战场,要看到对方三至五步棋势,知己知彼方可取胜。桓温大悟。后来桓温派军士打探敌情,与众参将、参军商讨进兵方略。桓温与罗含、袁乔则带领大军快兵挺进成都,中途与汉军相遇,三战三捷,汉兵溃退逃回成都。桓温率军直逼成都,汉王李势领军出城迎战。在笮桥,双方展开决战。战斗中,桓温差点被射**下,将士大惊。在这关键的时刻,罗含、袁乔临危不惧带领晋军往前奋勇冲杀,终于打败汉军而占领成都。李势连夜逃往葭萌,后来投降,成汉灭亡。
永和四年(348年), 桓温加征西大将军, 罗含升为征西参军。桓温势力集团与殷浩势力集团相抗衡。桓温为了打击殷氏势力, 派罗含去江夏郡搜集太守谢尚的过错, 想检劾谢尚来打击殷浩。这年仲秋,罗含从荆州去江夏,再三寻思还是不告诉来意为好。来到江夏, 也不过问郡中事, 好象是来做客,每天与谢尚饮酒谈天,讨论一些学术问题。从江夏回来后, 桓温问罗含搜集到什么情况?含却反问说:“ 谢尚这人怎么样?”桓温说: “比我强。”罗含于是说:“谢尚既然胜过你,怎么能说你的坏话?”很巧妙地保护了谢尚,缓和了两大势力的矛盾 。桓温也知道罗含的意思,没有责怪。不久任荆州别驾。
罗含任荆州别驾时,觉得衙内喧杂常去江边散步。这天,春风和煦,艳阳西落,江水粼粼,号子阵阵,一只只帆船从江心顺水而下或逆流而上。罗含沿着江边长满杂草的小路边走边想,衙内喧杂,何不在乡下建一间茅屋,这样既可以避免喧杂干扰写作,又可以了解民情陶冶心性,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就在城西郊小洲上盖一所茅屋。伐木做床,编苇为席,穿着平常的衣服,吃着自己种的蔬菜而居。一个封建士大夫有这样的操守和情怀是难能可贵的 。
永和七年(351年),罗含任宜都太守,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釆取一些举措缓解了民怨。他清正廉洁威权肃穆,深受百姓拥戴。有一年大旱,秋收时税赋不能及时入库,罗含亲自下乡了解实情。近处,江边上的田间留下收割后的禾蔸灰白一片;远望,**未收的禾杆一片灰黄,热风吹过一浪一浪地摇摆,像似向路人诉说心中的痛苦。罗含看到此景感到很难过,如实上表直陈,要求减免赋税 。
永和十二年(356年),桓温封为南郡公,罗含升为郎中令,不久升任散骑常侍、廷尉等职,后来调任长沙相。罗含为人正直仗义,为百姓排忧解难,富于同情心;为官清正廉洁,爱军恤民,不附权势,深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而誉为“湘中琳琅”。 罗含少时被视为奇才。成年后,写了不少诗词、文章。《湘中记》记载湖南的山水、湖泊、古迹、物产及逸事。《菊兰集》记录他所写的诗词,《更生论》是一篇哲学著作,《答孙安国书》则是回复孙盛争论学术问题的回信。《晋书文苑》中记载:“所著文章行于世” 谬谬七字,说明罗含的文章在当时流传很广。
《湘中记》又名《湘中山水记》,宋代《艺文志》还有书名录,可后来佚失。但在《水经注》、《艺文类聚》、《太平御览》、《说郛》、《麓山精舍从书》、《玉函山房辑佚书补编》、《汉唐地理书钞》中均有部分记载 。从传载下来的文章中可看出,此书文字精炼,文辞优美。《湘中记》部分文如下:
记亊的有:“永和初,有釆**衡山者,道迷粮尽,过息岩下,见一老公,四五年少,对执书。告之以饥,与其食物,如薯蓣。指教所去,六日至家,而不复饥。”
记山的有:“衡山,遥望如阵云,沿湘千里,九进九向,乃不复见。”“有悬泉滴沥岩间,声泠泠如弦音。有白鹤回翔其上,如舞。”“屈潭之左,有玉笥山,屈(屈原)平示放,而作九歌。道士遗言:此福地也。”“九疑山在营道县,九山相似,行者疑惑,故名之。”“耒阳县文斤山上有石床,方高一丈,四面绿竹扶疏,常随风委拂 。”
记水的有:“湘水出于阳朔,则觞为之舟,至洞庭,日月若出入于其中也。”“湘水至清,虽深五六丈,见底,了了然。其石子如樗蒲矣,五色鲜明。白沙如霜雪,赤岸若朝霞。”“营水、渄水、颧水、祁水、舂水、永水、耒水、渌水、涟水、浏水、沩水、汨水、资水,皆注湘。 ”
记古迹的有:“衡山、九疑皆有禹庙,太守至,常遣户曹致祀,则如弦歌之声。”“郴县南,有义帝庙,百姓祭之。又县南十数里,有马岭山,山有仙人苏耽坛。”“耒阳县北,有蔡伦宅,宅西有石臼,云是伦舂纸臼也。宅边有池,今池存宅废,臼迹犹存。”
记物产的有:“零陵县有石燕,形似燕,得雷风则群飞,翩翩然。其土人来釆,有干者,今合**或用。”
罗含很喜欢种花、赏花,尤其喜爱兰、菊。其间,写了不少歌赋兰菊的诗词,编成《菊兰集》。写有《釆**人>:“釆**衡山急,结伴登九疑;深谷挺丹芝,悬岩源崖髄。泠泠云珠落,漼漼玉草滋;鲜景染浮云,妙气浸奇石。”<咏兰菊>:”兰既春敷, 菊又秋荣; 芳盖百草, 色艳群英。咏兹兰菊, 幽香传薰; 孰是芳质, 谓之愈韾。”可惜其诗集以后失传了,只存有书名。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在组诗《菊》中写道:“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与同时代伟大田园诗人陶渊明相提并论,足以证明他对兰菊的痴迷程度。
《更生论》是古代**一部最早的哲学著作之一, 文章阐述了万物更生的原则、规律及性质。显示了朴素的唯物史观, 认为万事万物是变化的, 都有其自身规律, 只要掌握了其规律性, 就认识万事万物的本质。如:“万物有数, 而天地无穷。”“万物不更生, 则天地有终也; 天地不至有终, 则更生可知矣。”“天地虽大, 浑而不乱; 万物虽众, 区以别矣。”“人物变化, 各有其往。”
永和六年(350年),桓温与众僚属宴会,罗含后到。桓温指着罗含问众僚:“这人文才如何?”有人说:“可谓荆楚之材”。 温说:“此自江左之秀,岂惟荆楚而已”。 桓温很看重罗含的人品和文才, 又上表朝廷, 不久升罗含为宜都太守。
升平三年(359年),罗含任长沙相。虽然公务繁忙,但还是**时间到其管辖的郡县行走。一是察**情,二是考察湘中山水、河流、古迹、风俗民情状况,为写《湘中记》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罗含游览衡山,《湘中记》中记有:“衡山,朱陵之灵台,太虚之宝洞,上承轸宿,铨德钧物,度应玑衡,故名衡山。下踞离宫,摄位火神,赤帝馆其岭,祝融宅其阳,故曰南岳。”“衡山有三峰。一曰紫盖,望之,辄有双白鹤回翔其上, 如舞。二曰石菌,下有石室,即石廪也。三曰芙蓉,有飞泉如带, 飘泻而下。”“衡山,望若阵云,非清霁素朝,不见其峰。丹水涌其左,澧泉流其右。”后来,又登上了九疑山,在《湘中记》留下:“九疑山,岫壑负岨,异岭同势,游者疑焉,故名之。大舜空其阳,商均葬其阴。山南有舜庙,前有石碑,文字缺落,不可复识。自庙仰山极高,直上可百余里……。”后来又乘船沿湘江顺水而下,“湘水至清,虽深五六丈,见底,了了然。石子如樗蒲矣,五色鲜明,白沙如霜雪,赤岸如朝霞。”一路上,时而观赏两岸美景, 时而登岸访察民情, 直到洞庭湖。
罗含由于文才出众,被后世称为“荆楚之材”、“ 江左之秀”。 唐代大都督罗端的墓志铭记录:“含以文锋绮丽,晋烛中州”。南朝著名文学家、诗人徐陵,《徐孝穆集》中记有:“南效奉乘,当求郑默之才;西省文辞,应用罗含之学”。从南北朝到唐代,不少文学家、诗人,在其著作中提到罗含,从侧面反映了罗含的文学才能在当时是有名望的。 东晋穆帝永和年间(345-356年),桓温与殷浩相互争权。殷浩看重谢尚,而桓温则器重罗含。但罗含不畏权势,不拉帮结派。谢尚调升豫州刺史后,罗含在朝中任散骑常侍,经常书信来往,关系和好如初,没有受权势的影响。
哀帝期间(362-365年),罗含调任京城建康(今南京)任侍中,参与朝廷政务。兴宁二年(364年),哀帝下令土断,罗含不畏权势,参加制定土断的策略和实施方案。因为令下于农历三月初一庚戍日,史称“庚戍土断”。当时,人们为了逃避沉重的赋税,不少人隐匿户口土地,请求世家大族的保护为其荫户。通过“庚戍土断”, 大量被豪族隐瞒的户口土地被清查出来,使得赋税增多而“财阜国丰”。
大和四年(3**年),桓温第三次北伐,统领五万大军从姑孰出发,兵分二路攻伐前燕。废帝派遣侍中罗含在山阳的地方犒送桓温。此次北伐,一方面由于桓温性情傲慢脾气暴躁,不听观谏而失去战机,另一方面,桓温北伐出于**野心,受到朝廷限制,最后以失败告终 。
穆帝改元升平以后,桓温权力越来越大,越来越专横跋扈,后来连皇帝都废掉,可谓权倾朝野。罗含虽然是桓温一手提拔上来的,伹耳闻目睹桓温的所作所为,审势度时,以年老有病为由辞官,回到耒阳。 罗含回到家乡后,先居住在耒阳县北兴业乡高冲老家,后迁到县城西二里的西湖塘居住,回乡后加中散大夫。当初,罗含在官舍时,有一天,一群白雀栖集堂宇不停地鸣叫。逝世前几天,阶庭上的兰花菊花竟相开放,满堂馨香,同时还有异鸟鸣叫堂前。东晋咸安二年(372年)十月十三日午时,罗含无疾而终,享年八十周岁。人们说,这是有德行的人对天地的感应,是吉祥的兆象。朝廷闻知罗含不附和专权跋扈的桓温,恤赠有加。传旨在耒阳县西湖塘右边的小岭上修建了相公祠,祠中立有罗含生平事迹的石碑。每年春秋二季,耒阳官员都会前往祭祀。人过要叩首,马过要下鞍。
罗含去世后,后人先将其棺椁停放在西湖塘南蛇出洞形。宁康三年(375年),葬于耒阳县太义乡五雷仙山顶西面。下葬时,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其德感天**神仙,因此,此山命名五雷仙。

佚名
2024-06-01 08:05:50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1 08:24:45

    郁南罗顺风水故事

    鲤鱼反水大富地留题:上三湾下三湾,苏王二寺把下关,谁人寻得到此地,子孙买尽世间田。现在看这地,真是收尽建城、宝珠、通门镇三河水,买尽世间田。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动物和人的故事作文

    我和动物的故事 有一个秋天的晚上,我睡着了,梦见了…… 晚上,我被蜘蛛军团包围住了,水泄不通,我拼命挣扎着,呼喊着,结果有一只人造蜘蛛在这时候咬了我一口,我迷迷...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四大名著的作者和主要人物,故事(只要三个人物,三个故事)

    《三国演义》:罗贯中 (1330-1400)《水浒传》:施耐庵 (1296~1371)《西游记》:吴承恩(1500-1582)《红楼梦》:曹雪芹(1724—17...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红楼梦的人物故事情节

    《红楼梦》是**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全书120回,前80回是曹雪芹所作,后40回据说由高鹗续写。全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叙述了...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

    金刚???????看看吧????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关于动物的故事

    早晨,太阳才露出小半边脸,像害羞的小姑娘。“汪汪汪”小狗欢欢起床了,他就像一个准时的闹钟,每天天还没大亮就叫了起来。  我起了床,首先就上了楼,伸伸腿,弯弯腰,...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爱国英雄人物的故事

    **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罗含的人物故事

    西晋建兴年间(**年),州里三次征召,都未上任。当时正处于“永嘉之乱”时期,陶侃主政荆州,与其父罗绥关系很好又是老乡,才三次征召他。罗含二十至三十岁之间,无所事...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三国演义人物故事

    曹操:孟德献刀、煮酒论英雄、跣足迎许攸、败走华容道、割袍断发 …… 贾诩:劝李郭攻长安、计败吕布、张绣之反复、胜一人难胜二人易、助曹丕成为继承人 …… 2 张辽...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罗熹的人物履历

    1977.08--1978.10,江西省上高县蒙山林场知青1978.10--1980.09,江西银行学校信贷专业学习1980.09--1985.09,江西银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