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农历一至十二月的别称

1、一月:正月、端月、初月、嘉月、新正、开岁、陬月。

2、二月:丽月、杏月、花月、仲阳、伸春、酣春、如月。

3、三月:桃月、蚕月、季月、莺时、晚春、暮春。

4、四月:阳月、麦月、梅月、纯阳、清和、初夏、余月。

5、五月:蒲月、榴月、郁蒸、呜蜩、天中、仲夏、皋月。

6、六月:荷月、焦月、暑月、精阳、溽暑、季夏、且月。

7、七月:瓜月、巧月、兰月、兰秋、肇秋、新秋、首秋、相月。

8、八月:桂月、仲商、竹春、正秋、仲秋、壮月。

9、九月:菊月、暮商、霜序、朽月、青女月、季秋、三孟秋、玄月。

10、十月:良月、露月、飞阴月、冬、初冬、开冬、阳月。

11、十一月:畅月、葭月、仲冬(四川普遍称冬月)、龙潜月,幸月。

12、十二月:冰月、腊月、严月、除月、季冬、残冬、末冬、嘉平、穷节、星回节。

扩展资料

围绕农历形成的传统节日:

农历是**人日月信仰的产物,也是**人对人的生命体验与生计活动充分考虑之后的综合性人文设计。

通过朔望日与月度的配合,通过二十四节气与太阳年的配合,让**人长期生活在与日月协调的时间框架之中,将岁首规定在立春附近,春夏秋冬在岁年周期中流转循环。**人围绕时序节点形成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习惯,这些习俗**就构成了传统节日的原型。

汉魏时期出现了四季错落有致的节日体系,如正月大年、元宵,二月春社日、三月上巳、四月寒食清明、五月端午、六月尝新、七月乞巧、八月秋社,后来的中秋,九月重阳、十月秦岁首(后来寒衣节)、十一月冬至、十二月腊八、除夕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科-农历十二月别称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农历:民族信仰与情感的时间载体

佚名
2024-06-16 16:31:11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