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杨开惠父母兄弟姐妹情况

杨开慧(1901—1930),号霞,字云锦,湖南长沙板仓人,杨昌济之女。1920年冬,她和**结成**伴侣。1922年初加入****党,成为**的得力助手。大**失败后,**去领导秋收**,开展井冈山根据地斗争。面对严重白色恐怖,杨开慧独自带着孩子,参与组织和领导了长沙、平江、湘阴等地**斗争,发展党的组织,坚持**整整3年。1930年10月,杨开慧被捕。她拒绝**或声明与**脱离关系,英勇就义。1957年**为纪念杨开慧特写了《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一首,赞其为“骄杨”。杨开慧是**妇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她的父亲是**的老师杨昌济(1871.4.21——1920.1.17),又名怀中,字华生,湖南长沙县人,**学家,教育家。曾赴日本、英国留学。关心**、蔡和森、萧子升等一批进步青年,鼓励他们努力向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促使新民学会成立。任北京大学教授期间,协助蔡和森等筹措赴法勤工俭学旅费,介绍**去北大图书馆工作,以“欲栽大木拄长天”诗句明志。著有《劝学篇》等文,译有《西洋**学史》等书。他最钟爱的两个学生:蔡和森和**实现了他“欲栽大木拄长天”的宏愿。
杨开慧1901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板仓。其父杨昌济是闻名三湘的学者,他思想先进,开慧虽为女儿身,但父亲也为她取了名、字、号。[3] 1904年,杨昌济怀着救国救民的抱负,远涉重洋去留学,杨开慧在母亲向振熙的抚养下度过了童年。
1908年,杨昌济从国外来信,嘱咐杨开慧的母亲一定要送开慧上学,随后杨开慧破例进入长沙第四十初级小学,在当时的板仓女孩子还没有上学读书的先例,杨开慧开了风气之先成为该校第一批女学生,也是班上年龄最小的学生。杨开慧在杨公庙小学读了三个学期后,转到离板仓五里路的储能学校。辛亥**发生后不久,杨开慧回家动员不识字的妈妈也进学校读书,便和妈妈一起转到离家20多里的衡粹女校,妈妈读实业班,她读附设小学班,母女同校读书一时被传为佳话。后因衡粹女校要迁到长沙,杨开慧又转到麻林桥附近的县立第一女子高校,一直读到毕业。
杨开慧有一位兄长杨开智(1898年—1982年),第五届**委员,第三、四届湖南省政协委员(后被选为湖南省政协**)。曾用名杨子珍,湖南省长沙县人,**夫人杨开慧烈士的兄长。1921年就读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农业大学),为该校社会主义研究小组三名创建者之一。1927年后历任湖南省建设厅所辖常德山森林局局长,中央林区管理局牛首山林场技术员兼管理员,湖南省建设厅技士,湖南省农业改进所技士,中茶公司总技师兼茶师,湖南省农业厅技正兼研究室主任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湖南省茶业公司副经理,湖南省茶叶经营处副处长等职。1959年后曾长期因病休养。1982年1月26日逝世,终年84岁。
佚名
2024-06-09 04:07:56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