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溧水有哪些习俗

溧水兼有北方**和南方土著居民的风俗特征,其北方**大都是清代咸丰、同治年间由山东、山西、河南、湖北、安徽等地迁徙而来,从本地东屏、白马等镇李家棚子、王家棚子的地名以及流行的客家民歌来看,就反映了这一特点。较早的**则主要是随东晋南渡或宋室南迁的北方居民。因而在民间传统上,较多地保留了北方民间的一些风俗习惯,如贴窗花、祭灶、正月十五送灯等等。而在本地西南圩区的石湫、洪蓝、和凤等地,则较多地保留了土著居民的一些风俗习俗。不过,由于长期的共同生活和文化交流,相互之间已经彼此交融,很多民间习俗既有北方民间特征,又有南方土著的地域特点。以下则为当地一些主要的风俗习惯,其实,当地风俗当不止如是,但亦难以一一赘述。

一 、 时令节日

  1. 担“富”水

    农谚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因此,就有了二月初二担“富”水的习俗。所谓担“富”水,就是二月初二这天清晨所挑的第一桶水。这桶水就是“富”水,若是能挑回头担水,福气更大,财运会更多。为了抢回头担水,须在头天晚上准备好扁担及水桶,次日凌晨开门便跑向水塘,方能如愿以偿。

  2. 插柳

    每年清明节时,家家会悬一束刚刚发芽的柳枝在廊下门前,谓之“插柳”,一为迎春,二为避邪。据说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清明插柳可以避邪气。清明节时,本地人要在这一天踏青、扫墓、上坟,亦会在坟前插柳,头戴柳枝,其用意即为避邪驱鬼,百毒不侵。

  3. 乌饭节

    农历四月初八,进山摘青精树叶,洗净剁碎,或置于石臼中捣烂,浸泡后滤汁,放入糯米,经过一整夜后捞出蒸煮,便成为色泽乌黑发亮、清香扑鼻的乌饭。若头年家中有父母或长辈去世,丧主家不做乌饭,而由已出嫁的姊妹或亲家煮好后送到丧主家,谓之“送乌饭”。柘塘、乌山一带过去有用乌饭酿酒的习俗。家中生女,必酿酒一坛,待女儿出嫁时启瓮待客。清代溧水县令袁枚在其著作《随园食单》中有详细记载。

  4. 溧阳(水)乌饭酒

    余素不饮,丙戊年在溧水叶比部家,饮乌饭酒,至十六杯,旁人大骇,来相劝止,而余犹颓然未忍释手,其色黑,其味甘鲜,口不能言其妙。据云:溧水风俗,生一女必造酒一坛,以青精饭为之,俟嫁此女才饮此酒。以故极早亦须十五六年,采瓮时只剩半坛,质能胶口,香闻室外。

  5. 冬至日吃宗酒  

    冬至当日,村中同姓家族成年男性齐聚家族祠堂内,在族中长辈主持下,对祖宗神像行礼跪拜。开席前,先请祖宗入席。待酒过三巡,菜尝五味之后,众人方可入席,以示对祖宗的尊崇与敬畏。同时,要议定族中大事,如续修族谱、救济贫困等事宜。通过吃宗酒,增加同姓子孙之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6. 吃南瓜饭  

    冬至当日,将贮藏已久的南瓜取出,与糯米同煮,全家分而食之。南瓜饭香软甜糯,据说可以治头痛,防百痛。南瓜性温,味甘无毒,能驱虫解毒,治咳止喘,还有利尿及美容的作用。

  7. 逛庙会  

    冬至日前后要举办庙会,赶庙会、逛庙会、看大戏是冬至日主要特色,届时要走亲访友,交流物资,采办杂货,预备过冬物品。青年男女亦可借此机会相识相恋,成就**之好

  8. 祭灶                                                                                                  

    腊月二十三送灶,要请灶王爷或贴灶王神像。请灶王爷要放在专设的灶王神龛内,一般设于灶北或灶东。灶王神像有时印男女二神,女神称“灶王奶奶”。神像大都附次年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两旁贴“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对联,以保佑全家平安。仪式大都于傍晚进行,祭灶者怀抱公鸡跪于神像前,或命童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据说鸡为灶王升天所乘之马,故不称鸡,而称作“马”,红公鸡即为红马,白公鸡就是白马。焚烧香表后,主祭人默念祝语,高呼“领”,执酒浇鸡头。若鸡扑楞有声,说明灶王爷已经领情,否则重复上述仪式。之后,揭下灶王神像,与纸马等一并焚烧,祝愿上天言好事,保佑全家平安。祭社结束,家人分食祭灶果,有红球、白球、麻球、油果、寸金糖、脚骨糖、白交切、黑交切等,或8色、或12色,总之又甜又粘。其意是要封住灶王爷的嘴巴,免得说了不该说的话。到了除夕之夜,要请回灶王爷,谓之“接灶”,即将新购神像贴于灶台。因为灶王爷下界先要清点名册,所以家庭中所有成员必须于当日归家守岁。

二、衣食住行

  1. 老虎鞋

    幼童未满周岁前,娘家为其准备老虎鞋,寓意强壮健康,百毒不侵。老虎鞋状若老虎,鞋尖绣老**,虎眼、虎鼻、虎嘴、虎耳,无不毕肖,虎额上绣一“王”字;鞋跟部分饰一束以黑线编扎并缠绕红、黄丝线的短带,以象征虎尾。与此相关者尚有**帽、老**披风,以及绣有老**形状的绣品,可挂在孩童脖子上,俗称“背背虎”,晶桥、孔镇、和凤等地妇女尤擅此道。

  2. 包粽子

    端午节前,家家买粽叶、线麻,泡糯米,包粽子,形状以四角(俗称“菱角粽子”)、两角(俗称“小脚粽子”)居多。蒸煮时,与鸡蛋同煮,取其粽叶清香味。次日全家食粽,儿童会将煮热的鸡蛋置于网兜内(一种由母亲或姐姐专门编织的网状小兜),戴在脖子上到处炫耀。中午饮雄黄酒,吃黄蟮、公鸡、虾和苋菜、红辣椒之类,以红烧及红色蔬菜为主,门前悬挂菖莆艾叶以驱五毒。

  3. 炸油果

    腊月,将浸泡发涨的黄豆上石磨磨成浆,点卤制成老豆腐。老豆腐切成小方块,下油锅炸至金黄色,捞出晾干即可。另有一法,将老豆腐打散捏碎,与肉末拌匀,加糖、精盐、葱、姜及少许酱油,团弄成圆球状,亦下油锅炸至金黄色捞出,称“肉果”,有些地方亦称“豆腐果”。

  4. 蒸糕团

    进入腊月,预备好糯米粉。将糯米粉制成湿糕粉,上箩筛,筛入糕模板。糕模板分割成一格一格方块,便于取出蒸糕。蒸糕中间放入少许芝麻馅,表面有花纹。讲究者亦会在蒸糕表面撒上果脯切成的红绿细丝,既好看又好吃。另可将糯米粉加温水揉成面团,包入备好的馅料,有豆沙馅、芝麻馅、菜馅等,放入刻团板内,按压成形,轻轻叩出,再将成形的团子上笼屉蒸热即可。刻团板有手柄,阴刻成梅花形、寿桃形图案。

  5. 上梁

    农村起屋,待新屋将要封顶时,需择定吉日上梁,请风水师看好日子,掐算时辰。上梁前,首先给主梁“披红”(亦称中梁、正梁、大梁),新屋主人在梁木中端系红布、裹红绫、贴红纸,贴“八卦图”,书“上梁大吉”、“姜太公在此”红纸条幅。筷子染红,以红布或红绫缠裹连接,下垂一串“康熙”和“乾隆”制钱,寓意招财进宝、五谷丰登、四方平安、驱邪求福。预定吉时到来,燃放鞭炮,木工将斧(福)及亲朋所送鲤鱼(余)等置放屋角,寓意幸福吉祥,年年有余。屋主用大碗盛满五谷杂粮,并插上香,焚香叩拜鲁班。大梁升起前。以白酒浇梁头、梁腰、梁尾,并伴以祝语唱词:浇梁头,浇梁头,财似流水永不断。浇梁腰,浇梁腰,此处宝地聚财宝。浇梁尾,浇梁尾,子孙做官清如水。
    上梁时,东端先起,略高于西端,因东首为“青龙座”,西首为“白虎座”,青龙要高于白虎。主持人口诵“上梁文”或唱“上梁歌”:“大梁好比一条龙,平平稳稳往上行。升至半路停一停,亲朋好友来挂红。”此时,亲戚朋友上前,给大梁“挂红”。挂红之后,大梁继续上升,安放到位,再次燃放鞭炮。木工抛撒五谷、糖果、花生、硬币和馒头之类,同时吟诵歌谣,有“馒头抛到东,买田买一冲。馒头抛到南,发财开当铺。馒头抛到西,代代穿朝衣。馒头抛到北,全家都享福。”又“众亲接宝快点来,八路神仙都有宝。亲友接回家中去,来年一定发大财。”围观众人哄抢,谓之“接宝”。上梁之后,时已正午,众人出新屋,让太阳照射梁架,谓之“晒梁”。东家招呼亲朋入席,饮酒作乐,尽欢

三、 婚丧嫁娶

(一) 办结婚酒席

  1. 嫁女酒女儿出嫁之日,女方父母置酒待客,新娘席由八名未出嫁的姑娘及一名全福少妇(父母双全、儿女双全)陪伴新娘,组成十全十美席。席间,姑娘依次向新娘敬酒,祝福新娘未来生活如意,夫妻和睦,儿孙满堂。

    (1)新亲酒  送亲者由女方三代亲戚组成,新亲到达,先吃三朝茶:白糖茶、鸡蛋茶、茶叶茶,再入新亲酒席。新亲三代不能同席,爷孙为一席,叔兄为另一席。

    (2)送房酒  新郎、新娘拜过天地及父母之后,男方父母于结婚当日所办酒席,招待各方亲朋好友。其中以男方舅舅为首,安排坐于首席主位之上,媒人侧位作陪。

    (3)谢媒酒  结婚次日,男方父母邀请双方媒人及舅舅等亲戚长辈前来赴宴,男女双方媒人首席主位就坐,舅舅等作陪。

  2. 回门酒  

    结婚三日后,女方父母安排亲戚来男方家接回新娘,新郎需陪同回拜女方父母及亲戚。中午女方设宴款待新郎。入席前,由女方家人带领新郎拜访女方本家及其长辈,施礼参拜后,正式列为新亲。

(二)娶妻送房

结婚当日,晚宴结束,客人散去,由送房人主持将新婚夫妻送入洞房的仪式。
仪式开始,于户前燃放鞭炮,新郎上身交叉扎红绸带,胸前结彩球,新娘着红衣裳,童男童女两边作陪,堂前八仙桌上安放大红蜡烛一对。送房人唱送房歌:“耳听门前炮声响,诸亲六眷站两旁。一个桌子四方方,一对花烛放中堂。花烛缠在花枝上,金花银花配成双。诸亲礼物来不少,上面挂得满堂红。满堂红上喜事多,舅老头子在正中。”
一段唱完,递酒给新郎,接唱:
一杯酒来敬天地,天官赐福状元郎。
二杯酒来敬家堂,兴隆发福在中堂。
三杯酒来敬灶公,早生贵子状元郎。
四杯酒来敬公婆,公婆吃酒笑呵呵。
五杯酒来敬新郎,新郎吃得喜洋洋。
……(一共要敬十杯酒)
糯米做酒桂花香,我做出酒来敬新郎。
新郎吃我两盅酒,子孙满堂状元郎。
一曲唱完,伴童手捧花烛,引领新人走向新房,送房人接唱:
一送梅花朵朵开,张仙送宝下凡来。
东送良田西送宝,南送人口北送财。
二送本当小杏花,冬穿绸缎夏穿纱。
冬穿绸缎永富贵,夏穿纱来笑荣华。
笑荣华来笑荣华,三样宝贝就出在你家。
牛生麒麟猪生象,来年乌鸡出凤凰。
一段唱完,递酒给新郎,接唱:“一杯酒来敬天地,天官赐福状元郎。二杯酒来敬家堂,兴旺发达在中堂。”之后,童男童女手持花烛,引新郎、新娘入洞房,送房人将瓜子、花生、红枣等撒在床上,寓意早生贵子,多子多福,谓之“撒帐”,接唱:“一撒金玉满床,二撒喜事成双,三撒三子发财,四撒事事如意。”共十撒。之后,众人出新房,家人送百子汤给两位新人,合卮礼成。

(三)抓周

新生儿落地,先要洗澡打包,然后是洗兆,有三兆、五兆、七兆、九兆不等,视时间、忙闲而定。洗兆需办酒席,礼物由外婆家准备,主要是婴儿用品及孕产妇食品。洗兆又叫“下摇篮”。摇篮由娘家赠送。下摇篮前要烧香拜祖,请外祖父母为婴儿起名。婴儿满月,要吃满月酒。满月后,产妇才可回娘家,或去左邻右舍走动。产妇返回夫家时,娘家要打送担,除鸡鸭鱼肉外,还需备办香烛炮仗。接下来是过“百日”,又叫抓周,最隆重。亲朋好友均携带礼品前来祝贺,夫家置办酒席招待来宾。幼儿放置八仙桌上,周边放笔墨纸砚或胭脂花粉之类,任凭幼儿抓取,以试探将来前程仕途。

(四)堂祭

家中父母或长辈去世,娘家亲戚及己出嫁女儿家均需打送担,备办祭品,有八碗、十碗、十二碗、十六碗、十八碗之说,视经济条件好坏而定,主要有猪头、整鸡、整鱼及时鲜果蔬之类。堂祭由山人(风水师)主持,以舅家为主祭,女婿及其他亲戚副祭。堂祭时,棺材前安放八仙桌,燃香,点长明灯。在山人主持下,各家依次贡献祭品,跪拜逝者。祭拜时,先正衣冠、抹衣袖,三叩九拜。首献猪头三牲,亚献鸡鸭鱼肉,三献时令果蔬。三献完成,起,礼毕。

(五)做道场

家中老人过世,需请道士做道场,超度亡灵,有两种形式,一曰超度,二曰樵科。其程序依次为:起水、发行、开坛、转经、过桥、赈孤、交功、火场,分为一日立杆起煞,二日鸣金起鼓,三日纳情进表,四日拔云出视,五日圆满会真等。道土并非道观中人,而是普通信徒。做道场以白马、共和、东屏等客民聚集区较为普遍。其他地方以请八音班为主,吹打弹唱,三日而毕。

(六)送灯
正月十五元宵节到来之际,要给逝者坟头送灯。以黄豆粉(俗称豆面)和油,加白糖,不经发醇而直接制成祭祀花灯。其形状与蜡烛相仿,但比蜡烛粗短。一端用手指捏出碗状,中间插棉棒以作灯芯。黄昏时出灯,送上坟头,点燃灯芯,一般给去世一年的亲人,连送三年。有些地方也送竹灯,取三尺长竹杆一根,中间剖开,制成伞骨状,以细竹篾串连,撑开后形成竹灯笼骨架,表面糊红纸,里面点亮蜡烛。以白马、东屏等客民聚集区为主,也逐步影响到其他非客民区域。

四、民间社火

(一)犟驴舞

  1. 时间:腊月二十四——正月二十四

  2. 地点:东屏镇。

犟驴舞中,驴是男扮女装,站在中间的是由男人假扮的花旦。赶驴的主打扮成小丑的样子。

(二)骆山大龙

  1. 时间:腊月二十四——正月十八,

  2. 地点:和凤镇骆山村。

骆山村濒临石臼湖,骆山大龙起源于明代,迄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龙身巨大,近百米长,500多人才能抬起。表演时,借大湖滩上旗帜招展,火铳、喇叭声不断,儿童打扮得花团锦簇,白色巨龙在湖滩上盘旋。  

(三)打水浒

  1. 时间:腊月二十八——正月十八

  2. 地点:洪蓝镇、姜家西赵村 

每逢春节,村里人便会选择村中空地或稻场,在四边插上20多面梁山旗帜,表演打水浒。根据人物不同,打扮成不同的角色,村民拿着各种道具展开,最有名的李逵闹东京

(四)打社火 

  1. 时间:除夕——正月十五

  2. 地点:拓塘镇。 

打社火是祭祀舞蹈。起先,各村社火会首先在村内表演,到正日初七这一天,才全部集中在拓塘老街上,开始带有竞赛性质的表演活动。 

(五)打五件 

  1. 时间:正月初八——二月十八 

  2. 地点:白马镇石头寨村

打五件是民间曲艺。在一条板凳上绑了锣、鼓、镲、匀板等乐器,表演时,一人或几人按要求分别击打五件乐器,没有舞台,没有现成歌词,演员也不化妆,到了人家门口看什么唱什么。 

(六)采茶灯 

  1. 时间:正月初一——正月十五

  2. 地点:东屏镇群力村

采茶好每年腊月3w,正月初一起灯,正月十五闹灯。采茶灯表演的人物众多,有采茶妇、王婆等约120人。道具有采茶灯、旗灯等。在舞蹈过程中还伴有大段的词曲,大小采茶曲均以花名作词。   

(七)东泉马灯 

  1. 时间:正月初二——正月十八 

  2. 地点:石湫镇东泉村

以表演《三国演义》《水浒传》《隋唐演义》等故事中的人物为主。正日初二出会,点铳放炮,在村中空地上先是火连星表演,童子拜观音等套路;随后,马灯正式登场,其基本阵式有“蝴蝶”“**葫芦”等。跑阵结束,马灯中的不同人物就对打起来,把表演推向高潮。 

(八)船桥小马灯 

  1. 时间:正月初二——正月十六 

  2. 地点:和凤镇船桥村

28名12-15岁的男孩和女孩装扮成宝马、水牛、法海和〈西游记〉人物,表演的内容有《西游记》、《日蛇传》等传统戏曲故事。 

(九)虾子灯 

  1. 时间:正月初四——正月十六

  2. 地点:石湫镇新农村

每年正月十三,石湫镇毛吾山村的老人就会把全村人聚集起来,祭祀天地……这时把虾子灯拿出来,玩一玩,第一次的活动基本要持续两三个小时,当地人称为虾子灯起草。 这个村搬迁更名为新农村,今年仍表演虾子灯

(十)跳当当 

  1. 时间:正月初一——正月初七 

  2. 地点:东屏镇群力村

《龙凤胜会》在跳当当中最有代表性。三个穿红、绿、黄服装,代表福、禄、寿三个神仙的人,边拿锣敲边跳舞。   

(十一)高台狮子 

  1. 时间:腊月二十七——二月初二

  2. 地点:拓塘镇乌山秦淮村 

有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序。一开始要打地场,也叫拜四门,然后,用七张台子搭成四层高的戏台,再加上一条板凳,表演 吃小拐、开荷花、搭天桥等高难度动作。再接着狮身藏板凳,从空中飞落下地做一个顶头滚,使高台狮子表演达到高潮。    

(十二)划旱船 

  1. 时间:腊月二十八——正月十五 

  2. 地点:东屏、东庐、共和、白马等

撑篙人与船娘子、掌舵人与船娘子分别对唱,其他角色伴舞。演唱曲调为龙船调,歌词由故事改编而来。如《古人歌》《皇帝传》等。另外,还有一种方式叫“见花开”,即表演者根据主家的情况即兴编词演唱。

佚名
2024-05-18 15:31:18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5-18 08:19:39

    春节的习俗有哪些,盘点春节的习俗有哪些

    春节前习俗:腊月二十四扫尘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

  • 佚名
    2024-05-18 05:53:58

    过年有什么习俗?过年习俗的由来有哪些?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

  • 佚名
    2024-05-18 10:28:55

    除夕有哪些禁忌习俗

    1、忌打碎器物民间认为如果这一天打破碗碟杯盘,则意味着新一年会有“破运”。不小心打碎杯盘,长辈会抓紧用红纸包起来并口念“岁岁(碎碎)平安”等吉祥语来补救。2、不...

  • 佚名
    2024-05-18 08:00:00

    云南有哪些风俗习惯

    1、火把节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

  • 佚名
    2024-05-18 08:00:00

    春节有哪些习俗?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习俗!你是那里的??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

  • 佚名
    2024-05-18 08:00:00

    溧水有哪些习俗

    溧水兼有北方**和南方土著居民的风俗特征,其北方**大都是清代咸丰、同治年间由山东、山西、河南、湖北、安徽等地迁徙而来,从本地东屏、白马等镇李家棚子、王家棚子的...

  • 佚名
    2024-05-18 08:00:00

    苗族的习俗有哪些?

    苗族的习俗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苗族社会**鬼神、盛行巫术。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的 黔、湘、鄂、川、...

  • 佚名
    2024-05-18 08:00:00

    白族的习俗有哪些

    白族婚姻中有入赘的婚俗,白族在元代以前全民信仰佛教**,受此影响白族地区盛行火葬。元代以后,因受内地汉族和汉文化的影响而改为土葬。丧葬仪式一般比较隆重。白族人崇...

  • 佚名
    2024-05-18 08:00:00

    2月2有哪些习俗

    关注又到了农历二月初二,相传这一天是龙抬头的日子,因此这一天也被称为“龙头节”。在这个重要的传统节日里,人们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呢?对于北方地区来说,理发大概就是...

  • 佚名
    2024-05-18 08:00:00

    莆田有哪些风俗习惯?

    扫巡辞旧迎春莆田城乡人民在每年腊月年关之前,家家户户都进行一次“扫巡”(扫尘),以卫生清洁的新面貌迎接新春佳节。这是莆田群众的一个传统习俗。莆田百姓大多数是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