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古仁人事例有哪些

1、囊萤映雪:

一天半夜, 孙康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光。他发现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 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当了一个 御史大夫。

2、闻鸡起舞: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你听见鸡叫了吗?”刘琨说:“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祖逖说:“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

3、头悬梁锥刺股:

孙敬是汉朝信都(今冀州市)人。他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而且嗜书如命.晚上看书学习常常通宵达旦。邻里们都称他为“闭户先生”。

孙敬读书时,随时记笔记,常常一直看到后半夜,时间长了,有时不免打起瞌睡来。一觉醒来,又懊悔不已。有一天,他抬头苦思的时候,目光停留在房梁上,顿时眼睛一亮。随即找来一根绳子,绳子的一头拴在房梁上,下边这头就跟自己的头发拴在一起。这样,每当他累了困了想打瞌睡时,只要头一低,绳子就会猛地拽一下他的头发,一疼就会惊醒而赶走睡意。从这以后,他每天晚上读书时,都用这种办法,发奋苦读。

4、负荆请罪: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5、破釜沉舟:

公元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陈胜吴广牺牲后,刘邦和项羽率领的两支**逐渐壮大起来。公元前207年,项羽的**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市)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

扩展资料:

仁人指有德行的人。

1、《书·泰誓中》:“虽有周亲,不如仁人。”

2、汉 贾谊 《惜誓》:“悲仁人之尽节兮,反为小人之所贼。”

3、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公仁人也,天相之矣。”

4、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吾与仁人相会,如亲芝兰,汝何数侮于吾耶!

5、清 黄鷟来 《甲戌夏至武威》诗之四:“乃知仁人泽,是处皆阳春。”

6、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仁人们或者要问:那么,我们竟不要‘费厄泼赖’么?

7、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参考资料:仁人-百科

佚名
2024-06-07 21:51:40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