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宋史 岳飞传 译文

 《岳飞传》(节选)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祖上世代务农。父亲岳和,常能节衣缩食,接济困危。有人的庄稼侵入他的田地,收割之后归还别人;借贷其钱财者不要求别人偿还。

岳飞出生时,有一大鸟如鲲鹏,从屋顶飞鸣而过,因此取名为岳飞。尚未满月,黄河在内黄一带决堤,大水突然冲来,母亲姚氏抱着岳飞坐在瓮中,被波涛冲到岸上才幸免于难,人们对此感到十分惊异。

岳飞少年时便很有气节抱负,性情深沉淳厚,寡言少语,家庭贫寒而用心读书,尤其喜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等书。

生下来时就有很大力气,不到二十岁时,就能拉动三百斤的强弓,八石的劲**。曾向周侗学习射箭,尽得周侗射箭技术,能够左右开弓。

周侗死后,每逢初一、十五日,都要设法买些祭品到周侗的坟上祭奠一番。父亲对此十分赞许,说:“如果将来有一天报效**,你能够成为为国捐躯的忠义之人吗?”

宣和四年(1122),真定宣抚使刘韦合招募勇敢战士,岳飞前往应征入伍。当时相州有一股以陶俊、贾进和为首的盗贼为祸甚烈,岳飞请求率领二百名士兵前去将其消灭。

先派部分士兵扮作商人进入盗贼活动区,被陶俊等俘去编入部伍。岳飞派遣其余的士兵埋伏在山下,自己亲自率领数十骑逼近敌人营垒挑战。

陶俊出兵应战,岳飞假装不敌引诱敌人,陶俊等果然随后紧追,山下伏兵突然杀出,先前被陶俊掳去的士兵也起而内应,遂将陶俊和贾进和活捉,凯旋而归。

康王赵构至相州,岳飞通过刘浩进见,受命招讨游寇吉倩,吉倩率众三百八十人投降,因功被封为承信郎。率铁骑三百人前往李固渡诱敌,将金兵击败。

随从刘浩解东京开封之围,与金军相持于滑州南,率领一百名骑兵在结冰的河上演习。

敌军突然而至,岳飞对部属说:“敌军虽然人数众多,但不知我军虚实,应当趁其立足未稳迅速出击。”

于是独自策马向前迎敌。金有一猛将手舞大刀扑面而来,岳飞将其斩于马下,敌人大败而逃。岳飞因此迁为秉义郎,隶属于东京留守宗泽。

转战于开德、曹州,都立有战功,宗泽十分惊奇,说“:你的勇敢机智和才能武艺,即使是古代的良将也不能超过,但你喜好**,却不是万全之计。”

因此将作战阵图传授给岳飞。岳飞说“:摆好阵势再开战,这是用兵的一般法则;要把它运用得巧妙得当,全在于潜心思考,灵活多变。”

宗泽听后深感此话有理。

康王赵构即位以后,岳飞上书数千言,大概意思是说:“陛下已登皇位,社稷有主,已经足以打破敌人**谋,加上勤王的**日益集中,而敌人以为我方素来软弱,应该乘金轻敌懈怠之时出兵击之。

黄潜善、汪伯彦之辈不能秉承陛下旨意,图谋恢复故土,而是劝陛下不断南逃,恐不能维系中原父老厚望。

臣希望陛下乘敌巢穴未固之机,率大军北渡,这样将士振奋,士气激昂,中原失地可一举恢复。”书上之后,以小臣越职言事,被剥夺官位,赶出**。

岳飞投奔河北招讨使张所,张所以国士之礼接待了他,补为修武郎,充任中军统领。张所问道:“你能战过多少敌人?”

岳飞回答说:“勇敢并不能够依恃,用兵作战贵在先定好谋略,古代晋国栾枝用曳柴扬尘的方法战胜楚国,楚国莫敖用采樵之计打败绞国,都是先定谋略取胜的例子。”

张所惊而叹道“:君决非一般行伍中人可比。”岳飞于是劝说张所道“:**定都开封,凭恃河北才能稳固。

如果占据要冲之地,重兵布列各军事重镇,一城受到敌人包围,则其他城池出兵或扰敌或救援,那么金军就不能窥视河南,而开封这一根本之地便能稳固了。招抚使果能提兵压境,岳飞当唯命是从。”

张所听罢大喜,即将岳飞补为武经郎。

张所命令岳飞随从王彦渡河,进至新乡时,金兵人多势众,王彦不敢前进。岳飞独自率领所部与敌鏖战,夺过敌人大旗挥舞鼓励士气,属下将士人人奋勇争先,遂攻拔新乡。

次日,岳飞又与金军战于侯兆川,身受创伤十多处,士卒也都拼力死战,又将金兵击败。

夜晚驻扎在石门山下,有人传言金兵卷土重来,全军都惊恐不安,岳飞镇定自若,坚卧不动,金兵最终并没前来。

粮饷用尽后,岳飞到王彦处乞求拨给粮饷,王彦没有答允。岳飞率兵北进,同金军战于太行山,俘虏金将拓跋耶乌。

驻扎数日后,又同敌人遭遇,岳飞单人独骑手持丈八铁**,刺死金将黑风大王,敌众大败而逃。

岳飞自知与王彦不和,转而投归宗泽,任留守司统制。宗泽去世后,杜充接任东京留守,岳飞仍任旧职。

建炎二年(1128),岳飞先与金军战于胙城,又战于黑龙潭,都获得大胜。随从闾京力保护宋皇陵,与金大战汜水关,射杀金将,大败其众。

率部驻扎竹芦渡时,与金军相持下不,岳飞选择精锐三百人埋伏在前面山下,命令每人将两束薪草交叉绑缚起来,等到夜半时分,点燃四端将其举起。

金军怀疑宋援兵赶到,大惊而溃散。

建炎三年(1129),寇贼王善、曹成、孔彦舟等人集众五十万人,进攻南薰门。

岳飞所部人马仅有八百,众人都恐惧难以抵挡,岳飞说:“我可以为诸位击败敌人。”于是左手挟弓,右手运矛,横冲敌阵,敌人大乱,大败而散。

又在东明活捉贼首杜叔五、孙海。借补为英州刺史。王善**陈州,岳飞与其战于清河,擒获其将领孙胜、孙清,被授予真州刺史。

杜充准备率军南撤建康,岳飞说:“中原之地尺寸不能遗弃,今天部队一移动,这些地方就会被金军占领,将来要想收复,没有数十万**难以办到。”

杜充不听,岳飞无奈只好随军南归。**行至铁路步时,遇到贼张用部,至**又遇李成,岳飞与之交战,都取得了胜利。

李成遣精兵轻骑劫夺朝廷犒军财物,岳飞进兵掩击,李成逃往江西。这时朝廷命令杜充守卫建康,金军与李成合军进攻乌江,杜充闭门不出,岳飞哭谏着请求他视察**,杜充依然不出。

金军于是由马家渡渡江,杜充派岳飞等迎战,王王燮未战先逃,其他将领也都随之溃散,只有岳飞一人独自苦战。

适逢杜充叛变降金之后,诸位将领多怂恿部下剽窃掠夺,只有岳飞所部秋毫无犯。

兀向杭州进军,岳飞率部在广德境内截击,六战皆胜,擒获金将王权,俘虏金军首领四十多人。

岳飞考察其中可以利用的人,用恩惠结交然后将他们遣回金军,让他们在夜间攻打敌营纵火焚烧,岳飞乘乱直击,大败金军。

驻军钟村时,军中没有粮饷,将士忍饥挨饿,但不敢骚扰百姓。金朝所征集的汉族士兵互相传告“:这是岳爷爷的**。”因此争相前来投降归附。

建炎四年(1130),金兀进攻常州,宜兴县令迎接岳飞部移屯境内。

盗贼郭吉听说岳飞前来,逃入太湖之中,岳飞派遣王贵、傅庆追击打败他们,又派能言善辩的马皋、林聚前去劝说他们全部投降。

有一位名叫张威武的不肯降附,岳飞单人独骑冲入他的营寨,将他斩首。

避乱到此地的百姓得以幸免盗贼祸患,因此画出岳飞像而供奉起来。

金军再次进攻常州,岳飞四战皆胜;尾随追击金军到镇江东,又获得胜利;战于清水亭,又获得大胜,金军横尸遍布十五里。

岳飞上奏说“:建康是要害之地,应选派**固守,还必须增兵守卫淮河,以保护心腹地区。”被皇帝嘉许采纳。兀率军北撤,岳飞邀击于静安,将金兵打败。

朝廷诏令讨伐戚方,岳飞率三千人在苦岭安营扎寨。戚方逃遁,不久又增加兵力卷土重来,岳飞亲自率兵一千人,与戚方激战数十次,都获得了胜利。

适逢张俊**来到,戚方于是投降。范宗尹说张俊从浙西来,盛赞岳飞可用,朝廷因此将岳飞擢升为通、泰镇抚使兼知泰州。

岳飞辞谢,请求担承淮南东路一重要而艰难的职务,收复本路所辖州郡,然后伺机北进,渐次收复山东、河北、河东、京畿等路沦陷地区。

恰逢金军加紧进攻楚州,形势十分危急,朝廷令张俊率部增援。张俊推辞不去,朝廷于是派遣岳飞前去,同时命令刘光世出兵随后支援岳飞。

岳飞部驻扎在三敦土作为楚州援兵,不久进抵承州,三战三胜,杀死敌将高太保,俘虏敌军首领七十多人。

刘光世等都惧敌不敢前进,岳飞势单力小,楚州终于被金军攻陷。诏令岳飞回军守卫通、泰,并言明能守就守,如守不住,便在沙州保护百姓撤退,伺机掩击敌人。

岳飞认为泰州一带无险阻可以依恃,遂退保柴墟,同金军在南霸桥展开激战,大败金军。在沙州护卫百姓渡江,岳飞率领二百名精锐骑兵殿后,金军不敢逼近。

岳飞因泰州失守请求朝廷处分。

绍兴元年(1131),张俊请让岳飞一同前去讨伐李成。当时李成部将马进侵犯洪州,在西山一带连营结寨。

岳飞说:“敌人贪图立功而不顾后路,如果用骑兵从上流生米渡处过江,出其不意从后面发起攻击,必然能够击败敌人。”

岳飞请求由自己亲自担任先锋,张俊大喜。岳飞身披重甲骑着战马,悄然出现在敌军右翼,突入敌阵之中,所部随之跟进攻击。马进大败,逃往筠州。

岳飞追击抵达城东,贼众出城,布阵连绵长达十五里,岳飞设置伏兵,以红色绸缎做旗帜,上绣“岳”字,挑选二百名骑兵跟随旗帜前进。

敌人认为岳飞兵少可欺,向其发动进攻,预先埋伏的**突然杀出,敌人大败而逃。岳飞令人大声呼喊“:不愿追随贼寇者坐下,我们不杀害你们。”

于是坐下投降的贼众达到八万多人。马进率领残兵到南康投奔李成。岳飞于夜里领军至朱家山,又斩杀其将领赵万。李成听到马进失败的消息,亲自率领十多万的人马赶来。

岳飞与李成在楼子庄遭遇,大破李成**,追击斩杀马进。李成败走到蕲州,投降了伪齐政权。

张用侵犯江西,张用也是相州人,与岳飞是同乡,岳飞写信劝告他说:“我和你是同乡,以前的南薰门、铁路步之战,都是你所了解的。

今天我在这里,你如果准备决一死战就请出来,不战就请投降。”张用接到岳飞的信后说“:果真是我的再生父母。”于是率众投降。

江、淮平定之后,张俊奏报岳飞战功第一,朝廷封岳飞为神武右军副统制,留守洪州,**境内盗贼,授予他亲卫大夫、建州观察使官衔。

建州贼寇范汝为攻陷邵武,江西安抚使李回急告岳飞分兵保卫建昌军及抚州,岳飞派人将“岳”字旗插在城门上,贼众望见,互相告诫不要侵犯。

贼寇同党姚达、饶青逼近建昌,岳飞派遣王万、徐庆率兵讨伐并将他们擒获。因功升为神武副军都统制。

绍兴二年(1132),贼寇曹成率领部众十余万人,从江西经湖湘,占据道、贺两州。

朝廷命岳飞权知潭州,兼权荆湖东路安抚都总管,付给他金字牌、黄旗招安曹成。

曹成听说岳飞将到,惊呼:“岳家军到了。”即刻分路逃跑。岳飞至茶陵,奉诏招安曹成,曹成拒不归降。

岳飞上奏“:近年来多次下命招安,因此盗贼力量强大时便恣行暴虐,力量弱小时就接受招安,如果不加以剿灭铲除,蜂拥而起的盗贼就不可能迅速消灭。”皇帝同意他的意见。

岳飞进入贺州境内,抓获曹成的间谍,捆绑在营帐下。岳飞走出营帐分配粮草,有关官员报告说:“粮食已用尽,怎么办?”

岳飞假装说“:暂返军茶陵。”随即回头看到间谍,又装出因泄露机密而懊丧的神态,跺脚进入营帐,暗地里下令让间谍逃走。

间谍回去告诉曹成,曹成闻讯大喜,约定第二天追击岳飞。岳飞下令士兵早起吃饭,然后悄悄绕岭急行,天色未明,已到太平场,攻破曹成营寨。

曹成依托险阻抵御岳飞军进攻,岳飞指挥**掩击,敌人大败溃逃。

曹成逃到北藏岭、上梧关一带盘踞,派将迎战岳飞,岳飞不待他摆好阵势就击鼓出击,士兵人人奋勇争先,夺占两个关隘。

曹成又从桂岭设寨一直到北藏岭,接连控制隘要通道,亲自率领十多万人守卫蓬头岭。岳飞部仅有八千人,一鼓作气登上山岭,大破曹成大军。曹成逃到连州。

岳飞对张宪等人说:“曹成同伙已经溃散,追上去杀死他们,那么许多胁从者又让人怜悯,放走他们,又会重新聚集起来成为盗贼。

现在派遣你们去诛杀他们的首领而招抚他们的部众,小心不要妄加杀戮,使皇上爱护百姓的仁德受到损害。”

于是张宪自贺州、连州,徐庆自邵州、道州,王贵自郴州、桂州,招降曹成部下二万人,与岳飞在连州会合。进军追击曹成,曹成逃到宣抚司投降。

当时于盛夏季节在有瘴气的地区行师用兵,由于岳飞管理有方,士卒没有一人死于瘟疫。岭表平定,被授予武安军承宣使,屯驻江州。

刚刚入境,安抚使李回命令岳飞捕拿大贼马友、郝通、刘忠、李通、李宗亮、张式,岳飞都一一平定。

绍兴三年(1133)春天,朝廷召岳飞前往行在杭州。

江西宣谕刘大中上奏说“:岳飞的部队军纪严明,当地百姓依赖他们得到安宁,现在赶往行在,恐怕盗贼会死灰复燃。”

因此岳飞没有成行。当时虔、吉州盗贼联兵寇掠循、梅、广、惠、英、韶、南雄、南安、建昌、汀、邵武等州郡,皇帝专门下令让岳飞前去平定。

岳飞到虔州,固石洞贼寇彭友率领全部人马至雩都迎战,他本人跃马直冲宋军,岳飞指挥士兵在马上把他擒获,其余的贼寇首领退保固石洞。

固石洞地势险峻四周有水环绕,只有一条小路可供往来出入。

岳飞将骑兵在山下列阵,命令他们都拉满弓弦,待到黎明时分,派出敢死队迅速出击登上山顶,敌众大乱,放弃山头四下逃散,被岳飞的骑兵紧紧包围。

贼众呼喊乞求饶命,岳飞下令不要**,接受他们投降。岳飞传授徐庆等人计谋方略,让他们搜捕各地残余的贼寇,都一一攻破并迫使他们投降。

当初,因为隆佑太后曾在此受到惊吓的缘故,皇帝密令岳飞占领虔州城后屠尽城中民众。

岳飞请求诛杀首恶而赦免胁从,高宗不许;岳飞再三恳求,高宗才下令赦免。

城中百姓感激岳飞恩德,绘岳飞像供奉起来,余寇高聚、张成侵犯袁州,岳飞派王贵率军前去将其平定。

这年秋天,岳飞入朝觐见高宗,高宗亲自书写“:精忠岳飞”四字,制成旗帜赐给岳飞。

朝廷任命他为镇南军承宣使、江南西路沿江制置使,不久又改任神武后军都统制,仍保留制置使职务,**、吴全、吴锡、李横、牛皋等部都隶属他统辖。

伪齐派遣李成依仗金兵入侵,攻破襄阳、唐、邓、随、郢等州及信阳军,洞庭湖寇贼杨么也和伪齐勾结,企图顺流而下,李成又打算从江西陆路进攻,直趋两浙和杨么会合。

高宗命令岳飞做好迎击准备。

绍兴四年(1134),朝廷任命岳飞兼任荆南、鄂、岳州制置使。

岳飞上奏说:“襄阳等六郡是恢复中原故地的根本所在,今天应该首先攻取这六郡,以解除心腹之患。李成远逃之后,再增兵湖湘地区,以歼灭所有的盗寇。”

高宗将岳飞的建议告诉赵鼎,赵鼎说:“了解长江上流利害得失,没有人超过岳飞。”于是授予岳飞为黄州、复州、汉阳军、德安府制置使。岳飞乘船渡江至江中时,回头对幕僚部属说:“岳飞如不擒获贼寇,再不渡江。”

进抵郢州城下,伪将京超号称“万人敌”,凭借坚城抗拒岳飞。岳飞擂鼓激励士众登城,京超投崖**,收复郢州,派张宪、徐庆前去收复随州。

岳飞率部趋襄阳,李成挥众迎战,左翼靠近襄江,岳飞笑道:“步兵适宜于在险阻地形上作战,骑兵则适宜于在平原旷野的地形上作战。

李成左翼骑兵排列在江岸,右翼步兵排列于平地,虽然拥有十万之众又能有什么作为?”他举起马鞭对王贵说:“你率长**步兵进攻李成的骑兵。”

又指着牛皋说“:你率骑兵攻击李成的步兵。”

两军交战之后,李成军的战马应**倒毙,后面的骑兵被挤掉入江中,步兵死亡的人不计其数,李成连夜逃走,岳飞于是收复襄阳。

伪齐刘豫增加李成兵力让他驻守新野,岳飞和王万两面夹击,接连打败李成的**。

岳飞上奏说“:金人所喜爱的只是子女金帛,他们的意志已经骄逸懈怠;刘豫虽然超越臣子本分建立起伪齐政权,但民心始终没有忘记宋朝。

如派出精兵二十万,长驱直捣中原,恢复故疆旧土,实在容易办到。襄阳、随州、郢州土地都十分肥沃,如果实行营田,好处很多。

臣等到粮饷充足之时,即率部过江剿灭敌军。”当时朝廷正重视深入北方的举动,因此营田的议论从此兴盛起来。

岳飞进军邓州,李成和金将刘合孛堇排列营寨抵御岳飞。岳飞派遣王贵、张宪率兵掩击,敌军大败而溃,仅有刘合孛堇一人只身逃脱。

李成的党羽高仲退保邓州城,岳飞率军一鼓作气攻拔邓州城,活捉高仲,收复邓州。

高宗得知这一消息,高兴地说:“我早就听说岳飞行军纪律严明,没想到他也像这样善于攻战破敌。”岳飞又收复唐州、信阳军。

襄汉地区平定之后,岳飞辞去制置使,请求朝廷另外派重臣经营治理荆襄地区,朝廷没有同意。

赵鼎上奏说:“湖北鄂州、岳州是上流最要害的地区,请求命令岳飞屯驻鄂州、岳州,这样不仅江西可以借助他的声势,湖、广、江、浙也可以获得安定。”

于是朝廷将随州、郢州、唐州、邓州、信阳军并合为襄阳府路隶属于岳飞,岳飞移驻鄂州,被授予为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封爵为武昌县开国子。

刘豫合兵包围庐州,高宗亲自写信命令岳飞率部前往解围,岳飞率军赶往庐州,伪齐已驱使五千名铁甲骑兵进逼城下。

岳飞打出“岳”字旗和“精忠”旗,金兵一战即溃,庐州平定。

岳飞上奏说“:襄阳等六郡的民户缺乏耕牛和粮食,请求朝廷酌量贷给官钱,免除他们以前拖欠的公私债务,以招集**百姓归业的多少作为考核州县官员政绩优劣的标准。”

绍兴五年(1135),岳飞到朝廷觐见高宗,高宗封岳飞母亲为国夫人;授予岳飞镇宁、崇信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进封爵位为武昌郡开国侯。

又任命他为荆湖南北、襄阳路制置使,神武后军都统制,命令他招捕杨么。岳飞所部都是西北人,不习惯水上作战,岳飞说“:战斗哪有常规,看你如何运用罢了。”

他先派遣使者前去招谕杨么。贼寇党羽黄佐说:“岳节度使号令如山,如果同他作对,万万没有活命之理,不如前去投降。

节度使诚实而讲信义,必然会好好对待我们。”于是投降。岳飞上表朝廷授予黄佐为武义大夫,自己单人独骑巡视黄佐的部队,**黄佐的背说:“你是知道逆顺的人。

果真能立功,封侯又何在话下?我打算派你返回洞庭湖中,看到杨么军中可以**的就擒获他,能够劝降的就招降他,你看怎么样?”黄佐感激涕零,誓死报效。

当时张浚以都督军事的身份到潭州,参政席益对张浚说,怀疑岳飞玩忽职守放纵贼寇,要把这些情况上报朝廷。

岳飞(1103~1142)字鹏举,汉族。北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人。**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抗金将领。

岳飞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则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连结河朔之谋的缔造者;同时,他又是两宋以来最年轻的建节封侯者。

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之首。 《宋史》是由元朝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的官修正史。

扩展资料

《岳飞传》是其中一篇,属卷三百六十五列传第一百二十四,主要记录了岳飞及子岳云领兵抗金,精忠报国,最后却为**臣所害的历史资料。

集中反应了元朝的官方观点,给予岳飞以极高的评价。

岳飞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 [1-3]  、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金军攻打江南时,独树一帜,力主抗金,收复建康。

绍兴四年(1134年),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宗弼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夹击金军。

岳家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

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

宋孝宗时,**昭雪,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在宋、元、明三朝,备受尊崇。

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结了“联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以收复失地。

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以示对岳家军的由衷敬佩。

参考资料来源:百科_岳飞

佚名
2024-06-08 01:22:23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8 17:59:18

    翻译《南史●杨公则传》

    杨公则,字君翼,天水西县人也。氐贼李乌奴作乱,攻白马,公则固守经时,矢尽粮竭,陷于寇,抗声骂贼。乌奴壮之,更厚待焉,要与同事。公则伪许而图之,谋泄,单马逃归。梁...

  • 佚名
    2024-06-08 19:13:33

    翻译:《宋史.刘怒传》

    译文:刘恕,字道原,筠州人。刘恕从小就十分聪慧,书看过一遍就能背下来。十三岁时他想应制科考试,向别人借了《汉》《唐书》,过了一个月就都归还了。他去拜谒宰相晏殊,...

  • 佚名
    2024-06-08 05:05:51

    明史列传第七十一原文及翻译

    彭韶,字凤仪,莆田人,天顺元年进士,锦衣指挥周或,太后弟也,奏乞武强、武邑民田不及赋额者,籍为闲田。命韶偕御吏季琮覆勘,韶等周视径归,上疏自劾日曰:“真定田,自...

  • 佚名
    2024-06-08 08:00:00

    《宋史 苏轼传》的部分节选翻译 急!

    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人。十岁的时候,父亲苏洵去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口把书上知识传授他,听到古今成败的**,马上能够说出其中要义。程氏读东汉人物《范滂传》,感...

  • 佚名
    2024-06-08 08:00:00

    《明史 杨继盛传》的翻译

    杨继盛,字仲芳,是容城人。七岁的时候母亲去世。继母很坏,让他放牛。继盛经过私塾,看见村里的孩子们念书,心里觉得念书好。所以告诉他的哥哥,请求去私塾找老师学习。他...

  • 佚名
    2024-06-08 08:00:00

    翻译文言文《明史·夏言传》

    夏言,字公谨,贵溪(今江西贵溪市)人。他的父亲夏鼎,曾任临清知州。夏言是正德(明武宗年号)十二年的进士,担任授行人司行人,提拔为兵科给事中。他生性机灵聪敏,善写...

  • 佚名
    2024-06-08 08:00:00

    明史杨信民传翻译

    展开全部【参考译文】杨信民,名诚,是浙江新昌人。乡试中举进入国学。宣德年间,被授予工科给事中。母亲去世回家。安葬的土石一定亲自抬几百步,他说:“我安葬我的母亲,...

  • 佚名
    2024-06-08 08:00:00

    《宋史.刘恕传》选文表现出刘恕的哪两个特点的

    1勤奋好学,博学多才2清贫自守,洁身自好

  • 佚名
    2024-06-08 08:00:00

    明史列传第七十三原文及翻译

    张溥,字天如,太仓人。他的伯父是张辅之,身为南京的工部尚书。张溥小时候很爱学习,读书的话必定用手抄上一遍,抄完以后朗诵,然后烧掉,接着又抄,就这样反复六七次才完...

  • 佚名
    2024-06-08 08:00:00

    《宋史 列传第七十五》翻译以及对应习题

    其在三司,凡诸管库供上物,旧皆科率外郡,积以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