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王墉是书法明家

王镛,别署凸斋、鼎楼主人等。一九四八年三月生于北京,山西太原人。一九七九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画系李可染、梁树年教授研究生,攻山水画和书法篆刻专业,得到叶浅予、梁树年等先生的指导,一九八一年在研究生毕业展中获叶浅予奖金一等奖并留校执教。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书法艺术研究室主任、**书法家 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和发表,被多家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并出版专集数种。1、名师高徒
  少儿时代,王镛就开始学习字和画,字是晋唐名家的楷书,画是看见顺眼的就临,高兴了胡涂乱抹,画什么总能像点什么。身边也无高人指点。当时他特别崇拜齐白石,12岁那年父亲带他去看“徐悲鸿、齐白石、黄宾虹遗作展”,回来想学刻印,一动手特别上瘾,放学后做完功课一刻到半夜,很快就能“创作”了。14岁那年考上了北京少年宫金石书法组和国画组,作品当年就入选了“首都书法篆刻展”。 可惜好景不长,几年后就是“**”,王镛下乡插队。在**也常有写写画画的机会,但篆刻基本上停了。那六年他经了些磨难,得到了历练,而不幸中之大幸是:由于地僻人稀,“阶级斗争”不易抓紧,自我意识在荒野中得以萌醒。回京后任中学美术教师,又大干起来,强烈地想探求艺术的个性风格。 1979年,中央美术学院李可染、李苦禅教授首次分别招收5名山水、花鸟画研究生。报名者数百人,竞争激烈。且5名山水研究生,只招一个兼攻书法篆刻的。考生中大多数是艺术科班出身,王镛只能以同等学历的身份报名。凭着自学的杂家功底,书、画、印甚至素描、油画等都摸过,他获得了山水兼攻书法篆刻的那个研究生名额。 导师李可染先生的人格魅力与艺术理念,给了他深深的震撼。 先生授课,从不讲技能技巧,即使一定言“技”,也要提升到“道”的高度去阐释,这个道,即是自然与艺术的根本规律。副导师梁树年先生,擅诗文,亦擅篆刻,格调很高,对他也产生了很大影响。现任中央 美术学院教授、**美术家协会会员、东方美术交流学会副理事长。
  2.王镛艺术年表
  1948年 3月生于北京。 1955年 读小学。喜欢书法、绘画。 1958年 观看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遗作展,开始学习**画。 1961年 就读于北京市第13中学,考入北京市少年宫国画组和金石书法组,受教于马耀华、刘博琴先生。隶书**《长征》诗和篆刻一组,入选《首都书法篆刻展览》。 1962年 国画作品入选《北京市小幼苗画展》,楷书作品获北京电视台(**前身) “少年书法比赛”一等奖。魏碑书作和篆刻一组入选《首都书法篆刻展》。 1963年 书法作品入选天津市艺术博物馆“**烈士诗抄书法展览”,并被收藏。获全校作文奖,被推举参加全市作文比赛。自制第一本印谱。 1967年 高中毕业。 1968年 下乡插队,先后落户**科尔沁右翼中旗和阿荣旗。 1974年 调回北京,任中学美术教师。 1979年 考取中央美术学院李可染教授研究生,在导师李可染、梁树年先生指导下攻山水画和书法篆刻专业。 1981年 在研究生毕业创作中获“叶浅予奖金”一等奖。留校执教。 1982年 参加“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邀请展”,“北京山水画研究会作品展”。 1983年 参加“中日书法艺术交流展”。山水画两幅入选**主办的“**青年国画展”并赴法国展出。 1984年 参加张仃先生主持的北京地铁车站绘制的大型山水壁画《大江东去图》、《长城万里图》。入选“全国第二届书法篆刻展”。 1985年 山水画十幅参加“五岳三山**画联展”。其中《峨嵋早秋》被**美术馆收藏。《宁河晚照》入选“中央美术学院优秀作品展”。行书《自书诗一首》入选“国际书法展”书画作品被辽宁博物馆、甘肃博物馆收藏。 1986年 山水画入选**美术家协会在东京主办的“**画展览”。作品入选“国际交流绘画展”、“中日书画联合展”、“当代篆刻邀请展”、“第一回日中水墨画联展”、东京“**美术家作品展”、“第三回读**际画展”、“中外书法家作品展”。被聘为“全国第二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评委。 1987年 书稿35幅发表于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百石谱》、《百树谱》。参加“国际临画大展”并被聘为该展评委。《**书法》发表《汉晋砖文的书法艺术》。《书法》、《**书法》、《金石书画》发表专题评介。随**美术家代表团访问巴基斯坦并举办四人**画展。 1988年 入选在东京举办的“**著名书法家百人展”。山水画五幅参加“国际艺苑第二届水墨画展”。山水画1 0幅参加二十四届奥运会汉城“**现代水墨画特别企划展”。应《冲绳时代报》邀请赴日举办“**书画五人展”。现代书**o幅参加巴黎高等美术学院举办的“中央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八人展”山水画在国际水墨画展中获优秀作品奖。作品参加“首届全国篆刻艺术展”、“首届**新书法大展”。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王镛书画篆刻集》。作品14幅发表于《现代山水画库》。入选《**新文艺大系》。《西冷艺报》、《**美术报》、《青少年书法》、**《大公报》、《明报月刊》、**《书法艺术》、**《文汇报》、《**文化报》发表作品专题评介。 1989年 山水画10幅参加**美术家协会和**画研究院主办的“**山水画作品联展”。作品参加赴日“**现代美术展”、“全国首届现代篆刻艺术”、汉城“国际书法艺术联合展”、美国罗格斯大学“**书法篆刻展”。山水画《场院》被**美术馆收藏。《王镛篆刻选》由荣宝斋出版。 1990年 应邀参加上海美术馆举办的六人山水画展,3幅作品被上海美术馆收藏。山水画3幅参加“**水墨联盟首届年展”。篆刻40方、书法1幅参加上海朵云轩举办的“当代著名中年篆刻家作品邀请展”。参加“全国第三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并任评审委员。山水画两幅发表于《**画新百家》。《美 讲座中的王镛
  术》。《人民**》、《美术之友》、《迎春花》等**画季刊发表作品专题评介。 1991年 在上海朵云轩举办“四人书法联展”。参加“91**199山水画邀请展”、“国际书法邀请展”、“当代**书法展”。被聘为“全国第二届篆刻艺术展”评审委员。知识出版社出版与李淼合著《**古代砖文》。**《雄狮美术》、《艺术家))发表作品专题评介。 1992年 作品5幅参加“九二新文人画展”。汉城德园美馆举办“王镛画展”,出版画集。入选“二十世纪。**美展”、“中日名家书法展”、“九二**画邀请展”。荣宝斋出版《王镛书法集》,收作品134幅。**《收藏天地》、**《艺术家》、《典藏))、《书法报》、《现代书法》杂志发表作品专题评介。 1993年 主编《**书法全集·秦汉金文陶文卷》,荣宝斋出版。荣宝斋出版《王镛山水册》。被聘为“**国际书画艺术博览会”评委。被聘为“全国第一届楹**展”评委。《**画》、《**书法》有专题评介。 l994年 参加**市政局“中日韩港美术交流邀请展”。在台中市举办“王镛书画印展”。参加**“国际书法交流展”。人选“全国第一届正书大展”。 1995年 获**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画学术精诚奖”。被聘为“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评委会副主任。被聘为“首届国际篆刻艺术展”评委会主任、“第六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特邀评委。入选**文联主办的汉城“**画展”、“全国首届自作诗词书法邀请展”、汉城艺术殿堂“九五国际书艺展。”《**当代美术家图鉴》、《江苏画刊》、《书法之友》、《书法导报》、《书法报》有专题评介。 1996年 参加“首届中日篆刻艺术家交流展”并任中方评委会主任。参加**艺术馆“特邀收藏书法展”。任**“迎九七**回归**书画大奖赛评委、“全国第二届楹联书法大展”评委会副主任。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当代书法家精品集·王镛卷》。《美术观察》、《美术》发表作品专题评介。《韩国书艺》发表作品及访谈录。出席第六届全国文代会。 1997年 赴韩国参加“世界书艺全北双年展”。参加“全国首届**画邀请展”、“**著名画集作品展”、“全国中青年画家**画邀请展”、**主办“**艺术大展”、“九七’新文人画展”、“**当代书法名家百人精品邀请展”。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二十世纪下半叶**画家业书·王镛卷》。山水画八幅发表于广州美术出版社《新文人画派》。《艺苑》、《书法报》、《古今百家篆刻名作欣赏))发表作品专题评介。 1998年 山水画lo幅参加“当代**画名家新作联展”。作品l 0幅参加瑞典马尔默美术馆“**笔墨欧洲巡回展”。入选**主办“国际美术年·**山水画油画风景联展”、“二十世纪书法大展”、江苏美术馆“馆藏书法作品展”。入选《**当代美术全集))。 1999年 入选**主办“迎建国五十年美展”。参加上海美术馆“走向新世纪·上海国际书法邀请展”。被聘为“庆祝建国五十周年书法系列大展”推选委员。沈阳画院举办“王镛书画艺术展”,出版《王镛书画作品集》。参加郑州美术馆“1900~1999·名人名家书画作品展”、“全国篆刻名家展”。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当代篆刻名家精品集·王镛卷》。 2000年 参加“**著名山水画家联展·桂林篇”。大幅山水作品6幅参加“**画名家邀请展”。**邮政出版《王镛作品专辑》之一、之二、之三。 2001年 作品11幅参加汉城白岳美术馆“韩中书艺专攻教授作品展”。山水画《烟碧霜红图》入选“百年**画展”。山水画4幅参加**艺术司主办“聚焦西部.**画家西部行美展”。荣宝斋出版《王镛书法作品精选》。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王铺行草书唐人五言绝句》。《艺谈》、《书法导报》发表作品专题评介。书法对联作品参加**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办的“**文化季·**当代书画艺术大展”展出,并出版画集。 2002年 大幅山水画6幅展出于河南省博物馆举办的“锦绣中华万里行——太行篇”并由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专集。《**名画家精品集·王镛卷》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山水画2幅入选由**对外艺术展览中心、世纪坛艺术馆主办,**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主持的《世纪风骨·**当代艺术50家展》。书法作品参加第六回“世界书法文化艺术大展”。作为策划人和学术主持人举办“首届流行书风·流行印风提名展”和理论研讨会。《**现代山水画全集》发表“秋岩夕照图”。 2003年 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王镛画集》并发表于((当代**画掇英·山水卷》。**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主办“**画提名展”,展出山水画7幅。《美术》杂志主办“2003全国著名**画家提名展”,展出山水画4幅。《荣宝斋》杂志书法提名展,展出书法作品10幅,参展作者包括**等13人。主编《书法杂志》,创刊号出版。任策划、学术主持的“第二届流行书风·流行印风大展”开幕。《荣宝斋》、《**书道》、《美术》、《美术观察》、《**书画》各杂志先后发表专题评介。被**聘为“全国第十二届群星奖”书法评委组长。被聘为“**职业技能鉴定204专家委员会”专家。 2004年 山水画2幅参加**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主办的“澄怀味象——**画名家邀请展”。获**艺术研究院“黄宾虹奖”,山水画4幅参加获奖作品展。山水画2幅入选“世纪风骨——**当代艺术名家展”,各画种共计选出70位作者。山水画10幅参加**画研究院主办“回望·**当代画家系列展”。山水画4幅参加**艺术司与**画研究院主办的“**画画家宁夏写生创作展”。山水画3幅参加**美术创作院、青岛宣传部等主办的“彩墨青岛——当代名家画崂山”展览。《中华文化画报》、《当代艺人》、《书画典藏》、《美术》发表专题评介或作品。被《书法》杂志评选为“十大年度人物”。**艺术研究院**书**宣告成立,被聘为院长。主编《**书法简史》由高教出版社出版。 2005年 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当代山水画精品——王镛卷》、《**当代书法名家新作—王镛卷》。由**委托北京政协主办的“北京**画家优秀作品展”在**礼堂开幕,参展山水画10幅。《**水墨·王镛卷》由燕山出版社出版,发表作品48幅。山水画2幅参加“2005济南·全国**画名家邀请展”。获“自然与人——第二届当代**山水画油画风景画展”艺术奖,该展由**油画学会、**画研究院、李可染基金会主办。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收藏界最关注的**画家·王镛卷》,发表作品48幅。策划、主持“今日美术馆第三届流行书风·流行印风大展”,并有书法册页8幅参展。 2006年 参加第10回世界书法文化艺术大展”北京巡回展。主编 《**艺术研究院**书**首届研究生课程班暨高研班结业作品集》。被**艺术研究院聘为书法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主持“**著名书法家作品邀请展”(由青岛当代**书**主办)。主持“北京·四川书法双年展”。主持“秦皇岛之约——全国中青年书法名家邀请展”。 2007年 主编《**艺术研究院**书**第二届研究生课程班暨高研班结业作品集》,开幕式当天接受了**书画频道采访。主持**书**系列研究展之一“渊源与流变——‘二王’及帖系书法研究展”,开幕式当天接受上海卫视、江苏卫视等几十家网络媒体的专题采访。 主持“和谐大兴、文化礼贤――全国中青年名家艺术书法邀请展”,代表**书**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呈报了《**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及相关资料,并申报成功。篆刻作品参加“**首届篆刻艺术大展”(**美术馆)。代表中央美院参加“传承与使命”——书法高等教育论坛暨书法作品作品交流展。主持**书**“走进淄博”书法精品大展(开源文化大世界举办)。主持《全国中青年书法二十家》(**艺术研究院美术馆举办)
  3、艺术名家
  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后,王镛首先搞清了方向问题,坚定了他忍耐寂寞,面对孤独地去发现、去创造的信心和决心。经过多年不懈追求,王镛在书、画和篆刻等方面皆卓尔不凡,已成为当代**最有成就也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 王镛在书法篆刻上是一**宗立派者。他的书法立意高古,粗犷质朴,取法于六朝碑版,胎息于汉魏简牍,视觉性极强,充满现代感。特别是他的用笔长短兼用,软硬并施,满幅纵横,一任自然而功力内含,可谓**;他的篆刻苍润奔放,古拙奇崛,掺和汉晋砖瓦文字,三代铜器铭文乃至于秦汉古印之神韵而自出机杼,真率、质朴、自然、大气磅礴,与自己书法风格高度统一,成为当代篆刻界最具有影响的开派人物之一。 书法篆刻的沉厚底蕴又给他的山水画创作奠定了十分坚实的基础。以书入画,强调点线的书写性,是王镛卓越于其他山水画家重要的一点。在他的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苍厚质朴的金石气息,线条凝练、古拙。王镛的山水画最具魅力与新意的地方,正是那份任心灵与性情的自然流露,以书法骨力与金石韵味表达出来的写意精神。 放眼当今,书、画、印都达到如此境界的恐怕除王镛外,我们知道的不多。因此,在吴昌硕、齐白石等**的背影远去之后,有人称“王镛是这个时代最有希望的一位艺术家”。
  4、流行书风
  进入21世纪,**书法圈点击率最高同时争议最大的一个名词,就是“流行书风”。而王镛被认为是“流行书风”的主要倡导者。
  5、艺术风格
  王镛先生作为当今富有独立见解和开拓精神的艺术家,在诗、书、画、印三方面都有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他的作品涌荡着一种向往原始,向往自然的人文态度,透脱着一份苍茫与雄浑的大扑境界,成为中青年书画家中的重镇。 在水墨画家中,能在诗、书、画、印三个领域中均有较高造诣,并使三者高度统一,以此独标一格,自成一家者,并不多见,王镛当是其中的佼佼者。其早期的山水,受文人画之溽染,追求疏简清秀的笔致。至20世纪90年代,画风始变,逐渐向山水画的主脉—荆关董巨的宏大、崇高性山水画回归,着意于依真而作, 笔墨繁复的“画家画”的创作,以此超越了小趣味、小技巧的文人画樊篱。王镛的画风走朴野雄浑一路,作画时,率性而为,大胆落笔,层层积墨,自然生成森严之气势,浑厚绵密中流光徘徊,溢出通透的灵性和放浪的野逸。王镛的书法以小笔作大字,锋、腹、根并用,成功塑造出拙朴之中,暗埋巍峨的书风。 在王镛的画面上,诗、书、画、印虽形态各异,但在风格、精神层面上,却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 作品有《红树秋山日欲斜》、《燕山长城》、《大江东去》、《田园小景》、《秋声暗向树头归》、《秋声》等。
  6.王镛谈篆刻
  王镛:我是12岁那年开始学篆刻的。那时已经学了五六年的字和画。字是晋唐名家的楷书,画是看见顺眼的就临,高兴了胡涂乱抹,画什么总能像点什么。身边也无高人指点。当时特别崇拜齐白石,记得那年父亲带我去**展览馆(今北京展览馆)观看“徐悲鸿、齐白石、黄宾虹遗作展”,回来想学刻印,父亲为我买了工具,手边有些齐白石的作品,父亲不懂篆刻,又特意带我去琉璃厂买回一套二函二十本的《飞鸿堂印谱》。小孩子好奇,记得当时对其中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也挺喜欢。一动手特别上瘾,放学后做完功课一刻到半夜,很快就能“创作”了。14岁那年上初二,班主任赵龙飞老师(听说现在北京**部任职)推荐我去报考北京少年宫金石书法组,当时想学这类“冷门”也没有别的地方。我去考了,捎带也考了国画组,结果都被录取了。刘博琴先生教书法篆刻,是兼聘性质的。这就是我的第一位启蒙老师。 现在回想当时的北京篆刻界,除宁斧成先生是一位个性较强的印人,刘博琴先生当是一位高手,可惜先生建国以后没有工作,也就意味着没有地位,生活都成问题,境遇可想而知。先生擅篆隶,我的书法视野也得以大大拓展。篆刻从规矩入 王镛篆刻
  手,先学满白文汉印,朱文则是铁线元朱一类。不外乎临摹,命题创作,老师分析讲评,进步很快。当年就入选了“首都书法篆刻展”,这是当时惟一的此类展事,**、**、**等许多**领导人都参展了。于是乎信心大增,对篆刻的传统也有了初步的认知,在审美能力上也有了质的提高。有赖老师的匡正,可以说走上了正道,知道漂亮花哨的东西不好,整齐匀称不过是美的低级阶段,古拙质朴、奇险壮丽之类才是大美。这个审美意识,算是初步树立起来了。 可惜好景不长,几年后就是“**”,下乡插队了。在**也常有写写画画的机会,但篆刻基本上停了。那六年经了些磨难,得了些历练,而不幸中之大幸是:由于地僻入稀,“阶级斗争”不易抓紧,结果自我意识在荒野中得以萌醒。回京后任中学美术教师,又大干起来,这时较强烈地想探求篆刻的个性风格。由于此前的十年,精神上遭受了极度的压抑,可以想见当时对艺术自由的渴求,于是放手刻了一些“不知秦汉,无论明清”的新东西,结果无根无源,总不耐看。久之悟出了篆刻的审美品质首先要“古”。“古”并非等于“旧”,因为在传统艺术中,“古”与“新”不但不对立,反而暗里相通。群体的求新意识往往使审美丧失高格调,只因低俗的美本来就容易赢得多数受众的青睐,这在物质生活方式日益现代化的今天更突出了。 实际上,高古、古雅、古拙、古朴等等的对立面肯定是俗媚、甜熟一类。无疑,“古”字不仅是个时间概念,“古”的审**验源于大自然,因为先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低下,故易与大自然融合亲近。试看人类早期的艺术包括各种生活器物,无不具有“古”的审美品格。但“巧”在追求物质文明的进程中,由于实用的要求,愈来愈占据上风,所以,一旦进入艺术的精神审美层面,“巧”虽然“新”,却一定近于“俗”,“古”却成了很难企求的高格调。 1979年中央美术学院李可染、李苦禅教授首次分别招收5名山水、花鸟画研究生。报名者数百人,竞争激烈。与今天的情形不同,我当时甚至没见过导师的照片,纯粹是“碰”机会,且5名山水研究生,只招一个兼攻书法篆刻的。考生中大多数是艺术科班出身,我不行,我只能以同等学历的身份报名。如果只考山水,我肯定没戏,好在我是“野路子”。自学中什么都摸过,包括素描、油画等。 文化课得分更高,居然被录取了。 进了美术学院,兴奋之余,深感压力之大,恨不得以长绳系日,让24小时部是白天。导师李可染先生的人格魅力与艺术理念,给了我深深的震撼。刚从监狱中被“解放”出来的系主任叶浅予先生,其 孤高耿介的品性和为人为艺的至诚,令我折服。这些至今成为我受用不尽的人生艺术财富。 常常有人间我:李可染先生又不搞篆刻,你能学什么?其实这种提问只能属于“小儿科”水平。韩愈《师说》中写得明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其中属技术层面的只在“授业”之中,所以韩老夫子在论述中举例说的“授业”只是“童子之师”的职能,而且强调授业是“小”,传道与解惑才是“大”。
佚名
2024-06-09 08:26:44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9 11:17:30

    您 好、 我想学习爱染明王法。我有在书上看到说,拜爱染明王,念10万遍爱染明王本尊咒。

    你看李居明的书么,如果是的话,我觉得你应该皈依一个正式的上师,而不是在上问。没有传承、没有皈依、没有仪轨,这种情况下实在是没什么成就的可能性,另外关于这个也不是...

  • 佚名
    2024-06-09 21:41:15

    书法家王泽钰

    王泽钰,1979年2月出生,大学学历,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人民**空军书法创作骨干。自幼习书,书法风格取自魏晋二王,近年来尤其对行、草书钟情,自2003年...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书法家王泽钰

    王泽钰,1979年2月出生,大学学历,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人民**空军书法创作骨干。自幼习书,书法风格取自魏晋二王,近年来尤其对行、草书钟情,自2003年...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王墉是书法明家

    王镛,别署凸斋、鼎楼主人等。一九四八年三月生于北京,山西太原人。一九七九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画系李可染、梁树年教授研究生,攻山水画和书法篆刻专业,得到叶浅予、...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王志合?书法家?

    天津水务局党委**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张雪明的张雪明书法家,简介

    ****建国会会员●**书法家协会会员****军事博物馆书画院特约创作员《中华新青年》杂志编委**书画艺术委员会**郑州工学院国际艺术学院客座教授**防卫科技学...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

    王羲之有七个儿子一个女儿:王羲之晚年曾给益州刺史周抚写信道:“吾有七儿一女,皆同生。意即其有七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是妻子郗璇所生。《晋书·王羲之传》也说王羲之“...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王献之是书法家吗?

    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汉族,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书圣王羲之第七子。东晋书法家、诗人、画家、大臣,晋简文帝司马昱之...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王羲爱书法的故事是怎么成为书法家的。

    书法是我国的国粹,学习,当然,能够增加乐趣,体验生活。首先,你有一个很好的老师,老师可能是真实的,它可以是一个历史人物,比如王,柳公权,颜真卿等。找一些名人字帖...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王明远书法家作品价格

    王明远的书法作品市场上很少见到,早年“**嘉德”曾经有他的一幅书法(四尺整宣、计8平尺)上拍,底价约4000元(合到500元/平尺),当场未成交。